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标志”深化理解
认清“标志”深化理解 江苏 王生 在学习“戊戌变法”时,同学们容易误将“《定国是诏》的颁布”作为“康有为、梁启超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正确答案应该是“公车上书”。 对康、梁维新变法运动的界定不能仅局限于“百日维新”或1898年(戊戌年),而是应从19世纪90年代初至“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结束去理解,其间经历了变法运动的酝酿、开始、高潮、失败四个阶段,因变法诏书的颁布是在旧历戊戌年,所以历史上人们通称康、梁的这场变法运动为“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应该始于1895年春的“公车上书”,它使康、梁由变法的理论准备(宣传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发展成为实质意义上的政治运动,从此揭开了爱国救亡运动的序幕,标志着维新运动的开始。而“《定国是诏》的颁布”仅是整个变法运动中的高潮事件(“百日维新”)开始的标志,是光绪帝开始推行新政、正式实施变法法令的标志。并且,戊戌变法的主体实际上是康、梁等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的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而不是光绪帝,他们只是借光绪帝的旗号来一定程度地宣传自己的主张而已。其实早在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之前他们已开展了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公车上书”,尽管这场运动未收到实效,也无任何结果,但这毕竟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将其思想主张付诸政治运动的开始,表明了他们要求维新的政治立场和态度,预示着一场大规模的维新变法运动已经正式到来,从此,维新派公开创办报刊和政治团体,使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而《定国是诏》的颁布是康、梁的维新主张开始得以正式实施的标志,是在维新运动浪潮推动下出现的关键、核心一幕而已,并非是一场独立的运动,“百日维新”也只是整个变法运动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维新变法运动的全过程,我们不应将“百日维新”与整个变法运动混为一谈。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