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同步练习 江西省乐平中学 曹达金 一、选择题 (2011年高考浙江卷)表1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1-2题。 表1
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A. 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 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 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 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出生率低 B. 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C. 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 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读“世界城市化水平分布图”,回答以下两题。 3.由图中可知乙国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其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高 B.机械化水平高 C.社会福利好 D.历史悠久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 B.目前,甲国属于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国家 C.乙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原因是人口较少 D.丙国的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 5.在城市化过程中( )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B.劳动力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C.城市数目增多,规模缩小 D.城市数目减少,规模扩大 2010年5月5日以来,一波接着一波的罕见暴雨侵袭中国南方,各地洪水肆虐。从5月12日开始,湖南、广西、江西、广东等多个省份在两个月内陆续遭遇十多次强降雨,一些城市出现严重内涝,其中广州市在半个月时间里,两次水漫全城。据此回答以下2题。 6.下列关于城市内涝的人为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极端天气现象增多 B.城市绿地增多 C.水泥地面增多 D.地下径流太少 7.下列解决城市内涝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多建立气象观测点,增大数据收集量 B.强调绿色城市化和屋顶绿化 C.保持城市道路的畅通 D.加强城市排水工程建设 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8.阶段I中,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 A.初期阶段 B.郊区城市化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 9.阶段II中,城区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 ①通不便 ②地价上涨 ③污染严重 ④远离商业中心 A.①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以下行为不利于改善城市环境的是 ( ) A.北方城市居民冬季由分散供暖为集中供暖 B.规定汽车禁鸣区域 C.增加建筑密度,改善居住条件 D.将垃圾分类处理 《广州日报》2009年6月16日报道,截至2008年末,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45.7%,拥有6.07亿城镇人口。目前,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城镇人口正持续快速扩张。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1.关于城市化标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C.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 12.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是( ) A.调整行政区划,合并城市,扩大城市管辖面积 B.在大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逐步形成城市群 C.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 D.促进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下图为我国某沿海城市50米高度大气中NO2浓度等值线图(单位:毫克/立方米),回答以下三个题目。 13.下列关于该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及其发生的季节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污染和工业污染——春季 B.噪声污染和光化学污染——夏季 C.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海洋污染——秋季 D.化学农药污染和粉尘污染——冬季 14.目前,该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其根本原因是( ) ①城市人口增多,超过城市合理人口容量 ②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使生物物种数量减少 ③工业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④城市化过程中车辆剧增,排放的有害气体物质增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针对该城市出现的这一问题,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限制城市汽车数量 B.植树造林,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C.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D.发展卫星城市,开发新区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6.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后期阶段 17.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 B.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城市 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 D.轨道交通的发展 读下面某城市发展阶段图,完成以下两题。 18.能正确反映Ⅱ阶段城市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者之间关系的是( ) 19.Ⅱ阶段城市不会发生的现象有( ) 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 B.与周边地区温差增大 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以下2题。 20.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21.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10年约为50% 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2030年超过90%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22.在城市化过程中( )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B.劳动力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C.城市数目增多,规模缩小 D.城市数目减少,规模扩大 二、填空题 23.下图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和2009年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从1968~1990年城市发生了哪些变化? (2)从1990~2004年该城市的发展变化有哪些? (3)从上述三幅图分析,未来该城市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24.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_______污染、_________污染、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等。 (3)该城市从1976-1986年间城市发生了哪些变化?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A 4.B 5.A 【解析】在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6.C 7.C 8.A 9.B 10.C 11.C 12.D 13.B 14.C 15.C 16.B 17.C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在阶段Ⅰ时该城市是一种郊区城市化,阶段Ⅱ为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也是城市化中期阶段的一个特征;逆城市化是由于市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而乡村、小镇地区环境优美,地价偏低,并且有便利的城乡交通等原因导致的。 18.【答案】A 【解析】城市发展到Ⅱ阶段,城市功能区分化,城市中心区形成中心商务区,常住人口减少。 19.【答案】C 【解析】在城市发展到Ⅱ阶段,工业向郊区分散,工业污染应有所减轻。 20.B 21.A 【解析】 由图可知,2040年,城市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在2010年中心城区和郊区人口总和即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为50%。 22.【答案】A 【解析】在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二、填空题 23.【答案】(1)城镇面积由小变大;城市工业区由少到多;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多,使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2)人口向郊区迁移;工厂向郊区迁移;郊区新建绿化带;建设卫星城和高速公路。(3)郊区城市化。 24.(1)城市化 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用地不断转化为非农业用地 (2)大气 水 噪声 固体废弃物 (3)城镇面积由小到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多,使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