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一试题库 > 期末考 >

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答案以及解析
    1.B
    2.B
    3.D
    4.①提出问题:文章由屈原的诗句引出问题,即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
    ②分析问题:借助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即古诗多用“木叶”的原因。
    ③得出结论:“木叶”与“树叶”虽一字之差,但在艺术形象的领域却相差千里。
    5.材料一认为原因有二:
    ①“木”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
    ②“木”容易让人想起树干,透着“黄色”和“干燥”的因素,而“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
    材料二认为原因有三:
    ①“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
    ②“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
    ③“木叶”意味深厚,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第一个艺术特征,最早是屈原发现并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错误。屈原只是第一次在诗作中运用“木叶”,并非发现“第一个艺术特征”。
    C.“经常会用‘树’或‘叶’来代替‘树叶’错误。原文的表述是“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原文是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
    D.“因而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错误。影响我们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的是“木”的潜在形象。
    故选B。
    2.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
    B.“材料一以‘木’暗示着‘落叶’和‘颜色’为例,目的是阐明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文艺现象”错误。材料一是借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来说明“木”具有“落叶”和“颜色”的潜在因素。
    故选B。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认为“木”往往指的是“树”。
    D项中的“木叶”指寒风中的落叶,与材料二观点相反。
    故选D。
    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思路的能力。
    第一、二段,提出问题。借用屈原的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引出话题,为什么“木叶”是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很少看见用“树叶”。
    第三——五段,分析问题。论证“木”的艺术特征及其原因。第三、四段,运用举例论证,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答柳恽》)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来论证“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第五段运用对比论证,如“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将“树”与“木”从颜色和质地上作了对比,来论证“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第六段总结,得出结论:“木叶”与“树叶”虽一字之差,但在艺术形象的领域却相差千里。
    5.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
    材料一认为原因有二:
    第一点,“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木’仿佛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可以概括出:“木”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
    第二点,“‘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可以概括出:“木”容易让人想起树干,透着“黄色”和“干燥”的因素,而“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
    材料二认为原因有三:
    第一点,“‘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可以概括为:“木”“落”“叶”都是入声字,调子短促,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韵律美。
    第二点,“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可概括出第二个原因:“木叶”在语体色彩上要比“树叶”庄重些。
    第三点,“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得出第三个原因:“木叶”是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不仅使诗歌显得古雅,而且增添诗歌的文化内涵。
    6.D
    7.C
    8.①袅娜纤巧,和颜悦色;
    ②心性高强,隐疾缠身;
    ③心思细腻,待人体贴;
    ④深谋远虑,目光长远。
    9.①提醒凤姐家族盛极必衰,富贵不可常保,早为后虑;
    ②在祖茔边多置田产并把家塾设到这里留好退路。
    【分析】
    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但有损艺术的真实性”错误。梦是虚幻色彩,梦是缥缈的,梦是虚幻的,和作品的主题相吻合,这些能增加文本的艺术魅力,并不有损艺术的真实性。
    故选D。
    7.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极力渲染出秦氏房间的浓艳和庸俗”错误。秦氏房间陈列着武则天宝镜、赵飞燕金盘和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等诸多名贵之物,并不能体现秦氏房间的“庸俗”。
    故选C。
    8.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
    由原文“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见他去安置宝玉自是安稳的”可知,袅娜纤巧,和颜悦色。
    由原文“那先生笑道:‘据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待用药看看。’于是写了方子,递与贾蓉”可知,心性高强,隐疾缠身。
    由原文“说着,亲自展开了西子浣过的纱衾,移了红娘抱过的鸳枕。于是众奶母伏侍宝玉卧好,款款散去。秦氏便吩咐小丫鬟们,好生在廊檐下,看着猫儿狗儿打架”可知,心思细腻,待人体贴。
    由原文“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久。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可知,深谋远虑,目光长远。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从文中“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胭粉队里的英雄……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可以看出秦可卿托梦的内容是: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倘或乐极生悲,应了“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提醒凤姐家族盛极必衰,富贵不可常保,早为后虑。
    从文中“秦氏冷笑道:‘婶婶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常保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可以看出秦可卿托梦的内容就是如何给贾氏家族留后路。秦可卿说做两件事可以保家族的永全,一是祖茔,二是家塾。简单地说,就是在祖茔边多置田产并把家塾设到这里,这样就能保住家族最后的退路。
    10.A
    11.A
    12.A
    13.(1)而我不去考虑反对者的多少,想出力帮助皇上与之对抗,那么这些人又怎么会不大吵大闹呢?
    (2)他们都是一些歌功颂德、曲意逢迎之徒,介甫您可能是偶然没有察觉到吧。
    14.王安石认为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而司马光认为,盘庚不忍心使用刑罚手段逼迫,所以苦口婆心反复劝说,最终还是化解矛盾,使大家顺从,并不是说废弃所有人的意见,独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帝不以为然,_____以安石参知政事”的意思是“皇帝却不这样认为,最终(还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所以此处为“最终、终于”的意思,只有“竟”有这个意思,所以此处应该填“竟”,排除选项CD;
    “人皆不知卿,以为卿_____知经术”的意思是“别人都不了解你,认为只知道经学”,所以此处为“只”的意思,“但”有“只,只是”的意思,所以此处应该填“只”,排除选项B。
    故选A。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盘庚,商代的开国之君”错误。商代的开国之君是“汤”。
    故选A。
    12.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A.“决不承认自己是无所事事,因循守旧”错误。由原文“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可知,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由此可知,原文说的是“现在不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而不是“决不承认自己是无所事事,因循守旧”。
    故选A。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
    (1)某:我。量:考虑。敌:反对者。以:来。则:那么。汹汹然:大吵大闹。
    (2)彼:他们。彼颂德赞功、希意迎合者,皆是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偶:偶然。未之察: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未察之”。
    1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由原文“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可知,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由此可知,王安石认为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
    由原文“盖盘庚遇水灾而选都,臣民有从者,有违者,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可知,这都是说盘庚遇到水灾而要迁都,臣民有愿意的,有不愿意的,盘庚不忍心使用刑罚手段逼迫,所以苦口婆心反复劝说,最终还是化解矛盾,使大家顺从,并不是说废弃所有人的意见,独按自己的想法去做。由此可知,而司马光认为,盘庚不忍心使用刑罚手段逼迫,所以苦口婆心反复劝说,最终还是化解矛盾,使大家顺从,并不是说废弃所有人的意见,独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点睛】
    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翻译:
    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因而)皇上才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那么我不去估量反对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皇上来抵制这股势力,(这样一来)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的时候),连老百姓都抱怨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如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千一番大事业,使这些老百姓得到好处,那么我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
    (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制订法令并交给执行部门去施行,这当然是您的权限范围的事。但是应当抓大放小,保留好的,去除不好的,不应不分巨细,只图新奇而将所有旧的法令全部改变。况且法令需要人来执行,倘若介甫您能选择良才在执行部门任职,有弊端的法令自然去除,倘若执行部门任非其才,即便每天给他们好的法令,终究无所补益。介甫您所说的先王之政是指的周朝的泉府所做的赊贷吗?我琢磨那时的赊贷,似乎与今日借贷青苗钱还是有差异的,况且先王的善政很多,反而要独独以.此为要务吗?至于说到排除邪说,责难奸佞之人,果真能如此那是国家和百姓的福分。但是恐怕介甫您与变法和逐利的人走得越来越近,身边少不了那些好歪理邪说的奸佞小人。他们都是一些歌功颂德曲意逄迎之徒。介甫您许是偶然没有察觉到吧。这都是说盘庚遇到水灾而要迁都,臣民有愿意的,有不愿意的,盘庚不忍心使用刑罚手段逼迫,所以苦口婆心反复劝说,最终还是化解矛盾,使大家顺从,并不是说废弃所有人的意见,独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我哪里是劝您不以国事为重,以媚俗从众为荣?只是说天下有不同的意见,也希望您能多少留意体察而已。
    (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皇帝(宋仁宗)想启用王安石,曾公亮极力推荐。唐介说:“安石很难担当大任。”皇帝问他原因,唐介回答说:“安石好学但是思想古板,所以讨论的时候,他的思想行为不切实际事理,如果他做了,(他的)政策肯定经常变更。”唐介退朝后对曾公亮说:“安石果真被重用,天下一定会陷入困顿之中,你们应该知道。”皇帝却不这样认为,最终(还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对(王安石)说:“别人都不了解你,认为只知道经学,不清楚世务。”王安石答道:“经学正是用来规划处理事务。”皇帝说:“这样那么你认为现在应该先实施什么政策?”王安石说:“要改变现在的风气、礼节、习惯,公布新的法令,(这)正是现在所急需要做的事。”皇帝就采纳了(他的意见)。
    (选自张居正《通鉴直解》)
    15.C
    16.①“历历”意为清晰可数,梦中诗人回到故乡,只见青山如旧,历历在目,有身临其境之感,表现了思乡之切;
    ②“萧萧”意为雨打落叶之声,梦醒之后的深秋季节增添了现实的萧瑟之感。
    ③梦境与现实形成对比,凸显了诗人处境的凄苦。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C.“颈联是说生活中的贫困不断干扰,让诗人无法安心写诗,因而离乱造成的愁绪也难以排遣消解”错误。“贫里有诗工作崇”意为作者身陷困境,翻涌的诗情却偏来捣乱,加重了自己的愁绪。
    故选C。
    1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历历:形容清晰分明的样子。乡国梦:回到故国家园的梦。萧萧:形容黄叶纷纷落下萧瑟的样子。“青山历历乡国梦,黄叶萧萧风雨秋”的意思是:故园的青山历历可爱,思乡的梦里时时涌浮,醒来只听得黄叶萧瑟,飘落在凄冷的风雨寒秋。
    结合注释①“金亡之后,元好问被元军俘获,拘留在山东聊城。此诗即为这时期所作”可知,金亡之后,元好问与大批官员被俘,被押往山东聊城看管。在此期间,元好问无时无刻不怀念故国,朝思暮想回到故乡,以至于梦境中出现归乡的情景。梦境与现实形成对比,凸显了诗人处境的凄苦。
    17.谩嗟荣辱吴楚东南坼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是太山不让土壤风乎舞雩稳泛沧浪空阔暴霜露斩荆棘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谩”“嗟”“坼”“壅”“蔽”“雩”“暴”“棘”。
    18.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A.“体现了孔子及四位弟子的各自不同的人生志向”错误。“吾与点也”说明孔子和曾皙志向相同。
    故选A。
    19.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情节中细节的赏析能力。
    C.“为儿子的生死难卜而悲愁难眠”错误。上文讲到半夜里孩子又苏醒过来,夫妻二人心里稍稍宽慰一些,但是看到蟋蟀笼子空着,成名就急得气也吐不出,也不敢再追究儿子的责任。此时儿子已经没事了,只是看到蟋蟀笼子空着,限期内无法交差而一筹莫展,并不是“为儿子的生死难卜而悲愁难眠”。
    故选C。
    20.A
    21.D
    22.比拟。赋予“情绪”以“奔涌”的动作,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雷雨》中人物情绪的剧烈波动。
    【分析】
    20.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处,鼓吹:宣传提倡;吹嘘。鼓动:扇动;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起来。
    此处语境是指中国话剧的先驱者们大都是把话剧当作宣传提倡民主革命的工具,所以此处应该用词语“鼓吹”。
    第二空处,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多有褒义。错综复杂:许多东西交叉牵连,情况多而杂
    此处语境是指人类带着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的心情,所以此处应该用词语“踌躇满志”。
    第三空处,悲悯:哀伤而同情。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此处语境是指我用一种哀伤而同情的心情,所以此处应该用词语“悲悯”。
    第四空处,祈望:殷切地希望;盼望。期望:对未来的事物或人的前途有所希望和等待。
    此处语境是指我诚恳地、殷切地希望看戏的人们,所以此处应该用词语“祈望”。
    故选A。
    21.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句子“曹禺则借鉴和吸收了中国古典戏曲和近代欧洲戏剧的艺术手法,中国的话剧艺术得以成功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有一处语病:中途易辙,根据话题一致性,第二个分句使用把字句,不换主语。排除C项。
    AB两项中“吸收和借鉴”错,语序不当,应为先“借鉴”后“吸收”。
    故选D。
    22.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句子“《雷雨》中,情绪是很重要的,郁闷的情绪和冲动的情绪在曹禺苦闷压抑的灵魂里奔涌”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奔涌”一词,赋予“情绪”以动作,化抽象为具体,把“情绪”具体化,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雷雨》中人物情绪的剧烈波动。
    23.例文:
    千万个臂膀扛起希望
    尊敬的评审和对方辩友:
    大家好!我是正方二辩,我方的论点是:集体大于个人。
    是的,诚如对方辩友所言,小我也有小我存在的价值,但刚才反方也说了,小我的问题巨大,小我行之不当也会导致大错误。树立不世之功的韩信,因为被名利蒙住了双眼而犯了错,而具有不世才能的希特勒,更是因为种族主义、纳粹主义而犯下滔天大错。由此看来,小我也会犯错,所以独立独行之人更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否则不免落入深渊。
    从则有伴,众则有力,小我固然也可以发出巨大的能量,但我方始终认为“一片叶子凋零,森林就缺了一角;一块土石流失,欧罗巴(欧洲)就缺了一角”。
    正所谓一人为人,二人为从,三人为众。那么14亿人是什么呢?我想,是力量,是希望,当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时,定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翻开中国的奋斗史,我们会发现,正是亿万人民万众一心,才造就出令人企及的丰碑。当风沙肆虐、黄土漫天的赛罕被上升起一片绿色海洋;当道路崎岖、地势陡峭的贵州山间,建起一座可观宇宙的巨大望远镜;当神秘未知、难以企及的宇宙间连出了完整的北斗系统……我们会发现,无数的人民万众一心,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扛起这个国家从一穷二白走向国富民强,更将走向伟大复兴之路的重任。
    看到中国的2020年,这个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国家从一片热闹喜悦中沉寂下来,可每当灾难来临之时,便有无数人民挺身而出,万众一心,就地凝聚起风雨无阻的力量。从84岁的钟南山院士逆行赶往武汉的坚毅与刚强,到张伯礼院士行大医之道传承中医药文化,从铁人张定宇奔波在战役一线,到陈薇院士“除了胜利,别无选择”的豪迈与力量……岂止是他们,跟随在他们身后的,还有千千万万的医务工作者、万万千千的快递小小哥、千千万万的建筑工人,全体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举国同心,为这个国家撑起前行的希望,指引我们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为祖国未来的青年一代,我们更应当提升自己,融入集体。无论是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团队,还是办公室中编辑文本的工薪职员,都挥洒汗水在自己的团队之中。只要大家劲儿往一处使,万众一心,定能在中国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绘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所以,我方观点是独木难成林,众人拾柴火焰高,正如“一片叶子凋零,森林就缺了一角”,每个人对于集体都是至关重要,所以只有让一滴水融入大海才能成就千层巨浪,千万个臂膀才能扛起未来的希望。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题目由材料和任务两部分构成。所给材料属于辩证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为“有人说: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因此可以立意为个人的不足对集体的影响不大;其二为“也有人说:一片叶子凋零,森林就缺了一角;一块土石流失,欧罗巴(欧洲)就缺了一角”,因此可立意为个人对集体意义重大。因此写作时应从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或团结合作和独立自主之间的关系来立意。
    任务指令为:如果班级以此作为辩论赛的辩题,请你选择一方,为二辩辩手写一篇辩论词。这里重点是明白“二辩”的性质,辩论赛中二辩的驳论陈词写法就是针对对手的论点逐个反驳,这是最简单也最基本的反驳套路。作文题目里二辩的驳论陈词内容,无非就是预估对手观点,提前构成反驳体系,然后了解己方观点,想好怎么论证。驳论稿是应该先构思一下反驳的框架,然后在这个框架下构思反驳体系,这个比较简略也可,主要是为了帮助自己理顺思路,不要杂乱的反驳。驳论除了反驳以外,也需要在反驳的同时顺带说明自己的观点,所以在赛前还需要把自己立场的论点每一个归纳成一句话,把支撑论点成立的论据再缩略到最短并且说明好因果关系。任何辩题的两个持方,都有他们的优势战场,换言之就是他那个持方成立的语境。而想要弄清楚你的优势战场,首先要把自己的论点归纳成清晰的架构,明白它的逻辑论证基础。二辩对于比赛走势是一个分水岭,原因就在于,二辩的主要职责就是通过反驳,把整场比赛的语境拉在己方预设的论域里。
    写作提示:拟一个靓丽的标题,可以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比如“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要给人向上的精神力量,借代、比拟修辞,非常具有感召力。开篇可以先引述材料内容并顺势以设问句逗出对方的观点或话题,要有结构意识,开头段总量照应题目总领全文。第二段可以从现当代中国的奋斗历史写起,来三到五个经典事例铺排,用巨大的成就来鼓舞人心,给人正能量,可以借助第二人称以撩拨出信心和希望。第三段联系当下的疫情而言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例如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医务工作者、快递小哥、建筑工人,铺排列举点面结合,事例典型新颖,论证充分有力。注意行文过程中要有总结和过度,以对称句总结,结构严谨完整。结尾部分可以发出呼吁和召唤,或者引用名言警句,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
    【立意】
    1.团队永远高于个人,“我们”永远大于“我”;
    2.小我也有巨大的能量;
    3.当代社会“众”的重要性;
    4.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