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送灵澈上人 (一)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二)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两首诗歌中均有表现离别的经典意象,如《雨霖铃》中的“杨柳”“长亭”和《送灵澈上人》中的“ ”和“ ”,这些意象也出现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 (2)结合诗句,比较分析两首诗歌在抒情手法上的异同。 答 (1)斜阳 竹林(答“青山”亦可) (2) 同:两首诗歌都用了想象和融情于景的手法,抒发离别的深情。 异:《雨霖铃》还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抒发了诗人自己离别后的孤寂;《送灵澈上人》诗人自我形象身处于画外,但寺院的声声暮钟和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他深情却不为离别感伤,寄托着诗人自己的“归”意。 《雨霖铃》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送灵澈上人》 译文: 遥望苍苍山林中的竹林寺,远远传来报时的钟响声。 他带着斗笠身披斜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渐行渐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