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和中斋①韵(过吉②作) 文天祥 功业飘零五丈原③,如今局促傍谁辕? 俯眉北去明妃泪,啼血南飞望帝魂。 骨肉凋残唯我在,形容变尽只声存。 江流千古英雄恨,兰作行舟柳作樊。 【注】①中斋:即邓剡,与文天祥一道被俘北上。②吉,指吉州,文天祥的故乡。③五丈原:地名,在今陕西省周至县西。诸葛亮辅佐蜀汉时,功业未成,死于五丈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被俘北上,路过家乡,感慨万千,自伤功业不成,而今局促舟中,无车可坐,反问中语意沉痛。 B.“俯眉”摹写面部黯然神态,传达内心难言悲情,和明妃相似;但灵魂南飞,和啼血长鸣的望帝相仿。 C.颈联上下句各自对比,“唯我在”说家破人亡之恨,“只声存”写心神备受煎熬之苦,读来惨痛之极。 D.“兰作行舟柳作樊”,意为心似兰而身在樊,柳枝在此时文天祥的眼里,却成了羁縻身心的樊笼牵绊。 16.有人评论此诗:“实事实情而用典虚拟,虚实相映相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6分) 答案: 15.A(局促傍谁辕:语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公平生数言魏其、武安长短,今日廷论,局趣效辕下驹,吾并斩若属矣。”“局促”就是“拘谨、拘束”的意思,“辕下”就是说车下。此句反用其意,谓局促相似,但欲伴车而不可得,表明国势不济,大厦将倾,实在已难有依傍,问中的深忧无奈交织纠缠,可扪可触。) 16.①首句用秋风五丈原典,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事迹,正可和作者勤王失败,抗元功业不成相比,星陨五丈原,被俘过家乡,一虚一实,憾恨尤深。 ②颔联用典,前句中含着泪光北去的王昭君正是作者被押北上、不舍不甘的写照;后句“啼血南飞”,表现作者一路难以排解的悲辛和企望南归的苦愿,从表及里,勾连合辙。 ③诸葛亮、昭君、望帝都是人们熟悉的典故,作者不言实事实情,而以之类比于已,时空、人事扩而广之,引人联想而返照彼身,其事不言而自明,其情不语而婉达,确有虚实相映相生之妙。 (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