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C 【解析】A虽然废话文学可以追溯到这些历史题材电视剧,但是材料一第2段开头,“光废话还达不到文学的标准”,“只有带上点自嘲、讽刺、幽默才能算一句合格的废话文学”,可见,脱离了网友二次创作的玩梗,那些废话台词本身不符合“废话文学”标准。 B文中说会“废话文学”的年轻人说出的话“既委婉又讽刺,含蓄中夹着杀伤力,堪称反击对方讲话的教科书”,但不能据此反推。D材料一中强调年轻人反击是“低信息量内容”的垃圾信息,而不是“海量信息”。
2. A 【解析】A不合文意,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悄然跃动”的交流信息,还得“场合时机运用得当”,才能“润滑”人际关系。
3. A 【解析】A属于“凡尔赛文学”的例子;B非常典型的废话文学语句;C符合材料一分析废话文学包含了积极价值的主要观点,D是废话文学的典型现象,符合材料一讨论的话题和废话文学的含义。
4.①论证思路,从日常现象引出“废话文学”话题,接着从“废话文学”的各个方面分别论述。②并列式论证结构。主体部分从“废话文学”的界定其特征,考察其渊源、流派,社交功能、时代背景及功用等与的多方面进行论证。③主要运用举例论证。比如论述到“废话文学”流派时,举出大量各类“废话”。④论证语言生动风趣。如“一本正经地讲废话”。(每点2分,特点1分,阐释1分。任答两点4分)
5.①反映人们对个别肤浅低劣作品的不满和戏谑,他们用同样“无意义”的“诗”进行对冲。②折射出人们在繁重的工作和生活之余,舒缓节奏,放松思维的需要。说点废话正好可以作为调剂减压的阀门。③这类废话体分行“诗”,以其通俗易懂构筑了一个“共通意义空间”,满足了网络时代人们消弭孤独,建立连接的需求。(每点2分,答满3点6分)
6.B【解析】A“意在表现条件的恶劣、环境的艰苦”错。环境的描写是为给小说营造了雄壮悲怆的氛围,形成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C司令并非为招募他们后悔,而是为他们的死感到愧疚悲伤。D突出三娃的英雄形象。
7.C【解析】小说中的情节是虚构的。
8.①人物方面:点明了小说主要写作对象“三娃”及重点塑造、体现人物的赤诚爱国情怀和卫国英雄气概。②情节方面:忠心和勇毅是小说的线索,小说中的八百娃跳江、三娃护旗、唱口曲儿等情节围绕线索展开;③主题方面:集中彰显了以三娃为代表的中华好儿女的家国情怀;④读者感受: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⑤手法:运用反复和对称结构,强化了小说写作对象,有一种对称美。(每点1分,任答4点给全分。)
9.①关中蒲城水硬土硬庄稼硬的自然环境,滋养了三娃宁死不屈的硬气性格;②抗日热潮兴起的社会环境,激发了三娃报效家国的情怀;③王鼎、杨虎城等家乡历史人物的硬气精神,熏陶出三娃忠肝义胆的英雄豪气。④爷爷婆婆的言传身教,司令的鼓舞激励,濡染了三娃的勇敢顽强的个性。(每点2分,答到3点即可)
10.D【解析】“高墙深宫”做了“有”的宾语,中间不能断,故排除A、C两项;“谨上为凿一门”中“上”作“为凿一门”的状语,解释为“在上面”,所以此处不能分开,故排除B,另外“阖”作关闭解,与后文“而求之”形成前后承接关系的两个动作,意为“关闭他进来的门再寻找他”,应把“阖”放到斜线后面。故选D。
11.B【解析】“皆竞为义”中,“竞”意为“竞相,争相”。
12.B【解析】“墨子所说的‘贤良之士’即‘国之善射御之士’”错误,从文中来看,“贤良之士”并非指“国之善射御之士”,而是指“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
13.(1)先前我们所凭仗的是富贵,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贫贱的人,那么我们不可不做合乎道义的事。(评分标准:“恃”,依赖,凭仗;判断句“者……也”;“举义”,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各1分。句子通顺1分。)(2)所以在那个时候,按德行来排列位次,按官级担任职务,按照功劳来决定赏赐,衡量功绩分发俸禄。(评分标准:“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一句1分。)
14. 该文段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1分),更加具体而有力地论证了任用有德才的士人,可以建立名声、成就功业这一观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和论据作用的能力。本段开头墨子说,“故古者圣王之为政……断予之令”,即圣王任用有德才的人不受身份限制;列举事例之后墨子提出“故得士则谋不困……则由得士也”,即总结前面事例中圣王任用有德才士人的益处。由此可知,墨子举“尧”“禹”“汤”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如果任用有德才的士人,就可以建立名声、成就功业。
15.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项,“对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错。结合“亦壮哉”“捷书”“天意宁知一日回”“驿路梨花处处开”等词句看,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情绪是乐观的,毫无伤感可言。
16.尾联运用了想象和以景结情(或融情于景、夸张)的手法。(2分)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在来年的寒食节,朝廷派出的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2分)“驿路梨花处处开”画面优美,充满诗意,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令人回味无穷。(2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及思想感情的能力。“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意思是“料想朝陵使寒食节祭扫陵墓,一路春风处处梨花盛开”。“悬知”,预测,推想,据此可知这是诗人想象的画面,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驿路梨花处处开”是想象驿路旁梨花迎着春风绽放的美丽景象,画面优美,充满诗意,这是以景结情。这两句是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在来年的寒食节朝廷派出的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用美好画面形象地表达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令人回味无穷。
17.(1)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2)月照花林皆似霰 落月摇情满江树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18.这种“乱”,可能是源于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可能是源于魔幻现实主义写法,也可能是源于马尔克斯的那种强硬的叙事风格。【解析】三处考点:1.“来源……是源于……”句式杂糅,需删去一处。(1分)2.衔接连贯,“是源于”需与后文“也源自于一种被震慑”衔接,因而需删去“的来源”。(1分)3.语序不当,“那种强硬的”应修饰“叙事风格”。(1分)
这种“乱”,可能是源于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魔幻现实主义写法、那种强硬的马尔克斯的叙事风格。(句式2分,表意2分。如写成:这种“乱”的来源,可能是七代男人共享两个名字……写法……风格,则只得句式2分)
20.①如果野心宏大,未来就一定很宽广,那么希特勒不就早已统治全世界了?②如果抓住先机立即行动,就能创造别人不敢想、也不能完成的奇迹,那么发动侵略战争的人不就取得胜利了?
21.示例:(1)你们议论的声音能小点吗?(2)你们可以小声讨论吗?(“议论”2分,“小声”2分)
22.反方发言:网络匿名会给别有用心者提供保护,易滋生网络谣言,引发网络暴力等不文明现象,影响公众议题的正常讨论,不利于网络文明建设。因此,网络匿名有害于公众议题的讨论。(针对对方观点反击2分,观点鲜明准确2分,总结1分)
23.【写作指导】
要点: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的功能。“申论”简言之“申而论之”。从字面来理解,“申”为引申、申述,“论”为议论、论证,“申论”则指针对特定话题提出自己观点,并展开论述。从考试大纲规定及历年实际出题情况来看,申论考试为应试者提供了一系列反映特定实际问题的文字材料。申论五种常见形式的文章写作:议论文写作;应用文写作类试题;综合类试题;对策类试题;总结概括类试题。对于高考而言主要是进行议论文写作。申论主要考查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等能力。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考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充分体现解决问题的战略性、建设性思考。
【参考译文】
墨子说:“比如想要增加这个国家擅长射箭、驾车的人,一定要使他们富足,使他们显贵,尊敬他们,赞誉他们,这样以后,国家中擅长射箭、驾车的人就可以得到增加了。何况贤能的人又具有敦厚的德行,善辩的言谈,广博的学识呢?这本来就是国家的珍宝和社稷的良佐,也一定要使他们富足,使他们显贵,尊敬他们,赞誉他们,这样以后,国家的贤能之士也就可以得到增加了。”
所以古代的圣王治理国政,说道:“行为不合乎道义的人就不让他富有,行为不合乎道义的人就不让他尊贵,行为不合乎道义的人就不与他亲密,行为不合乎道义的人就不与他接近。”因此,国家中富裕而显贵的人听到这话,都回来商量说:“先前我们所凭借的是富贵,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贫贱的人,那么我们不可不做合乎道义的事。”与君主关系亲密的人听到这话,也回来商量说:“起初我们所凭借的是与君主的亲密关系,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关系疏远的人,那么我们不可不做合乎道义的事。”在君主身边的人听到这话,也回来商量说:“起初我们所凭借的是在君主身边,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不在身边的人,那么我们不可不做合乎道义的事。”远离君主的人听到这话,也回来商量说:“我们先前因为远离君主而无所凭借,如今君主提拔行为合乎道义的人不避开不在身边的人,那么我们不可不做合乎道义的事。”等到边邑郊外的臣子,宫中的宿卫之官,国都中的一般人,四方边地的人听到了,都争先做合乎道义的事。这是什么原因呢?墨子说:君主用来役使臣下的,只有一种东西;臣下借以侍奉君主的,只有一种途径。就好像富足的人家,有高墙和很大的屋子,墙修完了,谨慎地在墙上开一扇门,有盗贼进入,关闭他进来的门再寻找他,盗贼就无从出去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君主抓住了关键。
“所以古代圣王处理政事,按德行排列位次,崇尚贤能的人。即使是农田和工坊中的人,只要有能力就提拔他。给予他很高的爵位,给予他很多的俸禄,任用他来做事情,给他决断的权力。就是说:如果爵位不高,那么百姓就不敬重他;如果俸禄不多,那么百姓就不会信任他;如果在施行政令时没有决断权,那么百姓就不会畏惧他。把这三种东西授予贤能的人,并不是因为他有才德而赏赐他,而是希望他做事能成功。所以在那个时候,按德行来排列位次,按官级担任职务,按照功劳来决定赏赐,衡量功绩分发俸禄。因此,官员并不会永远富贵,百姓也不会一直贫贱。有能力就提拔他,没有能力就罢免他。出以公心,抛开私怨,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古时候尧在服泽的北边提拔了舜,把政事交给他,天下太平;大禹在阴方之中提拔了伯益,把政事交给他,九州统一;商汤在厨房里提拔了伊尹,把政事交给他,他的治国谋略得以施行;周文王在渔猎者中提拔了闳夭和泰颠,把政事交给他们,西方的人臣服。所以在那个时候,即使是有优厚俸禄和尊贵地位的大臣,也没有不谨慎警惕施政的;即使是农田与工坊中的人,也没有不竞相劝勉而崇尚德行的。所以,贤士是用来担任宰相的属官的。因此得到了士的辅佐,谋划国事就不会陷入困境,身体就不会劳累。功成名就,美善彰显而丑恶杜绝,这是得到了贤士的缘故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