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从殷商至春秋战略,天人关系成为当时思想领域中的首要问题,形成“类”“象”等观念,由此发展为阴、阳、道、命、数、气等哲学理念。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C.思维和存在的辩主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2.有人说:“哲学让我们在生活的海洋里拾取爱和智慧,让它们凝成我前行的助推器。”也有人说:“哲学是人的第三只眼睛。”这些表述从一个侧面说明: A.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能给人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离开了哲学,具体科学就会干涸和枯萎 3.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A.回答了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B.是区分真伪哲学的唯一标准 C.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D.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4.下列观点与下面漫画中观点属于同一种哲学派别的是: ![]() A.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B.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C.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D.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5.“以往的一切哲学都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这句名言旨在说明: A.以往的一切哲学都是脱离实践的主观想象 B.只有解释了世界,才会更好地改造世界 C.离开了改造世界,解释世界没有意义 D.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改造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 6.下图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依次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是: ![]() ①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③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④③②① B.①②④③ C.④①③② D.②①④③ 7.人若要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必须进入哲学领域。只有哲学才能找到人在宇宙和社会中的恰当位置,从宽广的视野、从最深最高的层次来理解和把握人生。这表明: ①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促进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对下边漫画中公鸡的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①肯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②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④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下列说法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削足适履”与“指鹿为马” B.“形谢神灭”与“理生万物” C.“苍海桑田”与“断章取义” D.“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 10.数学是一门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而哲学所关涉的对象不是经验的对象而是超经验的对象,如宇宙万物的本原、存在、实体或本体,包括人在内所有存在物的来源和归宿等等。这主要说明: A.其他学科思想方法充实和发展了哲学思想 B.哲学与具体科学有着不同的研究对象 C.哲学思想是其他学科知识发展的最高归宿D.科学的哲学必然能够被其他学科知识证明 11.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12.“学好辩证法,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看似有些夸张,但却寓意深刻。2017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了开年以来第一次政治局集体学习,学习的主题是“辩证唯物主义”。习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需要哲学精神指引。“需要哲学精神指引”说明: ①哲学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②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④真正的哲学决定了我国社会制度的更新和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我国许多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塞翁失马”“守株待兔”等,都包含了古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都体现了深刻的哲学道理。这从侧面反映了哲学: A.源于寓言故事 B.产生于哲学家的头脑 C.源于民间传说 D.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14.人与动物的显著区别是在于思想,而思想的核心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们作为人们思想的总开关,指导支配人的一切行为活动。这里的世界观是: ①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②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③与方法论相统一的哲学体系 ④不自觉的、不系统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下列观点属于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是: A.世界的本原是火 B.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在表现 16.下列表述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的是: A.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B.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C.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D.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7.休谟说:“除了对知觉而外,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他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所不能解决的”。上述观点属于: ①唯物论 ②唯心论 ③不可知论 ④可知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科学的世界观 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19.“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己有物之理”这两种观点主要回答了: A.谁是唯物主义的问题 B.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C.谁是唯心主义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何为世界本原 20.在十七世纪,数学统治了哲学,因而产生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心理学统治了哲学以后,产生了贝克莱、休谟和康德;到了十九世纪,在叔本华、斯宾塞、尼采等人的著作中,生物学成了哲学思想的背景。这表明: A.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B.哲学是“科学之母”,是“科学之科学”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D.哲学为人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1.宋代哲学家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种观点: ①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②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把宇宙中某种绝对精神作为世界的本质 ④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道德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被誉为“见义勇为专业户”的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徐州夏爱民,感动并激励着更多的人用心回报社会,把见义勇为作为自己的人生指南。这表明: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23.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曾预言引力波的存在。2016年2月,科学家宣布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这是人类第一次能够“听”到宇宙的“声音”。这一发现再次证明了: ①思维发展决定存在发展 ②思维先于存在而存在 ③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借指天空、宇宙)。”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 A.哲学是高高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B.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 C.哲学源于人类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5.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活火。”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 A.机械唯物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二、非选择题(50分) 26.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偏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用所学的知识回答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属于哪一个哲学思想?(12分) 27.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任何哲学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6分) (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6分) 28.市场经济崇尚多元经济、多元利益,容易产生追逐物质利益,弱化淡化人格精神需要的倾向。青少年应当在多元之中有主导,多样之中有主体,多变之中有主线,在利益多样化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 有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的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而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请对这种观点予以评析。(26分) 答案参考: 1~5 ACCDC 6~10 BADBB 11~15 BBDDB 16~20 ACBDC 21~25 DCDCB 26.料一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材料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7.(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2)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关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了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8.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②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而不是追求物质利益,或者强调精神文明。③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顾客观条件的许可,盲目地去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强调精神文明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精神力量的作用这不但不是唯心主义,而恰恰是辩证唯物主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