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二试题库 > 月考 >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1-2022学年下学期2023届高二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2-04-02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23届高二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答题卡  3.19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6、(6分)                                                                                                                    
    8、(6分)                                                                                                                    
    9、(6分)                                                                                                                    
    13、翻译(10分)
    (1)(5分)                                                                                                                                                                                                                                                     
    (2)(5分)                                                                                                                
    15、(6分)                                                                                                                  
    16、(6分)
    (1)                                               ,                                             
    (2)                                             ,                                           
    (3)                                               ,                                            
    20、(6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①
    ②
    ③
    21、(5分)
    22.作文(60分)
    题目:                                   
    700
    800
    2023届高二年级第四次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1.A.    在第一段“‘破圈’……被用来表达高度的赞美”错误,偷换概念。从“yyds是‘永远的神’汉语首字母缩写,最早出现在电竞圈,随后这一词语‘破圈’,被用来表达高度的赞美”可知,“被用来表达高度的赞美”的是“yyds”这个词,而非“破圈”。“破圈”指某个人或他的作品突破某一个小的圈子,被更多的人接纳并认可。
    2.B    .“作者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错误。应该是举例论证,如第四段“比如数字谐音之于寻呼机时代,字母数字emoji(表情符号)混杂之于社交媒体时代”。
    3.C     A.“内涵相当丰富”错误,“绝绝子”“YYDS”,这些流行词看似“百搭”,实则缺失内涵,文中在第五段明确说明“更为丰富和具体的内容或也在高度简化和概括中被牺牲掉了”。
    B.“也将活跃在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中”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说的是“新的流行词将会层出不穷,而眼下的一些流行词不出意外也会慢慢被人们忘却,逐步退出舞台”。
    D.“日常面对面交流则不可能有这种现象”错误,过于绝对,该现象在日常语言使用中也难免存在。
    4.C    .“王筠的创作均以长津湖战役为题材”错误,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小说系列的首部作品《长津湖》的题材,选项扩大了范围。
    5.D    .“是为了证明‘战争与和平是一个古老恒久的命题’”错误,结合“战争文学关注的还是战争与和平,揭示的是战争的残酷。战争文学的写作,本质上是呼唤正义与和平的,战争的终极目标是和平”可知,是为了证明“战争文学的写作,本质上是呼唤正义与和平的”。
    6.①浓厚的兴趣;②充分的准备;③作家的使命感;④娴熟的写作技巧;⑤正确的战争观;⑥有对作品社会作用的积极认知。
    7.C    “也与后面儿子所说之语形成了鲜明对比”分析不当,根据文中内容可知,儿子所说的“山林里多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树有鸟有草原,有各种动物,还有那么多野马,你为什么要跑出来呢?”呈现的也是优美的、惬意的状况,因此应是“也与后面儿子所说之语遥相呼应”,而不是对比。
    8.①这一段为插叙,解说了少年的生活环境。②展示出少年与父母思想的交锋,交代了少年走出山林的思想基础。③“原始”和“现代”两种文明的对峙,也启发了读者的思考。
    9.①少年总想走出山林,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最后得以实现,因此我们应当解放思想,志存高远,不满足于现实,饱含斗志。②通过少年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人生有时就是一个轮回”的哲理。③少年逃离故乡,最后又回故乡,一阵嗒嗒的马蹄声总在耳边响起,突出了故土难忘、回归传统、不能迷失本心的情感。
    10.B   句意:改任邓州知州。有个富人拷打仆人致死,并在死者脖子上系了绳子投尸于井中然后诡称自缢。李兑说:“投了井以后,又上吊,有这样的道理吗?一定是官吏受了贿赂教他的。”经过审问确实如此。
    “榜”意为拷打,动词,“仆”作“榜”的宾语,二者构成动宾结构,不可断开,排除A、D两项;
    “以缢为解”的意思是“将上吊作为(奴仆)死亡的解释”。句意完整,不能断开,排除C项。
    11.D   “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年)为一纪”说法错误。木星绕日一周约十二年,古称一纪为“十二年”,而非“十年”。故选D。
    12.C  “到河阳和邓州任职时,皇帝又为其作诗以示宠爱”说法错误。从原文“还知河阳,帝又宠以诗”可知,李兑任职河阳时,皇帝作诗以示宠爱,去邓州任职时,皇帝没有作诗。
    13.(1)张尧佐出任河阳地方官/主管河阳,李兑说张尧佐向来没有品行才能,不应该因为是外戚的缘故而被任用。因此改任同知谏院。
    (2)(李兑)从邓州回朝,心地淡泊没有做官的意愿。在便殿与皇帝对话,竭力请求辞职,英宗命他不要行拜礼。
    (1)“判”,出任地方官;“素”,向来;“行能”,品行才能;“戚里”,外戚;“改”,改任。
    (2)“泊然”,心地淡泊;“对”,对话,回答;“丐”,乞求,请求;“拜”,行拜礼。
    参考译文:
    李兑,字子西,许州临颍人。应考进士登第,由屯田员外郎升为殿中侍御史。审问齐州叛乱士兵,案件已定,有人想在夜间劫掠囚犯出狱,李兑就自行决断斩杀了囚犯,人们佩服他的胆略。张尧佐主管河阳,李兑说张尧佐向来没有品行才能,不能因为是外戚而被任用。因此改任同知谏院。
    狄青任广西宣抚使,以入内都知任守忠为副职,李兑说以宦官参与军事,造成主将受牵制,不是好的计策。仁宗因此罢免了任守忠,太常所制定的新音乐完成,王拱辰认为十二个钟磬都以黄钟为律,和古代不同,胡瑷和阮逸也说声调不和谐。皇帝下诏叫近臣集会商议,很久不能解决。李兑说:“音乐的道理广大微妙,如果不是深通音律妙思入神的人,不能轻易发表议论。请求参考新旧音乐,取音调和谐近于雅正的,符合的就使用。”
    晋升为侍御史知杂事,升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转运使的俸禄规定和太守不同,当时有的人因被弹劾夺取符节或年老有病请求改为太守的,仍得原来的俸禄。李兑说这不利于勉励清廉和制止贪恶,于是皇帝下诏规定都根据所居官级定俸禄。李兑在谏官职位十年,凡是所论谏的事情,自己不加透露,所以很少传闻于世。出朝任杭州知州,皇帝写了“安民”二字来表示宠爱。改任越州知州,加官龙图阁直学士、广州知州,南方人说从刘鋹向宋朝投降以来,仅有李兑以清廉的节操著称。还朝为河阳军知军。皇帝又为其作诗以示宠爱。改任邓州知州。有个富人拷打仆人致死,并在死者脖子上系了绳子投尸于井中然后诡称自缢。李兑说:“投了井以后,又上吊,有这样的道理吗?一定是官吏受了贿赂教他的。”经过审问确实如此。李兑历任名州的太守,办理政事简明严肃,年老更为精明。从邓州回朝,心情淡泊没有做官的意愿。在便殿谒见皇帝,竭力求退,英宗命他不要行拜礼,任他为集贤院学士、判西京御史台。多次升官至尚书右丞,转工部尚书退休。去世,享年七十六岁,谥号为庄。
    堂弟李先,考中进士,知信州、南安军,抚楚州,历任利、梓、江东、淮南转运使。他所到的地方治事如同治家,人们用当时的俗语看待评价他:在信州称他为“错安头”,意思是容貌不好却有才能;在楚州称他为“照天烛”,意思是他行事明察秋毫。多次升官至秘书监退休,这时哥哥李兑还健在,李先服侍他更加厚道。闲居十二年死去,享年八十三岁。他的儿子李庭玉,年至六十就弃官归家供养父母。人们称赞他们的家法。
    14.C   “诗人对自己虚掷光阴万分悔恨”分析错误。“裘”是名贵的皮大衣,达官贵人才穿得起的,在诗中暗指功业;“敝裘”则暗指功业落空。诗人并未虚掷光阴,而是追求功名,但未遂愿,情感上是抑郁苦闷的,而不是悔恨。
    15.“飘”“挂”用得好。“飘”,把游子之泪随塞外飞花飘舞的情景描绘了出来,融情入景,形象地突出了客泪之多。“挂”,把游子的乡愁缀满边塞垂柳的情景描绘了出来,化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物象,传神地突出了乡愁的浓烈。
    16、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门前冷落鞍马稀     老大嫁作商人妇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17.A    第一空,“千挑万选”,挑选东西很仔细很认真,害怕选错。形容挑选得很仔细。“千里挑一”,一千里面只选一个,有“很难得”意思。此处吉祥物并非“很难得”,而是在众多备选项里精心挑选,故可选择“千挑万选”。
    第二空,“脱颖而出”,锥子的整个尖部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人的才能全部表现出来。“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示出才能和本领。语境中没有显示出才能和本领的意思,此处用的是本义,故可选择“脱颖而出”。
    第三空,“大起大落”,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一波三折”,比喻文章结构曲折起伏,也比喻事情进行中的变化很多。语境指方案设计的过程曲折,故可选择“一波三折”。
    第四空,“走投无路”,形容无路可走,陷入绝境。“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语境强调在吉祥物方案的创作过程中才思穷尽,没有办法,二者皆可。
    18.B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A.表示反语,讽刺。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
    D.表示引用。
    19.B    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①成分残缺。“双方在多次沟通和尝试之下”缺少介词“在”,造成前后句的主语不一致,改为“在双方在多次沟通和尝试之下”。
    ②搭配不当。“加入……中”搭配不当,改为“出现……中”。
    20.①是经验的结晶;②帮助你了解人生;③是一部挖掘不尽的书
    21.①《红楼梦》在中国文化史中地位突出,作用巨大;②《红楼梦》代表着汉语言文化的最高成就;③《红楼梦》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经验,体验人生;④《红楼梦》的内容丰富,可以与时俱进。
    22、略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借奥运会闭幕式中的规定环节——“追思时刻”,展现了我们利用“折柳”这一传统文化形式,表达对逝者的追思这一独特思路。而材料中展现的相关评论,前两条体现了奥运会中的人文关怀和人性思考,第三条则由此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魅力及其在新时代所焕发的全新光彩。
    试题的写作任务中,要求我们从上述三条评论中选择最能代表自己心声的一条进行写作。我们在写作时需要注意这一要求,切不可杂糅思考。
    因此,我们若选第一条,可以从人性的角度进行思考,“欢笑也可以是最美的告别”,因为我们对待过去的不只是悲伤,还有面对未来、不断挑战自我的勇气和希望,这也是奥运精神的体现。若选择第二条,我们可以抓住“让人有温暖感”这一角度去进行写作,指出体育竞技并非是因为晋级而存在,它的终极意义,是体现人们身上不断拼搏奋斗的体育精神,是“人的运动”。因此,对逝者的怀念,是奥运人文精神的最佳体现。若选择第三条,我们就可抓住“传统文化形式”“焕发新的活力”这一点进行思考,借此论述新时代大背景下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
    立意:
    1.奥运精神是永远笑对未来、挑战自我的勇气。
    2.奥运是“人的运动”。
    3.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重焕生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