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地理 > 必修一 > 同步检测 >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测试题

http://www.newdu.com 2018-12-02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测试题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徐 泓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1.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
    B.纵波传到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都明显减小
    D.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
    【解析】地震波是机械波,纵波传播速度快,穿透力强
    【答案】  D
    2.莫霍界面是(  )
    A.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B.地壳与地幔的界线
    C.岩石圈与地幔的界线           D.地幔与地核的界线
    【解析】莫霍界面是地壳与地幔的界线,岩石圈与地幔的界线是软流层
    【答案】  B
    3.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大的是(  )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太平洋              D.四川盆地
    【解析】大陆地壳厚度大于大洋地壳厚度,大陆地壳中,海拔高的高原厚度又大于平原。 
    【答案】  A
    4.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
    B.水圈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解析】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由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地球各圈层之间均有密切关系,共同构成地球的地理环境。
    【答案】B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图1),回答5~6题。
    
    图1
    5.图1中①表示  (  )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D.软流层
    6.岩石圈位于图中所示的  (  )
    A.①顶部           
    B.②顶部
    C.①的全部和②顶部 
    D.③外部
    【解析】主要考核读图说出地球内部各个圈层的名称及岩石圈的概念。 
    【答案】  5选B,6选 C
    7. 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部圈层分为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岩石圈不包括地壳
    C.外部圈层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D.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之间没有联系
    【解析】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球外部圈层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答案】C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2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下题。
    
    图2
    8.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解析】 火山灰蔓延到大气中,随后沉降到水圈、生物圈,最后进入到岩石圈。
    【答案】 A
    二、综合题
    图3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3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波,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____界面,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该面以上C代表_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__。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_______,地震波B速度____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________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_______态,F面是______界面。
    (4)C层主要由_______组成。G层叫_______,H层叫________。地球的岩石圈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
    【解析】 该图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图是地震波由地表向地心传播过程中波速随深度的变化情况(注意左侧的深度),上方横坐标表示地震波速度,图内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横波和纵波。地震波在通过同一介质时,波速慢者为横波,快者为纵波。并可根据两种地震波传播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推断地球内部不同深度物质状况的变化。右图是地球内部根据左图做出的判读结果。例如,根据地震波在距离地表平均33千米处波速突然增大,可确定D面为莫霍界面。又根据在2900千米处,纵波波速锐减,横波完全消失,可确定F面为古登堡界面。F面以下横波不能通过,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固态。再根据纵波通过F面以下时的波速(纵波波速与通过介质的密度成正比),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气态。那么,既然非固态,又非气态,就只能是液态(实际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熔融态)。
    【参考答案】 
    (1)横 纵 A波传播速度慢,B波传播速度快
    (2)莫霍 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加快 地壳 地幔
    (3)消失 突然下降 固 液 古登堡
    (4)各类岩石 外核 内核 地壳 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