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福建省永春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http://www.newdu.com 2022-12-03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为了更好地说清楚群己界限如何划分,即“私”的问题,费孝通以“西洋”社会之“捆柴”式“团体格局”为镜像,形象地刻画出了“推”出来的中国社会结构之“水波纹”式的“差序格局”:“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它“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这里,费孝通用到了一个动感很强的“推”字。事实上,在讨论儒家文化与中国社会结构时,用到“推”字的学者并非费孝通一人。比如潘光旦1936年在谈到中国社会的个人与群体关系时就用到了这个“推”字,他指出,个人和群体之间是一种“推广”与“扩充”的关系,也就是从修身始,经过齐家治国,而后达于平治天下。再如,余英时谈论中国儒家文化特点时同样用到了“推”字,他认为,儒家文化具有两个层次,即“为仁由己”和“人伦秩序”,它们是一以贯之的。人伦秩序并非外力强加于人,它是从个人这一中心自然地推扩出来的。应该说,这个“推”字在儒家文化传统的人伦秩序中处于核心地位。
    既然“差序格局”是“推”出来的,那么,它是如何“推”出来的?也就是说,是什么“推”动了那颗“石子”形成了一圈圈的愈远愈薄的“水波纹”式的中国社会结构?对于这一问题,有学者认为它是“以家庭为核心的血缘关系”以及由“'血缘关系的投影'形成的地缘关系”,对此我们并不苟同。因为,费孝通说得非常清楚,在我们传统社会里,人和人之间关系形成的纲纪是“伦”,这也是社会结构的架格,这个架格是不变的,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格所做的事。比如血缘和地缘,既因人而异,也因人之势力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其背后的那个“伦”是不变的。《中庸》里之所以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是因为社会结构里的“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也就是从己到家、从家到国、从国到天下的一条通路。因此,我们认为真正“推”动那颗“石子”的是“伦常”。
    也正是在“己”之“伦常”的“推”动中,“差序格局”呈现出了最重要的动态性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关系的伸缩性。由于差序格局随时随地都有一个“己”作中心,而“己”之中心势力的强弱变化也随时随地地推动着“己”之社会圈子的大小自如伸缩。
    二是“公”“私”关系的二重性。一重是以“己”为中心向“内”推所产生的“私”。“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另一重是以“己”为中心向“外”推所产生的“公”。“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过“修、齐、治、平”的层层外推,构建每个人心中的世界图景。
    三是价值标准的相对性。由于差序格局是以“己”作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因此,“克己复礼”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基于这个出发点,社会范围从“己”向外推,而推的过程里有着各种路线。比如亲属,与之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悌;再如朋友,与之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忠信;等等。于是,在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里,就形成很多条私人关系的网络,而每一条关系网络都对应着一种道德要素,所有的价值标准也因此而有差异。
    正是由于差序格局具有以上的动态性特征,所以在这样的社会里,其社会结构并非固定不变,它总会因以“己”之“伦常”的向内或向外“推”而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
    (摘编自沈玉梅《“推”出来的中国社会结构》)
    材料二:
    费孝通认为,最能说明差序的便是传统文化最讲究的人伦。而“伦”是什么呢?费孝通指出:“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人伦”之所以能说明差序,在于“伦”规定了差序格局的内容,即差等。还是借用费孝通的原话:“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系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伦是有差等的次序。”
    依我看来,上面引述的才是费孝通关于差序格局较为严格的定义。与水波纹的比喻不同,这个差等严明的纲纪或人伦强调的是纵向的、上下尊卑等级分明的一面。这种尊卑上下的差等先于个人而存在,并对个人产生强制性的约束力,即传统礼治秩序所要求的“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而水波纹的形象本身以及“由己推人”而推出自己与他人之伦理关系的论述却在同时消解了差序格局的刚性一面。
    后人在解读和运用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概念时,不仅忽略了他所涉及的等级制方面;更重要的是,多数人还忽略了差序格局对于人格的影响。在这方面,最普通的例子莫过于我们常常从史书上或者戏文中读到的老故事:某位栋梁之材、国家重臣平时如何威风八面,贤能兼具,一旦朝见皇帝或者自己的上司,立刻先自矮了半截,或是行大礼,或是不断口称“圣上英明”之类。类似的例子不仅仅在官场(或公共生活中)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如此。
    回到费孝通当年的命题,如果说团体格局与平等人格互为因果、无法分开的话,差序格局与这种需要不断调整界定的人格也是互为因果、无法分开的。在缺乏更佳选择的情况下,我权且将这种弹性人格称之为“差序人格”。
    差序格局是个立体的结构,包含有纵向的刚性的等级化的“序”,也包含有横向的弹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如果我们将注意力转向差序格局纵向的等级化方面,在此结构下产生的差序人格,以及差序格局与差序人格之间的互动关系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一概念的丰富内涵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
    (摘编自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推”字在儒家文化传统人伦秩序中处于核心地位,讨论儒家文化与中国社会结构时用“推”字并非费孝通独创。
    B.作为人和人之间关系形成的纲纪,“伦”是社会结构中不变的架格,这种差等的次序,是先于个人而存在的。
    C.后人对“差序格局”的解读,既忽略了涉及的等级制,也忽略了差序人格,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认识还不充分。
    D.两则材料都围绕“差序格局”展开,各有侧重,异中有同,都肯定了“伦”在差序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费孝通以中国社会结构“差序格局”“水波纹”为鉴,反照西方“团体格局”“捆柴”式镜像,采用的是人类学经典方法——比较法。
    B.费孝通在阐述“差序格局”概念时,引用“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一名言为证,可见儒家思想在维持差序格局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C.差序格局会影响人格,比如“熊汉家里横”,指那些在社会上受欺负、没本事的男人,在家里多半专制蛮横,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D.差序格局刚性的一面,被水波纹的形象本身以及“由己推人”的相关论述消解,因而,差序格局用“水波纹”这一比喻是不恰当的。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差序格局”动态性特征的一项是(3分)
    A.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B.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C.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D.公而忘私,国而忘家,人所尚也,何者?为其超越一己之小限而献身于大公也。
    4.材料一第3段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请以下面刘姥姥的相关情节为例,说说差序格局的立体性是如何体现的。(6分)
    秋尽冬初,家中冬事未办,狗儿在家闲寻气恼,刘姥姥对女婿,既以长辈身份教育,又以她的经验和见解开导。想起和金陵王家连过宗,所以动身一进荣国府,借周瑞家的见到凤姐,对凤姐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最后凤姐给了她二十两银子。
    (二)现代文阅读11(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麻雀
    周立波
    三天以前,上海捉篮桥西牢五层楼上九号房间的小陈,在午睡时间,捉住了一只飞进铁门里来的麻雀。他从白色斜纹布的囚衣的袖子上,撕下两片小布条,缠住它的脚和翅膀根,藏在叠着做凳子坐的三条绒毯的背后。晚饭后,这件事情被许多人知道,近边几个房间里的年轻点的人都要求传过去看看。在外面,谁都不会喜欢麻雀这种过于平常的小鸟,但在囚房里,它变成了诗里的云雀和黄鹂。
    传到我们房里来,我把它放在手掌上,要它尝尝我们特别为它留下的饭粒。它不吃,眼睛只望着铁窗子外的一小块还很明亮的天空,拍动它的小翅膀,想飞出去。它真像一个第一次被捕的囚人,没有食欲,而且是极度的不安和焦躁。
    大家决定把麻雀留到第二天中午再放,并且请它顺便带封信出去。写上这样一句话:
    “请爱惜你的每一分钟的自由,朋友。捉篮桥监狱囚人启。”
    我们发出快乐的笑声,这是在牢监里的十分愉快的一晚。麻雀从后面的房间传回,传到十二号房间的隔壁,小柳伸手到门外去接,没有接到麻雀,手被一个人的皮鞋踢了一下,通夜不熄的昏黄的电灯的光亮里,二十七号英国人的高大肥胖的身子显现在他的房间的前面。
    二十七号是狱卒里面的有名的人物,他的有名,不是因为他聪明,而是因为全监狱的所有的橡皮鞭体罚,都是由他来执行。他的样子不凶恶,红润的、丰满的脸上倒是常露着笑容。但他有一个特别的脾气,常常是出人意外地,他停止在什么人的房间的前面,用生硬的中国话问道:“喂喂,讲给我听听,猪头三是啥意思,嘿?”刚说完就走,并不等待着回答。显然的,他只是在欣赏自己说的这句中国话的发音。和别的英国人一样,他常常无缘无故地打打人玩玩,和别人不同的地方是他不用手打,总是打开囚房的铁门,从黄色制服的裤袋里拖出粗短的黄色警棍来,手捏着棍身,用那系在柄端的白色细麻的绳圈,在你的手背上、眼角上随意地抽打两三下。给你留下两三条精致的、红色的鞭痕以后,他用生硬的上海话,嘱咐你:“下次当心。”他关上铁门,心满意足地走了,在他的背后,留下一阵风。
    麻雀就是落在他的肥大的手掌里,他把它丢在走廊上,用他穿着硬底皮鞋的右脚踩在它身上,抄下小柳的号码,他心满意足地走了,在他的背后,留下一阵风。
    那一夜,我们都睡得很迟,也再没有人说话。这狭小的囚房显得更加的狭小,这三面深绿色的墙壁,一面深黑色的铁门,好像都在追拢来,迫得人透不过气。
    第二天早晨,打扫走廊的囚人捡起麻雀的尸体,抛到了窗子外,我们好像看见我们对于自由生活的一个黄昏的快乐的梦想也被抛到了窗子外,剩下来的只是铁门、饥饿、无聊、英国人的皮鞋。
    第二天,小柳被判决吃三天冷水饭。冷水饭是一个恰当的名词。翻译这名词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着精妙的感觉的人。这不是在你吃的米饭里放些冷水的意思,而是原来只能吃到半饱的定量的米饭,每顿再要减少一半,或三分之二。两三口吃完一顿饭以后,眼睛贪馋地望着空的盛饭的洋铜罐,全身真像淋了一大瓢冷水。
    去年冬天很冷。小柳扯下了牢牢地缝在棉裤腰上的一条紧裤的带子,每天晚上用来扎紧盖在脚上的绒毡,免得被掀开,透进风来,吹得全身整夜都冰冷。后来二十七号查到了这一条带子,他认为这是小柳想要自杀的证据,他很郑重地从别的牢监里叫了一个懂得外国话的囚人,替他做翻译。他首先问小柳为什么忽然想要上吊了。小柳很吃惊,说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要这样,只是怕冷。他不相信。小柳告诉他,自杀的行为是和他的人生观绝不相容的。还是不相信。不知道为什么,二十七号在那天显得特别的仁慈、和蔼和聪明,非常爱说话。他向小柳开始了一篇相当长的,关于“家庭和自杀”的讲演,首先他赞美中国人浓厚的家庭观念的可贵,其次说明了英美的家庭和中国的家庭的不同,这中间,为了增加他的演辞的风趣,他还用上低音唱了一曲不知谁作的《甜蜜的家》的短歌,并且引证说,孔夫子也曾经说了“甜蜜的家”是很重要的。孔夫子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说过“甜蜜的家”的呢?我没有读过《论语》,不知道。
    那一番对话,只引到了那个预备好了的判断,就是,小柳一定会自杀,而且就在当天的晚上。当一个人的青春的生命的火簇正熊熊地烧着,正在渴想着自由和生活,对祖国和人类光明的愿景抱着热切的希望的时候,另外一个人走到你面前,带着悲悯的眼睛,说你一定会上吊,而且就在当天的晚上,你会以为这是和你开玩笑,但是,这一切在这里面都是只能叫作严肃的,而且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冬天太冷了,为了一条小小的裤带的缘故。
    为着“人道”,也许是为要替中国革命“保存”干部的缘故,那一次二十七号灌了小柳三天冷水饭。这一次因为麻雀的案子,又是三天。小柳拒绝了我们代吃冷水饭的请求,他说:“我这几天也实在吃不下饭去,我好像有点神经衰弱的样子,总想着那只麻雀……”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革命者们曾寄希望于麻雀往牢监外带信,联通外界,获得营救和自由。
    B.小麻雀没有食欲,表现出极度的不安,暗示了它将死于非命的悲惨结局。
    C.狱卒的中国话不很流利,但他喜欢说,并不是因为他愿意与犯人们交流。
    D.小柳曾经两次受到吃冷水饭的惩罚,心情不一样,第二次是心甘情愿的。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麻雀死后牢狱中“再没有人说话”,与前文“快乐的笑声”对比强烈,小说氛围由此发生变化,情节也由此转折。
    B.小说详细地描写了制服和警棍的颜色以及绳圈的材质,说明鞭打给犯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从而表现了狱卒的冷血和暴戾。
    C.小说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不时会以“我”的口吻发两句议论,对翻译“冷水饭”的人的感慨,意在突出这种刑罚的残酷。
    D.小说写狱卒平时残忍地对待囚犯,又会耐心劝慰他认为要自杀的小柳,展示人性的复杂,避免了人物形象的符号化。
    8.小说运用多种手段以取得语言上的讽刺效果,请简要分析。(4分)
    9.主角是囚房里的革命者,小说却花费大量笔墨写麻雀和狱卒,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封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史,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B.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C.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D.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
    B. 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
    C. 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D. 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太宗赞同封德彝的意见,认为天子应该养育百姓,不应辛劳百姓以养活自己宗族,于是将有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为县公。
    B. 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C. 唐太宗向张玄素询问政事,张说隋亡在于君王专权,以致下谀上蔽,若君王能分任贤能之臣,考核成败,赏罚分明,一定能够大治。
    D. 裴矩是隋朝的旧臣,进入唐朝后,忠于国事,不做面从之臣,敢于进言,对唐太宗的不当行为谏诤,受到唐太宗的认可和当众表扬。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14. 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空囊①
    杜甫
    翠柏苦犹食,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卤莽②,吾道属艰难。
    不爨③井晨冻,无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注]①此诗作于安史之乱。②卤莽:通“鲁莽”,苟且偷安。③爨:烧火做饭。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借食“翠柏”“晨霞”来表现自己乱世中不同流俗的高尚品节。
    B.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揭示囊空的根本原因是诗人坚守“吾道”。
    C.颈联描写了百姓晨炊无米、夜寒难御的贫状,传达出对百姓的同情。
    D.尾联诗人说自己已是身无分文,却还要强留一钱在空囊之中。
    16.这首诗与杜甫的《登高》相比,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琵琶行(并序)》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目。
    “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春风送暖,大地万物复苏。那埋在地下的野草的种子,安睡了整个寒冬,仿佛响应春风的“号召”,翻了一个身,迫不及待地钻出来,发了芽。草原上、山坡上、野地里、河沟边,就连那石头缝里,也都长满了绿色的芽,___________;柳树儿见小草不畏早春的严寒,积极向上,自己也不甘落后,枝头的嫩芽儿睁开惺忪的睡眼,争当“怒放的生命”,春风一吹,全都______起来,“万条垂下绿丝绦”绿意婆娑,妩媚多姿!
    如果春风是诗中浪漫、空灵的神来之笔,平平仄仄春风暖,春天便是是自由、绚丽的一首长诗。充满_______的春风,愉悦我疲惫的身心,______我孤独的灵魂。人世间,春天里,我怎不爱这“不拘一格送温暖”的春风浩荡!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春意阑珊   饱满   如诗如画   慰藉
    B. 春意盎然   丰满   如诗如画   安慰
    C. 春意盎然   饱满   诗情画意   慰藉
    D. 春意阑珊   丰满   诗情画意   安慰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如果春天是自由、绚丽的一首长诗,平平仄仄春风暖,春风的神来之笔便是诗中的浪漫、空灵。
    B. 平平仄仄春风暖,如果春天是一首自由、绚丽的长诗,春风便是诗中浪漫、空灵的神来之笔。
    C. 平平仄仄春风暖,如果春天是自由、绚丽的一首长诗,春风的神来之笔便是诗中的浪漫、空灵。
    D. 如果春天是一首自由、绚丽的长诗,平平仄仄春风暖,春风便是诗中浪漫、空灵的神来之笔。
    20.文中画波浪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那埋在地下的野草的种子,经过整个冬天的冬眠之后,终于在春天发芽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请联系语段说明原因。(5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植物学家通过实验发现, ① ,主要是因为其体内具备两种物质——生长素和叶黄氧化素。生长素分布在向日葵花盘下面的茎部,主要作用是刺激向日葵的植物细胞快速分裂、繁殖,进而促进向日葵生长发育。但生长素畏光,会受到光的抑制,所以向日葵花盘下茎部背光的那侧,细胞纵向伸长的速度更快。②,向日葵的茎端就会向阳面弯曲,花盘便向太阳倾斜。③ ——叶黄氧化素的作用却恰恰相反,它能抑制植物细胞生长,并且它本身是喜光的,(   )。因此,叶黄氧化素会在向日葵向阳的一面累积,从而使向日葵的茎向太阳方向弯曲。随着太阳的移动,光照的方向改变,生长素与叶黄氧化素的活性也在不断变化,向日葵顶端的花盘便随太阳也不断改变方向。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光照会把它的活性增强B. 活性的增强来自于光照
    C. 光照会增强它的活性  D. 活性的增强便源于此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6 个字。(6 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田间完成了伟大的创造,挑起了全球的粮食之担;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用他心头的“一团火”温暖别人,照亮别人;钟扬教授的足迹延伸到植物学家的“无人区”,投身科普、教育工作……试问,哪一个伟大的成就不是源自内心的热爱?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或感悟?以“因为热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