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导与练

http://www.newdu.com 2018-12-02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导与练
    江 西 王笑开
    【重点讲解
    宋明理学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1.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
    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信仰出现危机感,而道教的修炼丹药长生不老,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来世的思想在社会迅速传播。随着政治稳定三教相互渗透,彼此调和逐渐趋向合一。儒家强调人世,根本目标就是强国。个人的精力应该奉献给国家。道家强调自由,目标就是超脱尘世而获得更大的自由。佛家强调解脱。儒家思想在三教中多侧重于人世间的事。而儒家思想是佛道二家的基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2.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
    (1)程朱理学:①“程朱理学”说法的由来:理学的创始人是北宋的程颢、程颐等人,至南宋时,朱熹为集大成者,统称为“程朱理学”。②理学产生的条件: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注意力于集中于如何防范文武重臣的篡夺之祸,消除地方潜在的割据势力对于民间文化发展未予以更多的干预;宋朝很少有人因为议论而获重罪,因此宋代的士大夫群体有很高的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因科举走入仕途的知识分子,对经典文本不断探讨、寻求终极的、总体的根本解释。理学由此而生。③理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理”,是产生万物的本源,是离开事物而能独立存在的一种什么东西,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主宰,是天下万物永恒普遍原则。它体现在社会是儒家三纲五常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是人性;要通过“格物致知”方法,即接触天下万事万物去体会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与最终贯通;个人修养要以天理为准则,要“存天理,灭人欲”。D、朱熹参考二程学说,将四书五经编辑成《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奠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④理学的社会影响:南宋末年,朱熹的学说逐渐成为思想的主流。元朝时,理学被确定为官学。到明代,理学则成为统治者的思想武器。
    (2)陆王心学:①陆九渊及其思想:陆九渊,南宋理学大师。提出“心即理”之说。他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人的心中,“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主张“心”和“理”是永久不变的,以此证明一切封建的道德教条都是人心所固有的,是永恒不变的。他还认为,人们要了解、认识客观事物,只要悟得本心就可以了,甚至连书都不必多读。于是提出“六经皆我注脚”的说法。为了维护封建的伦理道德,陆九渊号召人们“存心”而“去欲”,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与朱熹格物致知有分歧,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封建统治提供理论根据的,反对人民为改善受压迫的处境去同封建统治者进行斗争。②王守仁及其思想: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理学大师。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即本心和良知即是理,天理本在人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需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即可成圣贤。强调加强自我修养,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3.宋明理学的影响
    (1)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
    【难点分析
    一、宋明理学的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其所具有的哲学思辨性深深吸引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刺激了中国本土思想道家和儒家的发展。其中,道家借鉴佛教的宗教内容和形式,反应更为敏捷而迅速。相对而言,儒学的应变能力则要差得多。有唐一代,儒学中的有识之士如韩愈等,就已经意识到儒学面临着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尤其是佛教)在文化上的严重挑战。宋明的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例如被称为“五经之首”的《周易》、《孟子》与《中庸》中关于“性”与“天”的内容。利用这些外来的和传统的文明成果,在消化吸收的同时,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如周敦颐的“无极”、邵雍的“太极”、张载的“太虚”、二程和朱子的“天理”、王荆公和二苏的“道”、王阳明的“心”等。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理学家们标榜自己的学说为“实学”、“实说”,批评佛老的学说以及汉唐的章句之学和讲求诗词歌赋的词章之学为“虚学”、“虚说”。虚实之别,就在于是否讲求义理。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它包括儒家所提倡的伦理道德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就其内容而言,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宋明理学家在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无论是理学哲学各种各样的本体论、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的特点。宋明理学的佛道化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建构儒学的伦理道德形而上学,其二是借鉴佛道二家的传教谱系,创立儒家学说的传道体系,即儒学的“道统”,其三是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二、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区别
    1.共同点
    (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2)影响相同:①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②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2.不同点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学法导航
    1.阅读课本内容,学会从课本中获取信息。
    2.要注意准确把握朱熹、王阳明的思想内涵,重点放在理学产生的背景和社会影响方面。解释清楚基本概念:如“理”,“格物致知”,“心学”等。比较归纳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并综合其本质作用。
    【小资料
    心学大师王阳明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阳明子是他的别号,浙江余姚人,喜言兵事,且善射,并好学,学识渊博。他的一生行为,可以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在学术方面,他的“心学”独成一家,和程朱学派意趣迥异,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在死后从祀文庙的人。他首先主张“学贵得之于心”,以“心”作为评判是非的价值标准,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开始对孔子偶像有所持疑,扩大了内心自我的作用。他是我国历史上极有成就的哲学家之一,他开创的心学体系成为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封建社会后期异端思想的产生、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因此,他受到很多人的崇拜。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海军的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刻了一块印章,佩戴在身,上面刻着“一生伏首拜阳明”。中国近代一代枭雄蒋介石也很崇拜王阳明的,败退台湾时间把台湾草山改为阳明山。现在浙江余姚还有个阳明医院。
    同时,在我国,维新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为探索救国之路的孙中山都曾潜心研究过王阳明的著作,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徐特立也大加赞赏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少年时就曾读过王阳明的《王阳明全集》、《传习录》,并逐句逐字做了批注,后来对王阳明的思想更是有所批判与创新,结合中国的实际,领导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王阳明的学说更是漂洋过海,从古老的中国走向世界。
    此外,日本一位八十三岁的高僧拄着拐杖颤悠悠地把阳明学说带回日本,没想到竟风靡一时,学者云集,还分成了不同的学派,阳明学说更是间接地为日本明治维新起了思想上的铺垫作用。高鼻子、蓝眼睛,不屑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欧美人在本世纪,也出奇地对阳明学说着了迷,竟还要远渡重洋,来拜访王阳明的故居,颇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势头。
    【同步训练
    1.下列叙述不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佛教、道教发展情况的是
    A.儒学以它顽强的生命力,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B.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即:“三教合一”
    C.道教受儒学影响,提出既“贵儒”,又“尊道”
    D.佛教也吸收了儒学的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
    2. 下列哪位人物不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
    

    
    

    
    

    
    

    
    

    A
    

    B
    

    C
    

    D
    

    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的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的理论
    4.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实质是 
    A.构建理学思想体系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强调“理”是万物之源                 D.反对民主启蒙患想
    5.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社会行为现象是
    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            B.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在潜滋暗长         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
    6.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 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③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7.在继承的发展孔子“仁”的思想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程颢、程颐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有了仁,就有了礼、义、智、信”  
    B.朱熹把人间的伦理道德和理气论结合起来,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标准也是天理的反映、
    C.王阳明主张要“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D.“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
    8.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严重挑战的主要原因是
    ①佛教盛行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③儒学本身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④人们不能接受“理学”观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受到严重的挑战,但最终保留传统主流思想的地位,主要是因为
    A. 历代统治者“独尊儒术”                B. 儒家思想内含有的“兼容”精神
    C. 南北朝时期强调“贵儒”                D. 唐朝皇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10.唐代儒家经典标准的读本是
    A.《六经》                               B.《春秋繁露》 
    C.《五经正义》                           D.《四书章句集注》
    11.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称“二程”。以下哪些观点或者主张不属于“二程”
    A.“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B.“人伦者,天理也”
    C.“有了礼,就有了仁、义、智、信”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12.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实质是 
    A.构建理学思想体系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强调“理”是万物之源                  D.反对民主启蒙患想
    13.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  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③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无善治,士犹得以明夫善治之道,以淑诸人,以传诸后;无真儒,天下贸贸焉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灭矣。先生(程颢)生千四百之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志将斯道觉斯民。                                    
    ──(宋)程颐《明道先生墓表》
    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土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材料三: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材料中的思想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程颢思想的实质体系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一说材料中的哲学观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此哲学观的根本性质是什么?
    (3)据材料三,归纳材料主张的思想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理学”的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
    1.B 2.B 3.C 4.B 5.B 6.A 7.D 8.A 9.B 10.C 11.C 12.B 13.A 
    14.(1)①观点:人欲盛而天理亡,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理学思想继承孔孟思想。②实质体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的新儒学体系。(2)①哲学观:“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是天下万物遵循的普遍原则。)②根本性质:唯心主义观。(3)①观点:通过接触事物,在体会知识的基础上体验“理”。②影响:理学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对后世科举考试影响甚大。
    作者简介:王笑开,毕业于井冈山大学历史教育专业,中学历史高级教师,从事高中历史教学15年,在《江西教育科研》《考试报》《中学生学习报》《少年智力开发报》《中学生导报》《素质教育报》《高考天地》等10多家报刊发表文章80余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