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范公丛竹歌并序(节选) 岑参 职方郎中兼侍御史范公乃于陕西使院内种竹,新制丛竹诗以见示,美范公之清致雅操,遂为歌以和之。 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 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中的首句说竹子长大成荫可以为人们遮蔽日光,带来清凉,呼应了序言。 B.第二句写竹笋破土猛长,不怕践踏,用多个动词突出了丛竹生命力的顽强。 C.第三、四句借竹子守节虚心喻指那些御史和郎官的品格,既是写竹更是写人。 D.第五句语言口语化,音节自然,体现出了盛唐歌行体较为灵活自由的特点。 15.诗歌最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C【解析】C选项中“喻指那些御史和郎官的品格”错误,诗句中的“御史”和“郎官”,应为“范公”。 15.①承接上句竹色四时不移的特点,点明主旨,赞美竹子耐寒的品格,收束有力。②使用衬托手法,用在寒天变黄落尽的草木衬托出青青竹色。③使用象征手法,以竹子在寒天的“犹自青青”来赞美友人范公的清致雅操和高尚气节。(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合理答案,亦可给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