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答命同作① 刘禹锡 邻境诸侯同舍郎②,芷江兰浦恨无梁。 秋风门外旌旗动,晓露庭中橘柚香。 玉簟微凉宜白昼,金笳入暮应清商③, 骚人昨夜闻鶗鴂④,不叹流年惜众芳。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担任连州刺史期间。连州、朗州、澧州三州相邻。②同舍郎∶同居一舍的郎官。后亦泛指僚友。③清商∶商声,古代五音之一。古谓其调凄清悲凉,故称。④鶗鴂∶杜鹃鸟。古人常闻其声而感时光之流逝。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与窦朗州、元郎中距离较近却很难见面,\“恨无梁\“透出浓浓遗憾之情。 B.颔联\“秋风\“照应了题目中的\“秋\“字,\“橘柚香\“以物象暗示这时是秋季。 C.玉算微凉而只适宜于白昼,写秋气侵入;金笳奏出清商之音,写秋声感心。 D.诗人表达伤感之情,却用了诸多具有欢悦色彩的意象,如玉算、金笳、众芳等。 15.清代金圣叹评此诗说∶\“’不叹流年’,妙!\“试对此进行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答案】D 【解析】以\“玉\“饰\“篁\“、以\“金\“饰\“笳\“只是言其华美,并不表达欢悦之情。而\“众芳\“是早秋的众芳,是被\“惜\“的对象,更不具有欢悦色彩。 15.【答案】①\“不叹流年\“意思是不为时光流逝而悲叹,它展现的是一种拒绝悲伤、珍惜眼前美好事物的人生态度。思想妙。②诗人闻题愚而不叹,暗中与他人的叹形成了对比,悄然树立了自己的形象,写法妙。③诗人不叹流年,实是鼓励窦朗州、元郎中同惜众芳,含蓄委婉,寓意妙。(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分析鉴赏能力。题干要求对\“不叹流年,妙!\“进行分析,则此题要求解释\“不叹流年\“为什么妙。一般而言,分析诗句的妙处,应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从内容上讲,\“不叹流年\“的意思是不为时光流逝而悲叹,这自然就表达出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答案第一条。从形式上讲,\“不叹流年\“暗含着一种对比,这从注释④可以看出。答到这里尚未结束,因为这是一首唱和诗,是给对方看的,则\“不叹流年\“有与对方共勉的意思。将以上三点加以解说就是答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