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湖北省孝感市2022——2023学年度高一1月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2)

http://www.newdu.com 2023-01-31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23年湖北省孝感市高一1月期末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B【解析】偷换概念,是“西洋画素描与中国画的白描及水墨法”,不是西洋画与中国画的白描及水墨法相同。故选B。
    2.D【解析】A.无中生有,从“西洋画素描与中国画的白描及水墨法”的表达形式和艺术效果并不能反向推出西洋油画的相关弊端;B.“其作品都呈现”有误,根据材料二最后“其晚年变法用短笔兼点兼皴”可知;C.因果倒置,材料一第二段“画家“艺术心灵的探险史”与造物肉搏时的悲剧与光荣的胜利,使我们直接窥见艺人心物交融的灵感刹那”。故选D。
    3.B【解析】该图为“形体实象的描摹”,是“曹衣出水”的典型艺术风格。故选B。
    4.①材料一第一段指出西洋画素描与中国画的白描及水墨法直接把握物的轮廓、物的动态、物的灵魂。
    ②第二段点出中国画自始至终以线为主,西洋画的素描则自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斐尔、伦伯朗以来成为油画的基础工作。
    ③接着第三、四段指出中、西线画之观照物象与表现物象的方式、技法,虽有着历史上传统的差别,但西画里所谓素描与中国画的线条精神境界实为一致。
    ④最后第五、六段指出较西洋画素描而言,中国的素描(线描与水墨)到宋元以后逐渐流为僵化的定型。(每点1分,意思接近即酌情给分。此题难度中,结合材料一各段进行概括,一般在首段首句就大致提出了后文的主要意思,学生不能完全照抄,还应转化、整理概括。)
    5.①中西画在画法上都以线条(素描)为基础:②中西画在画法上都有实体描摹、以线示体的元素;③中西画在画法上都有用变化丰富又极具质感的线条来组织结构,呈现对象的内在本质关系;④中西画在画法上笔法有相似之处。(每点1分)(本题难度并不大,但答题涉及两个文本,信息较分散,概括时要注意要点提取全面、用语准确、条理清晰等。)
    〖阅读导引〗
    文本由材料一和材料二组成,共同的话题是“中国画”。文本内容属艺术论范围,理论性较强,理解难度较大。材料一多方面比较西洋画素描与中国画的白描、水墨法的表现形态,评述中国画在一定的历史进程中的发展,阐释中国画的审美特征。材料二侧重对中国画的技法观念、技法特点、技法发展等进行评介。阅读这类文本,能凭借文字媒介,理解有关绘画的知识,提升欣赏中外绘画艺术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的理解传承能力。
    6.C【解析】选项“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描写映山红,突出映山红开放时间长的特点”错误,不全面,第⑪段作者从空间和时间的两个角度写映山红。空间上,作者选取多个地点,强调映山红绽放空间之广;时间上,作者写了映山红从盛到衰,再到盛开的多次反复的过程,突出映山红开放时间之长。故选C。
    7.B【解析】选项“表明了作者与弟弟相比对春声的听觉更加细腻”错误,根据“我耳朵里不大出现弟弟的‘沙沙’声,现在耳朵到了春天,到了雨天,到了黑天,都少不了‘苏苏苏’”可知,应是表明作者与弟弟对故乡的记忆或感受不同。故选B。
    8.①弟弟对江南春天特点的感受是“长”,是说江南春天时间很长。(2分)
    ②作者的感受是“深”,除了说江南春天时间很长之外,还包含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少年生活的怀念。(2分)
    ③作者的“深”也暗含世事变迁之感及报国之情、憧憬未来之意。(2分)
    【解析】根据“他立刻回答很长,长到过不完的样子”可知,弟弟说自己感觉江南老家的春天“长”,是说江南春天时间很长。作者认为“其实这个‘深’字好,‘深’字也就是弟弟说的‘长’字吧,不过也还有不同”,可见,作者的感受是“深”,除了说江南春天时间很长之外,还包含了其他的内容。根据“我看见了少年时代,看见了……在艰难的风沙里,忽然看见了想也想不起来的故乡的春天,又朦胧看不透,看不透又盛得住一生所有的思念”可知,“深”包含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少年生活的怀念。根据“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可知,表达作者的报国之情。还有映山红的“雨没有休时,映山红没有休日”体现的生命力以及暗含的对未来怀着的希望、憧憬。
    9.①本文描述北国之景为衬托江南故乡风情的美好,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喜爱之情、思乡之情、家国情怀)(3分,手法1分,内容2分)
    ②《故都的秋》以江南景象反衬出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喜爱之情。(3分,手法1分,内容2分)
    【解析】从手法上看,都是衬托。“是正意先不说,用一段话先叙说一番,再说出正意;经这一对托。说出正意就更有力量”。所不同的是一个写北是为了写南。一个写南是为了写北,我们在写景的主次上要分清楚。另外,《故都的秋》“南北景象”从格调到作者的情感上都是相对的,所以是反衬。而本文作者对北国之景是“我服了。后来也爱了”。所以答案用了“衬托”一词。写景是为了抒情,还要比较两者所抒之情的不同。本文是思乡之情,《故都的秋》抒的是“故都之秋的喜爱”。由此总结即可。
    10.A【解析】句意:接着下令全部拿出公家的官钱银器,号召吏民分别推举有实际才能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借贷钱物,等到他们领命运回籴来的粮食,不取利息,约定月底到城下销售。“出”是动词,其宾语是“银器”,中间不能停顿,排除B和D;在文中“运籴”和“不取子钱”是两个不同的动词所搭配的两个不同的名词,因此应该是两件事,故中间要断开,排除C。
    11.D【解析】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
    12.A【解析】“辛弃疾最终不能改变他们的想法”表述有误。根据“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可知,虽然多次被阻挠,但辛弃疾干得更加卖力。特别是“卒”的主语没有变,仍然是辛弃疾。同时根据后文文意辛弃疾善于斡旋,事情都马上解决可知此事并未中断。
    13.(1)不久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就丈量原先马殷营垒的房基,修建新的营垒,准备招步兵二千人。(4分)(采分点:“寻”,不久;“度”,丈量;“故”,原先的、以前的。各1分,句意1分)
    (2)弃疾出去严责监办的人,定期一月要建成飞虎营栅,违背期限就要按军法治罪。(4分)(采分点:“者”,…的人;“期”,约定时间;“坐”,按法治…罪。各1分,句意1分)
    14.①刚一到灾区,弃疾就在通衢大道张榜说:“囤积粮食的流配,强买粮食的杀头。”以此震慑当地不法之徒,稳定民心。②接着弃疾下令全部拿出公家的官钱银器,借贷给百姓,让他们去外地买回粮食,不取利息。这样得以发动百姓多处筹粮,既解决公家人手不足问题,又能解决粮食来源问题。③与运回粮食的百姓约定月底到城下销售,既给了筹粮时间又可以集中将粮食投放市场,于是粮价自然大降,百姓得以度过饥荒。
    【解析】根据原文倒数第二段中“始至”“次令”“于是”可知为三个步骤。(学生应有分析或转化原文意思,照抄原文作答不给分。每条1分)
    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齐地历城人。当时虞允文主持国政,皇上下决心要恢复失地,弃疾趁机论述敌我形势以及晋汉两代的人才,持论正直。因为讲和刚刚停当,他的建议没有被施行。
    留守叶衡平素很器重他。叶衡入朝为相,极力向朝廷推荐弃疾胸怀大志深谋远虑,皇上就召见了弃疾。不久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就丈量原先马殷营垒的房基,修建新的营垒,准备招步兵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拿铜钱五万到广西买了五百匹马,皇上又下诏命令广西安抚司每年捎带买三十匹。当时枢府有不愿做这件事的,屡次阻挠他,弃疾干得更加卖力,最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各种费用上万计,弃疾善于斡旋,事情都马上解决。进谏的人把弃疾聚敛财富的事上奏给了朝廷,朝廷就下发了御前金字牌,让他日落的时候停止作罢,弃疾接过来把它藏了起来,出去严责监办的人,定期一月要建成飞虎营栅,违背期限就要按军法治罪。飞虎营如期落成,弃疾上书陈述事情的经过,画好图纸呈给皇上,皇上于是才消了气。当时连续下了几月的秋雨,有关部门说造瓦很困难,弃疾问:“必须要用多少瓦?”回答曰:“二十万。”弃疾说:“不要担忧。”命令厢官除官舍神祠之外,动员居民每家献出沟檐瓦二十块,没有二天都齐备了,僚属都很叹服。军队建成,雄镇一方,是江上各部队中最好的。
    当时江西一带发生严重饥荒,皇帝命令弃疾督办赈灾工作。刚一到灾区,弃疾就在通衢大道张榜说:“囤积粮食的流配,强买粮食的杀头。”接着下令全部拿出公家的官钱银器,号召吏民分别推举有实际才能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借贷钱物,等到他们领命运回籴来的粮食,不取利息,约定月底到城下销售。于是运粮的船只接连来到,粮价自行降低,百姓赖此得以度过饥荒。当时信州太守谢源明乞求拨米救助,部属都不答应,弃疾说:“都是一样的老百姓,而且都是皇上的子民。”就拿米舟十分之三拨给了信州。皇帝嘉勉这件事,给弃疾进一级俸禄。又因为谏官弹劾丢掉了职务。
    弃疾一向擅长作词,他写的词风格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咸淳年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路过弃疾墓旁庙宇,听到有急促的声音大呼于堂上,好象鸣发其心中的不平,自傍晚至半夜不绝声,枋得拿着蜡烛写作文章,准备天亮将祭祀他,文章写成而声音才停下。德佑初年,枋得向朝廷请示,朝廷加赠他为少师,谥号忠敏。
    15.B【解析】“吹酒醒”点明迎春仪式的宴席上春酒醉人,词人兴致勃发,情趣浓郁。苏轼与其他逐客不同,他对异地风物不是排斥、敌视,而是由衷地认同。海南岛在宋时被目为蛮瘴僻远的“天涯海角”之地,前人偶有所咏,大都是面对异乡荒凉景色,兴起飘零流落的悲瘴僻远的“天涯海角”之地,前人偶有所咏,大都是面对异乡荒凉景色,兴起飘零流落的悲感。苏轼此词却以欢快跳跃的笔触,突出了边陲绚丽的春光和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在中国词史中,这是对海南之春的第一首热情赞歌。苏轼一生足迹走遍大半个中国,或是游宦,或是贬逐,但他对所到之地总是怀着第二故乡的感情,这又反映出他随遇而安的旷达人生观。
    16.①拟人:上节三四句把春神人格化,乞得春神之力,把桃花染成粉红,见出造物主孳乳人间万物的亲切之情。突出了边陲绚丽的春光和充满生机的大自然。
    ②比喻:早春时节,中原时或降雪。下节三四句作者用海南所无的雪花来比喻海南早见的杨花,那么,海南即是跟中原一般景色。于是发出“不似天涯”的感叹了,这又反映出苏轼随遇而安的旷达人生观。
    ③反复:作者在写作上大量使用同字。全词八句,共用七个“春”字,两个“红”字,两个“花”字,不但音调增加美听,而且主旨得到强调和渲染,句式也显得错落有致;体现了苏轼对海南的春的喜爱是自然真切的,朴实感人的。(每点手法1分、分析1分;如答其它手法,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3)“杜鹃啼血猿哀鸣”“杨花落尽子规啼”
    (千山响杜鹃、月落子规歇、蜀国曾闻子规鸟、望帝春心托杜鹃)
    (每空1分,有漏字、错别字、语序错误等该空不得分)
    18.声势浩大(激情澎湃、盛况空前、欢天喜地);当仁不让;风卷残云(横扫千军、狼吞虎咽)(每空1分,第一第三空可填成语活动性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①空修饰“庆典”,可知此处应填表示描述庆典场面的意思的成语。根据后文情节场景可填“声势浩大”意思相近的成语等。第②空,据“妇女们不让须眉”,可知此处应填表示“须眉理所当然担当此任”的意思的成语,可填“当仁不让”。第③空,据前文“在片刻之间开始出现残缺,一行、一块、一片”,可知此处应填表示描述短时间内收麦范围扩大化的意思的成语。可填“风卷残云”等意思相近成语。
    19.麦秆和车子发出的刺啦声与咯吱声以及老人训斥晚辈、孩子哭闹和年轻人打情骂俏的声音像交响乐一样在高温的天空里喧嚣起来。(长单句句式1分,少一条内容扣1分,保证原文信息不缺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确定句子的主干“声音喧嚣起来”;接着状语修饰动词“像交响乐一样在高温的空气里喧嚣起来”;最后将主语“声音”进行整合)
    20.运用排比的手法(1分),三个短句句式一致(1分),这样组合在一起句式整齐而有气势(1分),表达了人们丰收时的喜悦之情(1分)。
    【解析】本题考查排比手法的作用,学生应从句式,表达效果和作者的情感角度作答。
    21.B【解析】文中引号起强调作用,B项与之用法相同。A项表特殊含义,C项表特定称谓,D项表直接引用。故选B。
    22.①就没有一流的技术;②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③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三个空的句式固定,意思接近即可,每处句式、内容各1分)
    【解析】(通读全文,明确表述对象为工匠精神。联系语意语境,关注大量句式特征作答。第①处,根据“没有…就没有…”的语义关系,先确定后句以“就没有”开头,再根据本段开头“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推出此处中心词为“技术”或“技艺”,得出“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第②处根据上下文排比句的句式一致性,先确定句式关系为“没有…怎能有…”,再根据“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意思推导出这样做,“技术”所能达到的程度的两个成语,从而得到“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第③处根据“不必”得出转折语意,后文以“却”或“但”开头,再根据本文主题阐述对象“工匠精神”及句式对称关系,得出答案“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23.【审题立意】
    (一)材料解读
    材料告诉我们,科学家需要的是实干精神和耐得住寂寞的精神。并以“实干与寂寞”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袁隆平、钟扬正是踏实肯干,不畏艰辛,长期默默走在科研路上,才有了人生科研之花的绚烂绽放。可见考查立意在成功与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实干与寂寞”是统一的,作文侧重点在二者相依相伴。学生要紧紧围绕着这来写作,不可抛弃任何一方面。学生可以由科学家拓展至其他身份的工作者,谈人生认识。
    (二)参考立意
    ①做实事者要学会孤独②甘于奉献,无悔寂寞③耐得寂寞,实干成真
    (三)题意评分解说
    略
    【补充说明】
    略
    参考例文:
    板凳要坐十年冷,勤学实干求卓越
    袁隆平和钟扬的实干精神和耐得住寂寞的精神让人深深感动,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有的人一生只做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让寂寞也开出花来。执着追求,忘我奋斗,耐得寂寞,都是他们人生深度的体现。这其中,还要有甘于寂寞的韧性、求真务实的精神、追求卓越的态度。
    不做机会主义者
    任正非说:“一个人一辈子能做成一件事就已经很不简单了,中国13亿人每人做好一件事,拼起来就是伟大的祖国。”的确,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专注做成一件事,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了,从古至今,概莫能外。司马迁一生写史,《史记》终成绝唱;陈省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张纸一杆笔,终成数学大家:袁隆平一生奔波于稻田,致力杂交水稻,终成杂交水稻之父……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专心于一件事,才有可能有所成就。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回归理性,坚守寂寞,发扬“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而我们中学生,更要有这种精神,坚决不做机会主义者,既然奔走在高考之大道上,就要专、要精,要有“袁隆平和钟扬”一样的耐性与理性,坚持原则与底线,要有“仰望星空”的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的努力意识,为人生扬帆远航!
    务实才能站稳
    脚踏实地,才能站得更稳!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每个人的岗位可能都很平凡,分工也各有不同,工作要求、标准也各异,但只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总能干出一番事业。好高骛远、夸夸其谈、作风飘忽,没有责任心、缺乏担当,终将一事无成。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发扬严谨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坚决抵制浮躁的工作作风与心理,真正静下心来,从小事着眼,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积小胜为大胜。同样,我们作为核电无损检验人员,要站得住脚、弯得下腰,将我们的学习工作做细,只有够细致,我们才能行稳致远,成就辉煌。
    求卓越耐寂寞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坐得住多久的冷板凳,就能承受多大的荣耀。姜子牙一生做过屠夫,开过酒馆,却始终坚持读书和研究天象,终在72岁遇上伯乐,开始仕途生涯:司马迁忍辱负重,在狱中无视冷眼嘲笑,终写出来史家绝唱;曾国藩一生严于律己,勤勤恳恳读书做事,终被载入史册,名垂千古。圣贤之所以为圣贤,就是因为耐得寂寞。
    人生不仅有万紫千红,五彩斑斓,还有凄风冷雨,寒风苦露,有时寂寞与孤独是我们终生的伴侣。人生深度源自始终如一的专注,只有专注才能将人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面对如此美景,谁能不为之动容?可有人偏偏不为之所动。著名昆虫学家洪式闾在杭州大学工作期间,潜心科研,身在西湖边,竟十多年不曾游览西湖。他说:“天下美的东西太多,而我的事情更多。”古人云:“性痴,则志凝。”而洪式闾正是用他的性痴去挖掘人生的深度,这样的深度足以让西湖的美黯然失色。
    踏实坐得板凳十年冷,书写最美梦之篇章,追梦的道路可能会艰苦,但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有梦的人是幸福的,筑梦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我们要耐得住奋斗阶段的寂寞,踏实坚定,静待花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