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8:11:3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福建省三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红楼梦》中的“诗”是以往小说的传统的“诗”的功能的高峰。这是就它的人物诗及写景诗而言。众所周知,《红楼梦》用诗写人物的性格是极其成功的。仅以林黛玉为例。如第3回写林黛玉的肖像诗“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对似喜非喜含情目。……”大观园的年轻女性可谓多矣,有谁像林妹妹这样的么?没有。又如27回她的《葬花辞》,所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种独特的感受与痛苦,也只属于林妹妹个人。34回的《题帕诗》是林黛玉式的爱情的大胆表露。76回她的联句“冷月葬诗魂”正是她玉洁冰清而又极其悲凉的一生的高度概括。这些诗写人,正像黑格尔所说的是“这一个”,不可改易一字。
《红楼梦》还有很好的写景诗,常常是情景交融,与周围的气氛,作者的心态紧密相连。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仅以第1回贾雨村对月咏怀的七绝为例: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清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不只写中秋月,主要还是暗寓人物强烈的抱负。然而这的确又是写满月,诗中有哪个字不写月呢?
然而,上述所说的“诗”的功能,都没有越出传统的意义。那么,曹雪芹以诗入小说的独创性表现在哪里呢?一言以蔽之,起结构作用五字。曹雪芹是以诗作为小说的深层结构的,这才是他真正的独创!
在所有的古典长篇小说中,《红楼梦》的结构是最新颖、最富于创造性的了。别的小说只有一个情节结构——单一的结构,《红楼梦》不,它除了情节结构外,还有一个神话结构和情感结构,
所以它的结构是复合的结构。神话结构与情感结构是深层的,在下面的,情节结构是表层的,在上面的,是神话结构与情感结构的载体。作者在女蜗补天这个传统的神话基础上,又匠心独运,创造了大荒山青埂峰顽石的来历、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木石前盟”、太虚幻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三个新的神话,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神话结构,而小说的情节故事,不过是这个神话结构的敷演而已。这个神话结构有的部分先行用散文写出,复以诗概括;有的部分则不用散文写出,直接以诗写出。于是,小说中的这两部分诗就明显地有了结构的意义。
(摘编自李万钧《“诗”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功能》)
材料二:
对于从诗与小说的两者关系,来揭示《红楼梦》作为小说艺术的特有精髓,从而确立其文化经典的地位,不失为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但是,究竟如何辩证地看待诗与小说的关系,如何将文学的、美学的研究置于一个更开阔的视野中,从而为其经典性寻找依据,还有待我们深入思考。
王绯在《从<红楼梦>的韵文看雪芹之创新》中说道,对于古典小说中的韵文,“不能单纯以韵文本身的思想艺术性评价其优劣高下,主要应看它是否用的恰到好处,在从属范围之内发挥其特有的作用”。问题是,当我们在把诗体作品放到小说的具体情境中时,即便说明了它对小说构架情节、刻画人物、深化主题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却仍然没有充分说明,这些诗进入小说后,使得小说体现的经典意义。
在我看来;当诗体作品与小说结合起来时,不是诗提升了小说,而是恰恰相反,因为小说给予了诗体的具体语境,从而不但展示了诗,也把诗所产生的背景,连同这些诗体作品与背景结合在一起才能显示的深刻思想充分揭示了出来。换言之,是小说,才把这些诗大大深化了。只有把《红楼梦》中的韵文与小说展示的广阔背景联系起来,我们才能真正欣赏韵文的经典性。基于此,我固然欣赏许多论者对《红楼梦》中的诗歌和诗意描写的分析,但我更欣赏舒芜“几次诗社”这一篇章的结尾论述。他在分析了诗社的几次作用后,笔锋突然一转,道:“第五次诗社后,风波迭起,死丧破败相继,再也没有结社吟诗的雅兴了。回顾第一次海棠社,正是宝玉挨了打,贾母下令不许贾政再叫宝玉,把宝玉保护在大观园之后的事。五次诗意的青春的欢笑,只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暂时的间隙里,才有可能。作者不是想他们做诗,就随时可以把他们调到一起来热闹一阵。”他的分析提示了我们,对于《红楼梦》来说,情节展开中的诗歌插入,不是把诗歌来简单罗列,也不仅仅是对情节或人物刻画作一些补充,而是揭示了诗歌产生的秘密以及诗歌被毁的残酷。同样的道理,例如,当我们在欣赏香菱写诗的执着,并且为她梦中得来的第三首咏月诗叫好时,我们不能不惊讶地发现,她是在不自觉中,把自己的命运,与抒情主人公合二为一体,在薛蟠远走他乡时,她下意识地(小说中的梦境)在抒情中,把他作为了思念的对象。而这一对象,恰恰是最无诗意最不懂诗意的呆子。香菱写诗成了一个呆子,但她是作为呆子写诗者不得不依附一个呆子不懂诗的人,这种依附,既是对香菱命运的残酷的嘲弄,也是对诗本身的一次嘲弄。
(摘编自詹丹《论<红楼梦>的经典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中的人物诗以及写景诗是以往古典小说的传统的“诗”的功能的高峰。
B.《红楼梦》以诗写人人独特,以诗绘景景含情,体现作者以诗人小说的高超、独创。
C.《红楼梦》的复合结构在于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承载着深层的神话结构和情感结构。
D.《红楼梦》将小说展示的广阔背景与诗结合,使诗的思想性与经典性得以充分展现。
2.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论证层层递进,先言人物诗的功能,再递进一层分析写景诗的功能,最后分析诗歌的结构意义。
B.材料二用“在我看来”“我固然欣赏”“但我更欣赏”等句子表明作者见解,体现论证语言准确严密。
C.材料二论证严谨客观,条理清晰,先分析其他学者的观点,指出其不足,接着阐述自己的思考与观点。
D.两则材料在分析《红楼梦》中诗与小说关系时,都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使论证具体充实而不空泛。
3.下列《红楼梦》中的韵文不能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的一项是(3分)
A.万缕千丝终不改,任它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临江仙》)
B.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葬花吟》)
C.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西江月》)
D.无材可去补苍天,枉人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石上偈》)
4.结合二则文段内容,简要概括《红楼梦》中诗与小说的关系。(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5~8题。
姑姑等等
白小良
我哭了,声音在老林子里传得很远。我是喊姑姑。她采花去了,为了扎花环。她用绳子把我拴在这棵老枫树上,树下有一根光秃秃的倒木,她让我坐在这里玩儿。干吗不叫我一起去采呢?她说沟堂子里危险,说不定就陷进去了。
“你咋那么喜欢花环啊?”看到姑姑回来,我抹着眼泪说。姑姑待胸口一起一伏得轻了,才把手里的一个花环轻轻戴在我头上,说:“别哭了,驴将军。”我挺一下腰,问姑姑:“你为什么那么喜欢花环呢?”姑姑从没正面回答,有一回好像说,是因为我喜欢她才喜欢。
才不是呢,我喜欢捉小鸟儿。那时我是个杀手,常把黄嘴角的小鸟当成战利品,还攥在手心闷死过一只。姑姑心疼得哭了,让我给它扎花环。我没扎过一个完整的花环,往往干到一半就让鸟声勾走了。有时连爷爷的大嗓门儿我都听不见。
爷爷对我和姑姑可好了,有什么东西都让我俩先吃。不过,感觉他时时刻刻都盯着我们,我们不太喜欢他这样。他在老林子边上有块坡地,地中央架了木刻楞房子。他允许姑姑带我到地边的沟堂子里玩儿,但严令我们不能走远。
姑姑大我两三岁,懂的事情可多了。那天,她禁不住我一再追问,竟然泪盈盈地告诉我,我的父母去了很远的地方,但很快就会来接我的。她还攥起了拳头。
那天,趁她和爷爷在地里刨晒玉米茬子,我钻地头的灌木丛里了。实际上是玩捉迷藏。她喊我,我不吱声。她急了,声音都变调了,终于从干竹棵子里发现了我的脚,就拽。鞋都快拽掉了,拽出我,打了我一拳头,一点儿都不疼,她骂我“毛驴”。她哄我的时候,叫我“驴将军”,反正从她嘴里叫出来都好听。我趿拉着鞋,挺直腰让她使点劲儿打,还说:“你不贪玩儿?整天去采花,还别头上。”她最喜欢那种白芍药花,手很麻利,用竹条子围成圈,往上边缀,一朵又一朵的,白芍药花毕竟少哇,花环上什么颜色的花都有。
我那次被小鸟引到沟堂子深处,在塔头墩子上没站住,滑水里了。我没命地喊,谁料水刚没到腿肚子,就踩到硬地上了,虚惊。姑姑却哭着过来拉我,还让我发誓再不乱跑。我发誓了。怕爷爷知道这事,姑姑把我的裤子脱下来挂在竹枝上晾。这工夫,她给我讲了个故事。
“毛驴,知道那是什么动静吗?”
我支棱起耳朵,远处有一高一低的叫声。她说:“这是小男孩找他姑姑的声音。你听,姑姑——等等!姑姑——等等!”
“是这么个声音。”我点点头。
“从前哪,有个小男孩儿跟他姑姑到山里挖野菜,可小男孩儿太不听话了,和姑姑走散了,以后就天天喊:‘姑姑——等等。’”
“他姑姑为什么不回来找他呢?”我问。
“走散了嘛。”姑姑点着我脑门儿说,“多可怜的小男孩儿!”
我抠耳朵,听那声音真是蛮可怜的。后来,跟在姑姑身边听“姑姑——等等”的声音久了,我心里起了个愿望:见一下那个可怜的男孩儿,看他为什么成天喊。
那天,爷爷在那边木刻楞房里喊姑姑。我就说想拉屎。姑姑警惕地瞅我,我厚着脸皮扯下裤子嚷:“挺不住了。”姑姑迟疑一下,把没扎好的一个花环扔我身边,说了声什么就跑了。
“姑姑——等等”的声音起劲儿地在远方呼唤我呢。我拎着那半个花环猛跑。多可怜的男孩信……竟然会变成小鸟?神奇的小鸟!我摔了好几个跟头,爬起来,还是跑。可那声音好像挺近,又好像老远……不觉就跑进塔头甸子里了。
当时,我昏了头。听姑姑喊我,我迟疑了一下没回答,反倒在一个个塔头墩子上蹦着跑,结果脚一滑跌进水窝子里了。开始,我不算太害怕,可站起来后,没踩到硬底,水没了腿肚子了还不见底,我仍在慢慢下陷……这时我慌了神,嗓子嘶哑地喊:“姑姑——姑姑!”
姑姑跑来,水已经淹到了我的胸部。姑姑哭着,一下子就跳进来。不知她哪来的力气,没几下就把我推上来了。我吐着嘴里的脏水,一手握一棵小树,另一只手够她,可够不着……我跳进去,姑姑力气真大,又把我推出来。我大哭,泥水没到姑姑脖子了。姑姑让我听话,快去喊爷爷。不能两个人都死呀!
我边喊边跑。
那虚伪的塔头甸子!那装得老实巴交的杀人恶魔,那和小鸟勾结的杀人狂,该诅咒的!等着,等我当上将军,我带领千军万马来!
等我把爷爷找来时,水面上只有孤零零的花环了……爷爷疯了似的跳进水里……周围的一切都没有人性味儿,水面、塔头、小树,还有可恶的鸟声,全都是若无其事的样子。
只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山野才好像意识到缺少了什么宝贵的东西,小鸟的叫声都低沉了,而且雾露极大,野花上眼泪滴落。
爷爷牵着我的手叹气,好像一下又老了许多。而我似乎一下子长大了,可惜那么好听的叫我“毛驴”“驴将军”的声音永远听不到了。我不再贪玩儿。伴着“姑姑——等等!姑姑——等等”的声音,我伫立在一座新墓前。我的童年结束了。
这墓边的枫树很大,叶子飘飘摇摇的,落在旁边光秃秃的倒木上。风吹来,几枚枫叶仍粘在倒木凹腐的地方不走。我站了很久,然后把花环轻轻地摆在墓前。花环是我蹚着露水割竹条子、采野花编缀成的,用的是姑姑最喜欢的白芍药花,很难采的。只有这个陪姑姑了。姑姑你不是让我做花环吗?我做的这个,你能喜欢。
附记:
后来知道,她不是我的亲姑姑,爷爷也不是亲的。我和“姑姑”的父母在部队过草地时都牺牲了,我们是被寄养在“爷爷”这儿的。“姑姑”为什么那样喜欢花环?“爷爷”不知道,组织上来接我的人也不知道。那天,“爷爷”一个劲儿地向组织上来的人道歉,我知道是因为“姑姑”的事儿。我上去抱住“爷爷”哭,说:“不怪你。”
(选自《小小说选刊》)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姑姑对我的昵称别有意味;“驴将军”既契合“我”调皮执拗的个性特征,也表明了“我”与姑姑间感情的亲密。
B.“虚伪的塔头甸子”“装得老实巴交的杀人恶魔”等语句,既表现出“我”的伤心与愤怒,又暗指社会环境的残酷与黑暗。
C.“姑姑——等等”含意丰富,既指姑姑讲述的故事中小男孩的喊声,又指鸟儿的叫声,还包含“我”对姑姑的愧疚之情。
D.从“没有扎过一个完整的花环”到“蹚着露水割竹条子、采野花”编成花环送给姑姑,这一转变可以看出“我”的成长。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事开始交代沟堂子危险,之后“我”被小鸟引到沟堂子深处到最后“我”掉入塔头甸子,“沟堂子”这一场景的设置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
B.姑姑被水窝吞没后,“小鸟的叫声都低沉了,而且雾露极大,野花上眼泪滴落”,作者移情于物,既渲染了悲凄的氛围,也表现了人物沉痛的内心。
C.小说细节刻画细腻而生动。姑姑从因找不到我而急得“声音变调”,到发现我后的“拽”“打”“骂”,都写出此时姑姑因我的调皮任性而愤怒生气。
D.小说多次提到“少且难采的白芍药花”,既点明姑姑的喜好,又象征其善良美好的品质。这与文章要展现的至真至善的人性之美与人情之美相吻合。
7.独特的叙述,使得小说家笔下的故事呈观独特的风貌。请据此简要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独特之处及其效果。(6分)
8.结尾的附记能否删去,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4分)
二、古诗文阅读(45分)
(一)课内文言文(本题共2小题,6分)
9.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B.与战败而亡者,其实百倍 一日之内,一官之间,而气候不齐
C.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D.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按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想馋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②貌恭而不心服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④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⑥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⑦良庖岁更刀 ⑧三子者出,曾皙后 ⑨六王毕,四海一
A.①④/②③/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⑦/④⑧/⑤/⑥/⑨
C.①④③/②⑧/⑤⑦/⑥⑨ D.①/③⑦/②④⑧/⑤/⑥⑨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甲)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以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有删改)
(乙)
夫议法度以授有司,此诚执政事也,然当举其大而略其细,存其善而革其弊,不当无大无小,尽变旧法以为新奇也。且人存则政举,介甫诚能择良有司而任之,弊法自去;苟有司非其人,虽日投以善法,终无益也。介甫所谓先王之政者,岂非泉府赊贷之事乎?窃观其意,似与今日散青苗钱之意异也;且先王之善政多矣,顾以此独为先务乎?今之散青苗钱者,无问民之贫富、愿与不愿,强抑与之,岁收其什四之息,谓之不征利,光不信也。至于辟邪说,难壬人,果能如是,乃国家生民之福也;但恐介甫之座,日相与变法而讲利者,邪说、壬人为不少矣。彼颂德赞功,希意迎合者,皆是也。介甫偶未之察耳。盖盘庚遇水灾而选都,臣民有从者,有违者,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光岂劝介甫以不恤国事,而同俗自媚哉?盖谓天下异同之议,亦当少垂意采察而已。
【注】本文为司马光回复《答司马谏议书》的书信。
(节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第三书》,有删改)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
B.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C.此诚执政事也 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D.强抑与之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有司”后也用来泛指官吏。
B.盘庚,周朝的国君,他为巩固统治、躲避自然灾害,将国都迁到了殷,故后世称周为“殷”或“殷周”。
C.介甫,王安石的字,“字”一般与“名”有一定关系。王安石的字即源自《周易》:“其介如石”。
D.泉府,官名,也指周朝时开始设置的政府财政金融机构,掌管税收,管理百姓对财物的借贷及利息。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指出变法事在必行且可行。全文说理严谨,理足气盛。
B.王安石不惧怨诽之多、不避敌之众寡。他对不忧国事、附和流俗、巧言献媚之举决不苟同,坚持以己之力“助上”变法。
C.司马光反驳有理有据。他以“青苗法”为例,指出王安石无视实际情况,一刀切地强制让百姓借贷的做法有求利之嫌。
D.司马光辩驳针锋相对。面对王安石的辩解,司马光多用反向句予以反驳,言辞激烈,足见司马光对王安石极为痛恨。
14.甲文和乙文中均使用了盘庚的事例,但用意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15.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3分)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分)(《烛之武退秦师》)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3分)(《六国论》)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6~17题。
登岳阳楼望君山
【明】杨基
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
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
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
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
【注】杨基(1326~1372年),明初诗人。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两句总写登楼望湖所见景象,“无烟”二字点明虽是傍晚登楼,但因无雾而视线很好,为下文写望君山做好了铺垫。
B.颔联、颈联写湖山之景,“一点”表明远望,“青”写树木葱茏,应上句之“春”,“镜里”二句描绘湖光山色相映成辉的景色。
C.尾联两句化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诗句,生动而形象。
D.此诗写景颇有笔力,全诗聚焦岳阳楼之景观,用白描的手法,既写眼前君山,又纵观洞庭湖景,末句以景结情,韵味无穷。
17.此诗与杜甫《登岳阳楼》皆写洞庭湖景,但景与情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两首诗所写的景与情的不同之处。(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志向是暮春时节,换上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唱着歌回来。
(2)《念奴娇·过洞庭》上阕写月下洞庭与天地一片澄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下阕中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胸怀,与之气象交融、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
(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对比夸张地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房屋的柱子“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的钉头“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4)在《六国论》中,苏洵指出“不赂者以赂者丧”。比如齐国没有贿赂秦国,却随五国迁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战败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6分)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 )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 )的、( )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有些党派可能为此( );另一些党派可能为了要摆脱现代冲突而希望抛开现代技术;还有一些党派可能以为工业上如此巨大的进步要以政治上同样巨大的倒退来补充。可是我们不会认错那个精灵在这一切矛盾中经常狡狯的出现。我们知道,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
(选自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19.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然而却 显而易见 不可避免 痛哭流涕 B.然而却 不可避免 显而易见 痛心疾首
C.因而也 显而易见 不可避免 痛哭流涕 D.因而也 不可避免 显而易见 痛心疾首
20.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可是我们不会认错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精灵的狡狯。
B.可是我们不会认错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狡狯的精灵。
C.可是我们不会认错那个狡狯的精灵在这一切矛盾中经常的出现。
D.可是我们不会认错那个狡狯的精灵经常地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4分)
古斯塔夫斯·林德撒尔奖是国际桥梁大会为优秀桥梁工程设立的杰出成就奖,被誉为桥梁界的诺贝尔奖,在世界桥梁界具有极高的影响力。4月4日贵州首座“提篮”式公路桥梁——G320线花鱼洞大桥被国际桥梁大会授予古斯塔夫斯·林德撒尔金奖。G320线花鱼洞大桥位于贵州省清镇市境内,跨越红枫湖,全长270米,于2019年2月20日开工,2021年6月29日建成通车,大桥在原桥的基础上进行拆除重建,获得11项国家专利技术、1项省级工法,尤其是中国首创的“边建边拆”的改建方式,成为山区桥梁改建典范。大桥的建成,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提升了景区桥位处的景观纵深及层次感,成为红枫湖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为处于环境敏感区的旧桥改造,提供了一种断的实施方案,为同类型桥梁的建设提供了范例,积累
了宝贵的经验。
22.鲁迅评《红楼梦》说:“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不大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请据此评论,从“宝钗”“黛玉”“袭人”中选择一人结合具体情节简析其形象特征。(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浩如烟海的古代经典著作,是弥足珍贵的中华文化遗产。高中统编教材从中选取了许多经典篇目,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等等,这些经典篇目往往给我们诸多帮助,诸多智慧,使我们在青春的赛道上更好地奔向未来。但是,当下不少高中生不喜欢读这些经典篇目,有的认为它们由文言文写成,和白话文差距大,太难读;有的认为它们离我们当代生活太远了,和当下没有什么关系,不必读;有的认为它们不如时下的流行读物通俗有趣,没兴趣读。
这引起我们的思考。
你所在的班级将召开以“经典篇目与青春成长”为主题的班会,请结合以上材料及你读过的经典篇目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议论文文体,自拟标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