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八校(石门中学、国华纪念中学、三水中学、珠海一中、中山纪念中学、湛江一中、河源中学、深圳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同属移情派而与立普斯对立的是谷鲁斯。他侧重移情作用的由物及我的一方面,用的是生理学观点,认为移情作用是一种“内摹仿”。在他的名著《动物的游戏》里举过看跑马的例子:
一个人在看跑马,真正的摹仿当然不能实现,他不但不肯放弃座位,而且有许多理由使他不能去跟着马跑,所以只心领神会地摹仿马的跑动,去享受这种内摹仿所产生的快感。这就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最纯粹的审美的观赏了。
他认为审美活动应该只有内在的摹仿而不应有货真价实的摹仿。如果运动的冲动过分强烈,例如西欧一度有不少的少年因读了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摹仿维特自杀,那就要破坏美感了。正如中国过去传说有人看演曹操老奸巨猾的戏,就义愤填膺,提刀上台把那位演曹操的角色杀掉,也不能引起美感一样。
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的角度看,内摹仿确实有很多例证。中国文论中的“气势”和“神韵”,中国画论中的“气韵生动”都是凭内摹仿作用体会出来的。中国书法向来自成一种艺术,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里说字有十美,其中如“魄力雄强”“气象浑穆”“意态奇逸”“精神飞动”之类显然都显出移情作用的内摹仿。书法往往表现出人格,颜真卿的书法就像他为人一样刚正,风骨凛然;赵孟頫的书法就像他为人一样清秀妩媚,随方就圆。我们欣赏颜字那样刚劲,便不由自主地正襟危坐,摹仿他的端庄刚劲;我们欣赏赵字那样秀媚,便不由自主地松散筋肉,摹仿他的潇洒婀娜的姿态。
凡是摹仿都或多或少地涉及筋肉活动,这种筋肉活动当然要在脑里留下印象,作为审美活动中一个重要因素,过去心理学家认为人有视、听、嗅、味、触五官,其中只有视、听两种感官涉及美感。近代美学日渐重视筋肉运动,于五官之外还添上运动感官或筋肉感官(Kinetic Sense),并且倾向于把筋肉感看作美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实中国书家和画家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了。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书简》)
材料二:
移情作用,是心理学所承认的一种合乎科学规律的人类心理现象,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并不能因此而认为这种“移情”是人类的天生本领,或认为这种“移情”是个人主观情感所任意“反射”给外物的结果。为什么会“移情”,移什么情,这完全是客观地被决定和制约于整个人类社会生活,是人类长期社会生活环境和文化教养熏陶教化的结果而形成的一种不自觉的直觉反射,它具有深刻的客观性的内容。就是说“移情”的内容,如美感的内容一样(移情只是美感的一种形式),是具有严格的社会功利性质的,它是一定的社会意识的表现(社会意识,归根结底,又都只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所以说它具有客观性的内容)。
首先,我们看到古松、梅花,产生清风亮节的美感,这并不是我们个人主观直觉的任意的“创造”或“表现”;可以担保,“初出世的小孩子”以至原始人类,就绝对不能这样欣赏古松、梅花,就绝对不会产生这种“清风亮节”的“移情作用”。这种“移情作用”,具有极为复杂细致须要深入研究的社会功利内容,例如,有些移情,带有人类普遍性,人快乐时,觉得花欢草笑,悲哀时,觉得云愁月惨;有些移情具有阶级性、民族性,例如中国士大夫喜以菊花来表现人的品格的高洁,把它与陶渊明联系起来而成了一种直觉的反射,在欣赏自然的菊花或菊花画的创作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这种情感移进去了;但真正的农家子弟是否会这样欣赏菊花,就大成问题。又如中国人常对松竹梅荷“移”进去潇洒出尘、出污泥而不染的刚劲高标的品质,但外国人对此,就恶怕不如此。所以,“移情”(美感)是具有社会性的。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作为一种美感的直觉反射,移情作用的内容和性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实质上,移情作用不但不是主观意识情趣加给外物的结果,而且恰好要倒过来,它只是客观外物反映的结果。“移情”(美感)只是美的社会性的反映。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一定的自然为什么会引起人们一定的美感,亦即人们为什么会给自然“移”进去这样或那样的一定的情趣,一般说来,这是社会生活的精神上的反映和产物;具体说来,这是一定的自然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条件下,所具有的客观社会性,即它与人类的一定的客观社会关系在人类主观中的反映、产物。
(摘编自李泽厚《美学论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欧少年读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摹仿维特自杀,就是因为内摹仿太过于强烈。
B.朱光潜认为,要欣赏颜真卿和赵孟頫的书法艺术,可能要借助于筋肉活动的内摹仿。
C.移情作用是具有科学规律的人类心理现象,但并不是个人主观情感任意反射的结果。
D.李泽厚认为中国人可以赋予松竹梅荷一些刚劲高标的品质,但外国人不一定这么审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材料一可以推断立普斯也属于移情派,侧重由物及我的方面,认为移情作用是一种外摹仿。
B.近代美学日渐重视筋肉运动,把筋肉感看作美感的重要因素,说明美感与生理活动有关。
C.中国士大夫喜欢菊花并把它和陶渊明联系起来,体现出移情作用具有人类普遍性。
D.原始人类不能欣赏古松、梅花带来的清风亮节的美感,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移情。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直接支持材料二中李泽厚先生“移情作用”观点的一项是( )
A.坡翁学书,观其举止动静,心摹手追,得其大意。
B.然今之画人,粗善写貌,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
C.鲁迅先生说过,贾府里的焦大是绝不会爱上林妹妹的。
D.解放军战士差点开枪击《白毛女》中黄世仁的扮演者。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有人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请结合材料一关于“移情作用”的观点简要分析之。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方母亲
铁流 赵方新
(一)
这段时间,让宫元花有些疑感的是天黑后丈夫经常被人叫走,有时候她睡了一觉,一摸身边还是空的,心里不免打起了鼓点。
有一次,姜克福回来,摸黑往炕上爬,却迎面被一只大脚挡住了。
“今儿晚不把话说亮堂,甭想上炕!”
“先让俺上来暖和暖和,这脚丫子都冻木了。”
“没门儿!你说背着俺干啥见不得人的事儿去了?”
“俺、俺、俺告诉你还不行吗?”
“离俺远点,别蹬鼻子上脸!”
“俺告诉你,你可得当哑巴!”
“哼!俺偏要给你扬豁得全村都知道!”
“你这不是跟俺抬杠吗?
“谁让你背着俺哩!”
“好好好,俺的错!俺就给你抖搂个实底儿吧,俺是党的人……”
宫元花一愣:“你瞎说二百说。”
姜克福扳过她的身子,脸对脸地说:“俺真是在党的人,现在抗日形势吃紧,组织上让俺多发动一些青壮年参军打鬼子,这事还不能叫那些反动分子知道,俺才黑下里出去联络人的。”他换了一副怨尤的口气,“哎,原来叫人去你村打听你,回来说你这人有主张,自己给自己放脚,寻思你的思想怎么着也得有点先进性呢,看来跟那些‘三台女人’没差样……”
宫元花扑哧笑了:“你这人还会使鬼心眼!——你说啥叫‘三台女人’。”
“就是那些围着锅台、井台、灯台转的娘们儿呗!”
……
(二)
跟宫元花前后脚嫁进草庵村的于淑珍经常来找她拉呱,一来二去,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小姊妹,刚吃了早饭,宫元花正在打扫灶间,刷锅洗碗扫地,于淑珍夹着鞋底走进来,见宫元花在忙,就依着里间屋的门框,边纳鞋底边唠嗑儿。
于淑珍说:“俺跟你商量个事行不?”
“啥事啊?还这么神秘?说呗!”
于淑珍吞吞吐吐地说:“你甭叫克福哥老往俺家跑行不?他净怂恿俺男人参军哩,人家才结婚几天啊!”
“哎,你男人什么态度?”
“啥态度?他舍不下我……”
“就是他不积极呗!”
“俺也不愿意叫他走,战场上哪有长眼的枪炮?”
“噢,原来是你找人家后腿啊!”
“姐,俺真不是主要原因,主要还是他的事。”
“当姐的不是说你,现在小鬼子没打到咱这里来,是因为有八路军扛着,要是八路撑不住了,鬼子的马队和汽车眨眼就到咱村口。”
“你别说得这么吓人呼啦的好不好?俺也想撵他去,但他说村上的男人都去了,怎么轮也轮不上他呀。”
宫元花咂摸出于淑珍的话音了,她解下围裙把于淑珍拉进里屋,“先上炕暖和暖和脚丫。”两人爬上炕,扯开被子,脚板抵脚板,不一会儿脚心就热乎乎的了。
于淑珍把纳好的鞋底给她看,针脚密密麻麻,横成行竖成排,“真是一把针线好手!”她把话锋一转,“俺刚才听出你的话音了,你是不是攀俺家男人不去当兵啊?”
“俺可没这意思,你冤枉个人都不带打哏儿的!”
“俺让俺家男人去,你敢不敢叫你家男人去?”
“姐啊,俺男人走了,这日子不就掉地下了吗?”
“没出息!你还上过识字班,咋思想这么落后哩?还把男人拴在裤腰带上了。”
“嗯,你舍得你家克福哥走啊?
“他参军是正办,俺支持他!”
“你也不问问他就当人家的家了?”
“咱以后也像八路军宣传队宣传的那样,叫啥来?妇女也顶半边天,不能围着锅台转!”
“俺可当不了俺那口子的家儿。”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你拖后腿呗。”
“俺……俺也支持他去!他要坚决不去,俺就把他踹到炕底下去……”
(三)
转过年,姜克福带着草庵村的几个青年去了区里,小媳妇们也跟着去了。真到这时候了,她们心下都空落落的难受。等到了区里,这低沉的情绪即刻被兴高采烈的气氛冲到爪哇国里去了,又是扭秧歌耍龙,又是给男人们披红挂彩,又是领导干部登台讲话,你再耷拉着脸皮就太不合时宜了,再看看自己的男人只知道咧着大嘴笑个没完没了,你们这些白眼狼!看把你恣的!巴不得早点离开俺才好哩!
忽然,听到台上有人喊宫元花的名字,一个干部对她说:“下面请宫元花同志说说她怎么支持丈夫参军的,大家鼓掌欢迎!”宫元花哪见过这等场面啊,低着头看着脚尖,台下的姜克福急得直踩脚:“你看看你,狗肉上不了大席面吧!哎,你就说说你怎么对俺说的话!
宫元花听到了丈夫的声音,猛地抬起头冲着他喊道:“当家的,你就放心打鬼子去吧,俺等着你回来!家里有俺呢!你要不去,俺就去,再也不跟你这个落后分子打照面啦!你别怕俺累着了,俺又不是那千金小姐,俺还告诉你,你在部队上给俺好好表现,立个大功回来,别丢了俺的人!”她说得理直气壮,姜克福身边的人乱捅着他,“立个大功回来那个咿呀喂!”“别丢了俺的人!”“你媳妇好厉害!好俊啊!”姜克福挠挠头,高喊道:“你就放心吧!䝼好吧!”
台上台下笑成一片。
于淑珍偷眼去瞅丈夫,他脸上洒满灿烂的阳光,笑得合不拢嘴,正好他也向她投来目光,他操起拳头向她展示了一下力量,猛然间丈夫变得高大威猛,成了一个整装待发的英雄……
(节选自铁流、赵方新《东方母亲——乳娘和她们抚养的革命后代们》)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一开始就从宫元花的角度设置疑问,瞬间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也简洁而有力地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
B.小说由夫妻夜话、姐妹谈心、欢送参军三个相对独立的片段组成,它们之间又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小说故事情节。
C.宫元花对于淑珍的劝说很有成效,这一方面得益于她心思缜密的劝说策略,更是得益于她积极支持丈夫的榜样作用。
D.妻子们在民族危难面前,知晓大义,全力支持丈夫参军,但心中难免会为了家庭和爱情,而有所埋怨,体现了人性的复杂。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大量使用土话方言,如“俺”“拉呱”“恣的”“䝼好吧”等等,使小说具有极强的乡土气息,也让小说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和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类似。
B.小说与孙犁的《荷花淀》一样善于塑造女性形象,其中都有一个刚结婚不久的小媳妇形象,都通过其朴素的语言描写,生动逼真地表现出她们精微丰富的内心世界。
C.小说是革命题材,但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残酷和悲惨,而是以夫妻间、姐妹间的私密聊天和大会上的“逗乐”发言来显示时代风云,是典型的“诗化小说”。
D.小说内容以人物对话为主体,使情节更加紧凑集中;其中大量的语言描写,细致地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思想感情的变化,也能够很好地引起读者的共情。
8.小说成功塑造了“宫元花”这位东方女性,请分析其形象特征。
9.小说结尾从“于淑珍”的视角描写了她丈夫的形象,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泌,字长源,魏八柱国弼六世孙,徙居京兆。幼以才敏著闻。玄宗开元十六年,悉召能言佛、道、孔子者,相答难禁中。泌既至,帝方与燕国公张说观弈,因使说试其能。说请赋“方圆动静”,泌逡巡曰:“愿闻其略。”说因曰:“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泌即答曰:“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说因贺帝得奇童。帝大悦曰:“是子精神,要大于身。”使与忠王游忠王为太子泌已长上书言事玄宗欲官之不可使与太子为布衣交太子常谓之先生。尝赋诗讥诮杨国忠、安禄山等,国忠疾之,诏斥置蕲春郡。
肃宗即位灵武,物色求访,会泌亦自至。已谒见,陈天下所以成败事,帝悦,欲授以官,固辞,愿以客从。入议国事,出陪舆辇,众指曰:“衣黄者圣人也,衣白者山人也。”上闻之以告泌曰:“艰难之际,不敢相屈以官,且衣紫袍以绝群疑。”泌不得已受之。服之,入谢,上笑曰:“既服此,岂可无名称。”出怀中敕,以泌为侍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泌固辞,上曰:“朕非敢相臣,以济艰难耳,俟贼平,任行高志。”泌乃受之。
初,帝在东宫,李林甫数构谮,势危甚,及即位,怨之,欲掘冢焚骨。泌以天子而念宿嫌,示天下不广。帝曰:“往事卿忘之乎?”对曰:“上皇有天下五十年,太平娱乐,一朝失意,远处巴、蜀。南方地恶且春秋高,闻陛下此敕,意必以为用韦妃之故,内惭不怿。万一感愤成疾,是陛下以天下之大不能安君亲也。”帝感悟,抱泌颈以泣曰:“朕不及此。”泌出入中禁,事四君,数为权幸所疾,常以智免,好纵横大言,时时谠说议,能寤移人主。贞元五年卒,年六十八,赠太子太傅。
(选自《新唐书·李泌传》和《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使与忠王游/忠王为太子/泌已长/上书言事/玄宗欲官之/不可使与太子/为布衣交太子/常谓之先生/
B.使与忠王游/忠王为太子泌/已长/上书言事/玄宗欲官之/不可/使与太子为布衣交/太子常谓之先生/
C.使与忠王游/忠王为太子泌/已长/上书言事/玄宗欲官之/不可使与太子/为布衣交太子/常谓之先生/
D.使与忠王游/忠王为太子/泌已长/上书言事/玄宗欲官之/不可/使与太子为布衣交/太子常谓之先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兆,西安的古称,为汉朝京畿都城地域的名称,是周朝王畿、秦代京畿之后对都城辖域的谓称。文中指唐朝的都城长安。
B.布衣,布制的衣服,借指平民,古代还以黔首、白丁、氓隶、闾右、黎庶等称平民,后也以布衣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C.紫袍,紫色朝服。古时用颜色和图案区分不同等级的官服,唐朝三品以上紫袍。但颜色并不代表固定的官职,只表示等级。
D.东宫,中国古代宫殿,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即太子。这里与《陈情表》中“猥以微贱,当侍东宫”同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泌年少时用棋局的“方圆动静”来比喻行仁义、用智慧、施展才能和功成名就,被赞为奇童,玄宗说他拥有超过了身份的神采气质。
B.李泌在肃宗即位时前来拜见,陈述治理天下有成有败的原因。肃宗听后很喜欢,想给他官做,他坚决推辞,只愿以宾客身份相随。
C.李泌在肃宗打算掘墓焚尸以泄对李林甫的怨恨时,劝肃宗不要念念不忘旧怨,要向天下显示自己的气量宽宏,此言令肃宗感激涕零。
D.李泌屡屡被权贵忌恨,常常靠他的才智过人才幸免,李泌雄辩善言,常有公正议论,能让人主醒悟而改变主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非敢相臣,以济艰难耳。俟贼平,任行高志。
(2)闻陛下此敕,意必以为用韦妃之故,内惭不怿。
14.李泌为何能得到玄宗、肃宗的赏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苍桧①
陆游
北风卷野天昼晦,雨如弩镞穿屋背。
老夫下床行蹑履,稚子抱书坐持盖。
岂无长楸②与巨竹,干折枝携共颠沛。
孰能不动安如山?屹立庭前独苍桧。
[注]①此诗作于嘉泰(南宋宁宗皇帝年号)三年,作者时年79岁,退居山阴。②长楸:高大的楸树。楸树是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材质好,用途广,经济价值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以“北风”“天昼晦”“雨”描写了苍桧的艰难环境,也暗示时局的艰难,诗人遭遇冷落退居山阴。
B.三四句视线由外转内,诗人慌张下床穿鞋避雨,稚子安静端坐撑伞抱书,描写了他们在风雨来临时的反应。
C.五六句中的长楸与巨竹,非但不能抵抗风雨,反而枝干被风雨折断,备受摧残,落得狼狈倒仆的下场。
D.七八句中诗人运用了反问修辞,与上联长楸、巨竹对比,回答了唯有苍桧能在风雨前安稳如山,傲然坚挺。
16.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诗人对初登快阁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黄庭坚《登快阁》)
(2)《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时间的角度表达了暂不赴命的请求,巧妙地解决了尽忠和尽孝的矛盾。(李密《陈情表》)
(3)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在屈原的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司马迁《屈原列传》)
六、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词语想从句子里起身。要挣脱句子的锁链,并不容易。时间久了已经镶嵌进去了,挣皮挣肉地拔出来,句子就破碎了,漏风撒气的,好似一个谎言。
有了这个念头,词语中的每个汉字都蠢蠢欲动,站立不稳起来。汉字有着独特的建筑性,笔画横平竖直,顶天立地的样子。撇和捺的弧度,是克制的审美,在无可_________中保持着犹疑。笔画多少不等、从一笔到几十笔,字字独立,每个字的架构无一例外地呈现出稳定性。它恒久的稳固如此强大,是以镇住一个个心神不宁的词语出轨的步伐。书页立起来时,某词语已经无法镇定自若,感到了_________的压力。汉字黑压压的,像贴在峭壁上的士兵,随时有坠落塌方之险。这突发的险情,让它有了词语砸碎词语的惊恐,透过薄薄的书页,某词语看到了背面贴着自己的另一个词语,与自己_________。它怀念在《辞海》里的时光。独立、自主,每个笔画都崭新,未曾沾上话语的灰尘,未曾变得油滑,未曾与谁发生关联,将各自的意义随身携带,无须受制于谁,那真像海,汉字浮游,谁离了谁都行。
词语在口语中的形态也值得回想。不同质地的声带颤动,它不仅是个静态的图形,而且有了声音的情致。它形神兼备,顾盼生姿。尽管有时沾着口水,遭到牙齿的撕咬,被粗鲁的喉咙甩出,跟沉默在书页里相比,毕竟是_________、掷地有声的。
18.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超越 突如其来 南辕北辙 活灵活现
B.僭越 始料不及 背道而驰 惟妙惟肖
C.超越 始料不及 南辕北辙 惟妙惟肖
D.僭越 突如其来 背道而驰 活灵活现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同质地的声带经过颤动,它不再是个静态的图形,而是有了声音的情致。
B.经过不同质地的声带的颤动,它不再是个静态的图形,而是有了声音的情致。
C.不同质地的声带的颤动,让它不仅是个静态的图形,而且有了声音的情致。
D.经过不同质地的声带的颤动,它不仅是个静态的图形,而且有了声音的情致。
20.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任选一种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各题。
虽然数字没有温度,① 。无论你正值少年、青年还是老年,没有人愿意被隔绝在未来生活之外。从老年人的视角看,② ,取决于我们的社会能否帮助那些有意愿“触网”的老年人无障碍融入网络生活,能否让那些没有意愿的老年人免受“数字鸿沟”之苦。只有让数字化社会成为有温度的社会,智慧城市才是惠民的城市。由是观之,“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就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数字反哺”。可以预见,当年轻的志愿者主动伸出援手,( ),和年轻人一起拥抱智慧生活。
当然,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既是社会的事,也是家庭的事。即便有了“红船e家银龄科普教学点”这样的“社区补给站”,③ 。当你在互联网上愉悦地冲浪时,请别忘了帮帮身边年迈的亲人,把“数字鸿沟”率先消弭在家庭这个社会最小的细胞里。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老年人所获得的将不仅有主动跨越“数字鸿沟”的情感支持,还有融入数字生活的技术支持
B.他们将不仅给予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的技术支持,还有主动跨越“数字鸿沟”的情感支持
C.老年人所获得的将不仅有融入数字生活的技术支持,还有主动跨越“数字鸿沟”的情感支持
D.他们给予老年人的将不仅有主动跨越“数字鸿沟”的情感支持,还有融入数字生活的技术支持
七、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在赛道上奔跑的径赛项目一直都是田径赛中人们关注的焦点。径赛一般包含短跑、中长跑、接力跑、障碍跑等项目。要想跑出好成绩,短跑要有速度和爆发力;中长跑要有耐力和节奏;接力跑要有团队配合,做好交接棒;障碍跑要有突破障碍的技巧和意志。
材料二:2022年4月25日,正值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以上两则材料对你有哪些启发?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谈一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