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二试题库 > 月考 >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2-11-1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1. B A.“明珠般的北斗七星就是一个永悬天际的巨大时钟,它使中国古人渐渐掌握了观测北斗七星以确定多种时间的技巧”错误,因果倒置,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中国古人已渐渐掌握了观测北斗以确定多种时间的技巧,使北斗星成为一个永悬天际的巨大时钟”可知,掌握以斗定时的技巧才使得北斗星成为一个巨大时钟,选项因果倒置。 C.“北斗系统是我……巨型复杂科技系统”错误,偷换概念。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北斗系统是“巨型复杂航天系统”,不是选项所说的“巨型复杂科技系统”。D.“支持用户数量提高了1200万”错误,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二第四段“支持用户数量从50万提高到1200万”,不是选项所说的提高了1200万。 
    2. D  “两则材料都采用了引用论证方法,大量的文献引用”错误,材料二是新闻报道,说它使用“引用论证方法”不严谨,且材料二并没有“大量的文献引用”。
    3. C  “北斗七星,近紫薇宫南,在太微北”错误,不属于“以斗定时之法”,该选项为北斗七星所在位置。  4. ①语言准确严密:材料一多处引用相关典籍,严谨而有说服力;材料二通过具体数据的引用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②语言生动形象:材料一运用比喻论证,如“永悬天际的巨大时钟”等,使语言于严谨中见生动;材料二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弯道超车”“多面手”等表述,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   
    5. ①结合起步晚、底子薄的国情,选择分“三步走”的战略。②独树一帜,坚持走“混合星座构型”的特色发展之路。③开创通信导航一体化的独特服务模式,更好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6. B “‘我’感到很伤心”于文无据。原文只说“起初,因为我佩着勋章,那些伙伴对我颇有礼貌,问我是怎样获得勋章的。我便拿出奖状给他们看,上面尽是些冠冕堂皇的词语,诸如“RATELLANZA”“ABNEGAZIONE”,等等。但是,透过这些辞令,可以看出真正的含义:我受奖仅仅由于我是个美国人。打那以后,伙伴们对我的态度有点变了”,并没有说到“我”对这些的感受。故选B。
    7. C    “依然对未来充满憧憬”理解错误。根据原文描写“他的目光越过我,望着窗外。接着他哭了。‘我简直忘不掉悲痛。’他边说边哽咽着。然后他失声痛哭,又抬起头,茫然呆视着,咬紧嘴唇,泪流满面”,少校妻子的死对他打击很大,以至于他“对那些照片却很淡漠”,说明他对未来并不抱有期待。
    8. 环境特点:深秋迟暮、寒冷凄凉、萧瑟阴郁。作用:营造了深秋寒冷萧瑟、满目沧桑的阴郁氛围,烘托出人物的迷茫、苦闷、消沉、绝望,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死亡的恐惧,同时也为全文奠定了沉重的悲情基调。   
    9. (示例)①战火纷飞的意大利,对于故事的叙述者“我”——一个美国人来说,是异国他乡;②远离战场的米兰,对于经历了血与火的伤病员来说,是另一个世界,是“异乡”;③战争的创伤导致这些九死一生的军人疏离社会,与正常的生活“隔绝”,孤寂地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
    10. C 句子大意是:从前,范阳有一个叫祖逖的人,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少有大志”是“范阳祖逖”的谓语和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中夜”是“闻鸡鸣”的时间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琨”是“蹴”的宾语,“觉”补充“蹴”的状态,紧密相连,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 
    11. C  “文中是指部队的编制单位”错。从原文来看,“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这里的“部曲”是指祖逖的私家军队。
    12. A “仍然尽力支持”错。原文是“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只给了一千人粮食,三千匹布,连军队都没给,让祖逖自己招募,算不上“尽力支持”。
    13. (1)祖逖没有答复这封信,而听凭双方民间互相贸易,收取十倍的利润。(2)祖逖知道大功不能告成,情绪激动引发重病。(1)题得分点有:报,答复;听,听凭;互市,互相贸易。
    (2)题得分点有:遂,成;感激,情绪激动。
    14. (1)祖逖多次拦击后赵军队取胜,使得后赵疆土缩小,后赵王石勒不得不向祖逖示好,要求通使及互市;(2)祖逖没有阻止民间互相贸易,并约束士兵不要侵犯后赵百姓,使得两国边境稍微得到了休养生息。
    参考译文:
    从前,范阳有一个叫祖逖的人,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是臣下怨恨叛乱,由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外族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祖逖这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 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招募士兵。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祖逖已经进入谯城,石勒派遣石虎包围了谯城,桓宣来解救祖逖,石虎解围而去。晋王传檄文昭告天下,称:“石虎胆敢率领犬羊乌合之众,渡过黄河荼毒民众,现派遣琅邪王司马裒等九军、精锐士卒三万,由水、陆四路直赴贼寇所在地,受祖逖指挥。”大兴三年,祖逖镇守雍丘,多次派遣兵士拦击后赵军队,后赵镇守的将士归附祖逖的很多,后赵疆土日益缩小。这一年秋天七月,皇帝下诏加封祖逖镇西将军,祖逖在军中,与将士同甘共苦,严于律己,广施恩惠,勉励督促农业生产,安抚接纳新来归附的人,不论贵贱都加以礼遇。祖逖在积谷练兵,为夺取黄河以北做打算。后赵王石勒很担心这件事,于是到幽州为逖修了祖父、父亲的坟墓,安排了两户人家替他们看守祖坟,于是给祖逖写了一封信,请求通使及互相贸易。祖逖没有答复这封信,而听凭双方民间互相贸易,收取十倍的利润。禁止将领们不使他们侵犯后赵的百姓。两国边境之间,稍微得到了休养生息。四年秋七月,朝廷让尚书仆射戴渊为西将军,镇守合肥,祖逖已经扫除了障碍,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土地,而戴渊突然有一天来统领这里,祖逖内心怏怏不乐,又听说王敦与刘刁互相结怨,将要有内乱。祖逖知道大功不能告成,情绪激动引发重病。九月,死在雍丘。豫州的男女百姓都像失去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谯国、粱国之间都为祖逖建立祠堂。祖逖去世后,后赵多次侵犯河南,攻取了襄城、城父,包围谯城。豫州刺史祖约不能抵抗,退守寿春。后赵于是攻取陈留,梁、郑之间又骚乱不安了。
    15. C  “‘郁郁’写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感伤”分析错误。“郁郁”此处意为“浓厚的香气,旺盛的气息”,此句是借淮河的美景来委婉地传达出对北方抗金军民的崇敬之情。
    16. ①一、二句侧重于动作描写,描写客到淮河频频不断地畅饮淮河水,表现了诗人对故土无限的深情。②三、四句从味觉来写,以东南水咸来对比衬托淮水味美,来表达对中原故土的深情热爱。③五、六句从视觉来写,描绘淮河春风绿波之美景,来表现诗人对中原地区的眷恋之情。④七、八句直抒胸臆,写淮河水中含有抗金英雄的热泪,劝解不要饮用,透露出沉重的故土分割之痛。
    17(1)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2).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3).寄蜉蝣于天地  , 渺沧海之一粟 18. ①摇曳生姿/翩翩起舞 ②拍案叫绝/赞不绝口 ③美不胜收   
    19. 示例一:虎年春晚上爆红的《只此青绿》,用舞蹈语汇创造性转化《千里江山图》,舞蹈是动态的,画作是静态的,以动化静,带来更全方位的视觉享受。
    示例二:《只此青绿》在虎年春晚上爆红,它用舞蹈语汇创造性转化《千里江山图》,舞蹈是动态的,画作是静态的,以动化静,带来更全方位的视觉享受。   
    20. (1)“古月”是指《千里江山图》,“今人”是指当下的观众,其含义为:画家早已逝去千年,但是千载之后,那幅画的神韵却通过现代舞蹈的转化,熏陶了无数的观众。
    (2)妙处:①以改写诗句的形式来呈现作者的感悟,使得表达更加诗意和优美;②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千里江山图》比作“古月”,化平实为生动,激发读者想象;③诗句中包含了“古月”“今人”的今昔对比,在对比中传达出更为清晰悠远的历史感,诗情哲理并茂,更为精妙丰富。
    21. ①它可以受人控制;  ②如可采用深呼吸的方法;  ③可以安抚情绪。   
    22. A 文中划线句把“情绪”比成了“水”,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借代,“戎马”代指战争;
    B.比喻,把“千里澄江”比作一条白练;C.比喻,把自己的内心比喻成透明洁白的冰雪。D.比喻,把大弦的粗重的声音比喻成“急雨”,把小弦的轻柔的声音比喻成“私语”。
    23.(一)材料解读   本次作文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其中材料包含两段话。第一段着重解释“力行”的出处及含义;第二段强调“力行”的作用、力行与德行的关系,以及“力行品格”的主要内容。
    写作任务是紧扣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当代青年的身份,联系自身发展深入思考、认真规划,写一篇文章。
    (二)写作任务分解
    任务一:写作主题为“力行”
    材料已明确了“力行”的内涵,即努力实践,竭力而行;“力行”的意义与价值,即“仁”“君子之大德”;“力行”的表现,即建功立业、敢为天下先。
    任务二:阐述“力行”的当代意义
    材料中的两段话都侧重阐述“力行”的价值和意义,如“力行”的出处、早期儒家对“力行”的推崇等,写作任务要求联系民族复兴重任,即侧重阐述“力行”的当代意义。
    任务三:写作者身份
    “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当代青年”是这篇作文写作者的角色定位,写作时应结合对自身发展的思考。
    (三)参考立意:①当代青年要有敢为天下先、建功立业的力行品格;
    ②当代青年要肩负民族复兴的使命,力行证道;
    ③力行对个人、社会、国家意义重大。
    力行在左使命在右
    《中庸》中的“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道德经》中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都表明古人对力行的重视。当代青年肩负民族复兴重任,应传承先辈们的力行之道,重视力行,以自己的行动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力行在左,使命在右。学习先辈力行品格,以力行底色着墨靓丽人生。
    【分论点一,从“怎么办”角度提炼,号召青年向先辈学习。】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站在先辈的肩膀上,我们得以感悟力行之道。看,一场小型爆炸绽放于空地之上,中国的爆炸力学学科应声而诞。作为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的郑哲敏院士,是许多有志青年的偶像。他身上闪耀着力行之光。在与学生驻扎西北做研究时,他总说:“要干出汗的活。不要想着不出汗就出活。”他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这句话。扛钢板,搬器材,他什么都干。郑院士因为秉持 “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的信念,才毅然投身这门全新的学科。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力行品格,怎能不感染和鼓舞每一个有志青年呢?又如王德民院士,致力于改变当时中国油田开采技术落后的局面。他白天投入实地开采,晚上忙于科学研究,终于发明出一种比当时国际通用方法的产量高出70%的开采方法。这样的竭力前行,怎么能不收获成功?我们当代青年要学习先辈的力行品格,为自己的人生着好底色。
    力行在左,使命在右。树立远大志向,以力行品格助力民族复兴。
    【分论点二,从“怎么办”角度提炼,号召青年树立远大志向,坚定力行。】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君可见,神舟十二号科研团队的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仅为33岁,他们默默耕耘,竭尽全力,只为一个共同的航天梦而奋斗。君可见,奥运会的赛场上,“00后”的运动健儿们努力拼搏,为国家荣誉尽其所能。还有力行于考古专业的女孩钟芳蓉、力行于电子科研的天才少年曹原,以及无数在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的中国青年们……身为当代青年的一分子,我们要如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如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身体力行,为祖国的海晏河清献力。
    时代的浪潮汹涌澎湃,青年正前行在路上。让我们以勇锐盖过怯弱,凭力行压倒苟安,在时代画卷上绘出最美的花朵,助力民族复兴!
    【结尾号召凭借力行助力民族复兴,简洁有力。】
    【点评】本文题目为四字对称式题目。开头段落亮观点,展文采。中间段落素材丰富,既有先辈郑哲敏、王德民院士的事迹,也有青年钟芳蓉、曹原等后浪事例。并且,考生巧妙运用《滕王阁序》中的素材,为本文增色不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