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1:11:3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B【解析】“‘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曲解文意,依据材料一“木”具有着一般“木头”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可见是“木头”等的形象,而不是“双重形象”。
2.C【解析】A项,对象错误,“树的概念一直左右着‘木叶'的形象”说法错误,应是木的概念一直左右着“木叶”的形象。B项,“不能捉摸”错,原文是“不易捉摸”。D项,“春游叫做踏青,却不说踏绿”的实际原因是“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而且青“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本项的错误在于强加因果。
3.C【解析】“朝如青丝暮成雪”中的“青丝”是指“黑发”。
4.①论证结构清晰。由大量材料引人,提出诗人钟爱用“青”而并非“绿”,然后分析原因,得出青具有“概括性的深远意义”的结论。(答层层递进或递进式结构亦可)
②论证方法多样。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③论证语言生动且严谨。大量诗词的引用让语言形象生动;“很少称之”“大概由于”等体现了严谨的特点。(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5.①“小龙团”是对一种茶叶的直指。(1分)②“小团月”则能让人联想到明月照水,清泉泡茶。(2分)③“小龙团”暗示了茶的品质。(其本为宋代贡茶)“小团月”暗示了一种闲适而美好(圆满)的意境。(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6.D【解析】第一次没接受不是因为不识字,而是因为她的泼辣。
7.C【解析】结局在意料之外,而非意料之中。
8.①讨厌杨先生,是因为杨先生身上的客气和穷酸气惹人心烦。(或答因为明先生讨厌读书人。)(2分)
②而恨是因为杨先生有一个让自己羡慕的太太,(或答“因嫉妒而恨”)(1分),同时恨中又包含了对其胆气和血性的佩服。(1分)
9.①杨先生知书达理和后文野蛮动粗,这两处形成鲜明对比,极具讽刺意味。(或答“葡萄事件”中,杨太太的客气礼貌与明太太蛮不讲理的对比)
②文章结尾的“平安”“了解”,使用了反语的艺术手法,暗藏嘲弄。
③“杨穷酸”“明混蛋”,“漫画式”笔法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了辛辣的嘲讽。
④结尾本应暴力相对的两人之间居然产生了相互的了解,突转的手法带来了讽刺意味。
(每点2分,任答三点可得满分,每一点中点明艺术手法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如反讽的艺术手法,等等。)
10.D【解析】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翻译:对各国著名人物能收买的,就多送礼物加以收买;不能收买的,就用利剑把他们杀掉。这些都是离间诸
侯国君臣关系的计策,秦王就派良将随后攻打。
11.C【解析】“为尊长庆生”错误,泛指为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为寿”在文中也不是指为李斯庆生。
12.B【解析】派出间谍的是韩国,间谍名为郑国。
13.(1)秦始皇就任命李斯为长史,听从了他的计谋,暗中派遣谋士带着金玉珍宝去各国游说。(采分点:“拜”,
任命;“阴”,暗中;“赍”,持有,携带。每点1分,句意1分。)
(2)修建阿房宫,对天下百姓横征暴敛。并不是我不劝谏,而是他不听我的呀。(采分点:“作为”,修建、兴建;“赋敛”,征收赋税;“不吾听”,宾语前置,“不听吾”,不听我。每点1分,句意1分。)
14.①太史公认为李斯非极忠之人,他为权势而听从赵高之言,改圣旨立胡亥。(2分)
②他也非因忠而死,是由于赵高诽谤、君主不贤而被刑受戮。(1分)
15.C【解析】诗歌第二联用对比衬托的手法,衬托出诗人在意的不是别离之伤,而是功业未成之痛。
16.①对朋友款待的感激之意。诗人做客他乡,幸得好友厚遇,心存感激。
②建功立业之意。诗人虽仕途不顺,但心中始终有建立功勋之志,既是勉人又是自勉。
③宴终伤别之意。宴会行将结束,诗人因与友人相聚的时光即将逝去而依依不舍。(每点2分,若答“惜别之意”亦可酌情得分。)
17.(1)泊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每空1分)
18.B【解析】著称于世:在世界上很有名(或者名声很大)。流芳百世:美名永远流传后世。语境中,是强调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名声很大,突出的是范围广,而不是强调时间长,它会在后世会永远有名声,因而填“著称于世”。纵览:放开眼任意观看。鸟瞰:从高处往下看。语境中,前文强调是在“当代文化的制高点上”,从视角来看,“鸟瞰”更适合。凝结: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常用于比喻,指血、汗、思想、感情等凝结成新的东西。凝聚:聚集,常用于比喻,指思想、感情、精神、智慧或心血等聚集在一起。语境中指文学载体由文化转化而来,不是简单的“凝聚”,因而用“凝结”。源远流长:形容历史悠久,根底深厚。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语境中,是形容“中华民族史”,“源远流长”更为恰当。
l9.B【解析】画波浪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不仅仅是”应放在“文学”之前;二是搭配不当,“表达”可改为“体现”“展现”。
20.①构成:设问由一问一答构成;文中先提出“文学是什么”,后一句紧接着从文化学的角度做了回答。(设问特点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共2分)②效果:先提出问题,能引起读者思考;使得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加强语气,突出文学是民族文化的语言艺术。(每点1分,共3分。)
21.C【解析】“伴随”和“随之”不能同时出现。可排除B、D两项。比较A项和C项,C项更凝练、紧凑、通顺。
22.①何为“累丑”?(什么是累丑)
②也有人为“累丑”声援(也有人支持“累丑”/也有人赞颂“累丑”)
③语言也会随之变化(语言也会发生变化)(每空2分)
23.略
【参考译文】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年少时,李斯跟从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学问。吕不韦很赏识他,任命他为郎官,李斯因此有游说秦始皇的机会。秦始皇就任命李斯为长史,听从了他的计谋,暗中派遣谋士带着金玉珍宝去各国游说。对各国著名人物能收买的,就多送礼物加以收买;不能收买的,就用利剑把他们杀掉。这些都是离间诸侯国君臣关系的计策,秦王就派良将随后攻打。秦王任命李斯为客卿。
恰在此时韩国人郑国以修筑渠道为名,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觉。秦国的王族和大臣们都对秦王说:“从各诸侯国来奉事秦王的人,大都是为他们的国君游说,以离间秦国而已,请求大王把客卿一概驱逐。”李斯也在要驱逐的客卿之列。(李斯)呈奉《谏逐客书》,秦王采用了他的计谋,(他的)官位升到廷尉之职。始皇又四处巡视,平定了四方少数民族,这些措施,李斯都出了不少力。李斯的长子三川郡守李由请假回咸阳时,李斯在家中设下酒宴,文武百官都前去(给李斯)敬酒祝贺。门前的车马数以千计。
秦始皇三十七年七月,秦始皇达到沙丘,病得非常严重,命令赵高写好诏书给公子扶苏,书信都已封好,但还没交给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赵高就对丞相李斯说道:“始皇去世,赐给长子扶苏诏书,命他到咸阳参加丧礼,并立为继承人。诏书未送,现在皇帝去世,还没人知道此事。皇帝赐给长子的诏书和符玺都在胡亥手里,立谁为太子只在于你我的一句话而已。您听从我的计策,就会长保封侯,并永世相传。”李斯仰天长叹,于是李斯就依从了赵高。胡亥立为二世皇帝,任命赵高担任郎中令。
赵高畏惧李斯位高权重,(于是)查办李斯,诬陷李斯想要分裂国家为王,二世认同这种做法。李斯被捕后被套上刑具,关在监狱中,仰天长叹道:“从前夏桀杀死关龙逢,商纣杀死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死伍子胥。这三个大臣,难道不忠吗!然而免不了一死,他们虽然尽忠而死,只可惜他们效忠的对象是昏君。现在我的智慧赶不上这三个人,而二世的暴虐无道超过了桀、纣、夫差,我因尽忠而死,也是应该的呀。况且二世治国难道不是乱政吗!不久前杀死了自己的兄弟而自立为皇帝,又杀害忠良,重用低贱的人。修建阿房宫,对天下百姓横征暴敛。并不是我不劝谏,而是他不听我的呀。”
于是二世就派赵高审理李斯案,予以惩处,查问李斯和儿子李由谋反的情状,将其宗族成员和宾客全部逮捕。二世二年七月,李斯被判处五刑,判在咸阳街市上腰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