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 -9题。 舒适 [苏联]马里纳特 “亲爱的,你听着,我们也应该把家安排得更舒服些。” 丈夫不解地问:“你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只要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呗!”妻子解释道。 “那么,舒舒服服又是指什么呢?” 妻子开导说:“你不懂吗?舒舒服服就是舒适、美满、安逸。” “就是说我们不再吵架?” “不是!咱们得把屋子修缮修缮,把某些摆设换一换。你不是也喜欢整洁吗?” “那还用说!” “那你把为买摩托车积攒的一千卢布给我,一切让我来张罗。” 丈夫犹豫:为了买摩托车,他一个戈比一个戈比地攒了四年,总算攒够了一千卢布,只剩下去体育用品商店购买……他好像已经看见自己骑着二十马力的摩托车,穿过林区钓鱼,或是带着妻子到农村走亲戚。嘟—嘟—嘟,不大一会就到了。时速八十公里,闹着玩的吗! 他愁眉不展地问:“难道你想去哪儿就能去哪儿,想什么时候去就能什么时候去,这不叫舒服吗?” “哈,舒服!你自己说过,瓦西利骑摩托摔断了肋骨,现在还躺在医院里。” “照你这么说,那干脆就甭出门了。” “等我把我的想法实现后,你就不想出门了。” “可你有什么想法呢?”丈夫好奇地问。 “第一,得把墙壁刷成各种颜色,不要老一套。一面墙刷成玫瑰色,另一面天蓝色;在另外一间屋,一面墙刷成绿色,另一面浅黄色。如果你愿意,也可以用更鲜艳的颜色红色、黄绿色、咖啡色。” “干吗要用这么鲜艳的颜色?” “现在就时兴这个!你在乔巴努那里看过吧?” “看到过……”为了避免争吵,丈夫说。 她继续说:“窗帘随墙的颜色而异,像格斯科家的那样,是德国式的。你听着,咱们把小地毯卖给旧货商店,再买个大的波斯地毯。如果你高兴,可以像日本人那样睡在地上……” “对,对。” “把浴室的墙砌上白瓷砖,一直砌到天花板,叫你一进门就感到惬意,就像帕尔塔鲁家那样……厕所的地面要铺上玫瑰色和蓝色的方砖……” “这又是为什么?” “为了好看,那还能为什么!就像波多亚努家的厕所那样,你见过吗?” “嗯。” “把厨房的墙镶上瓷砖。要不,每年夏天都得粉刷墙,烦透了。你愿意厨房里干干净 净吗?” “愿意。” “厨房的地板铺上进口列诺论,这样,用湿抹布一擦就干净了。屋里的镶木地板刷上波 兰清漆,像佩特拉鲁家的那样。” “嗯——是的……”丈夫说。 “门和窗户都刷上保加利亚油漆,安上新的把手,再装上英国锁。弄个匈牙利曲管灯座——正巧商店里现在就有卖的。” “这一共得多少钱……” “一千卢布就够了。” 嘟—嘟……时速八十公里!骑上它走亲戚,在林子里,在水塘边停下来钓鱼。 “难道你不愿意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吗?当 你回到家,把门一开,就会高高兴兴地跨过门槛,心满意足地进到屋里来。”她继续劝说着。 他想:“一千卢布啊!四年来没有喝过一杯白兰地,没有去过索契,没有去过雅尔塔……” “买摩托车的钱你再慢慢攒嘛。从我的工资里抽出一部分存起来。你再稍稍忍耐一些时候。这样家里该有多么舒适啊!我们买一对时髦的沙发椅。你回到家,往这样的椅子上一坐,一天的劳累顿时就会消失。” “那我怎么去钓鱼呢?”他惋惜地说。可是这话已经说得太晚了。 “我们买个放电视的小柜子,你可以看电视,还可以请朋友来玩,难道在这样舒适的家里接待朋友,你不感到幸福愉快吗?怎么样,亲爱的?” 时速八十公里啊!再见吧,幻想! 几天后来了几位师傅,伟大的修缮工程开始了。没有经历过这种事的人,会认为这是幸福。屋内渐渐变了模样,上面像月亮般放光,下面像镜子般明亮。舒适啊……没有尝过这种舒适的人,还是让他不去尝的好。 舒适生活的第一天,丈夫下班回来,妻子警告他: “亲爱的,小心点儿!不要把门关得砰砰响……把鞋提在手上,最好用报纸把鞋包上,免得灰土落在波斯地毯上。” 第二天她又说:“你这是往哪儿踩!没看见地板上涂了波兰漆吗?” 第三天以及整整一周她老是唠叨着:“你这个人,怎么在屋里抽烟啊!这会把天花板熏黄的。你到楼梯上或者厕所里去抽吧!” “站住!别在椅子上坐,我用专门的洗涤剂擦过了!” “别把胳膊肘支在窗台上,窗台刷了保加利亚漆……” “你这是什么习惯!刚下班回来,就往沙发上坐。如果你想休息一下,就到院子里,坐到长凳子上去!” 舒适……是件了不起的事!如果再有个爱整洁的女人操持着,那简直就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了! “别碰书架,那是德式的!” “你往哪里踏!这是匈牙利长条粗地毯!” “离小碗橱远点——那儿放着捷克玻璃器皿!” 不久,各种事情愈来愈多: “亲爱的,该与朋友们断绝来往了。你一个人在镶木地板和地毯踩还嫌不够吗……” 最后,舒适达到了顶峰: “天哪!看你把卧室糟蹋成什么样子了!要是这样,还不如你干脆甭进屋!晚安,亲爱 的。今天,你就在走廊里过夜吧!” (选自《小小说选刊》)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写妻子极力描绘修缮房屋设想,如墙壁的颜色、窗帘的颜色、波斯地毯等,为了说服丈夫,突出生活的舒适和惬意。 B.妻子和丈夫的语言中多次运用省略号,表现了人物不同的内心,如“舒适他是件了不起的事!”,表现丈夫的愉悦心情。 C.情节在反复中发展,发展中有反复,采用反复手法,如“一千卢布”“八十公里”“舒适”等内容,反映了社会生活现象。 D.“舒适”是贯穿故事的线索,情节的推进、人物情绪的变化都是围绕“舒适”而展开,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深化主题。 8.小说运用了哪些手法使小说结构紧凑?(6 分) 9.小说结尾写丈夫被赶到走廊过夜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6 分) 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B(3分) 【解题思路】“表现丈夫的愉悦心情”概括不准确,应该是丈夫被妻子训斥后的痛苦心情。 8.(6分) 【答案示例】①运用对话加快小说的叙事节奏:准备修缮房屋和修缮后都是在对话中开展的。②场景集中:故事发生的地点选择在家里,压缩空间,不涉及其它地方。③注重详略,突出反差:详写修缮前有关舒适的设想,略写修缮后,前后形成强烈的反差。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9.(6分) 【答案示例】①推动情节达到高潮:修缮房屋是为了生活舒适,结果丈夫却不能享受,反而不舒适,情节出现突转,是小说的高潮也是结局。②揭示主旨:意在表达社会现状,结果与意愿不一致,本来是为了生活舒适,过多的装饰反而让生活不舒适。③突出效果:最后丈夫在走廊过夜,生活变得不舒适,出乎意料,引发读者思考,具有讽刺效果。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