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利用“实例”“推导”进行功的概念释疑

http://www.newdu.com 2018-12-01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利用“实例”“推导”进行功的概念释疑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一中学 朱木清
    “功”的概念,理论性强,应用性广,学生疑惑也多。如何释疑,至关重要。教学中,如果片面追求节省时间,以“超纲”为由回避矛盾,学生疑惑未解,达不到教学目的;偏于理论讲解,强行硬塞,脱离中学实际,不能消化。笔者认为,基于中学教学要求,为避免理论演绎抽象难懂,可采取“实例”的方式,借助具体模型理解领会;为弥补定性阐述不能满足学生“深入探究”需求的缺陷,可基于已有知识进行“推导”,定量求算证明。下面,以笔者的教学尝试,举例说明(注:问题选自学生的提问)。
    1.合外力的功与外力功的总和是否相等?
    例1.如图1所示,甲、乙两小车的质量相等,用轻弹簧将两车连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在同时对甲、乙两车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F2,使两车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直到弹簧被拉到最长(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两车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B.对两车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外力对系统做功的总和为零
    C.两车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外力F1F2的大小
    D.两车的速度减小到零时,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外力F1F2的大小
    解析:内力和外力称谓,是相对研究对象而言的。对两车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上,力F1F2是外力,弹簧弹力是内力,故系统的合外力=F1-F2=0,选项A对。对每个小车,合外力则由其一拉力和弹簧弹力组成。从小车静止到弹簧被拉到最长的过程中,弹簧弹力一直增大,小车的合力是先减小后反向增大,加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速度先增后减;当弹簧弹力增到与拉力等大时,合力与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当小车的速度减小到零时,合力与加速度同时达到最大。两车的运动具有对称性,类似于中点固定的弹簧振子,故选项C对,D错。
    再讨论外力的功:对单质点,可以证明: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各力功的总和。但对质点系,“合外力的功”与“外力功的总和”意义就不同了。对两车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合外力=0 ,“合外力的功”·s·cosα=0,而“外力功的总和”是W1+W2=F1s1+F2s2≠0,二者不等,选项B错误。故本题答案是:AC。
    这里摒弃纯理论演绎,用一个很平常的模型实例,把两种说法区分开来,学生易于接受,理解轻松愉悦。
    2.是否存在两力做的总功等于这两力功“矢和”的结论
    例2.一运动物体从某时刻起受到两个互相垂直、大小分别为F1F2的恒力作用,经一段时间后,在这两个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大小分别为s1s2,则在这段时间内这两个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  )
    A.(F1+F2)(s1+s2)                 B.F1s1+F2s2
    C.             D.
    解析:功是标量,过程总功等于各力功的代数和。学生可猜出选项B正确,但选项D错在哪,并不明白。这时,分析受力和运动情况,由于物体的初速度不为零,所受合力F(=)与初速度方向关系未知,故物体的合力F(=)与合位移s(=)方向并不一定相同,作出矢量图示,如图2所示,由功的定义式,合力F与合位移s的夹角余弦不等于1,故选项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B。
    
    再进一步推证:设F1与合力F的夹角为θ1,分位移s1与合位移s夹角为θ2,合力F与合位移s的夹角为α,则cosθ1=,sinθ1=;cosθ2=,sinθ2=α=θ1-θ2
    则F1做的功为W1=F1scosθ2=F1s1F2做的功为W2=F2scos(90o-θ2)=F2s2;合力F做的功为W=Fscosα=Fscos(θ1-θ2)= Fs(cosθ1 cosθ2+sinθ1 sinθ2)= Fs(·+·)= F1s1+ F2s2= W1+ W2
    到此,学生懂了:该过程中这两力的总功等于两力功的代数和,而不存在什么“两力做的总功等于这两力功的‘矢量和’”结论。
    3.功的数值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是否因此会影响问题的答案?
    例3.如图3所示,一长度为L的木块固定在水平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一起以速度u匀速运动。质量为m可视质点的子弹,以一定的水平速度击中木块,受到的阻力恒为f,求子弹刚能击穿木块的初速度v0=?
    
    解析:若以地面为参考,木块刚好被击穿,子弹的末速度和传送带速度相同,根据动能定理和牛顿定律有:-f(L+ut)=m(u2-v02),-f=ma=m,即-ft=mu-mv0
    联立解得:v0=+u
    由于木块和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是惯性系。若以木块和传送带为参考,子弹的初速度为(v0-u),刚好打穿木块时速度减为0,根据动能定理有:-fL=0-m(v0-u)2
    解得:v0=+u,结果同上。
    谜底揭晓,学生心里的“疙瘩”也消了:功能关系和动能定理成立的参考系是惯性系。选择不同的惯性系,动能定理都适用。尽管功和能的数值跟参考系选择有关,但不会影响所求问题的答案。
    4.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总功跟参考系选择有关吗?
    例4.如图4,倾角为θ的光滑斜劈M,停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物体m从斜劈上离地h高处释放后由静止开始滑下,物体m对斜劈M的压力N做正功,斜劈M对物体m的支持力N/做负功,求这一对相互作用的弹力所做的总功。
    
    解析:所有接触面光滑,从能的转化角度容易理解:物体m下滑,其机械能的减少量应等于斜劈M机械能的增加量,系统总的机械能守恒,故应有这一对相互作用的弹力的功等值异号,代数和为零。但学生不满足:能否根据功的定义加以证明?故有必要往前再走一步。
    
    选地面为参考,设物体和斜劈相对地面的位移分别为s1s2,如图5所示,s1与斜面夹角为φs2与斜面夹角应等于θ,则在垂直斜面方向上,二者的分位移相等,得:,弹力N对物体m做的功为:,弹力N//对斜劈M做的功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N=N/
    联立解得:
    若选斜劈为参考,这对相互作用的弹力NN/都不做功,总功为零。可见,选择不同参考系,这对相互作用的弹力的总功数值相同。
    例5.如图6所示,质量为M的平板车停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将质量为m的电动玩具车放在平板车上。开启玩具车电源,玩具车和平板车在水平方向上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玩具车轮在平板车上无滑滚动,忽略电动玩具车内机件传动的能量损耗,当玩具车在平板车上前进距离s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电动玩具车获得动能为Fs
    B.平板车获得的动能为Fs
    C.一对水平相互作用力所做的总功为Fs
    D.两车获得的总动能为Fs
    解析:以地面为参考,设电动玩具车向右的位移为s1,平板车往左的位移大小为s2,因相互作用力F/=F,对电动玩具车,有s1=a1t2=t2;对平板车有s2=a2t2=t2,故得:。又s1+s2=s,所以s1=ss2=s
    根据动能定理,对电动玩具车,△Ek1=Fs1=Fs;对平板车,△Ek2=F/s2=Fs,故选项A错,B对。对系统△Ek1+△Ek2=Fs,选项D对。
    水平方向上, 这对相互作用力所做的总功为W1+W2= Fs1+ F/s2=F(s1+s2)= Fs,选项C对。故本题答案为:BCD
    若选平板车为参考,玩具车对平板车的水平作用力F/的着力点不断变动,但受力点没有发生位移,故力F/不做功,w1/=0;玩具车所受作用力F做功W2/=Fs,故总功为W/= w1/+ W2/=Fs
    由例4和例5可见: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总功,是对系统内能量转化和转移的量度。例4中一对相互作用的弹力所做的总功为零,表明机械能只在系统内转移,没有转化为其它形式,系统机械能守恒;例5中,一对水平相互作用力所做的总功等于 Fs,正是电动机释放的能量为Fs,转化为系统的动能,系统机械能增加。电动机释放的能量是一定的,不因参考系选择而异,这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总功跟参考系选择无关相一致。明白了这点,为拓展学习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分析人体内力做功等质点系问题,大有帮助。
    结语:借助“实例”释疑,顺应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认知规律;适时“推导”探究,体现了定性到定量的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教学尝试表明,切合学生实际,易于接受理解。
    参考文献:
    [1]费宏。关于功的概念的争议与有关疑难问题的研究[J]。物理教师,2012,(10):24
    [2]袁芳,朱炯明。功、动能和机械能[J]。 物理教学,2012,(7):5
    [3]周长春,周钢。经典力学中功与能的相对性问题讨论[J]。 物理通报,2007,(12):17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