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河南省三门峡市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2-05-0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等考生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是文明润人心,最是文化流永传。央视播出《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尚书》在网络引发收视高潮,关于中国经典文化和精粹文明的话题讨论也在网络成为焦点。同为中国人,共饮华夏文明长河一泓水,同根同宗、基因传承,华夏文明的力量绵延至今,依旧闪烁着无比璀璨的光芒,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不得不说,“典籍里的中国”只是华夏文明的一扇小小的窗,将广袤无边的华夏文明开启一个角,让人感受到其中宇宙释放能量般的无穷魅力。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有什么的文化才会有什么样的民族与国家,才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久弥新、熠熠生辉,正是因为中华文明承载自强不息的勇毅顽强、蕴藏兼容并蓄的博大精深、涵盖协和万邦的融会贯通,方能在吐旧纳新、更选换代上继承与弘扬。从黄炎传说,到秦皇汉武,再到唐宋元明清,无不彰显着中华文明的高深内涵与广博厚重。中华文明如同一颗宝库,任何一个元素、一个阶段,都能泛荡起文明弥足珍贵的涟漪与碧波。
    华夏文明生生不息,因有薪火相传、一脉相系。从诸子百家,到秦赋汉歌,再到唐诗宋词,又到元曲明清小说,文字在文明中扮演着举重若轻的角色,文化的载体总是以多元的形式不断完善和洋溢色彩,如同在华夏文明千年长河淘洗与打磨的五色鹅卵石,标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智慧之韵味。当然,文明是劳动的成果,离开劳动的文明是缺乏支撑的。从玉门关到嘉峪关,从龙门石窟到江南园林,从万里长城到兵马俑,从滕王阁到岳阳楼,甚至是日常的饮食、服饰、车马等等,无不是劳动结晶的沉淀。从竹简刻写,到造纸印刷,文明与科技似乎天然汇通一体。农耕文明到工业革命,再到“云时代”、智能时代,文明的脚步蝶变升级,正是“劳动创造——科技变革——文明演绎”的爆炸内循环。
    文明在历史更迭,文化自信屹立长存。历史的标尺延伸到今天,中国革命红色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改革开放文化,同样深深烙印着华夏文明的基因,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粹与优秀文化在激浊扬清、去伪存精中得到彰显与诠释。当然,这些先进文化、先锋文明同百年党史、七十多年新中国史、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史、五百多年社会主义史分不开。历史孕育了文化,文化拓展了历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明将释放更具绚烂的光辉。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文化的践行者、携带者、继承者和创造者。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文明发展理念,推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继承和弘扬,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向高潮,必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激发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让华夏文明弦歌不辍,必定要从党史中寻找密码钥匙,提振文化自信的根源与动能。
    (摘编自段官敬《典籍里的中国,让华夏文明弦歌不辍》,川观新闻2021年2月14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因为吐故纳新、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文明才有了勇毅顽强、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格。
    B.无论是黄炎传说还是秦皇汉武,都彰显了中国经典文化的高深内涵和广博厚重。
    C.文字是文明中最重要的角色,标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独有的文化风格和智慧韵味。
    D.文明是劳动的成果,我们要用劳动创造推动文明演绎,从而实现新时代的科技变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即点出议题“文化与文明”,然后从文化自信、华夏文明、历史维度展开论述,条理清晰。
    B.文章第三段在论述华夏文明和劳动的关联时,从文字到文化、文明的角度,层层深入,为下文分析人民与历史文化的关系做了铺垫。
    C.文章阐述文明和历史的辩证关系时,着眼于其对新时代的文化和文明的现代价值,为结尾议论张本。
    D.文章引议联结,使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证明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文化载体,其主体思想内容也各不相同。
    B.因为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会构筑不同的文化,所以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自信。
    C.为了华夏文明的生生不息,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首要工作是坚定不移地促成文化载体以多元的形式展现,以此促使劳动、科技的进步。
    D.赓续文化基因,厚植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人民为主体,萃取传统思想的精华,提振华夏文明的精气神。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所谓“国潮”,字面释义即为“中国+潮流”。朱雀祥云、刺绣飞天……在当下的时尚圈层,中国元素被频频引入各类单品,覆盖服饰、美妆、动漫、数码产品等几乎所有热门领域。国人享受着现代时尚与传统文化碰撞出的东方美感,特别是“Z世代们”越来越发现“老祖宗的东西”又酷又有腔调。大家用钱包投票,市场上的时尚话语权正渐渐向“国潮”“国货”转移。
    “国潮”之风兴起,并非偶然。中华文化氤氲五千年,早已凝聚成独特的东方魅力。最近这些年,这股风潮从“小众”刮向“大众”,背后更多的是国人文化自信的回归。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一代,在国家蓬勃复兴的大背景下长大,有平视世界的足够底气,在追求时尚张扬个性的同时,有强烈意愿将中国故事讲出来传出去。此外,随着消费升级,中国人的生活理念日趋成熟理性,追求更多兼顾实用属性和精神属性,符合自己审美与品质要求的“心头好”。
    某种程度上说,这波“国潮”热分享的是国人文化自信的红利。但也要看到,国货要打出响亮品牌,最终还是需要过硬的产品。纵观当下的“国潮”市场,个别企业浮于表层,纯粹堆砌文化符号,或将“国风”“情怀”当成营销噱头。如是这般,失去对品质的坚持、对文化的敬畏,自然难逃网红般的生命周期。
    (摘编自《让“国潮”热出中国人自己的腔调》北京日报2021年5月13日)
    材料二专家指出,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国潮”崛起激活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老字号品牌复兴提供了契机。不久前商务部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经商务部认定的1128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中,84%的企业在2019年处于盈利状态,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占比近50%,老字号复兴仍有广阔空间。
    事实上,老字号发展也面临共有难题:电商落地效果欠佳、产品更新选代缓慢、品牌力薄弱等,亟须解决。依绍华说,要做到“长红”,老字号更要有忧患意识,在坚守的同时做好创新,注重品牌延伸,拓展经营领域,加载服务功能,增强消费者的体验价值。
    “老字号要将博大文化、创新科技、强大制造和广袤市场融合在一起,才不会只是一阵潮流,而成为真正引领‘国潮’的品牌。”依绍华说。
    (摘编自《老字号变身“新国潮”“网红”如何变“长红”》光明网2021年6月23日)
    材料三顾名思义,新国潮拆解开来可分“新”和“国潮”两部分。新,意味着新风貌、新气象、新特点,可以是老国货重出江湖、推陈出新,当然也可以是新锐品牌另辟蹊径、标新立异。国潮则意味着这种潮流是植根本土的、民族特有的,与传统文化价值观密不可分的时尚。如果说“新”是外衣,“国”才是内核和精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新国潮强势崛起,对于国货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但互联网时代,多少“网红”从一飞冲天到一地鸡毛只在旦夕之间。如何利用风口、乘势而上,让新国潮从一时红变“长红”,才是当前面临的真正难题。
    首先,新国潮要当得起网红,糅得进科技,秀得出颜值。相比早年间把“国潮”LOGO印在产品上,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时髦,近年来,新国潮开辟了时尚、前沿、个性的设计风格。或是地方化的内容,加国际化表达,比如《舌尖上的中国》,把中国民间那些看起来乡土气十足的食物,拍成了充满文化内涵的纪录片;或是传统文创搭载高科技元素,包括注重品牌形象的打造,利用好直播电商这一“超级引擎”,打造跨界联名等话题和噱头。一言以蔽之,领风气之先成为新国潮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次,新国潮要守得住传统,留得住初心,显得出特色。国潮产品大行其道,背后是品牌对本土文化的表达和彰显,是人们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对东方审美的日渐认可。所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放在品牌和产品上,亦是如此。当然,正如传统不等同于单一复古,中国元素也不一定就是龙凤呈祥。国潮特色要体现在骨子里,全方位去阐释民族经典,弘扬优秀传统,让产品的呈现贴合中国文化的底蕴。
    此外,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如何发掘传统价值、设计包装、跨界营销、广蹭热度,质量永远是任何产品的生命线。在民族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国潮崛起绝非可有可无的点缓,而应是经济发展的急先锋,社会进步的铺路石。新国潮想要永远潮下去,最终还要靠过硬的产品来打造核心竞争力,以质量和口碑赢得长远。
    (摘编自《“C位”抢镜,新国潮如何永远潮下去》人民网2021年6月22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轻一代用兴趣和钱包投票,使得“国潮”“国货”的市场话语权逐渐攀升。
    B.在国家蓬勃复兴的大背景下,国潮之风从“小众”刮向“大众”,充分彰显了国人文化自信的回归。
    C.新国潮是老国货重出江湖、推陈出新和新锐品牌另辟蹊径、标新立异所形成的时尚。
    D.老字号要有忧患意识,坚守与创新并举,增强消费者的体验价值,才有可能做到“长红”。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老字号的运营中,出现了电商落地效果欠佳、产品更新迭代缓慢、品牌力薄弱等亟须解决的问题。
    B.老字号只要将博大文化、创新科技、强大制造和广袤市场融合在一起,就能成为引领“国潮”的品牌。
    C.近年来新国潮开辟了各种设计风格,其中不乏地方化的内容加上国际化表达。
    D.国货要打出响亮品牌,走得长远。既要守住传统,还要增强核心竞争力,以质量和口碑赢得长远。
    6.“国潮”之风兴起,并非偶然。如何保持热度,让“网红”变“长红”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赖床的男人
    [英]戴维·洛奇
    他的妻子总是第一个起床。闹钟一响,她便掀开被子,两腿一甩踩在地板上,再穿上睡袍。她的自律,使他心怀愧疚又钦佩有加。
    “别在床上躺着了。”她说,“我真是烦透你又要把早餐白白糟蹋了。”他不吱声假装又睡了。像婴儿一般蜷缩着,他把整个脑袋都埋进被子里。被窝里黑漆漆的,暖和如春,犹如一个温暖黑暗的洞穴。他愉快地呼吸着温暖而带有霉味的空气,当他感到严重缺氧时,就在被褥里巧妙地弄出一个通风管,可以让新鲜空气进入而又不会透光。
    “八点一刻了。乔治你打算起床了吗?”他觉察到她言语里的忧虑。突然间,被褥从他脸上被掀开,他又忙不迭拉扯回来,很恼火他精心设计的通风管被弄坏了。
    “乔治,你是病了吗?”
    他很想说,是的,我病了。然后他的妻子会踮起脚尖走出去,告诉孩子们保持安静,他们的父亲病了。随后,她会在卧室里生上火,端来一盘可口的食物。但那不过是懦夫的行径。这种欺骗只会让他从他最厌烦的生活中获得顶多一天的喘息而已。
    “不,我没有生病。”他隔着被子说道。
    “好吧,那就起床,不然上班要迟到了。”他不作答,妻子走了出去。
    正对着他的房间,他的两个孩子保罗与玛格丽特嬉闹着来到楼梯口,重重地从楼梯上蹦跳着下了楼。残破的楼梯扶手吱嘎作响。饭厅的门开了,接着又狠狠地被关上。厨房里传来炊具和餐具发出的模糊的碰撞声。他用被褥把头包裹得更紧实了,他不想听到这些声响,这是来自严酷世界的严厉提醒。
    为了准备起床,他试着打起精神提醒自己,与其他许多人相比,他已足够幸运。他逼迫自己的思绪沉溺于那些身体抱恙的人,那些处于穷困之中的人。然而,如果当下的不满怨愤已让他失去生活的乐趣,儆效他们又能给他带来何种希望呢?事实上,他不再对生活充满爱意。这种想法带来的震颤穿透了他全身。
    他听见汽车呼哧呼哧地喘着气,随后被启动,驶离了家门。他在被窝里静静躺着,全神贯注,若有所思。
    第一天是最为艰难的。他的妻子认为他仅仅是偷懒,不给他端任何食物,以为这样可以让他起床。然而饿肚子并没有让他感到太多不适,除了几次蹑手蹑脚地溜去洗手间,他整天都赖在床上。那天夜里,他的妻子回到卧室时感到气愤不已。然而由于他滴水未进,她也感到大惑不解,问心有愧。
    第二天早晨就容易多了。闹铃一停,他很快又无忧无虑地睡着了。既然不打算起床,只要翻个身接着睡就是了。随后,妻子端来早餐,一声不吭地搁在他床边的地板上。
    下午,妻子带着一位医生回来了。医生对他做了简单的检查,并作出诊断:“贝克先生,没有理由不起床啊。”
    “我知道没有理由不起床,”他答道,“但我就是不想起床。”
    翌日,牧师到访。牧师恳求他想想作为丈夫及父亲,他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你知道,生活不尽如人意。”他告诉牧师。
    生活的确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一周后,他身上开始长褥疮。两周后,他已孱弱到需要人扶着上洗手间。一个月后,他已瘫痪在床,需要护工来照料他的身体需求。他不清楚用于支付护工或是维持日常开销、修缮房屋的开支是从哪儿来的。但他发现,此时妻子的愤恨已消了大半。实际上,他认为她比以前更敬重他了。他猜想他已成为当地乃至全国的明星。
    有一天,他的卧室里推进来一台摄像机,他靠坐在枕头上,牵着妻子的手,对着电视机前数百万观众讲述自己的故事:他是如何在一个寒冷的早晨突然意识到他已不再热爱生活,唯一的乐趣就是赖在床上,以及他如何做出这合乎情理的决定——在床上度过余生。
    节目播出后,信箱中的邮件如同滔滔洪水。大多数来信都请求他再给生活一次机会,并随函附上现金或是提供待遇颇丰的工作机会。他对这些工作机会都一一婉拒,并以妻子的名义把钱存进银行。还有一小部分来信对他来说更为重要。一封信写在一所著名大学的信笺纸上:“你目睹了现代生活中无法忍受的生活质量,行使了个人享有不可剥夺的逃避生活的权利,对此我深为敬佩。你是存在主义的圣徒。”尽管他并不清楚这些言语的确切含义,但它们取悦了他。的确,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如此幸福,如此有成就感。
    如今,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到死亡是一件甜美的事情。尽管有人对他呵护备至,但他仍感到生命力正在缓慢消逝。他渴望不朽。他感到他的身体奇怪地失重,好似只有被褥碍着他升入天空。他使出全身力气,掀开被褥扔到地板上。
    他默默地等待着,但是一切如常。他浑身发冷,他试着把毛毯拽回床上,可扔出毛毯已使他筋疲力尽。他打着冷战。“护士。”他虚弱地叫着,但无人应答。他又呼唤他的妻子“玛格丽特”,然而整间屋子悄无声息。他突然间意识到他的永恒意味着什么。“玛格丽特!护士!”他嘶哑地喊叫着,“我想起床!快扶我起来!”但是没有一个人来。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描写了一个不愿意起床的男人,他和自律的妻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他对现实生活失去热情,用赖床的方式选择逃避。
    B.小说第二段运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男人蜷缩着的样子,同时以婴儿为喻体,突出床上暖和如春的夸张感受,暗示了男人的不成熟和没有责任感。
    C.小说中第五段“他很想说,是的,我病了”“但那不过是懦夫的行径”“顶多一天的喘息而已”等描写凸显了赖床男人复杂而矛盾的心理。
    D.小说中主人公最后因为赖床而成为全国的明星,而他的妻子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由最初的气愤不已到更加尊重,批判了人性的贪婪和冷漠。
    8.小说记叙了主人公乔治的赖床,可结尾他却嘶哑地喊叫着“我想起床!”,最终没有一个人来扶他。请结合文本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6分)
    9.有评论说,《赖床的男人》讲述了一个有趣、严肃却不乏违背生活正向秩序的“微反叛”故事,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孙坚死,策年十七,还葬曲阿,径到寿春见袁术,术以坚兵千余人还策。策骑士有罪,逃入术营,策指使人就斩之,讫,诣术谢。术曰:“兵人好叛,当共疾之,何为谢也。”由是军中益畏惮之。繇与策战,兵败,走丹徒。策入曲阿劳赐将士发恩布令告谕诸县其刘繇故乡部曲来降者一无所问乐从军者免除赋役不乐者不强旬日之间,四面云集,威震江东。策将吕范言于策曰:“今将军事业日大,而纲纪犹有不整者,范愿暂领都督,佐将军部分之。”策曰:“子衡手下已有大众,立功于外,岂宜复屈小职,知军中细事乎。”范曰:“不然,譬犹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败。”策笑无以答。范出,便释褠,著袴褶,执鞭诣下启事,自称领都督。策乃授传,委以众事,由是军中肃睦,威禁大行。策以张昭为长史,待以师友之礼,文武之事,一以委之。昭每得北方士大夫书疏,专归于昭,策闻之,欢笑曰:“昔管子相齐,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策以虞翻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策好游猎,翻谏曰:“明府喜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白龙鱼服,困于豫且;白蛇自放,刘季害之。愿少留意。”策曰:“君言是也。”五年夏四月,孙策击陈登,军到丹徒,须待运粮。初,策杀吴郡太守许贡,贡奴客潜民间,欲为贡报仇。策性好猎,所乘马精骏,从骑绝不能及,卒遇贡客三人,射策中颊,后骑寻至,皆刺杀之。策创甚,召张昭等谓曰:“中国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权。”策卒,时年二十六。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孙氏据江东》,有改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策入曲阿劳赐/将士发恩布令/告谕诸县/其刘繇故乡部曲来降者/一无所问/乐从军者/免除赋役/不乐者不强/
    B.策入曲阿/劳赐将士/发恩布令/告谕诸县/其刘繇故乡部曲来降者/一无所问/乐从军者/免除赋役/不乐者不强/
    C.策入曲阿劳赐/将士发恩布令/告谕诸县/其刘繇故乡部曲来/降者一无所问/乐从军者/免除赋役/不乐者不强/
    D.策人曲阿/劳赐将士/发恩布令/告谕诸县/其刘繇故乡部曲来/降者一无所问/乐从军者/免除赋役/不乐者不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旬日,十天,古代一个月的上旬、中旬、下旬用的就是此意,也可以用来指较短的时间。
    B.都督,古代军事长官,出现于汉末,三国魏晋时发展为地方军政长官,职权较重。
    C.书疏,信札,奏疏。具体地说,“书”指平辈人之间的信件,“疏”是臣下上给皇帝的奏章。
    D.仲父:古代称父亲的大弟,义同“亚父”,也可用作帝王对宰相重臣的尊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范认为孙策军队的军法纲纪还不完善,自愿担任都督的职务,在孙策还没有答应的情况下,就到都督府去处理事务了。
    B.一些士大夫常把功劳与业绩归于张昭,孙策反倒很高兴,且用管仲与齐桓公的例子来比,暗含贤能的张昭也能助自己成就霸业。
    C.虞翻用白龙变成鱼被渔夫豫且捕获,白帝子变成白蛇被刘邦所杀的故事来劝谏孙策,希望他不要随意外出打猎,孙策答应了他。
    D.孙策杀了吴郡太守许贡,许贡的家奴和门客伺机为许贡报仇,趁孙策打猎时射杀了他,这些人也被赶来的护卫全部杀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术曰:“兵人好叛,当共疾之,何为谢也。”由是军中益畏惮之。(5分)
    (2)翻谏曰:明府喜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小题。
    龙阳县歌①
    刘禹锡
    县门白日无尘土,百姓县前挽鱼罟。
    主人引客登大堤,小儿纵观黄犬怒。
    鹧鸪惊鸣绕篱落②,橘柚垂芳照窗户。
    沙平草绿见吏稀,寂历斜阳照县鼓。
    【注】①作者在朗州任职期间,巡察龙阳县后作此诗。②篱落:篱笆。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篇从龙阳县衙门前写起,阳光普照,地面洁净,百姓正在整理渔网,生活景象祥和。
    B.颔联描写了主人带客人到大堤上游览,招致孩子围观黄犬怒吠,场景热闹欢欣。
    C.颈联中鹧鸪绕着篱笆飞鸣,橘柚在门窗前飘香,动静结合,充满生机。
    D.尾联最后一句以景结情,写斜阳静静地照着县鼓,一派萧瑟景象,作者意兴阑珊心情黯然。
    15.刘禹锡笔下的龙阳县是个怎样的地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1)《史记》记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阿房宫赋》里,杜牧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反映了这个史实。
    (2)《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夸张地写出星斗可触、让人惶恐的情形,凸现了蜀道高峻的特点。
    (3)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农家待客的真诚盛情,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喜爱。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______________,在新时代的一撇一捺里,“团圆”有了更具体更现实的表达。(    ),无论多远,无论多久,都要找到你——公安部“团圆”行动开展以来,截至目前已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4302名;有的团圆是一种致敬,骨肉分离,国人思盈,没有人会忘记你——第八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累计700多名英烈______________;有的团圆是一种希望,疫情不回家,中秋我在岗,每个人都是家国一分子——福建莆田学院300多名师生星夜集结,假期里全员到岗。一些人的分离,换来另一些人的重逢;一群人的舍弃,换来更多人的获得。在这些与团圆有关的故事中,折射出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更体现着敬业奉献的价值追求。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佳节是快意人生的“小确幸”,也是______________的大叙事。中秋时节,让我们更加确认了“家”的意义,更加懂得“团圆”的价值。中秋时节话团圆,(    )这是“月圆情更圆”的涵义,也是“______________”的真谛。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沧海桑田           落叶归根              思绪万千              天涯若比邻
    B.时移世易           落叶归根              思接千载              天涯若比邻
    C.沧海桑田           魂兮归来              思绪万千              千里共婵娟
    D.时移世易           魂兮归来              思接千载              千里共婵娟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些与团圆有关的故事,体现着敬业奉献的价值追求,更折射出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
    B.在这些与团圆有关的故事中,体现着敬业奉献的价值追求,更折射出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
    C.这些团圆有关的故事,体现着敬业奉献的价值追求,更折射出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
    D.这些与团圆有关的故事,折射出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更体现着敬业奉献的价值追求。
    19.下列填入文中两处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的团圆是一种期盼              重温个人的情感之余,家的担当、国的责任也不妨审视一下
    B.有的团圆是一种执念       重温个人的情感之余,家的担当、国的责任也不妨审视一下
    C.有的团圆是一种期盼       重温个人的情感之余,也不妨审视一下家的担当、国的责任
    D.有的团圆是一种执念              重温个人的情感之余,也不妨审视一下家的担当、国的责任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发生病毒性传染病时,科学家们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①。科学家通常会使用DNA比较,来确定动物宿主如何以特定病毒感染人类。从宿主动物到中间宿主动物再到人类的每一次转移,②。突变会导致病毒结构发生变化,例如冠状病毒每次从一个生物传播到另一个生物时,都会形成一种新的突刺。新的突刺可以让冠状病毒感染蝙蝠以外的其他生物。随着新突刺的形成,③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即便是同一种病毒,从蝙蝠到猫再到人类,其DNA的核苷酸排列也不一样。
    科学家需要跟踪病毒在所有这些动物之间的传播路径。他们借助谱系图来完成这项工作。但疾病爆发之初,不是只有一个人生病,这使得定位零号病人变得更加困难。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1.简述定位零号病人困难的原因。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清人彭端淑《为学》篇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语重心长,谆谆告诫,数百年来打动无数人心,给人们启示和思考。无论个人、团体还是国家,在前行路上,肯定会遇到或“难”或“易”的问题,“为”或“不为”,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以上材料对你有何启示,你是否认同?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