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地理 > 必修二 > 同步检测 >

《城市化》知识归纳

http://www.newdu.com 2018-12-03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城市化》知识归纳
    湖北省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 汪叶兵
    1.城市化的概念及意义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过程包括两个紧密联系且不可分割的方面,一是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二是变农村地区为城市地区的地域城市化。
    城市化的意义体现在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城市化有三个主要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多;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城市人口/总人口×100%)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
    3.世界城市化的主要原因和进程
    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工业化是导致近代城市迅猛发展的根本动力。因而,城市化通常是指工业革命以后的城市化。
    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分工的深度、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等多种因素制约,从根本上说城市化水平是由经济水平决定的。在工业革命之前漫长的历史时期,城市发展缓慢,城市规模较小,城市化水平很低。工业革命之后,城市成为工业生产中心,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18世纪的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化加强,加深了地域分工,促使工业和人口在地域上集中。工业化的发展不仅扩大了人们利用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出现了一大批新的工矿业城市,还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变为城市人口成为一种可能,同时,工业化也促进城市本身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大了城市对工业和人口的吸引力。因而,工业化推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阶段
    

    工业革命前
    

    工业革命前期
    

    工业革命后
    

    时间
    

    1750年之前
    

    1750~1900年
    

    尤其是二战以后
    

    城市化水平
    

    1-2%
    

    13.3%(1900年)
    

    48.7%(2003年)
    

    速度
    

    缓慢增长
    

    加速发展
    

    空前发展
    

    特点
    

    城市规模小
    城市数量少
    

    城市规模大
    城市数量多
    

    大城市、特大城市不断增多,出现城市群(带),城市人口、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
    

    差异及原因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差异
    

    起步时间
    

    早
    

    晚
    

    目前速度
    

    缓
    

    快
    

    城市化水平
    

    高
    

    低
    

    所处阶段
    

    后期(饱和期)
    

    中期(发展期)
    

    后果
    

    出现逆城市化
    

    许多社会问题
    

    原因
    

    ①产业革命开始早;②新技术革命以来,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使大量乡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③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
    

    ①产业革命比发达国家晚,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纷纷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②乡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③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5.逆城市化
    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水平较高,速度慢,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败,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乡村、小城镇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完善,再加上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大城市居民到乡村、小城镇定居、暂住,而导致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相反的现象,谓之逆城市化。逆城市化是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产生的现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逆城市化表现: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迅速发展;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乡差别近乎消失;现代交通设施逐步完善,人们能方便快捷地往返于城乡之间。
    6.中国城市化进程
    基本现状:我国城市化的进展是一个有计划逐步发展的过程,截止2007年底,城市化水平约为44.9%,按照世界城市进程三个标准的划分,目前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中小城市都有发展,城镇人口的地区分布有了一些合理的改变,但仍不平衡。为了使城市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提出了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着重发展小城镇,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城市发展基本方针。要坚定不移地走以乡镇企业为依托,就近吸收农村劳动力,促进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的城市发展之路。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农业大国,只有大力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积极稳妥地提高城镇化水平,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发展阶段:解放以后,我国城市化受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
    

    时间
    

    城市化水平
    

    主要原因
    

    起步阶段
    

    1949~1965年
    

    10.6-17.9%(1965年)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停滞阶段
    

    1966年~1978年
    

    17.9-17.92%(1978年)
    

    十年文革,国民经济重挫,大批知识分子受迫迁往农村,工业化停滞
    

    加速阶段
    

    1979年至今
    

    18.96-44.9%(2007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化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城市问题: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问题也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发展。主要表现在环境问题、交通问题、住房问题、就业问题、治安问题、贫困问题、老年人问题、内城衰落问题等,学习时应重点掌握前四方面问题的表现、成因和危害等。
    7.学习指导
    城市化的含义、主要标志、不同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差异以及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特点、问题等在历年高考中几乎均有涉及。学习中要善于运用两个基本方法:一是用图表、数据分析城市化和逆城市化进程的动态表现,二是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城市化进程的异同点。
    
    8.典例分析
    (2008年高考四川卷)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1)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0%    B.20%    C.30%   D.40%
    (2)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60年代初期    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    D.90年代后期    
    (3)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进入郊区化阶段
    解析:以城乡人口变化曲线图为情景,考查学生从直角坐标统计图中提取有效信息,会计算该国城市化水平以及判断城市化进程特点的能力。该国1982年城镇人口为20000万人,总人口为1000000万。1997年之后乡村人口迅速减少,城镇人口增长迅速,为城市化发展最快时期。1976年之前,城市人口增长慢于乡村人口增长,城镇化发展缓慢,1976年后尤其是1994年之后,城镇化进一步加快。
    参考答案:(1)B(2)D(3)C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