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学年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2-05-18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考试
语文答案
    1.C“其根源在于文艺评论被弱化甚至边缘化”错误,原文为“在此种种动因背景下,一些文艺作品不可避免地陷入审美价值狭隘化、内容庸俗化、文化意识薄弱化的境地,其中一方面是客观的外界多维因素所致,另一方面与当代文艺评论的弱化甚至边缘化有很大关系”,只说有“有很大关系”,没说是“根源”,选项于文无据。
    2.B“对创作精神的导向”错误,原文为“文艺评论对文艺创作的积极作用更反映在对文艺作品创作的积极精神导向上”,选项少了“积极”的限制语,扩大了范围。
    3.B A.“周景王元年我国出现了最早的文艺评论”错误,原文是“历史记载的最早的文艺评论可能出现在周景王元年”,是“可能”,选项表述绝对。C.“是因为人们在当下所进行的文艺作品创作动因十分复杂”错误,原文为“进入新时代以来,多样化媒介及市场经济环境催生了文艺作品创作和传播的热潮”,原因是“多样化媒介及市场经济环境”,可见选项强加因果。D.“文艺评论当以外来因素为基础”错误,原文为“文艺评论应扎根于本土的理论渊源,在批判和吸收中借鉴外来因素”,是以本土的理论为基础,借鉴外来因素。选项曲解文意。
    4.B A.“主要是因为这种方式成本低”中西医结合是为了提升疗效,并不是成本低。C.“中医养心与中国文化重视人的德行修养是一脉相承的,如“妙手回春,杏林春暖'”错误,“妙手回春,杏林春暖”是指医术高明。D.三则材料都重点强调的中医注重调节机体平衡、以防病为主的理念错,材料一说的是“我国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5.B“管你伤风不伤风,三片生姜一根葱。”强调的食物医疗效果和预防效果。A.体现的是能量摄入要平衡;C.体现的是人要做到与自然的平衡;D.体现的是要保持精神平衡;
    6.①重视对中医理论、经验和技术的继承、发展,对症下药;②中医与西医深度结合,优势互补,标本兼顾;③实践中医治未病的理论,重视预防,保持(个体在摄入能量、与自然关系、精神上的)平衡;④坚定文化自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与医道观有机结合,为现代疫病防控观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为疫情防治贡献智慧和力量。
    7.C“表现了宝玉好心却自以为是”错误。宝玉形象分析有误:宝玉“爱博而心劳”,整日为女儿悬心、为姐妹操劳,她们都是他同情、关切的对象,并非“自以为是”,而是设身处地地为她们着想。8.(1)①《山门》与《妆疯》本是互不相关的两出戏,黛玉将二者巧妙串联,一语双关。②表面上是嘲讽宝玉兴奋过了头,骨子里则是不满宝玉夸奖宝钗。③体现出黛玉的机敏诙谐,同时口头上的辛辣讽刺也将她内心酸楚的醋意表露无遗。
    (2)①“不知为什么”、“原是给你们取笑的”属于反语,②“不知为什么”是黛玉委屈,对宝玉不理解自己的埋怨。③“原是给你们取笑的”蕴含的是黛玉的敏感与自尊。
    9.C “未有知者也”意思是还没人知道此事,句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胡亥所”的“所”是“地方”,即在胡亥之处,作“在”的宾语,应在其后断开。
    10.D 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
    11.B“为寿”在此文里是“敬酒祝福庆贺”之意。
    12.(1)学业完成之后,李斯估量楚王是不值得侍奉的,而六国国势都已衰弱,没有为它们建功立业的希望,就西行前往秦国。(“度”、“事”、“无可”各1分,句意1分)
    (2)于是二世就派赵高审理李斯的案件,惩处李斯,追究李斯和儿子李由谋反的情状,全部拘捕了宗族宾客。(“案”、“治”、“责”各1分,句意1分)
    13.①第一次:李斯意识到自己已到达人生荣华富贵的极点,担心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②第二次:李斯被迫和赵高同谋,因此感慨遭逢乱世,不能以死尽忠,不知命运的走向。
    ③第三次:李斯因被诬谋反而被判处腰斩,行刑前感慨功名利禄并非人生幸福。
    (每点1分)
    【参考译文】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年少时,李斯跟从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学问。学业完成之后,李斯估量楚王是不值得侍奉的,而六国国势都已衰弱,没有为它们建功立业的希望,就西行前往秦国。李斯呈奉《谏逐客书》,秦王采用了他的计谋,他的官位也升到廷尉之职。二十多年,终于统一天下,尊称秦王为“皇帝”。皇帝又任命李斯为丞相。第二年,始皇又四处巡视,平定了四方少数民族,这些措施,李斯都出了不少力。
    李斯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儿子们娶的是秦国的公主,女儿们嫁的都是秦国的皇族子弟。三川郡守李由请假回咸阳时,李斯在家中设下酒宴,文武百官都前去给李斯敬酒祝贺。门前的车马数以千计。李斯慨然长叹道:“唉呀!我听荀卿说过“事情不要搞得过了头'。我李斯原是上蔡的平民,街巷里的百姓,皇帝不了解我才能低下,才把我提拔到这样高的地位。现如今做臣子的没有人比我职位更高,可以说是富贵荣华到了极点。然而事物发展的极点就要开始衰落,我还不知道归宿在何方啊!”
    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出行巡游。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兼符玺令赵高都随同前往。小儿子胡亥很受宠爱,要求随行,始皇答应了。七月,秦始皇达到沙丘,病得非常严重,命令赵高写好诏书给公子扶苏,书信都已封好,但还没交给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赵高就对丞相李斯说道:“始皇去世,赐给长子扶苏诏书,命他到咸阳参加丧礼,并立为继承人。诏书未送,皇帝去世,还没人知道此事。皇帝赐给长子的诏书和符玺都在胡亥手里,立谁为太子只在于你我的一句话而已。您听从我的计策,就会长保封侯,并永世相传,现在放弃这个机会而不听从我的意见,一定会祸及子孙,足以令人心寒。善于为人处世的人是能够转祸为福的,您想怎么办呢?”李斯于是仰天长叹,挥泪叹息道:“唉呀!偏偏遭逢乱世,既然已经不能以死尽忠,将向何处寄托我的命运呢!”于是李斯就依从了赵高。
    赵高畏惧李斯位高权重,(于是)查办李斯。(诬陷李斯想要裂地为王,二世认同这种做法。)李斯被捕后并套上刑具,关在监狱中,仰天长叹道:“唉呀!可悲啊!无道的昏君,怎么能为他出谋划策呢!从前夏桀杀死关龙逢,商纣杀死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死伍子胥。这三个大臣,难道不忠吗!然而免不了一死,他们虽然尽忠而死,只可惜他们效忠的对象是昏君。现在我的智慧赶不上这三个人,而二世的暴虐无道超过了桀、纣、夫差,我因尽忠而死,也是应该的呀。况且二世治国难道不是乱政吗!”于是二世就派赵高审理惩处李斯案,查问李斯和儿子李由谋反的情状,将其宾客和家族全部逮捕。二世二年七月,李斯被判处五刑,判在咸阳街市上腰斩。李斯绑出牢门时,跟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回头对次子说:“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狗一同出上蔡东门去打猎追逐狡兔,又怎能办得到呢!”于是父子二人相对痛哭,三族的人都被处死了。
    14.D (“后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的意思是:后世只把杜甫当作诗人看待,这让我拍着几案,空自叹息。结合全诗可知,诗人认为应该从政治层次上看杜甫,而不应只把他当做诗人看待。)
    15.C(“意在说明与马周相比,杜甫更有才华”错误,意在感慨杜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16.(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4)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5)蚕食诸侯,使秦成帝
    (6)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7)(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17.B(A.与:结交亲附C.窃:私下D.施:延续)
    18.D(赍:送给)
    19.B(之:结构助词“的”A.你/如果C····的原因/用来·····的方式D.从哪里/句末语气词)20.C(①名词作动词②意动用法③形容词作动词④名词作动词⑤名词作状语⑥使动用法⑦名词作状语⑧使动用法⑨使动用法)
    21.D(①判断句②省略句③宾语前置句④宾语前置句⑤判断句⑥判断句⑦宾语前置句⑧状语后置句⑨状语后置句)
    22.A(东夷、南蛮、西狄、北戎。)
    23.D(A.《春秋》属于编年体,《战国策》属于国别体。B.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C.社为土神,稷为谷神。)
    24.D 俯拾即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拾,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且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根据语境,应选“俯拾即是”。有板有眼:形容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根据语境,应选“惟妙惟肖”。历久弥坚:经历时间越长久,越显得坚定不移。历久不衰:经历时间很久也不衰败。根据语境,应选“历久不衰”。顶礼膜拜:形容对人特别崇敬(多用于贬义)。情有独钟:因对某人或某事物特别喜爱而感情专注,根据语境,应选“情有独钟”。
    25.B B项“宗教文化”与上句末尾“地域文化色彩”衔接紧密;“天神”与下句“神鸟圣禽”衔接紧密。
    26.C A语序不当,“值得”应移动“我们”前面。B结构混乱,“反映了·····的再现”句式杂糅,应将“反映了”改为“是”。D结构混乱,“反映了·····的标志”句式杂糅,应将“反映了”改为“是”;语序不当,“值得”应移动“我们”前面。
    27.生活微习惯人生新面貌
    28.①易完成,能够坚持下去,不会造成负担;②能帮人们提升自我效能感;③能让人们获得满足和自信,提升习惯能力;④能提升生活自主权,做自己想做的事。(答对一点给1分,两点2分,三点3分,四点5分。)
    29.参见高考评分标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