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李清照《永遇乐》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http://www.newdu.com 2022-04-21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李清照
    五、古代诗歌阅读
    14.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①,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②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③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④。铺翠冠儿,捻金雪柳⑤,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①吹梅笛怨:笛子吹出《梅花落》曲幽怨的声音。②次第:接着,转眼。③中州:这里指北宋汴京。④三五:元宵节。⑤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遇乐》这个词牌按长度属于词中的中调。李清照,字易安,与辛弃疾(字幼安)并称为“济南二安”。
    B.作者李清照虽答应了朋友的邀请,但心中到底还是不能忘情,今宵独坐,不由忆起往日情形。
    C.本词语言于朴素中见清新,平淡中见工致。不避方言俗语,如叙家常,平淡却入律,通俗而非庸陋。
    D.李清照的这首词和她的《声声慢(寻寻觅觅)》都写于晚年流落江南之时,表现了愁苦、寂寞之情。
    (2)结合“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分析本词表达的感情。
    (3)赏析这首词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答案:
    14.(1)A.“这个词牌按长度属于词中的中调”错,词按照字数(长度)多少划分标准如下:小令(59字以下)、中调(59~90)和长调(91以上)。本词104字,归为长调。
    (2)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深刻地反映了词人多年来颠沛流离的境遇和深重的国难家愁所形成的特殊心境。
    (3)在艺术上,主要运用对比手法。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下片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词人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两种情景的对比,抒写离乱之后,愁苦寂寞的情怀。以对比手法,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