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被饥饿燃烧的人们 台静农 故乡在我的眼中,一点也没有变化,街道是那样的不清洁,房宇是那样的低矮,人民依旧是那样的诚朴。 回到家,母亲说我头发留得太长了,蓬松着,显着满脸的风尘。母亲向门口仆人说:“将理发的找来!”当时我想这一定是找旧日的理发匠老柯了。因而回忆到老柯在我幼小时的情形了,他不是本乡的人,是外省讨饭来的,在荒年的时候。他现在大概有五十多岁了,因为我十来岁的光景,他已有短短的胡子。他的胡子非常的浓厚,乌黑。上面常常挂着鼻涕,我们家里的仆人总是笑话他。 理发匠来了,不是老柯,是一个二十上下的少年。少年告诉我,先是老柯的女人眼瞎了,不久他自己眼也瞎了,他平常生意不好,没有钱剩的,只得要饭去,要饭也要不着什么,夫妇俩整天饿着,没有法子,只得回到家乡去。他有三十年没有回去了,又没有盘费,只得彼此牵着讨饭回去。 老柯的命运,实在太凄苦了。于是老柯的过去,居然历历地出现在我的心中了。 在找的一生中,所经过的大灾难,要算十三年前的荒年了。那时候田里被野火烧了似的,没有一个谷实,仅仅有的是一田枯黄的、瘦短的荒草。农民们眼看着虚幻的收入,全家饥饿着,不得不卖掉帮助他们终年辛勤的耕牛,来维系着当下全家的生活,所以牛肉是非常的便宜,三枚铜子一斤。至于米和麦子,就是三十倍一斤牛肉的价值,也买不到一升。 一天老柯来到我家,和仆人们说笑了一回。于是他趁着大家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溜进仓库,用了一张大报纸,包了一些米,塞在怀里,躬着腰走出。刚走到院中,遇见仆人阿三。老柯不免有些张惶,脸红了,腰越弯了下去。阿三怀疑地问:“老柯怎么弯着腰走路?”。 “我……我……”他半晌说不出话来,终于跪了下去。“三哥,我一时糊涂,做了丢人的事了!”。 从此以后,我家再不让老柯来,他也不敢来了。 第二年春一天下午,我同母亲站在门口,老柯远远地走来,我看见他便叫着向母亲说:“偷米的老柯来了,妈妈。” “不要胡说,小孩子不懂事!”母亲斥责着。老柯走近跟前,恭谨地站在一旁,向母亲问安,脸涨红着,带着惭愧似的。 “好久没见老柯了,”母亲说,“你的日子还得过么?” “哪能说得过,不过弄一顿,吃一顿罢了。” “你没有事做,可以到我家里来作活!” “是,是。”他小心地走开。 老柯又常常到我家里来了。他见人比往常还客气,对于任何人都是一种特别的卑微。有人同他开玩笑,他红着脸笑着能躲开便躲开了。即或他偶然说错了一句话,人家当面骂他,讽刺他,他也红着脸忍受着。仆人们故意欺负他,遇着吃力的事,便叫他做,他总是不说话恭谨地替他们做,每次累得头上汗气直冒。一次,不知为什么事,恼了我,我破口大骂他:“你这贼,偷我家的米!”。我看他没有动静,故意连声地叫。 于是他恳求着说:“少爷,谁不做错事呢?况且……那时候饿得慌。”他低声申辩着,低下头脸红得猪肝似的狼狈地走开了。 这年冬,家家都忙着预备年事。后园的花早已收拾起来,仅有几枚寒梅,孤独地开着。这空旷的花园中,家人挂了一些腊肉,大小不一,一串串地在太阳底下晒。园门闭着,几乎终日无人过问。 一天,母亲无意地走过去,适逢老柯正在园中,他见母亲来了,非常的惊慌。平常是多么恭谨和气,这时候完全改变了。母亲走到了他的跟前,他扑地跪下,倒将母亲惊住了。 “老太太,本来我是到园子里替他们扫地,忽然想到过年了,心一动……又做了丢脸的事。” “起来罢,作活去!”母亲说后,他站起来,我这时正到园中,看到老柯红着脸颓丧的神情。 除夕的前一天,母亲叫人送二斤肉三升米几棵白莱给老柯。他立刻跑来见了母亲,大家看他那样子,都不禁地笑起来。那时大家还不知道他在园中所做的事。 而今,多年在四方漂泊的我,人世的艰辛,不幸者的凄楚,我是深深地认识了,于是对母亲当初的待人充满了敬意。老柯是我所忘不了的人,在这多难的人群中。每次深夜里,或旅途上,或漆黑的街巷中,看见、听见,被这饥饿欺凌的苦号,我便想到那不幸的一对盲人。也许有那样一对盲人,互相搀着,正颠簸于崎岖的路上,饥饿鞭策着他们,生的希望引诱着他们,他们是多么的劫难和不堪。我希望人们参与救助劫难者,我也将勉力改造这种状况。 一九二八年十月十五日夜 (选自玉民、纪桂平主编《乡情》,略有删改)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开头说“街道是那样的不清洁,房宇是那样的低矮”,表明作者不喜欢自己的家乡,是因为环境太差的缘故。 B.二十上下的少年理发匠告诉“我”老何夫妇情况,表明他可能对老柯夫妇比较熟悉,还引出“我”对往事的回忆。 C.老柯偷米被仆人阿三发现,表明阿三不但忠于主人,并且看家严密,不放过任何值得怀疑的蛛丝马迹。 D.“偷米的老柯来了,妈妈。”和“我”破口大骂老柯是贼,表明“我”年少,不懂事,为这些还被母亲斥责过。 5.小说中母亲这一形象与鲁迅作品《祝福》中鲁四婶的形象相比,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并分析,(5分) 6.结合全文,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探究作者创作这篇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6分) 答案: 4.(3分)B 【解析】A项,“表明作者不喜欢自己的家乡,因为环境太差的缘故”,分析错误,无中生有,作者只是想表明故乡的落后。C项,“并且看家严密,不放过任何值得怀疑的蛛丝马迹”分析概括不合文意,只能表明老柯做贼心虛,被人一问就主动承认,原文中阿三并不是因为怀疑他偷东西才盘问的,阿三也不是专门看守院子的。D项,“‘我’破口大骂老柯是贼”后,文中没有表述被母亲斥责过。 5.(5分)相同点:她们生活的社会背景相同,都是二十世纪初的旧中国;家境都较好,是大户人家的太太,有仆人可供驱使。(2分) 不同点:二人的性格完全不同。本文中的母亲善良、宽容、有同情心。她不歧视底层百姓,即使老柯两次偷窃也没有怪罪,反而赠送食物,还以此教导“我”。鲁四婶自私、冷漠、无情。她始终以一种居高临下的主人姿态对待祥林嫂。从两次收留到最后把祥林嫂赶出家门,可以看出鲁四婶只是把祥林嫂当工具使用,对她并无真正的同情。(3分,言之成理即可) 6.(6分)主要内容:小说讲述了旧社会底层百姓,生活窘迫,在饥饿的折磨下,无奈选择偷窃,最终获得主人谅解的故事。(2分)思想主旨:揭示了底层百姓的悲惨遭遇,以及当时社会贫穷落后、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2分)表现出对母亲当年宽厚仁慈,救助困难者的言行的赞扬与敬意;(2分)表达了作者对遭遇不幸的人的深深同情,呼吁人们参与救助劫难者。(2分)(思想主旨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如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判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