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广东省信宜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版)

http://www.newdu.com 2022-12-08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张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回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浩瀚星空再添访客,中国航天再创辉煌。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根据任务实施计划,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升腾的火箭,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飞天梦想,镌刻的是一个国家的前行脚步。回顾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展历程,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无人验证,神舟五号实现了载人天地往返,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天地往返活动,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八号到神舟十号突破了无人交会对接和有人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实现了航天员的中期驻留。向浩瀚宇宙的每一次进发,振奋的是越来越昂扬的精神和气概,夯实的是越来越厚重的自信和底气。
    此次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可以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点,开启了逐梦空间站的时代。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首次绕飞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径向交会;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的能力;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有专家形容,此前的星际探索就像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看一看”“住两天”,这次是要在太空的“家”里“住下来”“走一走”。客观来说,困难更大、风险更高、任务更重。在谈到入选飞行乘组的心情时,航天员汤洪波语气坚定:“有压力更有信心。我是第一次执行任务,压力难免会有,因为神秘的太空充满着许多未知,空间站任务也充满风险和挑战。但我坚信,压力就是动力,信心保证成功。”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从“嫦娥奔月”到“祝融驭火”,从“天和筑穹”到“墨子传信”,从“北斗联网”到“天舟穿梭”……生动形象的名字,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也是从古至今不变的追求。心怀梦想、奋勇拼搏,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
    (摘自向学笙《为浩瀚太空留下更多中国身影》)
    材料二:
    2021年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出舱活动,又被称作太空行走,是指航天员或宇航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活动。这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美国曾通过太空行走修复了刚发射上天就出现重大故障的“天空实验室”空间站,使它“起死回生”;苏俄航天员则多次出舱活动修理“和平号”空间站,使它转危为安;当前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更是由航天员通过多次太空行走才完成在轨组装的。
    2008年航天员翟志刚进行的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属于验证类出舱活动,而这次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的太空行走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他们要进行首次人和机械臂的协同配合,用机械臂把航天员载到舱外作业点去完成复杂的舱外安装任务,难度比当年翟志刚的首次太空行走大许多。
    太空行走的难点主要在于:一是舱外环境十分恶劣,必须使用复杂而可靠的出舱活动系统来克服空间环境的影响,以保障舱外行走航天员的安全;二是航天员在失重状态下无法用腿行走,主要是靠手把扶住周围的某些物体来维持行动;三是太空中缺少可辨识的参照物,航天员很容易迷失方向。
    为保障航天员在出舱活动中能安全、有效地完成任务,出舱活动时,航天员需配备航天服、舱外机动装置、完成任务所需的工具、固定身体的设备及安全带等装备。其中舱外航天服是出舱活动中最重要的装备,它将航天员的身体与太空的恶劣环境隔开,并向航天员提供大气压力和氧气等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保障。同时,为了解决在太空行走时因缺乏参照物,无法分清物体的远近大小、判断其速度快慢等安全问题,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都会用安全带将自己与航天器连接起来,以防自己丢失在茫茫太空中而成为人体卫星。
    本次出舱任务圆满完成,航天员们不仅给14亿国人传输回了太空视角下的地球绝美照片,同时也宣告了我国更为成熟地掌握了太空行走这一核心航天技术。
    (摘编自庞之浩《航天员为啥要出舱?太空行走有多难?》)
    [注]①再生生保,是一种验证中国空间站的技术。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入轨,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交会对接并将3名宇航员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B. 组合体飞行期间,我国航天员将进驻天和舱,通过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C. 星空浩瀚,引人遐思,“嫦娥”“祝融”“北斗”等航天器不断升空,展现着中国式浪漫,体现了我们对宇宙永无止境的探索。
    D. 太空行走存在舱外环境恶劣、失重、缺少参照物等多种困难,航天员必须借助航天服、安全带等设备才能安全有效地完成任务。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舟十二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不是孤立的现在时,它镌刻着国家的前行脚步,从神舟一号开始,不断进发,令人振奋。
    B. 材料一引用航天员杨洪波的话,证明了神舟十二号航天任务困难大、风险高,体现了他不惧风险、勇于挑战的自信。
    C. 材料二第二段列举美国、苏俄曾进行舱外活动修理空间站的事例,论证了太空行走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D. 相比2008年翟志刚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的太空行走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难度更大,意义也大得多。
    3. 下列哪句诗最能体现古人对天空的浪漫想象?(  )
    A.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B.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C.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D.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 请判断文中划横线句子使用的论证手法,并简要赏析。
    5. 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载着三位航天员顺利着陆,成功返航。你认为这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 A    2. D    3. C   
    4. ①比喻论证。以我们熟悉的生活来比喻陌生的星际探索,亲切易懂;②对比论证。鲜明体现了本次探索任务重、困难大和时间久的特点,也体现了我国在星际探索领域的进步。   
    5. ①国家统筹规划,逐步实践推进,技能点已集齐。②航天人自信自强,不怕压力困难,奋勇拼搏。③航天科技进步,航天员装备齐全,技术过硬;④所有航天工作人员团结协作。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一第一段“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可知,应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而不是“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
    D.“意义也大得多”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二第三段“2008年航天员翟志刚进行的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属于验证类出舱活动,而这次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的太空行走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他们要进行首次人和机械臂的协同配合,用机械臂把航天员载到舱外作业点去完成复杂的舱外安装任务,难度比当年翟志刚的首次太空行走大许多”可知,翟志刚进行的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属于验证类出舱活动,而神舟十二号的出舱活动类型为组装类出舱活动,意义都很大,没有大小之分。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生动刻画了那些贤士希望得到重用犹豫彷徨的处境与心情;
    B.是秋天特有雄伟壮阔的自然景物;
    C.天空的奇幻浪漫之景;
    D.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
    (1)比喻论证。把“以前的星际探索”比作“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看一看’‘住两天’”,把“这次星际探索”比作“要在‘家’里‘住下来’‘走一走’”,以我们每个人都熟悉的日常生活来比喻神秘陌生的星际世界,把复杂的情况简单化,生动形象,亲切易懂。
    (2)对比论证。把两次星际探索作对比:“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无人验证,神舟五号实现了载人天地往返,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天地往返活动,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八号到神舟十号突破了无人交会对接和有人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实现了航天员的中期驻留”和“此次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可以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点,开启了逐梦空间站的时代”进行对比,不仅体现了神舟十二号探索任务重、困难大和时间久的特点,也体现了我国在星际探索领域的又一个伟大的进步,说理简单明了,突出重点。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1)依据材料一第四段“此次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可以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点,开启了逐梦空间站的时代”可知,技术上已经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点。
    (2)依据材料一第四段“航天员汤洪波语气坚定:‘有压力更有信心。我是第一次执行任务,压力难免会有,因为神秘的太空充满着许多未知,空间站任务也充满风险和挑战。但我坚信,压力就是动力,信心保证成功’”和第五段“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也是从古至今不变的追求。心怀梦想、奋勇拼搏,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可知,航天人自身特有的一种品质,那就是“变压力为动力,心怀梦想、奋勇拼搏”。
    (3)依据材料二第二段“这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可知,航天科技进步,航天员装备齐全,技术过硬。
    (4)依据材料二第一段“2021年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可知,所有航天工作人员团结协作,离不开团队的支持。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看见绿色就想起了你
    梁衡
    自从在大西北的那次相见,你的形象,不,你所代表的一种信念,便植入我的脑海,像夜空里的一颗星,时时在闪光。这是一种思想,一种意志,一种思索,一种信息。只要一有绿色这个媒介,她便会释放出来,叫我心里翻腾不已。
    我见到你是在招待所里采访时。你已50岁,皮肤黛黑,手背上青筋突起,脸上也已爬上皱纹。我脑际本装着你传闻中的英姿,你动人的歌声,爽朗的笑语。我心里一顿,没想到你会是这个样子。你对我笑笑,窗外绿柳红花。
    你开始叙述往事,双眸中闪出青春的火花。1950年,你随军进疆时才十八岁。炎热的麦收时节,你在维吾尔族老乡的杏树下看场。在这沙子能烤熟大饼的西北,绿荫比金子还宝贵。你心里萌生一个念头,学林业去,要让绿色染满戈壁。毕业后你来到石河子,这一片黄沙之野,正是涂抹绿色的最广阔天地。报到的第一天,这里还没有房子,晚上你就睡在工棚厨房的大锅台上。白天你扛着标杆去测量,去规划。冬天,没膝的深雪将鞋子、裤脚冻成一个冰壳;春天,风沙开始在你秀气的脸上冲磨皱纹;夏天,烈日开始将你嫩白的皮肤晒红、晒黑。你这位水乡姑娘,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当地没有合适的绿化树种,你横跨半个中国,到东北深山里去寻找。白天打树籽,晚上在招待所里搓籽皮。树籽还湿,你带在火车上继续搓,两只手搓红了,搓肿了。有这样的出差者吗?啊,难怪你有这双青筋暴突的手。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生命需要人去培育。现在这个戈壁新城已拥有200多种树种、154万株树,城外还有30公里长的林带,生命之缘已战胜了荒漠的死寂。但是,你的青春年华已无可奈何地悄悄退去。不过,她不是消失在灯红酒绿中,不是消失在大城市的菜市场上,不是消失在小家庭的热炕头上。你挺立在戈壁滩上,将青春的信息,融进雨,抛向风,化作了一座绿城。窗外柳丝织帘、白杨遮阴。
    你明眸中闪着火花,浑身披满风尘,好似一座坚毅的塑像。不知为什么自从我离开西北之后,无论走到哪里,只要一见到绿色,就想起了你。我在想,绿色,难怪人们用她来表示生命。大凡有生命之物,总会有什么东西要对她进行一点折磨。要成长,就有压制;要生存,就有毁灭。只有战胜了这些,才会有生命。正当你用红肿的手从兴安岭采回的树籽,靠瘦小的腰身从天山上扛来的树苗,在这戈壁滩上发芽、生根,漾出一片绿云时,“文革”开始了。极左者认为栽树是为了打扮城市,爱打扮就是资产阶级。这些树也在“革”之列。好可怜的树苗啊,几天内便一起惨死在斧锯之下。她们任人砍剁,根露枝弃。你躲在家里不忍看这个场面。
    一天晚上,一个好心的林工给你送来一车树技:“队长,你辛苦了这么多年,树都给人家砍光了。我给你送把烧火柴吧。”你冲出门外一头扑在车上,哭成个泪人。昨天,我采访时听人讲你的这段故事,我忍不住流下眼泪。这以后,有人说你疯了,像祥林嫂那样到处奔走,见人就说:“还我的苗圃,还我的小树。”满城人都同情你啊,你那一下子就瘦了一圈的脸庞,那颤抖的声音,那青筋暴突的手背,那已流不出泪的眼睛。
    但你终于挺过来了。生命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苗圃终于要回来了,一切从头开始。那天我到苗圃参观时,放眼又是一片绿茵。新绿啊,满园关不住的新绿。但有一棵樟子松很特殊,很高,孤立着,树皮糙裂,枝挺如盖,已有几分苍色。它是那次“革命”中唯一的幸免者。我在树下站了很久,你也站了很久。我不再问什么,你也不再说什么。这树下的沉默,深深地嵌入了我的记忆。此后,无论走到哪里,只要一见到绿树,我都会想起这棵松,和站在松下的你。我想,一棵树的生命难道只是叶,是枝?人的生命难道只是血,是肉?树和人一样,也有希望,有信念,有意志。
    女性,总是和母爱联系在一起。但你心里只有树,你的时间全让树占去了。你长年出差,总是将孩子托与别人照顾。那天,林业队的一位大婶告诉我:“你的孩子直到十几岁了,还在叫她妈妈,而把你当作阿姨。”你18岁就离开家,是偷着报名参军,跳上汽车就走的。当母亲追来送行时,你只依稀看到一个老母拭泪的影子。几十年了,你没有回家。戈壁上的土绿了,石河子街上的树高了,母亲的头发白了。终于老母等不及了,千里迢迢前来寻你。她本想痛骂你一顿的啊!但是,她看着这满城的绿色,原谅了你。绿色如水润万物,绿色含情暖人心。绿不像红那样热,不像蓝那样冷,她柔和美好,给人安静,叫人思索。你让我知道,这柔情之色,是有铁石心肠、牺牲精神的人生产出来的。这绿是用人火红青春转化而来的。从那以后,我每见到绿色,不由就想起了你,想你是怎样用泪水、汗水,深情地去调制这深深的绿。用绿色洇染千里黄沙戈壁。
    在我的采访生涯中,不知遇到过多少个人物,但只有你这样常常让我忆起。天涯何处无绿色,每一片绿叶里都有你。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写在招待所里采访时见到的“你”,与作者脑际装着的“你”的形象形成反差,表现“你”几十年在新疆生活、工作的艰辛。
    B. 文中一些描写,如“窗外绿柳红花”“窗外柳丝织帘、白杨遮阴”,在不经意处表现石河子的优美景观,体现出“你”的奋斗成果。
    C. 文中以“像祥林嫂那样到处奔走”,意在表现“你”在树苗被人砍剁这件事上所受的打击以及“你”对绿化戈壁的执著。
    D. “她看着这满城的绿色,原谅了你”“绿色如水润万物,绿色含情暖人心”等语句,说明柔和的绿色,能使人心地变得柔软。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段写出了“你”给“我”带来的认识,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在结构上照应题目,统领下文。
    B. 文章使用数字,突出现在的戈壁新城树种之繁、树株之多、林带之长,写出了主人公非凡的业绩。
    C. 文章反复写“看见绿色,我就想起了你”,不仅引起对“你”的叙述,而且营造了浓厚的抒情氛围。
    D. 文章引用大婶“你的孩子直到十几岁了……”的话,侧面表现出“你”为事业甘付一切的牺牲精神。
    8. 本文语言颇具特色,请结合文本内容赏析画横线的句子。
    9. 文章多用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好处?
    【答案】6. D    7. A   
    8. (1)运用排比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2)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为了绿化戈壁生活、工作的艰辛,赞美了主人公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   
    9. (1)便于直接抒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2)语言更显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更易带来心灵深处的交流。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D.“说明柔和的绿色,能使人心地变得柔软”错,由原文“这柔情之色,是有铁石心肠、牺牲精神的人生产出来的”可知,打动人的是牺牲精神,人们在戈壁的绿色中看到了造就绿色的牺牲精神。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A.“统领下文”错,应该是引出下文,统领全文的是“看见绿色,我就想起了你”。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从形式上看,“冬天……”“春天……”“夏天……”形成排比句,句式整齐,语言生动,节奏感强,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从内容上看,“将鞋子、裤脚冻成一个冰壳”“冲磨皱纹”“晒红、晒黑”从冬天、春天、夏天三个季节的角度高度概括并形象展现了主人公为了绿化戈壁几十年在新疆石河子生活、工作的艰辛,充满了对“你”执着追求理想的赞美。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叙述人称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看见绿色,我就想起了你”作为文章标题和线索,统领全文,表现“你”和“绿色”的密切关系;“你这位水乡姑娘,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你挺立在戈壁滩上,将青春的信息,融进雨,抛向风,化作了一座绿城”“涯何处无绿色,每一片绿叶里都有你”,以“你”为人称,讴歌执著的“你”、顽强的“你”、奉献的“你”,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便于直接抒发作者浓烈的情感。
    “你对我笑笑,窗外绿柳红花”“你这位水乡姑娘,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你明眸中闪着火花,浑身披满风尘”“你躲在家里不忍看这个场面”“你终于挺过来了”“你心里只有树,你的时间全让树占去了”,以“你”为叙述视角,仿佛面对面交流,语言更显亲切,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辞日:“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日:“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日:“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日:“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B. 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C. 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D. 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学土,最早是指在学校读书的人魏晋后,指以高超的学术技能供奉朝廷的官吏。
    B. 四夷,是古代华夏民族对中原周边各族之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成的合称。
    C. 左迁,降低官职,犹“下迁”。汉以右为尊以左为贱,将贬官称为左迁,后世沿用。
    D. 布衣,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织物,“帛” 指丝织品。后也以布衣称没做官的平民。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欧阳修为人正直,伸张正义。欧阳修替范仲淹鸣不平,写信指责司谏高若讷,高若讷把此信上交朝廷,欧阳修被贬官。
    B. 欧阳修论事切直,深得器重。适逢保州有兵变,欧阳修出发之际告别皇帝,皇帝勉励他可以随时越职给自己进言。
    C. 欧阳修文章出众,折服人心。欧阳修的文章成就远远超过一般人,所以天下的读书人都一致像对待老师那样敬重他。
    D. 欧阳修待友忠诚,乐于助人。欧阳修在世时就尽力帮助推荐朋友,去世后仍让自己的亲人保护周济朋友的家人。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
    (2)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
    14. 选文中欧阳修为什么认为杜衍等四人不可罢用?请简要说明。
    【答案】10. C    11. A    12. D   
    13. (1)我过去的举动,难道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吗?同您一起降职而不同您一起升迁是应该的。(2)欧阳修奖励引荐后辈,唯恐有没顾及到的,经他赏识的人都成了名人。   
    14. (1)杜衍这四人是治国的贤才,欧阳修不忍贤才被诬;(2)正直之士在朝,是邪恶者的大忌。如果这四个人被罢除,就会让在朝奸邪之徒阴谋得逞。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划线句子中,“与梅尧臣游”的“游”是“结交”之意,主语应该为欧阳修,是欧阳修结交梅尧臣而不是师友,“师友”不能做其主语,所以应该从“师友”后面断开,可排除A D两项;再比较B C两项,“遂以文章”作状语修饰“名冠天下”,“凭借文章名扬天下”,所以前后不能断开,可排除B项。
    译文:此时欧阳修开始结交尹洙,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又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为馆阁校勘。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项,“指以高超学术技能供奉朝廷的官吏”说法错误,学士是以文字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本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D项,“欧阳修在世时就尽力帮助推荐朋友,欧阳修去世后仍让自己的亲人保护周济朋友的家人”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可知,应为朋友在世时欧阳修推荐帮助他们,朋友去世后欧阳修就尽力保护周济他们的家人,而不是欧阳修在世或去世。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
    (1)“昔者”,过去;“岂”,难道;“退”,降职。
    (2)“后进”,后辈;“率”,都;“闻人”,名人。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依据原文“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可知,欧阳修认为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四人有着显著的治国的贤能,这是不能罢黜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就是这些人都是正直之士,正直之士在朝是邪恶者的大忌,如果舍弃谋臣不用,那是敌人的福份啊,这四个人一旦被罢除,在朝奸邪之徒会弹冠相庆,四邻蛮夷之敌会振臂喝彩。
    【点睛】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目四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法。答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题型选择对应的答题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郑氏一直守节未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后来考中了进士,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此时欧阳修开始结交尹洙,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又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为馆阁校勘。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章为他解救,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黜除。对此欧阳修写信对高若讷进行谴责,说他简直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一事。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以致欧阳修被贬出为夷陵县令,不久又迁任乾德县令、武成节度判官。范仲淹出使陕西,举荐欧阳修做掌书记,欧阳修笑着推辞说:“以前的举动,难道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吗?可以一同被贬,但不可以一同升迁。”过了很久,欧阳修复任为馆阁校勘,以后又改任为集贤校理。庆历三年,兼掌谏院。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唯独仁宗勉励他敢于说话,当面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适逢保州发生了兵变,因此又任命他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在告别皇上时,仁宗对他说:“到那里去不要作久留的打算,想要说什么,就随时讲吧。”欧阳修回答说:“我做谏官时可以直接论事,现在论事就超过我职务的范围了,是有罪的。”仁宗说:“只管说好了,不要区别在朝还是在地方。”杜衍等人因被诬陷私结朋党而相继罢去,欧阳修慨然上疏说:“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四人,天下人都知晓他们有治国的贤能,正直之士在朝,是邪恶者之大忌,谋臣置而不用,乃是敌人的福份啊。现在这四个人一旦被罢除,而让在朝奸邪之徒弹冠相庆,四邻蛮夷之敌振臂喝彩,臣下我真为朝廷感到惋惜呀。”从此奸邪之徒更加忌恨欧阳修,并借欧阳修外甥女张氏犯罪下狱之事罗织他的罪状,致使他降职为知制诰、滁州知州。欧阳修的文章,才华横溢,朴实流畅,不繁冗不省略恰到好处。在议论上,简单而明了,实际而通情,善于联系事物分析不同问题,阐明深刻的道理,驳斥其错误,给人以很强的说服力。他的超然洒脱,文情奔放的风格,别人是无法赶上的,所以天下人一致效法尊崇他。提携后进者,唯恐不及,得到他赏识、举荐的人,大多成为天下的名士。曾巩、王安石、苏洵以及苏洵的儿子苏轼、苏辙,原来都寂然无声,不为人所知晓,欧阳修就广为揄扬他们的声名,认为他们将来一定会名闻于世。欧阳修对朋友非常忠实,朋友在世时就推荐帮助他们,朋友去世后就尽力保护周济他们的家庭。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纪:经营。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得流畅自然,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叙述,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B.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意思是“这种乐趣岂不比什么都美吗?不要匆匆离开此地”。
    C. 作者认为,田园生活虽然很有乐趣,但衣食之事也要认真经营,努力耕作才会有收获。
    D. 全诗按时间顺序,从不同角度写出田园生活的特色,而且集叙述、抒情、议论于一体。
    16. 作者笔下的田园生活有哪些乐趣?请简要概括。
    【答案】15. D    16. ①在美好的时光登高赋诗。②邻里乡亲关系融洽,淳朴自然。③农忙时各自耕作,农闲时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兴味无穷。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D项,“全诗按时间顺序,从不同角度写出田园生活的特色”分析错误,本诗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诗人注意选取农村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场面进行描写,比如:登高赋诗、斟酒品尝、躬耕农田、披衣相访。既写了室内生活,也写了室外的生活;既写了躬耕的辛劳,又写了赋诗言笑的畅快。这些不同地点的生活场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充分地表现了农村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气氛。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诗人描写自己“登高赋新诗”,在美好的春日登高赋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朋友们相互呼唤,斟酒品尝;“农务各自归”农田忙碌;“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思念朋友则披衣拜访等场景,写出了农村生活的闲适恬淡,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纯真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过多修饰,采用白描手法。
    【点睛】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
    (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
    (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
    (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诗歌赏析:
    这看似平淡无奇的诗句,却描绘了一幅诗人移居南村后,和村居文士们经营耕作,时时相聚,乐数晨夕的图画。
    一开头,作者就勾画出了登高赋诗,不虚佳日的场面: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赋诗。能赋新诗,可以看出这些人自然不是一般的农民,而是同作者志趣比较相投的士人。这登高赋诗,也自是文人骚客特有的生活情趣。登高之时,一有良辰美景为之助兴,二有素心人相伴,他们自由地敞开心 扉,赋诗言志。在赋诗中忘却尘网之苦,获得精神上的莫大安慰。这是一个生活场面。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朋友过门,互相招呼,相聚在起,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尝。我们仿佛听到了那亲切的招呼声,仿佛看到了他们喝酒时那悠然自得的样子。这里,人与人之间率真融洽的关系表现出来了。这又是一个生活场面。他们农务各自归,但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这里紧接上两句,写闲暇时的情景: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聚集在一起谈谈笑笑没有厌足的时候。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意思是说,这种登高赋诗、饮酒言笑的生活的确很美好,不能轻易地抛弃它。将,即岂的意思。胜,美好。这两句诗是诗人对南村生活的感慨。表面上平平淡淡,而实际上却蕴含着深深的慨叹:登高赋诗、斟酒品尝、躬耕田野、披衣相访,这种生活是多么惬意,而官场上有的却是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有此对比,所以诗人才说:无为忽去兹。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厌恶,和自己永远躬耕田亩的决心。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这两句诗是这首诗的又一个层次,是诗人对劳动生活的认识。就是这两句诗,使全诗的内容更加丰富深刻。诗的意思是:穿的吃的需要自己亲自去经营,只要努力耕作,就不会徒劳无所得。可以看出虽然诗人在南村的生活中有时也过着登高赋诗、饮酒言笑的生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放弃躬耕,实际上他不仅没放弃躬耕自资的生活,而且认识到了衣食固其端。他知道登高赋诗、饮酒言笑的生活,是要有衣食作保证的。这两句诗可说是《移居二首》的灵魂,没有它,什么素心、高趣也就不存在了。共同的躬耕自资 的生活,正是维系他们感情的纽带,是他们欢乐的根源啊。
    这首诗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诗人注意选取农村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场面进行描写,比如:登高赋诗、斟酒品尝、躬耕农田、披衣相访。既写了室内生活,也写了室外的生活;既写了躬耕的辛劳,又写了赋诗言笑的畅快。这些不同地点的生活场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充分地表现了农村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气氛。另外,典型细节恰到好处的运用,也是这首诗的一个明显的特点。过门更相呼,活脱脱地写出了朋友之间兴趣盎然、无拘无束的生活情景;相思则披衣,写出了邻里之间相思的迫切情状。诗人在最后强调衣食当须纪,使全诗的蕴含更加丰富。如果诗人仅写前面的内容,这首诗就单薄得多,强调了衣食的重要性,说明了他所希望的农村生活,除了登高赋诗以外,也还有躬耕陇亩的一面。同时也说明了他对农村生活的认识加深了,对农村生活比原来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中,诗人故地重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过渡,以山峰比岁月,有种巍峨奇丽的崇高美,引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
    (3)“雨”常被人们赋予一定的感情,带有丰富的思想韵味,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请写出诗词中带“雨”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携来百侣曾游    ②.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③. 谈笑间    ④. 樯橹灰飞烟灭    ⑤. 天街小雨润如酥    ⑥. 草色遥看近却无(示例二: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示例三: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示例四: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示例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携、峥嵘、稠、樯橹。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智能手机延伸了信息时空,也创造了全新的社交方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_____①______的一部分。但智能手机的每一次_____②______和技术变革,都会带来产业环境的改变和头部企业的剧烈洗牌。
    6年前,虹科公司正处于从生产厚度是1.8毫米的等离子玻璃电视机板到生产超薄触控屏盖板玻璃的转型升级中,而这项技术由美、日率先开发出来,他们在全球进行专利布局,实行严密的技术封锁,且当时市场上盖板玻璃的厚度已可达0.55毫米。从1.8毫米到0.55毫米,公司团队遇到的挑战巨大。如何把强度很大的玻璃做得薄如蝉翼呢?就要从窑炉、锡槽和退火三个极其复杂又最为重要的环节入手。
    面对中国人做不成盖板玻璃的说法,团队成员偏不信这个邪,40天攻坚克难,团队开发出了使盖板玻璃的厚度达到0.55毫米甚至更薄的双热点熔化工艺等关键技术。之后,企业又成功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强屏幕保护玻璃配方,发布的新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如今,虹科公司的生产线每天都______③______地生产,应用范围也从手机、电脑拓展到军工、高铁、光热发电等领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端电子玻璃产业的发展。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写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8.①不可或缺  ②推陈出新  ③马不停蹄   
    19. 团队开发出双热点熔化工艺等关键技术,使盖板玻璃的厚度达到了0.55毫米的标准,有的盖板玻璃的厚度甚至更薄。   
    20. ①设问:一问一答,突出了攻克盖板玻璃技术难度之大;回答了攻克这一技术难关的三个重要环节。②比喻:把厚度0.55毫米甚至更薄的盖板玻璃比作蝉翼,形象生动地说明超薄盖板玻璃技艺的精湛。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处,语境强调智能手机在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可用“不可或缺”。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
    ②处,语境指智能手机的每一次新变化,可用“推陈出新”。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③处,语境指生产线的生产一刻也不停,可用“马不停蹄”。马不停蹄: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
    长句变短句,首先抽出长句的主干部分,单独成句:团队开发出双热点熔化工艺等关键技术。
    然后把修饰语抽出来,“使盖板玻璃的厚度达到0.55毫米甚至更薄”,变为两个短句:使盖板玻璃的厚度达到了0.55毫米的标准,有的盖板玻璃的厚度甚至更薄。
    最后整理语句,使之符合逻辑。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如何把强度很大的玻璃做得薄如蝉翼呢?”先提出应该问题,“就要从窑炉、锡槽和退火三个极其复杂又最为重要的环节入手”再做出回答,有问有答,属于设问修辞,突出了问题,又从三个环节做了回答。
    “薄如蝉翼”是比喻修辞,本体是“盖板玻璃”,喻体是“蝉翼”。“蝉翼”,是蝉的翅膀,常用以比喻极轻极薄的事物。这个比喻突出了盖板玻璃极薄的特点,使对盖板玻璃精湛技艺的说明更加形象和生动。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工作狂”在某种意义上是心理问题。“工作狂”与“工作热情高”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①_________,一般很难从工作中得到快乐,只是借助拼命工作求得某种“心理解脱”。此外,这些人在工作中还常常强迫自己做到“完美”,一旦出现问题或差错便羞愧难当、焦虑万分,却又可能将他人的援助拒之门外;而“工作热情高”的人都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②_________,如出现失误既不会怨天尤人,也不会懊恼不已,相反③_________,同时也注意与同事和上司的协调、配合,因而人际关系相对融洽。调查显示,尽管“工作狂”的工作量要比“工作热情高”的人大得多,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明显不如后者。
    21.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自己”与文中画线处的“自己”,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铁锁见他说得很自己,也愿意受他的照顾,只是见他穿着军人的衣服,怕跟上当了兵。(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
    B. 部队却胜利地冲了过去,自己伤亡很少,倒把敌人打死很多。(邓洪《山中历险记》)
    C. 有些人说,光说谁开谁种,谁种谁收,有啥凭据呢?还是找找自己的老业地开着稳当。(李准《黄河东流去》)
    D. 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钱钟书《围城》)
    22.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答案】21. C    22. 示例:①“工作狂”往往并不热爱自己的工作  ②从工作中他们能获得巨大乐趣  ③会正视错误并加以改正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文中画线处的“自己”代词,自身或本身。
    A.形容词,知己亲近;关系密切。
    B.名词,指自己人;
    C.代词,自身或本身。
    D.形容词,知己亲近;关系密切。
    故选C。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语境在说“工作狂”与“工作热情高”的区别,“因为”后面说的是“工作狂”的特点,区别于下文“‘工作热情高’的人都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此处应填:“工作狂”往往并不热爱自己的工作。  
    ②处,前面说“工作狂”“一般很难从工作中得到快乐”,此处说“工作热情高”的人都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那么他们就能从工作中获得乐趣,据此应填:从工作中他们能获得巨大乐趣。  
    ③处,“相反”是说与出现错误时“怨天尤人”“懊恼不已”的情况相反,是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据此应填:会正视错误并加以改正。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之先贤深知自己肩负着社会、国家的责任,因此孔孟圣人不辞劳苦,奔波于世,推行自己的思想,烛之武不畏艰险临危受命,智退强秦;今之学者亦不忘“匹夫之责”,他们孜孜以求、执着探索、攻克难关,以己之力引众人前行……责任不分大小,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以不同身份、不同角色承担着责任。
    请根据材料提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肩负责任,勇往直前
    浩瀚夜空,因背负着收纳繁星皓月的责任,才越显深邃神秘;莽莽大地,因背负着收容嫩草绿树的责任才呈现勃勃生机。人也一样,因背负着责任,才能勇往直前。
    背负责任,成就价值。周武王因肩负拯救天下百姓的责任而推翻暴政,获得了百姓的拥戴;邓世昌因肩负保卫祖国的重任而驾驶着战舰与敌人同归于尽,被光荣地载入了史册;黄旭华因肩负国富民安这一伟大责任而忘我工作,终身战斗在科研一线,使我国单薄的海防强大起来。从古到今这些事例都诠释了一个道理,只有肩负责任,勇往直前,才能获得做人最大的价值。
    背负责任,彰显伟大。王顺友,一位朴实坚强的“传奇”邮递员,他在艰苦的条件下过滩涉水,翻山越岭,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演绎了一段世界邮政的传奇。为什么他要这样做?这是因为收信者与寄信者的期待化为了厚重的责任,时刻提醒激励着他。也正是这种责任感才造就了投递准确率100%的奇迹。一位凡人,历经艰难,背负责任,彰显其了平凡中的伟大。
    背负责任,使人超越对死亡的畏惧。桂希恩,一位温和而坚定的仁者。他把温暖传递,他让爱心凝聚,直到更多的人向艾滋病患者张开双臂,直到角落里的人们看到春天。为什么他要这样做?这是因为仁者的责任让他知难而上。他不惧怕死亡,因为他对世界有博大的爱。一位仁者,汇聚爱心,肩负责任,超越了一个人对死亡的本能的畏惧。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神州。这场战“疫”中,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获得了大家的支持与尊重。与此同时,无数普通人都在为战胜病毒而默默努力:快递小哥坚守岗位,为保障物资供应四处奔忙;环卫工人清扫消毒,搭建起一道阻挡病毒的防护墙;社区保安日夜值守,全心投入疫情防控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中;志愿者同样没有缺席,“逆行者”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各个角落……责任何分大小?只有人人肩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才能收获世界的美好。
    歌德曾说过,“责任就是对自己要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这种爱使那些真正热爱自己事业的人们获得成功与荣誉,并受到人们的尊敬。所以,责任,是不可丢弃的使命,让我们肩负责任,勇往直前,并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列举了古代对社会、国家肩负责任的孔孟圣人和烛之武;第二部分列举了当今不忘“匹夫之责”,孜孜以求、执着探索,攻克难关,以己之力引众人前行的学者;第三部分是省略号之后的总结:责任不分大小,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以不同身份、不同角色承担着各种责任。
    从材料内容可知,材料的关键词是“责任”,题目力图引领学生正视自己,思考人生,关注生活,引导学生考量对自己、对他人的职责,考量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据此,学生可以想到中华民族具有勇于担当的优良传统,许多仁人志士常“以天下为己任”。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杨继盛“铁肩担道义”、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当今社会,担当是道德建设的基本元素。敢于担当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才能创造人生的精彩,做出应有的贡献,赢得人们的尊敬。
    写作时,考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谈什么是承担责任,为什么要承担责任,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何承担责任。也可以运用并列式结构,就其中的一个方面来谈。如,从“是什么”的角度写责任,勇于担当责任的人,有舍我其谁的气魄,有铁肩担道义的胸襟,不考虑个人的得失,不计较自己的荣辱,不畏惧流言蜚语,不害怕艰难困苦……勇于为自己、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担当的人,才是大丈夫,真英雄,才是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从“担当责任”的条件的角度写责任,担当责任需要自信,需要勇气,需要智慧,需要实力……此外,考生也可从中学生角度谈责任,每个人都应对自己负责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勤奋努力,拼搏进取,勇往直前,不断进步,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就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将来对他人、对国家、对民族承担责任的前提。总之,本次作文选材广泛,考生只要有条理地阐述出自己对责任的认识即符合内容要求。
    立意:
    1.扛起责任,国富民强。
    2.肩负责任,砥砺前行。
    3.肩负责任,牢记使命。
    4.莫忘匹夫之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