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及动量部分易错题析 重庆市江津区吴滩中学 周 勇 在解关于能量及动量部分的题时候,由于涉及的物理内容较综合、深入,如果我们对物理公式、定理理解不够深入准确和对物理过程分析把握不够准,那么我们在解题时极易犯一些不易觉察的错误。下面略举几例来具体说明。 例1 如图(1)所示:质量为 ![]() ![]() ![]() ![]() 典型错解:对于A,由动能定理可得: ![]() ![]() 错因分析:对摩擦力做功认识不足。误认为摩擦力做功总是 ![]() ![]() ![]() ![]() ![]() ![]() 而此题中对A运用动能定理只能是f单独对A所做的功,即: ![]() 正确解答:A所受合力为 ![]() ![]() ![]() ![]() ![]() ![]() 可再由动量定理得: ![]() ![]() ![]() ![]() [归纳拓展]以上两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对物理知识、物理规律一定要深入理解,掌握准确,要避免形成似是而非的粗浅、错误认识,否则必然不能准确地运用到解决具体问题上去。 例2 如图(2)所示,一质量为 ![]() ![]() ![]() ![]() ![]() ![]() ![]() 典型错解: ![]() ![]() ![]() ![]() ![]() ![]() ![]() ![]() ![]() 错因分析: 1.对整个物理过程分析得太粗糙,没有注意到首先是 ![]() ![]() ![]() ![]() ![]() ![]() 正确解答: ![]() ![]() ![]() ![]() ![]() ![]() ![]() ![]() 然后 ![]() ![]() ![]() ![]() 由(1)(2)式得: ![]() ![]() ![]() ![]() 例3 如图(3)所示,A、B两滑块通过一根无弹性细线连接并跨过倾角为 ![]() ![]() 典型错解:放手后细线断裂前A.B速度相同,即 ![]() ![]() ![]() ![]() ![]() ![]() ![]() 错因分析:1.对整个系统各部分的运动情况没有认识清楚。B也在加速运动,故 ![]() 正确解答:线断时A下降的高度 ![]() ![]() 线断前系统整体机械能守恒: ![]() 故: ![]() 线断后B机械能守恒: ![]() ![]() 例4 如图(4)所示,一质量为m带+q电量的小球用一根长为L的绝缘细线拴在O点。竖直平面内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现在给小球一个向右为 ![]() ![]() ![]() 典型错解:小球由A运动到B,由机械能守恒: ![]() ![]() 则小球在B处的向心加速度 ![]() 向心力 ![]() 又 ![]() ![]() 错因分析:只考虑到了电场力的存在却忽略了电势能的变化。该物理过程中既然有电势能的变化,则机械能不守恒,因此造成了小球在B处的动能计算得不正确。 正确解答:小球由A运动到B,电势能变化 ![]() ![]() ![]() 则小球在B处的向心加速度 ![]() 向心力 ![]() 又 ![]() ![]() [归纳拓展]从3、4、5例我们可以看出:在解题时我们应该做到对物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要分析透彻;对整个物理过程中所涉物理内容要认定准确,不能遗漏;对物体的状态量也要注意对应准确;还要注意对近似物理情况分辨清楚,不能不加区分地迁移使用。 当然,解物理题时对题目中的物理事实的认定及要运用的物理知识的理解稍有差池都有可能造成失之千里的谬误。同学们只有在学习中注意尽量系统化地深入理解清楚所学的基础知识,并加强对物理过程的分析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注意养成保持以清醒的状态来思考问题的习惯,才有可能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洞悉物理世界的玄奥,尽量减少错误的出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