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检测题二(参考答案) 河南省卢氏县第一高级中学 左开发 1.答案:ABD 命题意图及解析:考查对速度和加速度的认识。速度是表征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而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因此两者无必然联系。速度与加速度同向时物体加速运动,反向时做减速运动。 2.答案:ACD 命题意图及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只要看懂题意后,试题本身难度并不大。 3.答案:ACD 命题意图及解析:考查s-t图象和v-t图象的区别,图像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同学们一定要熟练掌握。v-t图象图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在t轴上方表示位移为正,在t轴下方表示位移为负。 4.答案:BD 命题意图及解析:考查对v-t图象的理解。其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位移除以所用时间即为平均速度。 5.答案:BD 命题意图及解析:同样考查对v-t图象的理解。突出重点,强化训练。 6.答案:ABD 命题意图及解析:考查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和平均速度的推论。 7.答案:B 命题意图及解析:考查用数学函数来表示运动情况时,如何求位移、速度等相关的计算。 8.答案:B 命题意图及解析:考查对于匀减速运动的问题,首先应判断其停止时间。5s后B已经停止运动。若直接代入位移公式计算,很多同学容易误选A。 9.答案:D 命题意图及解析:考查解决运动学问题的常用方法,一题多解,思路可以很开阔。 10.答案:B 命题意图及解析:利用两个推论来求解此题追简单。利用 ![]() ![]() 11.答案:1.5 m/s2、4s 、6m/s 命题意图及解析:考查三个基本公式的应用。 12.答案:6、14 命题意图及解析:考查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计算时不仅要考虑其大小,还要考虑其方向。 13.答案:C、0.314m/s、4.49m/s2 命题意图及解析:考查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及纸带的处理方法。求速度利用中间时刻速度等于平均速度;求加速度用逐差法。 14.答案:V0=1 m/s,a=2.5 m/s2 命题意图及解析:(1)常规解法:由位移公式得X1=vAT+ ![]() X2=[vA·2T+ ![]() ![]() 将X1=24 m,X2=64 m,T=4 s代入两式求得 V0=1 m/s,a=2.5 m/s2. (2)用平均速度求解: ![]() ![]() 又 ![]() ![]() (3)用平均速度求解: 设物体通过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A、vB、vC 则有 ![]() ![]() 解得VA=1 m/s,vB=11 m/s vC=21m/s,所以,加速度为 A= ![]() (4)用推论公式求解: 由s2-s1=aT2得64-24=a·42 所以a=2.5m/s2,再代入s1=v0T+ ![]() 点评:运动学中的不少题目可有多种解法,但首先应熟练掌握基本的、常规的解法,熟能生巧,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再根据题目的条件选用合适的公式求解. 15.答案:1.63×103m 命题意图及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建立模型,转化为物理问题。 解法一:飞机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如图4所示若要飞机不滑出跑道,则跑道长度至少应为S=S1+S2 ![]() 对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得: ![]() 对减速制动阶段,由运动学公式得: ![]() 解得S=S1+S2≈1.63×103m 解法二:图象法:如图 ![]() 大三角形的面积即表示其位移。 16.答案:(1)0.2s (2)3.2m 命题意图及解析: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知识。 (1)设屋檐离地高度为h,滴水时间间隔为T,第一滴,第二滴……水下落高度分别为h1,h2……,由公式h= ![]() h2= ![]() ![]() 由(1)、(2)、(3)式得:T= ![]() ![]() (2)屋檐高h= ![]() 17.答案: 75m,不能,12s 命题意图及解析:本题考查追击问题。 (1)警车在追上货车之前,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后经过t1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则: ![]() ![]() ![]() (2)v=90km/h=25m/s,当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运动时间: ![]() ![]() s警′= ![]() 因为s货′>s警′,故此时警车尚未赶上货车,且此时两车距离△s ′=s货′-s警′=30m,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t时间迫赶上货车。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