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十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1:11:2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10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乡村的“信息闭环”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原先,村民们的主要交流内容几乎仅来自于某个特定村庄内发生的事情。一山之隔就可能使山两边的村落互不相闻,谈话内容毫不相干,这也使村民的社会化过程被缩短与简化,几乎没有逆向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过程。因为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相对静止,礼教与宗族文化从古代传承至今;而在同一村落内,文化背景相同的人的相互交流又在不停地强化人们的文化模式,使其更加固定,就像天坛里的回音壁。如果没有外部的新文化输入,则这片村落中大概只有单向度的社会化存在,就像《桃花源记》里的世外之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从某种程度上说,乡村中的文化环境与当下我们在互联网上所处的文化环境有些相似。在此不妨将乡村中的文化传播环境与互联网上的作一些对比。由于大数据、搜索引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人们愈发受限于“信息茧房”。通过算法分析,应用程序向每个用户精准推送与其偏好一致的内容,推荐与其意见一致的其他用户。在这个“信息茧房”中,尽管我们可以第一时间获知天下事,但手中握着的选择权却使我们更多地关注与自己观点相同的言论和内容。不仅如此,由于碎片化信息能够被快速理解与传播,更适应网络时代需求,网上的表达也趋于简单化。判定一个人说的话有没有道理,不在于他的论据及论述过程,而是他的立场。这样,就形成了文化闭环,相似的声音回荡在其中,使闭环内部人员的文化观念愈发固化,使各种有门槛的、相互之间不甚了解的亚文化社群林立于互联网土壤之上。
这种物以类聚的行为模式也催生着社群语言体系的适应性变化。语言和符号是文化的构成要素之一,人们使用的语言已不仅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同时也是社会的语言。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说:“要使多数人能对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而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因此在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无法翻译的字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农村中出现了属于各村、各个家族的内部话语体系,互联网上也出现了迭代速度极快的网络流行语。网上的各个亚文化圈中也流行着属于自己圈子的“行话”。
综观互联网“信息茧房”与乡村的“文化回音壁”现象,我们会发现两者不仅有着相似的表征,而且在破除限制的方法上也不谋而合,即主体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跳出信息限制的怪圈。在互联网世界中,网民个体可以有意识地通过点击新话题,自发跳出文化闭环。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只要剔除自己精神上“物以类聚”的过度依赖,就可以凭自己的力量,跨过画地为牢的门槛。对于乡村的文化闭环,由于其是因血缘、地缘等因素限制而产生的隔膜,在信息传播全凭口口相传的时代,村民们对于这种局面凭一己之力几乎无法改变,但随着乡村振兴的加速、人口流动性的提升、信息技术的普及,常居乡村的人们已经可以挣脱“文化回音壁”的束缚,天南海北发生的事情尽在某个小村人们的谈笑间登场,身处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几乎都对想查找的信息唾手可得。由此,乡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也被动摇,甚至被打破,人们对于中国乡村所抱有的一些刻板印象已不适用于今日。
在现代化发展帮助人们逐步冲破文化闭环的同时,这片地域上的淳朴亲情与中国乡村的特性并未随之被稀释。村民们会热情接待回乡的游子,乡邻之间会相互邀请对方来自家分享刚出炉的美味。乡村中并未变得人情冷漠。同时,人们的“乡愁”也不再局限于中国乡村,而是随着人口的流动扩展到全世界。有中国人的地方,就存在着扎根于中国乡村的乡土性。从这个角度来看,乡村和城市并没有完全割裂。在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削弱与消失的是封闭、愚昧和落后,存留的是亲情、乡情和家国情。乡土性并不囿于“村落”这个物理地域内,乡土性同时也是中国人的民族性。
虽然中国现代化的脚步不可阻挡,但它的乡土性同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磨灭——这个国家的根还留存在这片土地上。这是当代中国与西方社会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它也使中国成为某种角度上独一无二的存在。费孝通先生记述的对象超越了时空界限,不仅是生长于中国大地的田间乡野,更是具有乡土性的独特中国。
(摘编自钰鉴咖《信息时代:乡土中国的存与失》,有删减)
材料二: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现在的乡村不同,以往村民们的主要交流内容仅来自于某个特定村庄内发生的事情。
B. 人们越来越受“信息茧房”的限制,是因为大数据、搜索引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
C. 文化闭环只要形成,就会使闭环内的人文化观念固化,使亚文化社群之间互不相容。
D. 只有剔除自己精神上“物以类聚”的依赖,才可以凭自己的力量跨过画地为牢的门槛。
2.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乡村,地理上阻隔可能使两个村的村民的社会化过程被缩短与简化,几乎没有逆向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过程。
B. 原文第三段所引用的《乡土中国》的内容,是为了说明农村出现内部话语体系、互联网出现网络流行语的原因。
C. 互联网的“信息茧房”与乡村的“文化回音壁”现象不仅有着相似的表征,而且在破除限制的方法上也有相通之处。
D. 乡村的人们可以冲破文化闭环,人们出行天南海北十分容易,因而乡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甚至也会被打破。
3. 结合材料一的内容,下列推断不符合材料观点的一项是( )
A. 如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互联网应用在农村流行,这可能有助于一些村落突破单向度的社会化存在的局限。
B. 人们使用的语言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这意味着研究语言的变迁可以联系人的变化与社会的变迁。
C. 过年的时候许多打工人都要回到农村老家,既是因为眷恋乡土,也是因为想要暂时离开城市的“信息茧房”。
D. 费孝通在写作《乡土中国》时也举出了一些乡土社会之外的概念,费先生的研究方法与本文不乏相似之处。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试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对材料二的观点进行点评。
【答案】1. B 2. B 3. C
4. ①首先由信息高速发展的背景,引出乡村“文化回音壁”的现象。②接着探讨乡村文化环境与互联网文化环境的共性及其对社群语言体系的影响。③然后谈论破除“文化回音壁”的方法:要发挥主体的能动性。④最后指出,乡村面临信息冲击,要守住自己的乡土性。
5. ①材料一中提到的“如果没有外部的新文化输入,则这片村落中大概只有单向度的社会化存在”,说明材料二提到的这种“流弊”,很难破除,但必须破除。②材料一的观点“文化闭环使闭环内部人员的文化观念愈发固化”,也与材料二中“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相佐证。③材料二的最后一句话说明,乡土旧有的观念、生活方式、习俗,需要像材料一中说的,剔除自己精神上“物以类聚”的过度依赖,才可以凭自己的力量,跨过画地为牢的门槛,融入现代社会。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主要交流内容仅来自于某个特定村庄内发生的事情”的说法错误。原文第一段是说“原先,村民们的主要交流内容几乎仅来自于某个特定村庄内发生的事情”,选项少了一个“几乎”,变得太绝对了。
C.“文化闭环只要形成,就会使闭环内的人文化观念固化”的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是说“形成了文化闭环,相似的声音回荡在其中,使闭环内部人员的文化观念愈发固化”,选项少了个“愈发”,即越来越的意思。即文化闭环产生和文化观念的固化,不是一下子就确定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D.“只有剔除自己精神上‘物以类聚’依赖,才可以……”的表述太过绝对。原文是“只要剔除自己精神上‘物以类聚’的过度依赖,就可以凭自己的力量……”,即原文是“只要……就……”,而不是“只有……才”,即“剔除自己精神上‘物以类聚’的依赖”是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而且原文的“依赖”前有“过度”一词修饰。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B.“是为了说明农村出现内部话语体系、互联网出现网络流行语的原因”的说法错误。选项对引用费孝通《乡土中国》中内容的作用分析有错。事实上,引用费孝通的观点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这种物以类聚的行为模式也催生着社群语言体系的适应性变化”。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C.“……也是因为想要暂时离开城市的‘信息茧房’”的说法错误。“信息茧房”不独属于城市,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没有主观能动性破除“信息茧房”这个怪圈,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都是有的。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论证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共六段。
从第一段“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乡村的‘信息闭环’”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进而引出乡村“文化回音壁”这一概念。可概括出第一层:作者由信息高速发展的背景,引出乡村“文化回音壁”。
原文第二段“从某种程度上说,乡村中的文化环境与当下我们在互联网上所处的文化环境有些相似”可概括出第二层:接着探讨乡村文化环境与互联网文化环境的共性。
根据第三段的首句“从这种物以类聚的行为模式也催生着社群语言体系的适应性变化”可以梳理出第三层:探究这种共性的行为模式对语言体系的影响。
从第四段首句“我们会发现两者不仅有着相似的表征,而且在破除限制的方法上也不谋而合”,可概括出作者思路第四层:谈谈破除这种“文化回音壁”“信息茧房”的方法。
最后两段从“在现代化发展帮助人们逐步冲破文化闭环的同时,这片地域上的淳朴亲情与中国乡村的特性并未随之被稀释”等语句可概括出最后一层:乡村面临信息冲击文化闭环,要保留住自己应有的乡土性。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不同观点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
材料二“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说的是面对社会的激变,乡土社会的人进入现代社会由于固有的生活方式、观念,很难与现代社会直接接轨。材料一第一段中提到的“如果没有外部的新文化输入,则这片村落中大概只有单向度的社会化存在”,乡村背景下的人如果只认同相似的文化、生活方式,画地为牢,进而形成“文化回音壁”,说明材料二提到的这种“流弊”,很难破除,但必须破除。
材料二“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进入现代社会的乡民,所构建的“陌生人社会”很难用旧有的习俗来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材料一第二段“这样,就形成了文化闭环,相似的声音回荡在其中,使闭环内部人员的文化观念愈发固化,使各种有门槛的、相互之间不甚了解的亚文化社群林立于互联网土壤之上”所说的文化闭环“使闭环内部人员的文化观念愈发固化”正好可以佐证材料二的说法。
材料二“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这句话同样说明,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乡土旧有的观念、生活方式、习俗,并不是完全值得引以为傲的东西,需要像材料一第四段“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只要剔除自己精神上‘物以类聚’的过度依赖,就可以凭自己的力量,跨过画地为牢的门槛”所说的要剔除自己精神上“物以类聚”的过度依赖,才可以凭自己的力量,跨过画地为牢的门槛,才能融入现代社会。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喜欢以散步一词做他们的创作题目来看,大约德国南部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是雪月梅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选自《郁达夫文集》,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依次描绘了冬晨谈天、寒郊草木、寒冬闲步、寒村微雨和江南冬雪五幅图画,展现了江南冬景特有的景象和情致。
B. 北国的冬天让人躲在屋里,闽粤的冬天只是春或秋的延长,二者皆异于江南的冬景。
C. 作者借“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一句,让我们感受到江南冬日的短暂。
D. 冬日的江南农村充满诗情画意,人生活在这样的境地,自然会旷达洒脱,不计荣辱得失。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同是写景抒情的散文,《江南的冬景》与《故都的秋》在意境和情感方面迥异:前者温润清朗、闲适恬淡;后者清静悲凉,流露出深远的忧思。
B. 文章对江南冬景做了大量描述,并始终将景物与自身感受融为一体来写,思路清晰,首尾呼应,结构圆合。
C. 作者将自然景物和民俗相结合进行描写,如冬郊散步的愉悦逍遥、曝背谈天的悠闲安宁。这种在对自然画面的描写中添加了人的活动的构思,使得文章的人文气息浓郁。
D. 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淳朴,和江南的冬景相得益彰,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
8. 《故都的秋》中,作者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北平秋天的特点。本文描写江南的冬景,也采用了相同的手法,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9. 作者写江南雪景时,没有直接描写,而是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作者是怎样组合这些诗文的?引用这些诗文有什么好处?
【答案】6. C 7. B
8. ①本文以北国之冬的寒冷有劲,反衬江南之冬的温和可爱;②以闽粤之冬的极和暖来反衬江南冬景的恰到好处;③以德国散步正衬江南散步,进而侧面描写江南冬景宜人;④以搁笔去散步,侧面描写冬景诱人,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喜爱。
9.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安排诗句。好处:①既写出了江南雪景不同时段的美丽,又表现了从日暮到清晨的江南雪景的整体意境之美,表达了作者对此景色的喜爱与赞美之情。②通过引用,以虚写实,触发了人们对江南雪景的联想,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添了文章的情趣,也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诗意。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分析的能力。
C.“让我们感受到江南冬日的短暂”说法错误。由原文“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可知,此处运用雪莱的名句,表现的是江南冬天的温暖与生机。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B.“首尾呼应,结构圆合”说法错误,文章开头写北国冬天过年情形,结尾写作者的心情,首尾没有呼应,也谈不上结构圆合。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
本文一二段,“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等句,将北国的冬天、闽粤之冬与江南的冬天进行对比,反衬江南之冬的温和可爱。
第四段“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将闽粤之冬与江南的冬天进行对比,反衬江南冬景的恰到好处。
第六段“说起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喜欢以散步一词做他们的创作题目看来,大约德国南部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写德国与江南冬天差不多,以德国散步正村江南散步,进而侧面描写江南冬景宜人。
第九段“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写作者搁笔去散步,侧面描写冬景诱人。通过与其它地方冬天的对比衬托,鲜明地表达了对江南冬景的喜爱。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安排特点及引用的作用的能力。
第一问:
阅读文章第八段,抓住文中关键词语“晚来、冬宵、雪夜更深、早晨”,可知作者是按的时间顺序来安排诗文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是雪月梅冬宵之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是第二天的早晨的景色。
第二问:
从意境方面:“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文段通过引用古诗文,写出了江南雪景不同时段的美丽,表现了从日暮到清晨的江南雪景的整体意境之美。
从效果方面:第八段所描写的江南雪景,是作者提到雨时所引发的联想,属于虚写,却通过这种以虚写实的手法展现了江南雪景不同时段的美丽,丰富了雪景意象,触发了人们对江南雪景的联想和向往,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添了文章的情趣。
从语言方面:文章中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月泛湖,游之上者,未有若周君山之上也。不知古人曾有是事否?而余平生以为胜期,尝以著之诗歌。今丁卯七月望夜,始得一为之。
初发棹,自龙口向香炉。月升树端,舟入金碧。偕者二僧一客,及费甥、坡孙①也。南崖下渔火十数星,相接续而西,次第过之,小船捞虾者也。开上人②指危崖一树曰:“此古樟无虑十数围,根抱一巨石,方丈余。自郡城望山,见树影独出者,此是也。”然月下舟中仰视之,殊不甚高大,余初识之。客黎君曰:“苏子瞻赤壁之游,七月既望,今差一夕尔。”余顾语坡孙:“汝观月不在斗牛间乎?”因举诵苏赋十数句。
又西出香炉峡中,少北。初发时,风东南来,至是斜背之,水益平不波,见湾碕,思可小泊,然且行。过观音泉口,响山前也。相与论地道通吴中,或说“有神人金堂数百间,当在此下耶”。夜来月下,山水寂然,湘灵、洞庭君恍惚如可问者。
又北入后湖,旋而东。水面对出灯火光,岳州城也。云起船侧,水上滃滃然。平视之,已作横长状,稍上乃不见。坡孙言:“一日晚,自沙觜见后湖云出水,白团团若车轮巨瓮状者十余积,即此处也。”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
转南出沙觜,穿水柳中,则老庙门矣。《志》称山周七里有奇,以余舟行缓,似不啻也。既泊,乃命酒肴,以子鸡苦瓜拌之。月高中天,风起浪作,剧饮当之,各逾本量。超上人守荤戒,裁少饮,啖梨数片。复入庙,具茶来。夜分登岸,别超及黎,余四人循山以归。明日记。
(选自吴敏树③《君山月夜泛舟记》)
【注】①费甥、坡孙:吴敏树的外甥名费,孙子名坡。②上人:对僧人的尊称。“开”是僧人之名,与“超上人”同。③吴敏树:清代散文家,年余辞官专治古文,他的文章接近桐城派,但不以桐城相标榜。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
B. 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
C. 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
D. 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知古人曾有是事否”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事”字含义不同。
B. 望,指农历每月十五,这是一种与月亮变化有关的记日方式,古人还把农历每月初一叫“朔”,最后一天叫“晦”。
C. “因举诵苏赋十数句”与“举酒属客”(《赤壁赋》)两句中的“举”字含义相同。
D. “余四人循山以归”与“余始循以入”(《登泰山记》)两句中的“循”字含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讨论“游之上者”,“始得”二字使“如愿以偿”之感溢于言表。
B. 作者缅怀苏轼时,有感于赤壁之战,吟诵了东坡之赋。
C. 文章以小舟的行进为线索,有时写景状物,有时联想考据,文章摇曳生姿。
D. 本文是一篇“记”,记寻常风物独具情趣,引经据典如话家常,行散而神聚。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南崖下渔火十数星,相接续而西,次第过之,小船捞虾者也。
(2)初发时,风东南来,至是斜背之,水益平不波。
14. “水”“月”是文中作者寄托情感的重要载体,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0. B 11. C 12. B
13. (1)南边高崖下有十几处闪烁的渔船灯火,前后相接,向着西方,一个接一个地从我们身旁经过,(仔细地看)原来是渔民摇着小船在捕捞虾子。
(2)刚开船时,风从东南方向吹来,到这时风从背后斜吹过来,水面更加平静不起波浪。
14. 作者借助“水”与“月”营造幽静安谧氛围,虚实结合,神奇瑰丽的虚幻境界与苍茫天宇星月朗照的实情实景相映衬,表现出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然而这样,那么这里往下接近山中洞穴,不是应当有贮云的山洞吗?山后没有人居住,在山间低洼平整的地方有搭建的草棚数间,是岛上的人来这里躲避水患的。有几只客船停泊在这里,没有喧闹的人声。
“山根”是“近”的宾语,动宾之间不可断开,排除CD;
“数家”是指前面来此搭棚的人家,而“洲人”是后一句“避水来”的主语,所以“洲人”前面断开,排除A。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名词,经历/动词,侍奉。两句中的“事”字含义不同。句意:不知道古代的人曾经有没有过这个经历?/我怎么能够低眉弯腰侍奉权贵。
B.解说正确
C.全、都/举起。两句中的“举”字含义不同。句意:于是我们一起朗诵了苏轼《赤壁赋》里的十几个句子。/举起酒杯劝朋友喝酒。
D.两句中的“循”字都是“顺着”的意思,含义相同。句意:我们四人顺着山路回家了。/我们起初顺着中间的山谷进山。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有感于赤壁之战”错误。由原文“苏子瞻赤壁之游,七月既望,今差一夕尔。余顾语坡孙:‘汝观月不在斗牛间乎?’因举诵苏赋十数句”可知,吴敏树只是以苏轼指教孙儿,并未有感于赤壁之战。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渔火十数星”,定语后置;“接续”,连接。“次第”,一个接一个。
(2)“初”,刚;“之”,动词,到(意译为“吹过来”;“益”,更加、越发。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文章第二段说“夜来月下,山水寂然,湘靈、洞庭君恍惚如可问者”,意思是“夜色降临,月光映照,山和水都静寂无声,那情形仿佛可以访问传说中湘灵和洞庭君”,这里的“月”是和山水都是寂然的,作者由这“月”和“山水”营造的惝恍迷离之境而想到神奇瑰丽的虚幻境界,而神奇瑰丽的虚幻境界又与苍茫天宇星月朗照的实情实景相映衬,表现出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
参考译文:
秋天月夜泛舟湖上,是最好的游览,而在这样的游览中,尤以在洞庭湖中环绕君山泛舟夜游为最好。不知道古代的人曾经有没有过这个经历?我这一生把泛舟洞庭湖环游君山当作美好的愿望,曾经在诗歌中写下了这个愿望。现在是同治六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夜,我才获得一次这样的机会环游君山。
开船启程,从龙口出发前往香炉峰。月儿从树顶上升起,船在如金碧山水的图画般的月水相映的湖面上行进。同游的人是开上人、超上人两个僧人和我的客人黎君,以及我的名费的外甥和我的孙子吴坡。南边高崖下有十几处闪烁的渔船灯火,前后相接,向着西方,一个接一个地从我们身旁经过,(仔细地看)原来是渔民摇着小船在捕捞虾子。开上人指着高崖上一棵树对我们说:“这棵古老的樟树大概有十几个人两臂合抱那么粗,树根被一块大石头围住,那石头一丈多见方。从岳阳城远远望着君山,见到的一个树影突现的事物,就是这棵樟树。”但是现在在月光中从船中仰望它,觉得它并不是特别的高大。我是初次知道这个情形。客人黎君说:“苏轼泛舟游赤壁是在七月十六日,与我们今天泛舟游洞庭湖只差一天的时间啊。”我回过头对孙子吴坡说:“你看这月不也是在斗星和牛星之间吗?”于是我们一起朗诵了苏轼《赤壁赋》里的十几个句子。
后来再从香炉峡中出来,稍微偏北行进。刚开船时,风从东南方向吹来,到这时风从背后斜吹过来,水面更加平静不起波浪,看到了水湾堤岸,想到这里可以暂时停泊,但是船并未停泊,还是那么航行。经过观音泉口,来到响山之前。一起谈起洞庭湖下的地道可以通往吴中的事,有人说“有神仙居住的黄金殿堂,应当在这个下面啊”。夜色降临,月光映照,山和水都静寂无声,那情形仿佛可以访问传说中的湘灵和洞庭君。
后来又从北进入后湖,不久又转向东面行进。水面映照出岸上的岳州城的灯火之光。云雾从船边出现、升腾,水上弥漫着迷蒙的云气。平视这些云气,变成了横长的形状,云气逐渐升腾,消散不见了。我的孙子吴坡说:“有一天晚上,从沙嘴这个地方可以看见后湖的云气从水面升起,白色的雾团有的像车轮,有的像巨大的水瓮,大约有十多块,就是这个地方。”然而这样,那么这里往下接近山中洞穴,不是应当有贮云的山洞吗?山后没有人居住,在山间低洼平整的地方有搭建的草棚数间,是岛上的人来这里躲避水患的。有几只客船停泊在这里,没有喧闹的人声。
再转而向南行驶,出了沙嘴,穿过柳树林,便可看见老庙门。《密州地方志》记载君山周长七里有余,根据我们乘坐的船缓缓地行进来测度,似乎不止七里长。船只停好后,就让人拿出酒菜,用童子鸡搅和着苦瓜。这时候,月儿高挂在空中,风起浪兴,对着明月和风浪痛饮,大家喝酒都超过了自己的酒量。超上人遵守不吃荤的戒律,才稍微喝了一点点,吃了几片梨子。又返回到庙里,拿来了准备的茗茶。半夜时分,离船上岸,辞别了超上人及黎君,我们四人顺着山路回家了。第二天记下了月夜游君山的经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怀古
苏辙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险,百胜安知赤壁焚?
觜距①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观衅②,意突成功所未闻。
【注】①觜距:禽鸟的嘴和爪甲。比喻决胜的武力、武器或力量。②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所写之事与《赤壁赋》“破荆州,下江陵”所依据的历史事实基本相同。
B. 第三句紧承上句士气如云的场景,写千艘战船横布长江,突显曹军雄壮气势。
C. “安知赤壁焚”强调了曹军在赤壁的意外惨败,并与结句“未闻”形成呼应。
D. 颈联写曹操仰仗自身的强大实力执意决战,终于确定了在三国中的霸主地位。
16. 苏辙此诗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了“赤壁之战”的古事,但苏辙旨在议论,苏轼旨在抒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D 16. ①苏辙从曹操的失败中得出结论,认为自古以来攻伐他国需要等待时机、准备充分,想要突然成功是不可能的。
②苏轼借追忆周瑜的功业来抒发自己年华老去、功业未成的感慨。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终于确定了在三国中的霸主地位”错误。“君臣已定势三分”是说此时魏蜀吴三国鼎立,天下三分。并非说曹操已经占据霸主地位。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诗歌情感、评价诗歌主旨的能力。
苏辙诗,首联颔联写曹操整治水军,进军吴国,结果被火烧赤壁,大败而归;颈联写此战之后,天下三分。尾联“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意思是:自古以来,要想讨伐他国,必须窥伺敌人的间隙,找准时机,哪里有突然成功的呢?该诗前面叙事,结尾议论。
苏轼诗,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由“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可知,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叹惋了,仕路蹭蹬,壮怀莫酬。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忧愤之作,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人们已忘却战败的历史,令词人倍感沉痛。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的《虞美人》中,运用想象和今昔对比手法,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佛狸祠下 ②. 一片神鸦社鼓 ③. 挟飞仙以遨游 ④. 抱明月而长终 ⑤. 雕栏玉砌应犹在 ⑥. 只是朱颜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佛狸祠”“遨”“砌”。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劳动创造美好未来”这句___①___的公益广告语,曾深深地印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脑海中,并在___②___中影响着很多人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焕发抖擞的劳动精神面貌。但近年来劳动教育的缺失,让一些青少年劳动价值观念扭曲、劳动技能欠缺,特别是少数在溺爱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小孩,想过安逸舒适的生活,但又不愿意劳动,一些人在工作岗位上不知道怎样劳动,工作责任感欠缺,工作技能单一,怕吃苦、怕受挫折,不以劳动为荣,反以劳动为耻。
加强劳动教育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也是一个___③___、久久为功的过程,不可能___④___。就学校教育来说,要将劳动教育列入必修课,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年龄段编制详细的劳动教育大纲,编印不同的教材体系,制定不同的考核办法,中小学要全力走出应试教育怪圈,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就家庭教育来说,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劳动机会,教孩子把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切记不要事事包办。就社会教育来说,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正面典型宣传和负面典型鞭策,让劳动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 学校积极响应劳动主旋律,组织开展以“劳动光荣,创造伟大”为主题的校园活动,现就如何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向同学们征集意见,请你任写两条。
【答案】18. 示例:①耳熟能详 ②潜移默化 ③持之以恒 ④一蹴而就
19. 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劳动机会,教孩子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切忌事事包办。
20. 示例:①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合理规定劳动时间。②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设劳动实践课程。③设置劳动教育成果展示,展示学生学到的日常生活劳动技能。④利用社会资源,借助社会劳动教育基地等联合开发校外劳动教育课程。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语境强调人们因听的多所以对公益广告语很清楚,故用“耳熟能详”。“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很清楚、很详细地复述出来。
②语境强调公益广告影响人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属于文化影响人的特点,在不知不觉中起作用,故用“潜移默化”。“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品性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感化,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③语境强调加强劳动教育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坚持,故用“持之以恒”。“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
④语境强调加强劳动教育不是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的。故用“一蹴而就”。“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划横线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把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动宾搭配不当,“把握”与“技能”不搭配,“把握”应改为“掌握”;
二、“切忌不要事事包办”否定不当,“切忌”与“不要”都表示否定,双重否定表肯定,语意就变成了“要事事包办”,可删除“切忌”或“不要”。
故改为: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劳动机会,教孩子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切忌事事包办。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之拟写意见的能力。
根据材料第二段“就学校教育来说,要将劳动教育列入必修课”可提出“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合理规定劳动时间”的意见。
根据材料第二段“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年龄段编制详细的劳动教育大纲”可提出“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设劳动实践课程”的意见。
根据材料第二段“编印不同的教材体系,制定不同的考核办法”可提出“设置劳动教育成果展示,展示学生学到的日常生活劳动技能”的意见。
根据材料第三段“就社会教育来说,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正面典型宣传和负面典型鞭策”可提出“利用社会资源,借助社会劳动教育基地等联合开发校外劳动教育课程”的意见。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智能化的今天,路灯杆还是只能挂路灯吗?日前,雄安新区启动区成功组立了市政道路上的第一套智慧合杆, ① ,将交通设施杆、导向牌等资源也整合到一起,形成集交通、安防、市政、照明、通信、环境等多种智慧化功能于一体的合杆。智慧合杆具有“多杆合一、多箱合一、多头合一”的特点,能够实现资源节约、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升空间视觉的效果。
在启动区史家胡同小学雄安校区西侧路边,已建成被称为雄安“新绿”的智慧合杆。 ② ,源自智慧合杆的外形,它以破土而出的绿芽为设计意象,彰显出曲线延伸感和工业设计感,在显著提升市政服务能力的同时,也为道路环境 ③ 。
智慧合杆内有一台控制器,上面预留了各种接口,集合了电源、信息收集反馈、控制等多种功能,可与雄安新区物联网平台相互连接,为智慧城市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提供多样化的数据支持。此外,智慧合杆还可搭载小型5G基站,解决了运营商建立微基站建点难、宏站盲点等问题。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1)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2)请用三个关键词概括第三段中“控制器”的特点。
【答案】21. ①以路灯杆为基础
②“新绿”这一命名
③增添了一抹别样的美(意思对即可)
22. (l)智慧合杆为智慧城市(建设)添“新绿”(意思对即可)(2)集合功能、联网、数据支持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由前面“在智能化的今天,路灯杆还是只能挂路灯吗”可知,此处填写的内容与“路灯杆”有关;由前面“将交通设施杆、导向牌等资源也整合到一起,形成集交通、安防、市政、照明、通信、环境等多种智慧化功能于一体的合杆”可知,这是在路灯杆基础上的应用,所以此处填写“以路灯杆为基础”。
第二处,由前面“已建成被称为雄安‘新绿’的智慧合杆”可知,此处所填内容与“‘新绿’”有关;结合后面“源自智慧合杆的外形,它以破土而出的绿芽为设计意象……”可知,这是对“新绿”智慧合杆命名含义的解说,所以此处填写“‘新绿’这一命名”。
第三处,由语境可知,此处是说“新绿”智慧合杆的功效,前面是说其实际应用的功效“显著提升市政服务能力”,而此处是说“环境”方面的功效,应是说“增添美感”。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概括的能力。
(1)是给新闻拟标题。
新闻标题一般由何人何事组成,“何人”是新闻对象。
由“日前,雄安新区启动区成功组立了市政道路上的第一套智慧合杆”“智慧合杆具有……效果”等可知,新闻的对象是“智慧合杆”;
由“被称为雄安‘新绿’的智慧合杆”“在显著提升市政服务能力的同时,也为道路环境增添了一抹别样的美”可知,新闻主要是说“智慧合杆”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功效,即“添‘新绿’”。
综合二者拟写标题即可。
(2)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找到第三段中写“控制器”的内容,即“智慧合杆内有一台控制器,上面预留了各种接口,集合了电源、信息收集反馈、控制等多种功能,可与雄安新区物联网平台相互连接,为智慧城市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提供多样化的数据支持”;然后分析这其中包含的特点,如“集合了电源、信息收集反馈、控制等多种功能”是说“集合各种功能”,如“可与雄安新区物联网平台相互连接”是说可以联网,如“为智慧城市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提供多样化的数据支持”是说可以提供数据支持。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咬文嚼字》公布“十大语文差错”。这十大差错依次是:(1)“新冠”的“冠”误读为guàn。(2)“戴口罩”误写为“带口罩”。(3)“共渡难关”误写为“共度难关”。(4)与医学有关的“杏林”误写为与教育有关的“杏坛”。(5)“宵禁”误写为“霄禁”。(6)“挤兑”误写为“挤对”。(7)药物的“副作用”误写为“负作用”。(8)误用“叹为观止”形容疫情失控。(9)“科创板”误写为“科创版”。(10)“螺蛳粉”误写为“螺丝粉”。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观点,并提出你的建议。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