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谢朓《和江丞北戍琅邪城》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3-13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谢朓
    和江丞北戍琅邪城
    南朝·齐谢朓
    春城丽白日,阿阁跨层楼。
    苍江忽渺渺,驱马复悠悠。
    京洛多尘雾,淮济未安流。
    岂不思抚剑? 惜哉无轻舟。
    夫君良自勉,岁暮勿淹留。
    【注】“江丞”,即江孝嗣,“丞”,官名,是正职官的辅佐。是谢朓的同僚。江孝嗣带兵驻守琅邪城(今山东胶南),因苦于驻地生活,思念故乡亲人,写了一首《北戍琅邪城》诗赠谢朓。江诗语意愁苦。谢朓写作此诗回复。
    14.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二两句 “丽白日”写出了春城明媚绚丽之景。“跨”字让人似觉阿阁与层楼彼此互欲超越而在争胜斗奇,以动写静。
    B. 三四两句写城外动景。面对滚滚东流的苍茫江水,诗人顿觉心潮起伏,忧思难收。引发读者联想:诗人的忧思自何而来?又何来之多?
    C. 五六两句多用借代手法,“京洛”代指当时京都建康;“尘雾”代指朝廷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对皇权所进行的斗争。“淮济”流水“未安”,代指边境战事不息。
    D. 七八两句化自曹植《杂诗》其五:“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诗句。“轻舟”,指办法、途径。
    15. 面对朋友的愁苦,谢朓用哪些理由劝勉江丞?
    答案:
    14. C 
    15. ①用时局劝勉:边境未安,正是有志之士杀敌安边,报国立功的天赐良机。②用诗人自己的处境与苦闷劝勉:当前国家多难,我岂不想脱离这\“多尘雾\“的京城,奔赴边疆杀敌立功?可惜我没有实现我志愿的途径啊!③用江丞的现状劝勉:青春年华即将过去,不应妄自愁苦,而贻误施展抱负的良机。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往往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艺术效果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C项“借代”错误,“尘雾”、“淮济”流水“未安”都是比喻。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章内容,理解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结合题干和注解,要先读懂作者的《和江丞北戍琅邪城》是为了劝勉江孝嗣“因苦于驻地生活,思念故乡亲人”而悲苦,也即,劝勉朋友身在边关,多奋斗。原因,第三联“京洛多尘雾,淮济未安流”,以比喻的手法写了时局战乱,劝勉友人报效国家;第四联写了“岂不思抚剑? 惜哉无轻舟”写自己想杀敌报国却只能无奈叹息;尾联劝友人“良自勉,岁暮勿淹留”,惜时自勉,施展抱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