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高一语文(必修上册)试题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0:11:12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湛江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D。材料二第一段,劳模精神“是影响和引领每一位劳动者从平凡走向不平凡的外力”,选项“劳模精神能让每一位劳动者从平凡走向不平凡”说法绝对,并非有了劳模精神,就“能引领每一位劳动者从平凡走向不平凡,实现自身的价值”,劳动者能否走向不平凡,能否实现自身的价值,除了劳模精神的引领,还需要自身的努力奋斗。
2.【参考答案】C。使用劳模赵占魁、吴运铎、甄荣典的事例,只能证明中国在革命时期,劳动模范是闪光群体,备受尊敬,不能证明“在中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劳动模范都是备受人民尊敬的闪光群体。”
3.【参考答案】B。A项“劳模精神最为重要”于文无据;C项并非“人人都有劳动精神”,只有劳动者才具有劳动精神;D项劳模精神的主体是劳动模范,超越了别人的劳动者并不一定是劳动模范,超越了自己的劳动者也不一定具有工匠精神。
4.【参考答案】①深化新闻事件的意义:通过评论揭示举行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以及习总书记讲话的政治意义,使受众从思想上提升认识。②引导人们深入思考: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为什么要大力表彰劳动模范,劳动模范身上有哪些精神以及劳模精神有何现代价值等问题。③体现现实针对性和社会指导意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十四五”时期发展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发扬劳模精神努力奋斗是使理想变为现实的重要途径,选择此角度可指导人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好风尚。
(每点2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5.【参考答案】C 【解析】文章没有刻画出牧民鲜活丰满的形象。
6. 【参考答案】 A 【解析】写出呼伦贝尔春天的单调寒冷的特点,是为了凸显寒冷下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而不是“强调了草原春天的单调寒冷”。
7. 【参考答案】①植物的生命成长:泥土里洇出绿草,灌木干草散发清香,残雪中小花含苞待放等,银装素裹下是万物生长,生生不息。
②牧人接羔保育的场景:借助日照的温暖,年轻的夫妻忙着给母羊接羔,这体现草原上的生命繁衍。
③动物遵循自然规律和谐相处:原雕捕捉狐狸,牧民保护狐狸,公狼踅摸夭折的羊羔,狐狸命丧狼口然后成为喜鹊的食物……银色草原上的动物物竞天择,生生不息。
(答出1点2分,2点3分,3点5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8. 【参考答案】①运用比喻、拟人、反问等多种修辞,形象生动,鲜明有力。如“西来的风撒下一把冰冷的钢针”,用暗喻的手法,将呼伦贝尔的春雨比作冰冷的钢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雨冰冷、降水强度大的特点;②多用叠词,具有韵律美。“长长的蓝冰”“熠熠楚楚”“微微的水声”等增添了语言的音韵美,形象生动地描摹了呼伦贝尔春天的生机勃勃。③描写角度多样,视嗅听结合。如从视觉的角度写蓝冰,从嗅觉的角度写灌木干草香味,从听觉的角度写河底的水声,通过多角度的描写,形象生动而富有层次地写出草原春天的生生不息。(每点2分,答出3点满分,其他答案大意对即可。)
9. 【参考答案】答案:C,学者为古今异义词,指的是“求学的人”,不是“学术上有成就的人”。
10【参考答案】答案:(1)因此,无论地位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其中,是故,“因此”1分;无,“无论”1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式1分,句意1分。
(2)所以木材经过墨线比量就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见识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就,“接近、靠近”1分;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1分;知,“同智,见识”1分,句意1分。
11. 【参考答案】同:都是先明确提出观点,再展开论证。
异:①论证思路上,材料一是递进结构,材料二是并列结构。
②在论证方法上,材料一以道理阐述为主,材料二以比喻论证为主。
(答出相同点给1分,答出不同点中其中一点给2分,两点给3分。)
(答案补充解释:材料一先论证为师的职责,接着论述从师的原因,从师的标准,层层推进。材料二从三个角度论述学习的意义,分别是提高自己、改变自己、提升境界(规划自己))
12. 【参考答案】B。首联是从古迹写起,且“用笔着力表现”的不是“山野”与“江水”,而是“营”与“城”。
13.【参考答案】①思古之幽情:对古人吕蒙、刘备的缅怀、敬仰之情,对刘备君臣和睦关系的向往之情。②讽今之隐情:对唐代有吕蒙一般的战将,但因不遇明主,君臣不睦而不能取得全国安定局面的惋惜遗憾之情。③伤己之悲情:对自身不遇明君,不能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无奈伤悲之情。(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4. (1)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5. 【参考答案】
(1)中国传统社会是乡土社会,故乡是人精神上的归宿,人们生于斯、长于斯,渴望回到故乡。
(2)故乡不仅仅是地域上的一个点,故乡还有亲人,有朋友,中国的乡村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回故乡更多的是回到一种生活状态中。
(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4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16. 【参考答案】
图一是西方现代社会,图二是中国乡土社会。(1分)
①西方现代社会是团体格局,并且团体有一定界限,且界限分明。中国乡土社会是差序格局,界限比较模糊。
②中国乡土社会,所有的关系都是从以“己”A为中心,从自己出发的。西方现代社会自己A只属于某个圈子。
③中国乡土社会的关系就像一个一个由己出发,推出去的圈子,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离圈子的中心A越远,关系就越远。西方现代社会在每个个人A属于固定的圈子,在这个圈子里,大家的关系就是一定的。
(答出一点不同点给2分,两点就给3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17. 【参考答案】 B
解析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如火如荼:像火那样红,像荼(茅草的白花)那样白,原形容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语境强调的是白话文运动正在兴起、发展,应用“方兴未艾”。诚然:实在;固然(引起下文转折)。确实:真实可靠;对客观情况的真实性表示肯定。第二空的内容与下文不存在转折关系,应用“确实”。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不可能:不会有可能。“不可能”的表述太绝对,根据语境,应用“不至于”。饱带干粮,晴带雨伞:指虽然吃饱饭出门,还是要带足干粮;虽然是晴天出门,还是要带上雨伞,比喻有备无患。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队未出发,先准备好了军用物资,比喻提前做好准备。语境说的是学习课文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应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18. 【参考答案】 D
解析 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第一处,语序不当,这段文字强调的是对早期白话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看法,应该是早期白话文与文言文相比较,正确语序是“早期白话文与文言文一样”;第二处,否定失当,“难道……并非坏事”指“学生从教材有限的文本中多一些了解”是坏事,不符合事实。综合分析四个选项,只有D项全部修改正确。
19. 【参考答案】①应该退出教材 ②入选语文教材的课文 ③不如多思考一下
解析 第①处,根据横线后的“无理取闹”可知,所填写的句子应表达让鲁迅作品退出教材的意思。第②处,根据横线后“如……”所举的例子可知,应填写“入选语文教材的课文”之类的句子。第③处,根据画线句所处的语境以及前面的关联词“与其”的提示可知,应填写“不如多思考一下”之类的句子。
(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3分,三点给5分)
20.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释:A.春天来了,桑树长出了鲜嫩的绿叶,掩映在平川之间。农村的男女老少看完了献祭田神的歌舞以后,带着欢快的情绪回到家里。表现了田家生活的热烈、兴旺的气氛,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态度。B.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C.春麦已拔穗,随风起伏连岗成片,山冈上桑树茂盛,卖价便宜,转眼就可以品尝新面收取新茧。流露出对农家生活的认同感、满足感。D.白发老农好似仙鹤,久久站立在麦场高处,盼望着乌云散去,太阳重现。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1.①缺少召开家长会的地点,可以在早上9点后加上“大礼堂”;②“家父家母”改为“各位家长”;③“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后的“,”改为“;”④“惠赠”改为“赠送”; ⑤“务必”不合邀请语体,应删掉; ⑥“敬谢不敏”改为“深表谢意”。
22. 写作。
【题目解读】
1、题目材料理解
“每一篇都有其独特的艺术思想魅力被后人称道”指向诗文的艺术和思想层面的鉴赏,第二段共用了八篇语文教材中的诗文为例启发考生思考以选出鉴赏的角度与要点:《赤壁赋》《荷塘月色》着眼于诗文的布局谋篇,《短歌行》《琵琶行》着眼于艺术手法,《梦游天姥吟留别》《声声慢》着眼于诗文的语言特色,《归园田居》《我与地坛》着眼于主题思想。材料表述中用“;”标出层次,以助考生找到取点鉴赏的四个方向。
2、写作任务解读
情境任务:参加经典诗文鉴赏会
身份意识:高一班级代表
内容任务:鉴赏高一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诗文
文体要求:用于现场交流的文学短评
3、写作要求解读
理解材料,选好角度:能理解材料中指引的如何选择鉴赏角度,明确最有鉴赏价值的角度进行写作,写出诗文的魅力所在。
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能就自己所选取的鉴赏角度提炼中心观点展开论述,符合文学短评的基本要求。
切合身份:以高一学生的视角与口吻进行鉴赏交流
评分标准说明:
54—60:能够准确理解材料,从必修上册中选取经典诗文并取点集中,结合诗文阐述理由,推荐理由明确充分,文体、身份对象落实很好;观点明确,逻辑严密,思路清晰,内容丰富;能够抓住经典诗文的亮点进行鉴赏,表达准确、生动,现场感强。
51—53:能够准确理解材料,从必修上册中选取经典诗文并取点集中,结合诗文阐述理由,推荐理由有说服力,文体、身份对象落实很好;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表达准确、通顺。
48—50:能够准确理解材料,从必修上册中选取经典诗文并取点相对集中,结合诗文阐述理由,推荐理由有说服力,文体、身份对象落实很好;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表达准确、通顺。
42—47:能够准确理解材料,从必修上册中选取经典诗文并取点比较分散,结合诗文阐述理由,推荐理由有一定的依据阐释但理据不够充实,文体、身份对象落实很好;观点明确,结构清晰;表达准确,无明显的病句。
36—41:能够准确理解材料,从必修上册中选取经典诗文但取点较分散,只是列举诗文内容但基本没有阐述理由;结构完整但行文缺乏条理;表达一般。
36 以下:漠视题目要求,不从必修上册中选取经典诗文,而是另外确定进行写作。或者写成记叙自己阅读诗文的经历,并没有抓住经典诗文的亮点进行鉴赏。
其他:
(1)错别字扣分
缺标题扣 2 分;不足字数,每少 50 个字扣 1 分;每 1 个错别字扣 1 分;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2)字数扣分
①400 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 50 个字扣 1 分)
②400 字以下的文章,2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③200 字以下的文章,1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④只写一两句话的,给 1 分或 2 分,不评 0 分。
⑤只写标题的,给 1 分,不评 0 分。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师的内容,可以打 0 分。
⑥只写标题的,给 1 分,不评 0 分。
⑦完全空白的,评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