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 王羲之字选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娇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井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住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掉、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爱,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写,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息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鹅笼而归,甚以为乐。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节) 乙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道,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强为妄作。后之视今,亦就今之视,悲失!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有删节)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骨鲠称 骨鲠:耿直 B. 然闻信至 信:消息 C. 雅好服食养性 雅:平常、向来 D. 当举群相赠耳 举:全部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非臣倾首所能上按 B. 笼鹅而归 摇尾而求食 C. 人未之奇 句读之不知 D. 逐以女妻之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6. 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幼年时不善言谈,但长大后,很善于辩论。 B. 王羲之少年时就有美好的声誉,朝廷爱惜他的才能,多次征召他为官,但都被拒绝。 C. 王羲之不喜欢在京师做官,他刚刚到达浙江就喜欢上了这里,有了在此终老的想法。 D. 会稽山水美丽,名士聚集于此,谢安孙绰、李充等人以文章名扬天下,都在此建屋居住,与王羲之情投意合。 17.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文言句子 (1)尝与同志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殇为妄作。 18. 用斜线(/)给下面划线的文言文语句(限6处) 《庄子)言:“野马也,尘埃也”乃是两物。古人即谓野马为尘埃,如吴融云“动梁间之野马。”又韩偓云:“里日光飞野马。”皆以尘为野马恐不然也野马乃田野间浮气耳远望如群马又如水波佛书谓如热时野马阳焰即如此物也。 (节选自《梦溪笔》) 【答案】14. B 15. B 16. D 17. (1)曾与志趣相投者在会稽山阴县的兰亭聚会,王羲之亲自写了这篇序来表达自己的志向。(2)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低头观察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尽情地享受视听的乐趣,实在是高兴啊!(3)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胡编滥造的。 18. 皆以尘为野马/恐不然也/野马乃田野间浮气耳/远望如群马/又如水波/佛书谓如热时野马阳焰/即如此物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