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李白《赠何七判官昌浩》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4-24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李白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
    
赠何七判官昌浩
    
李白
    
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
    
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
    
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
    
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
    【注】济南生即西汉伏生,名胜,济南人。曾为秦博士,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传九篇,即今文《尚书》。汉文帝时召伏生,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
    14.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开篇的“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两句,直接点出作者积郁于心的“惆怅”。
    B.“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二句,上承“解世纷”用以状写作者想要隐居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C.“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诗人用管仲、乐毅来比喻何昌浩,同时,也是在写自己的怀抱。
    D.“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表示自己将跟何昌浩一样,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而决不能像长沮、桀溺那样做逃避现实的隐士。
    15.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答案:
    14题: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二句,上承“解世纷”以状写理想与抱负的远大。
    15、本题考查对作品情感内容及抒情方式的把握。
    情感表达特点: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对比,用典
    (1)直接抒情:开篇四句,直接抒发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直接抒发自己的理想与抱负的远大。(任意选一处即可得2分)
    (2)间接抒情:第一,用典。 “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 借用典故表示,自己将跟何昌浩一样,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而决不能像长沮、桀溺那样做逃避现实的隐士。
    第二,对比。“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表明自己面对安史之乱的混乱局面,即使已年逾花甲,也不会像伏生那样,老死于经文之中,于国于民毫无补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