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凉州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4-3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凉 州词
    王 翰
    秦中①花鸟已应阑②,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③忆长安④。
    【注】 ①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②阑:尽。③意气:情意。一作“气尽”。④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8.与《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相比,本诗前两句描写场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答案】(1)本诗前两句通过虚实结合、对比的手法既描绘了眼前战士们在边关忍受苦寒、恨春风不度的景象,也有对故乡“秦中”花谢鸟飞情景的联想与想象。第一句写秦中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鸟儿争相觅食的场景;第二句则描绘了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的边塞场景。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题目要求将此诗与《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进行对比,对诗歌描写景物的角度进行分析。《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正面描写战士们出征前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的场面,渲染了一种欢快宴饮的气氛;而此诗,既有联想与想象,又实写眼前塞外边关的场景,虚实结合,对比鲜明。 
    9.【答案】万里别家,多年不归,战士们在夜晚听到悲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心中涌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解答此题,考生抓住诗歌第一句中战士对“秦中”花鸟的联想与想象、第三句中的“杨柳”和第四句中的“忆长安”,能够推知战士们戍守边关多年,在寒风飞沙的荒凉之地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之情。
    【参考译文】已是暮春时节,故乡秦中,此时一定是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枝繁叶茂、果实初长之时,而鸟儿也一定筑起香巢,争相觅食育雏了吧。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战士们在夜里听着凄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勾起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