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创造慷慨的“富一代” 杨照 新近走红的卢星宇认为公众对“富二代“有所误解,她呼吁更多“富二代”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可为什么在基督新教社会里,没有“富二代”的现象,更少有“富二代”炫富的问题? 从现实角度看,今天的欧盟分成两种国家——陷入财政危机的国家和维持财政健全的国家。换成由历史传统的角度看,欧盟国家可以另外分成两种——天主教国家和基督新教国家。将这两种角度放在一起比对,就呈现了巧妙的迭合:发生财政困难的国家,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都是天主教国家:相对收支纪律良好的如德国、荷兰,则都是基督新教国家;而传统上中央属天主教,南方却有大量新教徒的法国,财政状况也就刚好居于两者中间。。 这样的迭合,不是偶然。新教改革就是针对天主教会只讲究仪式,鼓吹人只要上教堂顺从教会,多对教会捐献就可以获得救赎而来的。新教主张人可以自己阅读《圣经》,自己获得虔信,靠自己的真实、深刻信仰,而非教会的保证来获得上帝的认同。因而新教传统中,格外强调发自内心的纪律,内在的信仰比外在的限制规范重要得多。 中国没有基督新教的背景,但我们可以看到别人的传统带来的好处,自主模仿学习。炫富的“富二代”对谁都没好处,慷慨的“富一代”却能给社会带来来许多美与善的空间哪种行为值得鼓励,应该很清楚吧! (摘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帝的祝福会让他们在世间成功,却又远离各种欲望的诱感,不会因为成功而带来堕落,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们都拥护上帝。 B.有强烈动机努力工作,获取财富,成功取得财富后,不会挥霍享受,继续过着勤俭的生活,这是一个现代人理应的追求。 C.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富人对于高度消费,赤字欠债,,保留高度的戒慎,乃至反感的态度。 D.“选民”有一个重要特征是,在离世时很容易下定决心,将钱财捐出来,让社会共享,给自己更好的名声,在上帝面前获得更有利的地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从现实与历史的角度观照迭合现象,接着对基督新教与天主教进行比较,重点介绍了基督新教“预选”的念,并以著名社会学家韦伯的理论为佐证,从而回答了引题中提出的在基督新教社会里,为何没有“富二代”的问题。 B.文章中间部分引用韦伯研究整理的结论,既解答了前面欧盟债务与宗教信仰巧妙迭合的原因,也为文章后面新教国家没有“富二代”提供宗教伦理依据,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文章最后表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并提出“创造慷慨的‘富一代”'的观点。这种水到渠成、卒 章显志的写法,使自己的观点立于坚实的事理论证之上,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D.本文表达了作者希望我们学习借鉴基督新教国家的传统经验,引进基督新教的宗教信仰从而杜绝炫富的“富二代”、创造慷慨的“富一代”的基本观点。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洲债务危机严重的希腊、意大利、西班牙都是天主教国家,维持财政健全的德国、荷兰是基督新教国家,所以作者认为改变人的宗教信仰就能改变国家的财政状况。 B.不同信仰的不同国家所出现的财政状况的历史与现实的巧妙地迭合,说明基督新教国家格外强调发自内心的信仰比外在的限制规范重要得多。 C.新教中最极端的加尔文教派,并不否认人能获得恩宠救赎,而是认为人不能以任何形式或“赎罪券”和上帝进行交易。 D.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有力论证了“预选”的信仰带来的焦虑及连带行为,促成了资本主义在荷兰、德国、美国等地兴起。 答案: 1.D(A强加因果,“上帝的祝福会让他们在世间成功,却又远离各种欲望的诱惑,不会因为成功而带来堕落”是新教中最极端的加尔文教派所宣扬的教义,文中的表述根本无法证明“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们都拥护上帝”这一推断成立。B根据原文第五段“有强烈动机努力工作,获取财富,成功取得财富后,不会挥霍享受,继续过着勤俭的生活”是加尔文教派信徒的特征,而非“一个现代人理应的追求”,选项扩大了对象范围。C属于张冠李戴,这是新教国家的态度,而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是天主教国家。) 2.D(“引进基督新教的宗教信仰”是对文章论点的曲解。综观全文,作者并没有要求我们一定要信奉基督新教,只是主张我们的富人模仿学习新教国家的富人们看待财富的眼光,对高度消费、赤字欠债保留高度戒慎的态度,将财富捐献给慈善和文化事业。) 3.A(这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主要错误在于结论过于武断,根据原文,正确的表述是:“所以这也就意味着人的宗教信仰与国家的财政状况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改变人的宗教信仰对改变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一定的帮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