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一试题库 > 月考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选科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2-11-1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绝密★启用前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选科适应性检测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历史地看,古代中国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曾有过诸多精微的阐释,如《诗经》所描述的工匠在制作玉器、象牙、骨器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仔细、认真与执着;墨家及其弟子所提倡的“强力而行”的敬业精神;如《考工记》所倡导的“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的“臻达极致”的技术追求;“庖丁解牛”所表达的“道技合一”的工作境界,等等。然而,自进入大工业时代以来,中国传统分散化的手工生产方式迅速衰落,传统工匠日渐沦为社会的边缘甚至成为机器的附庸;产品以标准化、单一化的形式存在,缺乏独特性、人情味,缺乏个性、亲切感;技术甚至发展为压制、支配与统治人类和社会的外部力量,等等。虽然不能说工匠精神消失了,但在机器化和标准化社会生产条件下,它确实被削弱和忽略了。而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领域,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从而导致急功近利现象的出现,并延伸出“重眼前,轻长远”的工作思维,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和战略投资意识,能静下来精心研发、打磨产品的人越来越少。
    (摘编自彭新武《工匠精神的中国语境》)
    材料二: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概括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激励广大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立志成为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执着专注,是工匠的本分。许多优秀工匠短则十几年、长则几十年专注于一项技艺或一个岗位,经过持续不断地磨炼,才最终获得卓越的成就。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许振超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还带领团队多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让“振超效率”成为港航界的“金字招牌”。
    精益求精,是工匠的追求。不骄傲、不满足、不凑合,精益求精是大国工匠共有的精神气质,正是因为追求完美,才让他们不断超越自我。工作中,“80后”技术工人、江苏省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陈亮给自己定下这样的准则。为了提高产品精度,陈亮打破常规思维,通过“移植工序”,把“铣”和“磨”组合使用,终于在不断尝试中成功。
    一丝不苟,是工匠的作风。辽宁沈阳的铆焊专家杨建华,从一名初中没读完的普通工人到登上国家科技进步奖领奖台,用了39年。《铆工工艺学》,随便提一个要点,他就知道在哪一页;随身携带记录本,几十年来足足记了上百万字……“岗位可以平凡,追求必须崇高。”杨建华这样说。
    追求卓越,是工匠的使命。很多大国工匠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努力把产品品质从99%提升到99.9%,再提升到99.99%,向更高、更好、更精的方向努力。航天特种熔融焊接工高凤林,被称为“金手天焊”。火箭发动机大喷管焊缝长近900米,管壁比一张纸还薄,焊枪多停留0.1秒就有可能把管子烧穿或焊漏,导致损失上百万元……高凤林经过艰苦的努力,最终成功完成任务。
    (摘编自张烁、吴月《在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
    材料三:
    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面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不迷信权威的每一个观点。他知道,自己直接观察到的一些事实表明水稻具有杂交优势,“无优势论”是没有试验依据的推论,这一推论与自交系的杂交优势现象相矛盾,袁隆平坚信搞杂交水稻研究有前途,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从而拉开了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序幕。……
    1964年7月5日,“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4天了。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
    两年后,袁隆平的一篇论文《水稻雄性的不孕性》发表,它宣示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和实现途径,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
    (节选自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3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工业时代,传统工匠都沦为了机器的附庸,机器化和标准化社会生产条件使工匠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或忽略了。
    B.许振超多年来始终专注于集装箱的装卸工作,练就了“一钩准”等绝活,还带领团队多次打破了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
    C.材料二末段通过列数字、做比较、夸张损失程度,突出了焊接火箭发动机大喷管焊缝的难度之大,从而赞美了高凤林。
    D.袁隆平的成功既是偶然的又是必然的,偶然是指他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必然是因为他日夜盼望找到这种不育株。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指出在当今社会,由于人们受“重眼前、轻长远”的工作思维的影响,变得急功近利,而工匠精神随之式微。
    B.材料二通过解说工匠精神的内涵,提出了劳动者应立志成为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的论点,并举大量事例做了论证。
    C.材料三的各段,第一段揭示袁隆平成功的一个思想基础,第二段写他的成功,第三段强调他在写作论文方面的才能。
    D.三则材料虽然选取了不同的内容,在手法上或者议论,或者叙述,但都是以工匠精神为内核,这是它们的内在联系。
    4.请根据材料二,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袁隆平身上主要有怎样的工匠精神?(4分)
    5.材料一和材料三在文体上有怎样的不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三十四师
    魏巍
    周恩来一听那个穿黑棉袄的人是三十四师的,不禁喜出望外。自从在油榨坪给他们发出最后一个电报,就再没有得到他们的消息了。今日一见高春林,几乎将他拥抱起来,一连拍打着他的肩膀说:
    “小伙子,你是三十四师的吗?现在怎么样?”
    高春林由于过分激动,竟呜呜地哭起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唉唉,不要这样!不要这样!讲讲情况,你们师现在还有多少人哪?”
    “就……剩下我一个人了……”他哭着说。
    “怎么?剩下你一个人?”
    “是的。”高春林说,“我们全师守卫阵地的前几天,就伤亡了两三千人。可是我们不能退呀!陈师长对我们说,为了掩护党中央,就是死了也要顶住。等中央纵队过了江,我们已经被包围了,撤不出来了。突围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最后一次,陈师长要我们彻底轻装,每人一支步枪,都上好刺刀,他自己也拿着一支步枪,上了刺刀,亲自在前面领着我们,硬是拼了出来。可是只杀出来二百多人,其余的又被敌人打回去了……”
    “出来以后,你们到哪里去了?”
    “我们到兴安东南的山区开展游击战争。可是敌人又追了上来。这地方尽是瑶族,话又不懂,没法开展工作,粮食问题无法解决,我们就困在大山上了。陈师长对我们说:‘这山上不是有草吗?咱们吃草。’我们真的在山上吃了三天野草……”
    “后来呢?”
    “后来实在坚持不下去了,陈师长就找我们开会商议,大家觉得还是到汉族地区好些,于是就决定突围向道县前进。这次突围又打了两仗,等到了道县,已经剩下八九十人了。”
    “你们为什么要去道县?”
    “这是我们的来路,究竟熟悉一些。如果实在没有办法,我们就回到江西,回到老苏区去。我们到了道县山区不久,来了一个小学教员,原来是县委同我们取联系来了。我们都高兴坏了,以为有了希望;谁知道敌人又来包围我们,又来了好几千人。这一天打得好激烈呵!我们边打边向东撤,到下午就剩下十几个人了,重机枪带不动,陈师长就让我们破坏了两挺,最后留下了一挺……”
    “电台呢?”
    “电台早就砸了。等到黄昏,就剩下陈师长、他的警卫员和通讯员,还有我一共四个人了。敌人一看只剩下我们几个人,就疯狂起来,吼吼叫着往上冲,要抓我们活的。这时陈师长就对着敌人骂道:‘白狗子,不怕死的,你们来吧!’说着一卷袖子就抱着那挺重机枪打起来。霎时间就把冲锋的敌人撂倒了一片。敌人不敢往上冲了。没想到,这时候,陈师长的腹部已经负了重伤,肠子流出来了,连重机枪腿也泡在血汪里了……”
    高春林激动得声音有些战抖,停了停才说下去:
    “我抱着机枪把敌人打下去了。师长就望着我们,微微一笑,指指自己的头说:‘你们赶快补我一枪,行吗?你们要知道白狗子抓住我活的,是会得到很多赏钱的,如果是死的,就不那么值钱了。’我们哭着说:‘师长,我们死就死在一块儿吧。’他看看我们,样子很不满意,就斥责说:‘你们这样就是对同志的爱护吗?’说着,要拔警卫员的短枪,警卫员哭着跑到一边去了。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师长拉着我的手说:‘高连长,今天我死了,只是小事一件。遗憾的是中央给我们的任务没有完成。另外,我们三十四师全军覆没,连个汇报情况的都没有。’说着,他又紧握着我的手,望着我说,‘高春林同志,你能突出去给中央送个信吗?你能接受我最后给你的任务吗?’我一想,他的意见也对,不然,全军会怎样议论我们三十四师呢!我一定要赶上部队,给中央汇报:我们全师是打到了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可是我们没有一个人向敌人投降!”
    周恩来的大眼睛里充溢着明晃晃的泪水。他轻声地问:
    “陈树湘呢?他后来怎么样?”
    “我借着夜暗突围以后,第二天就听说他们三个人被俘了。敌人用担架抬着陈师长,想回城献功。像陈师长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忍受这样的屈辱!眼看天快亮了,他悄悄解开衣服,撕开警卫员给他扎上的绷带,用手伸进伤口,把自己的肠子扯了出来,用尽平生气力把自己的肠子扯断……”
    周恩来一向有极强的抑制力,这一次却抑止不住,倾泻了大串的眼泪。
    那位穿银灰色大褂的来人补充道:
    “陈树湘同志的事,我们在全州也听说了。是抬担架的老百姓传出来的。老百姓还说,共产党有这样的人,怎么会不成功呢!关于陈树湘的消息,报上也登了,我来的时候,还带了报纸。”
    说着,他掏出两张长沙版的《大公报》,周恩来接过一看,其中一则标题是《陈树湘之首级解省悬挂示众》。周恩来心里登时一震,眼睛在题目上停住,呆了好几秒钟。接着看下去的时候,眼睛有些模糊,句子在断续地跳动:由衡阳本部行管饬收该匪陈树湘尸体拍照,并割取该匪首级转解注明核办……合将该首级示众,仰军民人等一体知照……
    下面还有一张图,正是陈树湘尸体的拍照。周恩来看到这里,眼睛发黑。他把报纸交给警卫员,由悲痛转为愤恨,喃喃自语:
    “走着瞧吧,我们是不会便宜他们的!”
    (节选自长篇小说《地球上的红飘带》)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春林是三十四师一名普通战士,他在全师覆没的最后关头,接受师长陈树湘命令,突围出来向中央汇报三十四师的情况。
    B.陈树湘虽然突出了敌人多重包围圈,但最终还是被抓获,他为了不让抓他的敌人获得赏钱,就动手扯断自己的肠子,英勇牺牲了。
    C.突围出来的红军人数由二百多人,到八九十人,再到十几个人,最后到四人,数量的减少反映了战术的失误、突围之艰难。
    D.敌人对视死如归的陈树湘极为憎恨,就残忍地割下了其首级,悬挂示众,还把他的尸首照了相登到报纸上,来震慑天下百姓。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春林的答语“就……剩下我一个人了……”虽然简短,却用了两个省略号,表现了他因为陈树湘已经牺牲而悲痛的心情。
    B.这个节选部分主要内容是周恩来与高春林的对话,其中,周恩来的话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塑造红军将领英雄形象的作用。
    C.“电台早就砸了”一句照应了开头部分的“就再没有得到他们的消息了”,使内容交代得完整,作品结构也显得无懈可击。
    D.“眼睛在题目上停住,呆了好几秒钟”一句,通过白描手法写出了周恩来知道陈树湘被杀的消息后痛苦的心情,生动传神。
    8.从全文看,周恩来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4分)
    9.请简要分析陈树湘的故事是用怎样的视角叙述出来的?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视角?(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李复为郑滑节度使,表为判官。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乃及右职。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诸将惭,遽出就坦谢。复卒,诏姚南仲代之。盈珍以南仲本书生,易之,曰:“是将材邪?”坦私谓人曰:“姚大夫外柔中刚,监军若侵之,必不受。我留,恐及祸。”乃从复丧归东都,为寿安令。盈珍果与南仲不相中,幕府多黜死者。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帝谕坦曰:“二人所献皆家财,朕已许原,不可失信。”坦曰:“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帝曰:“联既受之,奈何?”坦曰:“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帝纳之。裴均为仆射,将居谏议、常侍上,坦引故事及姚南仲旧比。均曰:“南仲何人?”曰:“守正而不交权幸者。”均怒,遂罢为左庶子。再迁户部侍郎,判度支。或告泗州刺史薛謇为代北水运时,畜异马,不以献,事下度支。坦遣吏验,未反,帝迟之,更遣中人刘泰昕往。坦曰:“事付有司,而又遣宦官,岂有司不足信乎?”三奏,帝乃止。表韩重华为代北水运使,开废田,列壁二十,益兵三千人,岁收粟二十万石。初,坦与宰相李绛议多协,绛藉为已助,及坦出半岁而绛罢。吴少诚之诛诏以兵二千屯安州坦每朔望使人问其父母妻子视疾病医药故士皆感慰无逃还者惟请收军吏闰月粮助行营为人所非。元和十二年卒,年六十九,赠礼部尚书。
    (节选自《新唐书·卢坦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少诚之诛/诏以兵二千屯安州/坦每朔望使人问其父母/妻子视疾病医药/故士皆感慰/无逃还者/惟请收军吏闰月粮助行营/
    B.吴少诚之诛诏/以兵二千屯安州/坦每朔望使人问其父母妻子/视疾病医药/故士皆感慰/无逃还者/惟请收军吏闰月粮助行营/
    C.吴少诚之诛/诏以兵二千屯安州/坦每朔望使人问其父母妻子/视疾病医药/故士皆感慰/无逃还者/惟请收军吏闰月粮助行营/
    D.吴少诚之诛诏/以兵二千屯安州/坦每朔望使人问其父母/妻子视疾病医药/故士皆感慰/无逃还者/惟请收军吏闰月粮助行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易之”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愚公移山》)中的“易”字的意思不相同。
    B.白衣,本意白色衣服,古时多为平民所穿,所以可指平民;也可指官员受处分的身份。
    C.“帝纳之”与“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中的“纳”字意思相同。
    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俸禄学校粮饷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卢坦非常耿直,在他任郑滑节度使判官时,监军薛盈珍屡次干预军中政务,他总是能够据理力争;对大将的失误,他也予以谏阻。
    B.李复死后,卢坦察觉代替李复的姚南仲将与自己不合,于是借李复丧事之机,回到东都,做了寿安县令,可见他的目光比较长远。
    C.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违诏进奉而遭弹劾,皇帝本想网开一面,卢坦进言不可因小信失大信,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D.将领们喜欢一个擅长吹笛的人,就请求李复,想要这个人担任要职,在卢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后,诸将都很羞愧,并向李复谢罪。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乃及右职。
    (2)事付有司,而又遣宦官,岂有司不足信乎?
    14.根据文段,请简要说明卢坦得罪裴均的前因后果。(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题弟侄书堂
    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叙写弟侄尽管贫困至极、度日艰难却仍然能够谨守礼道,勤奋修习学业。
    B.“家山虽在干戈地”但仍“常修礼乐风”,对比中凸显了弟侄卓然高洁的品格。
    C.诗人在尾联中劝勉弟侄勿浪费光阴,因为学习是终身大事,为此吃苦是值得的。
    D.这首诗语言。上通俗平易,质朴之至,仿佛从心中自然流出,毫无半点雕琢痕迹。
    16.请简要赏析本诗的颈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曹操《短歌行》中运用名人典故表达热情接待贤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古诗词中,“浊酒”意象多意味着深厚、凝重的忧愁,如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设问和比喻的手法突出了忧愁之繁多。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古代汉语最大的特点就是 ①   ,用它写作诗歌和散文,可以达到回味无穷的境界。同样是写风雪夜归,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只用了二十个音节,弗罗斯特的《雪夜林边小驻》却用了一百零八个音节。虽然它们都达到了卓越的艺术境界,但是谁更精致更上口,   ②   唐诗宋词享有“古汉语之花”的美誉。它音韵和谐,音节齐整,是世界上最精致的诗品,跟古代汉语的这个特点密不可分。但是古代汉语也有明显的短板,它不太适合严密的逻辑论证,在科学原理的表述方面,也有些   ③   。例如“圜,一中同长也”“方,柱隅相讙也”,刚刚启蒙的孩子很难理解“中”指圆心,“长”指半径的长度;也很难理解“柱隅”就是直角,“相讙”就是相匝的意思。民间当然不会用这样的交际工具,不仅它会抑制理论科学的发展,也会叫三百六十行的师傅们难以无法授徒。他们得用各自时期的白话——要知道,中国古代理论科学无法与古希腊罗马相比,但在各种工艺上,却长期领先。这仿佛是一种悖论,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文白两种语言环境作用的结果。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①  ,长大后也很难忘记,即使长时间不用,但只要一提起,与之相关的记忆便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诗词深深扎根在脑海深处、古文修养浸透在血液之中,正是传统文化的内化于心,也是“童子功”的厉害之处。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想要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多读多记是必要条件。若是腹内草莽,必然不可能口吐莲花。诗词大会舞台上,选手们出口成章的背后,又何尝不是从小的阅读背诵和长年的储存积累。
    当然,多读多记不等于死记硬背,理解体会至关重要。在当前古诗文教育中,有些家长只看重孩子背诵的数量和准确度,有些老师“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的填鸭式灌输 ②  ,也让学生们在实际运用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童子功”的底子要从小打下,更要常读常新。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它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就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来说,小时候我们按照表面意思理解,或许只能明白这是苏轼借月亮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但若干年后,当我们一个人身居异乡,又恰逢中秋之夜,当我们抬头仰望圆月, ③  ,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对词义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2.第二自然段的两个引号各表达怎样的意思?请简要分析。(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类历史发展告诉我们,“时代的性格就是青年的性格,时代的精神就是青年的精神。”时代怎样,青年就怎样;青年怎样,时代发展和未来就怎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对广大青年提出了“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要求。然而,现实生活中也有股股暗流——“逐利而行”的思维,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观念,关注物质、关注享受的风气,都在销蚀着当代青年的理想与激情,有些辨别力、抵抗力相对弱的青年,就极易成为暗流涌动中的牺牲品。
    青年人应以怎样的姿态跻身于新的时代?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么样的思考和感受?请联系当今社会现象,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