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2-06-2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①分餐制的历史可上溯到史前时代,它经过了不少于3000年的发展过程。会食制的诞生大体是在唐代,而这种饮食方式的改变,是源于桌椅形制的改变一周秦汉晋时代,筵宴上实行分餐制;而高桌大椅的出现,成为分食制向会食制转变的一个重要契机。
    ②西晋王朝灭亡以后,匈奴、羯、鲜卑、氐、羌等族陆续进入中原,建立政权,这就是历史上的十六国时期。频繁的战乱,还有居于统治地位民族的变更,使得中原地区自殷周以来建立的传统习俗、生活秩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正是这种大的历史变革,导致了家具发展的新趋势,传统的席地而坐的姿势也随之有了改变,常见的跪姿坐式受到更轻松的垂足坐姿的冲击,这就促进了高足坐具的使用和流行。公元5~6世纪,束腰圆凳、方凳、胡床、椅子等新出现的高足坐具,逐渐取代了铺在地上的席子。
    ③在敦煌285窟的西魏时代壁画上,我们看到了年代最早的靠背椅子。有意思的是,椅子上的仙人还用着惯常的蹲跪姿势,双足并没有垂到地面上,显然当时的高足坐具使用不久或不普遍。在同时代的其他壁画上,又可看到坐胡床(马扎子)的人将双足坦然地垂放到了地上。洛阳龙门浮雕所见坐圆凳的佛像,也有一条腿垂到了地.上。
    ④及至唐代,各种各样的高足坐具已相当流行,垂足而坐已成为标准姿势。1955年在西安发掘的唐代大宦官高力士之兄高元理墓,发现墓室壁画中的墓主人像。他端坐椅子上,双足并排放在地上,这是唐代中期以后已有标准垂足坐姿的证据。可以肯定地说,在唐代时,至少在唐代中晚期,古代中国人已经基本上抛弃了席地而坐的方式,最终完成了坐姿的革命性改变。
    ⑤用高椅大桌进餐,在唐代已不是稀罕事,不少绘画作品都提供了可靠的研究线索。如传世的《备宴图》,描绘了宫中大宴准备情形:在巍峨殿宇的侧庭,摆着大方食桌和条凳,桌.上摆满了餐具和食品。还值得一提的是传世绘画《宫乐图》,图中十多个作乐的官女,也是围坐在一张大案前,一面和乐,一面宴饮。所不同的是,她们坐的不是多人合用的大条凳,而是一种很精致的单人椅。
    ⑥大约从唐代后期开始,高椅大桌的会食已十分普通,无论在宫内或是民间,都是如此。家具的革新直接影响了饮食方式的变化。分餐向会食的转变,没有这场家具变.革是不可能完成的。
    (摘编自王仁湘《分餐制在古代中国至少流行了三千年》,有删改)
    材料二
    ①在古代中国,筷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是主要的饮食工具,出现最早且被用作主要取食工具的是“匕”,是一种状如匕首、介乎刀和匙之间的餐具,长柄浅斗,像今天的汤勺。要理解在古代中国,为何“匕”作为饮食工具比筷子出现更早也更为重要,我们需要仔细考察历史上中国人通常摄入的食物种类。
    ②饮食史专家倾向于把食物分为两类:谷物类和非谷物类。以就餐而言,前者显然更重要,因为在许多地方,“吃一顿饭”通常就等于“吃了一种谷物”,无论是大米、小麦、小米还是玉米。这种表达方式,说明了谷物食品的重要性。而非谷物类食物被称为“菜”,有时被称作“下饭菜”,可见“菜”的主要功能是辅助人们摄入谷物食品。
    ③在古代中国,“匕”之所以是主要的饮食工具,是因为中国人最初就是用“匕”来取用谷物食品的,筷子最初则是用来夹取非谷物类食品的。这两种配套使用的餐具,在文献中被称为“匕箸”,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勺子和筷子”。在“匕箸”的表述中,“匕”在前,“箸”在后,显示出勺子在进餐工具中的重要地位,从根本上说,显示的是中国古人食谱中“饭”与“菜”的主次关系。今天在朝鲜半岛,我们仍能看到这种饮食传统的延续。就像中国古代的饮食习俗,朝鲜或韩国人通常用勺子取食谷物食品(即米饭),而用筷子夹取非谷物类的食品。
    ④古代中国人和今天朝鲜半岛居民用勺子和筷子来进食,反映了饮食和文化的双重影响。从上古到唐代,中国北方以及朝鲜半岛的主要粮食是小米。不过小米烧熟之后不易于团成块状,因此更适合煮成粥。根据中国礼仪文献,食粥用勺子更好,筷子则主要用于从有汤的菜中夹起食物,或夹取非谷物类的食品,是一种次于勺子的进餐工具。
    ⑤筷子的角色在汉代发生了变化,这与小麦粉制成的食品(如面条、饺子、煎饼和烧饼等)在此时开始变得日益流行有关。考古发现证明,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用白和杵研磨谷物制作面条。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就是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发现的,其原料是小米。到了汉代,石磨逐渐普及。除了小米,中国人也开始研磨小麦。在中国,小麦的食用经历了一个从“粒食”(即麦饭)到“粉食”(即面粉)的过程。这一转化并非一蹴而就,因为在面粉出现之后,许多地区仍然保留了食用麦饭的传统,不过毫无疑问,是面粉把小麦变成了更受欢迎的谷物食品。到了唐代末年,即10 世纪初,小麦已经变得非常重要,足以动摇小米在中国北方农作物中的霸主地位。
    ⑥而在南方地区,稻米从远古时代起就是主粮,南方居民可能很早就使用筷子来取食米饭和其他配食。在宋代,水稻产量在中国南方和北方都得到很大提高。到了明代,水稻种植面积持续增长。此外,大约从明代甚至更早开始,人们渐渐采用了合食制,即大家一同坐在桌旁进食,筷子被用来夹取所有食物。于是,勺子渐渐丧失了原来取用谷物类食品的功用,而主要用来舀汤,从以前用来吃饭的“饭匙”变成了“汤匙”,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摘编自《筷子:饮食与文化》,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敦煌285窟的壁画上出现了靠背椅子,洛阳龙门浮雕出现了有一条腿垂到地上的坐圆凳的佛像,都可以证明中国人的坐姿最终完成了革命性的改变。
    B.用高椅大桌进餐在唐代已相当普遍,不少绘画作品都提供了可靠的研究线索,如高力士之兄高元理墓室壁画中的墓主人像,传世绘画《宫乐图》等。
    C.水稻早熟新品种的引入,麦饭代替小米粥成为主食,石磨的推广运用,以及合餐制的逐渐普及,这些都使得筷子渐渐成为了中国人主要的进餐工具。
    D.“匕箸”这两种配套使用的餐具在词语表述上显示出勺子在早期中国人进餐工具中的重要地位,也暗示了中国人餐桌上“饭”与“菜”的主次关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
    良西向侍”说明秦汉之际,中国人已经采用合餐制。
    B.李商隐的《贾生》一诗中有“可怜夜半虛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诗句,可见,唐代席地而坐的跪式坐姿依然出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C.李白的“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杜甫的“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都可以证明唐代时筷子是极其重要的进餐工具。
    D.古代中国的高足家具,在唐末五代,在品种和类型上已基本齐全,而此时会食也十分普遍,这说明只要家具发生变革,分餐就会变成会食。
    3.根据材料,如果穿越回古代,你看不到的场景是(3分)(   )
    A.战国时秦国人用“匕”吃小米粥。     B.汉武帝坐在靠背椅子上会见朝臣。
    C.东汉人用石磨将小麦研磨成粉。       D.苏轼和朋友们宴饮时使用筷子。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答: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使用的论据类型,假如要你写一篇关于“中国人饮酒器皿的演变”的文章,你可能采用哪些论据?请简要陈述。(6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白  光①
    鲁迅
    陈士成一见县考的榜,便先在十二张榜的圆图②里细细地搜寻陈字。陈字也不少,似乎也都争先恐后的跳进他眼睛里来,然而接着的却全不是“士成”这两个字。
    凉风吹动他斑白的短发,初冬的太阳还是很温和的来晒他。但他似乎被太阳晒得头晕了,脸色越加变成灰白。这时他其实早已看不到什么墙上的榜文了,只见有许多乌黑的圆圈,在眼前泛泛的游走:考了秀才,上省去乡试……绅士们千方百计的来攀亲,人们又都像看见神明似的敬畏,深悔先前的轻薄、发昏……屋宇全新了,门口是旗杆和匾额....要清高可以做京官,否则不如谋外放……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他不自觉地旋转了觉得涣散了的身躯,惘惘的走向归家的路。
    他刚到自己的房门口,七个学童便一齐放开喉咙读书。他大吃一惊,耳朵边似乎敲了一声磬,只见七个头拖了小辫子在眼前晃,晃得满房,黑圈子也夹着跳舞,他坐下了,他们送上晚课来,脸上都显出小觑他的神色。“回去罢。”他迟疑了片时,这才悲惨的说。他们一溜烟跑走了。
    “这回又完了!”
    他大吃一惊,这分明就在耳边的话,回过头去却并没有什么人,仿佛又听得嗡的敲了一声磬,自己的嘴也说道:
    “这回又完了!”
    他屈指想,十一,十三回,连今年是十六回,竟没有一个考官懂得文章,有眼无珠,也是可怜的事,便不由嘻嘻的失了笑。然而他愤然了,蓦地从书包布底下抽出誊真的制艺和试帖③往外走,刚近门房,却看见满眼都明亮,连一群鸡也正在笑他,便禁不住心头突突的狂跳。
    别家的炊烟早消歇了,而陈士成还不去做饭。空中青碧到如一片海,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当初也不过像是一面新磨的铁镜罢了,而这镜却诡秘的照透了陈士成的全身。
    他还在房外的院子里徘徊,耳边又确凿听到急促的低声说:“左弯右弯……”
    他耸然了,记得了。那时他不过是十岁有零的孩子,躺在竹榻上,祖母便坐在榻旁边给他讲有趣的故事。伊说是曾经听伊的祖母说的,陈氏的祖宗是巨富的,这屋子便是祖基,祖宗埋着无数的银子,有福气的子孙一定会得到的罢,然而至今还没有现。至于处所,那是藏在一个谜语的中间:“左弯右弯,前走后走,量金量银不论斗。”
    今天铁镜的光罩住了陈士成,白光如一柄白团扇,摇摇摆摆的闪起在他房里了。“也终于在这里!”他说着,狮子似的走进那房里去,但不见了白光的影踪。他慢慢的再定晴,白光却分明的又起来了,这回更广大,而且在靠东墙的一张书桌下。陈士成不知怎的有些怕了,就张皇的点了灯。他移开桌子,极小心的,一锄一锄往下掘,然而深夜究竟太寂静了,尖铁触土的声音,总是钝重的不肯瞒人的发响。
    陈士成心里仿佛觉得空虚了。这其间,触着一种古怪的小东西了。他谨慎的挖起那东西来就灯光下仔细看时,那东西班斑剥剥的像是烂骨头。他已经悟到这许是下巴骨了,而那下巴骨也便在他手里索索的动弹起来,而且笑吟吟的显出笑影,终于听得他.开口道:“这回又完了!”
    他栗然的发了大冷,同时也放了手,便再不敢向那边看。但忽而耳朵边又听得窃窃的低声说:“这里没……到山里去……”他突然仰面向天,月亮已向西高峰这方面隐去,远想离城三十五里的西高峰正在眼前,周围便放出浩大闪烁的白光来。他奔跑着,这白光又远远的在前面了。
    “是的,到山里去!”他惨然的奔出去了。灯火结了灯花毕毕剥剥的炸了几声之后,便渐渐的缩小以至于无有,那是残油已经烧尽了。第二天,有人在万流湖里看见一具浮尸。那是一具男尸,五十多岁,浑身也没有什么衣裤。或者说这就是陈士成。但邻居懒得去看,也并无尸亲认领,于是便由地保埋了。
    一九二二年六月
    (有删改)
    [注]①白光:民间传说埋藏着珠宝金银的上方有时会有白光游移飘忽。②圆图:科举时代县考初试公布的名榜,将每五十名考取者的姓名写成一个圆图。③制艺和试帖:科举考试规定的公式化的诗文。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绅士们千方百计的来攀亲……深悔先前的轻薄、发昏……”等安排停当的前程表明陈士成参加科举的目的是获取功名利禄。
    B.陈士成坚持科举考试十六次,但一直未考中,他认为考官有眼无珠,不懂他的文章,其实是他能力不够,达不到录取标准。
    C.小说在陈士成死之前对灯火进行了描写,灯花炸裂之后渐渐缩小以至消失,最终残油烧尽,暗示了他最终死亡的命运。
    D.小说通过陈土成追求功名失败后,在幻音、白光的引导下疯狂追寻银子而不得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吃人本质。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一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表现了陈士成科举落榜、希望落空后的心理状态。
    B.作者借鉴戏剧的结构艺术,通过高度概括和精心选材,把主人公几十年应考不中的遭遇,浓缩在一天内集中体现,构思非常精巧。
    C.“空中青碧到如一片海,月亮对着陈土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这一环境描写营造出阴森凄惨的氛围,烘托出陈士成的犹豫踌躇。
    D.作者把陈士成的“颠狂症”“幻想症”刻画得生动形象,细致入微,让人不由对这个人物产生同情,并对他的命运感到可叹。
    8.小说以“白光”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 分)
    答:
    9.有人说,陈士成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同一类人,但又有不同。请结合全文和自己的知识积累进行探究。(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文段一  (秦始皇)三十 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官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①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官三百,关外四百余。
    卢生说始皇曰:“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憲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真人者,入水不漏,入火不燕,陵云气,与天地久长。今上治天下,未能恬淡。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于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
    [注]①天极、阁道、营室皆为星宿名。
    (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文段二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 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官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选自《阿房宫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B.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C.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D.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关中,指函谷关以东,泛指战国末期秦之故地;文中的“关中”与《鸿门宴》中的“欲王关中”同义。
    B.幸,指帝王到达某地,也泛指封建时代皇帝亲临。这与文段二中“而望幸焉”的“幸”是同一意思。
    C.媵,古代统治阶级嫁女时随嫁的人,也可能成为嫔、嫱。“妃嫔媵嫱”在文中指六国王侯的宫妃。
    D.赋,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搞文,体物写志”。
    12.将《阿房宫赋》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关于阿房宫的记载进行比较阅读,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阿房宫赋》写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从《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来看,实际上阿房宫的规模并没有如此之大。
    B.从《史记·秦始皇本纪》看来,秦始皇营建阿房宫,主要是因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并非全由于“秦爱纷奢”。
    C.从《史记·秦始皇本纪》看来,秦始皇在位第三十五年开始营建阿房宫,至其死(不过两年)尚未建成,其名称也尚未确定。
    D.从对比中,我们发现,关于建造阿房宫的原因、阿房宫的规模等二者的记载出入较大,我们应以《阿房宫赋》的记载为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4分)
    译文: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4分)
    译文:
    14.《阿房宫赋》与《史记·秦始皇本纪》关于阿房宫的描述有很大差别,如何理解这一现
    象? (3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15~16题。
    咏白海棠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②,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注]①这首七律诗是在《红楼梦》第37回因探春提议创建大观园诗社开社时的首场集体诗作。②月窟:月中仙境,月宫。仙人:嫦娥。缟袂:白绢做的衣服。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写湘帘半卷,门亦半开,种花人呼之欲出;“碾冰为土玉为盆”从正面烘托白海棠之神韵,别出心裁。
    B.颔联写白海棠白净如梨蕊,且具有梅的精魂与风韵。“偷来”“借得”的说法,更增添了诗句的巧致。
    C.尾联人花两关合,白海棠和林黛玉形象重合。一个“倦”字,写尽她在风刀霜剑之中的苦苦挣扎与疲惫。
    D.全诗从典型环境入笔,采用了比喻、拟人、设问、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咏物寓情,空灵飘逸,风流别致。
    16.此诗的最大特点是以花写人,托物言志。请具体分析林黛玉通过白海棠表现了自己的哪些思想性格?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开门见山提出总的论点,鲜明有力,明明是秦王下的逐客令,却把逐客的错误归咎于“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措辞委婉,十分注意讽谏策略。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而大肆挥霍的暴行。
    (3)《六国论》中,苏洵对赵国开始的战略是很赞赏的,最初赵国曾与秦国交战五次,
    战绩是“_____________”,但非常可惜的是“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古装题材网络小说从萌芽、繁盛到备受热捧,________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_______的联系。上下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______ ,成 为古装题材网络小说创作的精神土壤。同时,网络小说又积极吸收并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精髓。新兴的网络文学形态与优秀传统文化携手,共同探索前进的新路径。近些年,由古装题材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      ), 为传统诗歌的复兴和传播进行了一次新的尝试。影视剧对大众文化消费的普及度相对较高,优秀的古装题材作品,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传统文化的有力载体。观众在影视作品中的习俗、服饰的验证,赋予古装题材作品一定程度新的叙事维度,也使古装题材网络小说的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文学、文艺和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更多的可能,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_______________和挑战。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一直            盘根错节          经天纬地         考验
    B.一直            千丝万缕          博大精深         考验
    C.一贯            千丝万缕          经天纬地         磨炼
    D.一贯            盘根错节          博大精深         磨炼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影视作品融人古典诗歌、词曲中         B.古典诗歌、词曲被融入影视作品中
    C.将古典诗歌、词曲融人影视作品中       D.影视作品中出现了古典诗歌、词曲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句是(3 分)(   )
    A.观众在影视作品中的习俗、服饰的考证,一定程度上赋予古装题材作品新的叙事维度,也使古装题材网络小说的写作有了更高的要求。
    B.观众对影视作品中的习俗、服饰的考证,一定程度.上赋予古装题材作品新的叙事维度,也对古装题材网络小说的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观众对影视作品中的习俗、服饰的考证,一定程度上赋予古装题材作品新的叙事维度,也使古装题材网络小说的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D.观众对影视作品中的习俗、服饰的考证,赋予古装题材作品一-定程度新的叙事维度,也对古装题材网络小说的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语言文字运用II (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夜幕里,人们燃起保险灯——一种能遮风挡雨的风灯,继续紧张地忙碌着。风灯闪烁,仿佛是从天空散落在丘岭上的星斗。灯影里的沙岭在飒飒的秋风里不再显得粗暴、冷漠,而是楚楚可怜。那时,不论多么累,我都会千方百计驱逐睡意,努力地支撑着,跟在太人身边:于提灯的活儿。我欣赏着大人那优美的切红薯的动作,不住地在心中祈祷,手千万不要碰到刀子啊。切红薯片是个技术活儿,稍有不慎就会伤到手指,那时几乎每天都有受伤的,想到就让人不寒而栗。挑灯实在挑烦了,我便把灯挂到槐树枝上或支起的独轮车车架上,坐在岭顶,沐着秋风,望着四面八方的风灯发呆。风化的沙土岭上,一片繁忙的喧哗,一派丰收的喜悦。
    这样的日子里最怕的是阴雨天气。一天夜里,突然阴云密布,空气中仿佛能挤出水来,一看就知道大雨将临。正赶上满岭是七八成干的红薯干,村民不敢怠慢,连夜喊着叫着,提了风灯,在蜿蜒的山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岭上赶,然后推着堆得小山般的车子往家跑。当时,年少的我还不太能理解大人的焦急,引起我兴趣的是路,上那一行行攒动的黑影和点点跳跃的灯光。面对大人们热火朝天地捡拾红薯干的场面,我伫立在沙岭上,感觉自己陡然有了一种雄伟的气魄。
    2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空气中仿佛能挤出水来”作简要赏析。(5 分)
    答: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跟在大人身边努力支撑着干提灯的活儿。”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6分)
    答: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毛泽东
    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
    ——马卡连柯
    只有过着游手好闲生活的人,才把钱看得天那样的大,一个不事生产只会消费的家伙,不啻是社会的蟊贼。
    ——巴尔扎克
    上述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上个月的“农村实践活动”,在学农总结会上发表演讲。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