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付秀宏《目送雁南飞》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2-03-31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目送雁南飞
    付秀宏
    乡下秋后,我爱看满地野菊怒放,看蚂蚱倏地矇起老高。最迷恋的却是,仰头看天上的雁阵,目送它们一点点远行,听着它们的叫声越来越远,我的心紧了一下,突然有了穿透云空般的属性。
    单纯倔强中有美,谦卑而身体力行中更有美。此时此刻,读大雁,它们如倒映在秋水中的水仙,抑或一个个背剑徐行的侠客,自觉自恃,却不知它们这般之美,会令人动容。再看时,大雁已越过了一个又一个山峦,一片又一片收割后的田野,阳光更近地投射到它们身上,生命与秋空的联系如此紧密。即便精疲力竭,前面是死亡,也不要掉队。雁南飞,它的主题意义就写在那里,写在如同电影银幕的云空之上。
    深秋,去听大雁的叫声吧,我总以为,那“嘎、嘎”“伊啊、伊啊”的声音是世间最美的音乐,是最深邃的人生哲理课。
    天冷了,树变瘦了,稻田显露出了大地的颜色,高粱地里只剩下了茬子,傍晚的冷云在酝酿着秋雨,正是“八月初一雁门开,鸿雁南飞带霜来”的时节。“带霜来”是一种肃杀气候的开端,像大部队的撤退和转移,留下了很多空寂,也留下冷冷的诗意,在满天地里铺开了。落叶满地,秋进入了煞尾阶段,空气中漂浮着明净、高远和悠深的气息,这种气息与澄静的湖水融为一体,与廓远的田野心神相合。
    我常呆立在草甸上,听离开西伯利亚家乡的大雁的叫声,觉得它们好辛苦,又很伟大。在我的家乡曹妃甸湿地,可以见到在这里做短暂休整的大雁,虽然它们只是短暂停留,但它们带给人无尽的遐思。经过食物的充分补充,再次飞起,它们还是那样热情十足,用号子般的叫声给同伴鼓舞,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
    大雁真是了不起,它们懂得物理学。加速飞时,它们把队伍排成“人”字形,以最省力的方法行进。省力了,却不能默默飞,要造一种呼朋引伴的气势。利用耳朵点燃心情,十里八里之外,雁阵都能听到行军歌那不断绽放的声音。
    “头雁”是雁阵的灵魂,在“飞越、飞越”的呼喊声中,雁一只又一只,悄然展开,如一章章无尽的诗篇。在“人”字尖上飞动的“头雁”最费力,它用翅膀尖的扇动为后面的大雁带起一阵风,从下面往上面送,这阵风依次传递下去,能把后面的小雁和老雁轻轻地抬起来,这样小雁和老雁才不会掉队。
    雁阵这种节省体力的方法,让人深深感动,转而泪眼模糊。而“头雁”是没有那阵风能利用的,它是创造者不是享受者。为避免疲劳,迁徙中的雁阵会不断更换“头雁”。一旦雁阵整体减速,队伍便会由“人”字换成“一”字。
    每次,看到雁阵排着队飞过,我就会听到大雁的那魂牵梦绕的叫声。那时,我心里又是一紧,然后慢慢舒展开来。啊,大雁的气场真好!在枯燥的日子里,能听到大雁的叫声,心里能陡添一种力量。
    大雁是极为守时的禽类,深秋的风一吹,它就开始把迁徙的梦变成现实。
    引三朋四友,来听风数雁。这样的听雁,周遭静,纯粹的静,静静地听,静静地看,静静地默数。那是凝露冷叹的声音,草叶枯萎的声音,寒风旋转的声音,偶尔会有一声虫叫的声音。而最清、最凉、最劲的声音,绽放在高空,那是雁阵。
    心中又涌起了莫名的感动,雁是秋天的胡琴,胡琴是南飞的雁。岁月里还有什么声音能够这样美?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闭着眼听,在心里画一种境界,风吹过,发微动,雁是我内心的艺术。能陪我来听这场雁的艺术表演的,是心。
    听父亲说,大雁南飞是一种洗礼,也是一种挚爱。在南飞的过程中,大雁的爱情尤显坚贞。雁阵里很少会出现单数雁,大雁一生从不独活。一只母雁若在半途死去,另一只公雁也会自杀或郁郁而亡。我听大雁的叫音,有时会听出那声音里的凄楚,或许是单雁不远飞吧!雁在,爱才在,懂的,深深的懂。
    秋空出奇地静谧,然后是雁声穿越而来,蔚蓝而又澄明。情依依,霜淡淡,万水千山,用心灵来听雁。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四段,作者着意描写秋景,由冷寂、肃杀的氛围到高远、悠深的气息,为雁南飞提供了独具特质的背景。
    B. 文中用胡琴声比喻雁声,写冷秋天地间的声声雁鸣,如塞外苍穹飘散的胡琴之音,苍凉中散发着刚劲,清亮中蕴含着悲壮。
    C. 作者听露叹、草音、风声、虫叫,以此为铺垫,采用以声衬静的手法,突出雁声最清、最凉、最劲的特点。
    D. 作者写景绘物,满含情愫,多有触人心魂之句,语言灵动隽永,处处洋溢着诗意之美。
    8. 作者认为雁声中有最深邃的人生哲理,从文中你读出了哪些人生哲理?请简要概括。
    9. 有评论家认为本文以《听雁》为题更好,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
    7. C   
    8. ①生命长途,奔袭跋涉,艰辛困苦,需身体力行,倔强坚韧。
    ②在奋进之路上,我们要不忘初心,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更要有团结友爱的团队精神。
    ③人生的拼搏要有智慧,要懂得用“力”(讲究方式方法),还要精神力量的鼓舞。
    ④有领头人的无私奉献,才有团队的成功到达,做事业的创造者而不是享受者。
    ⑤挚爱让生命长途不孤独,生命因爱而高贵。   
    9. 不赞同,以《目送雁南飞》为题更好。理由:
    ①题目《目送雁南飞》比《听雁》,语言更优美,有诗的韵味,有吸引力,更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②《目送雁南飞》有情景,有画面,有视觉冲击力,一个“送”字让人随文入景,开拓了美的意境和想象空间,内涵丰富;而《听雁》只从单一听觉角度,缺乏审美表现力。
    ③题目《目送雁南飞》比《听雁》,情感更饱满,更有感染力,“目送”二字饱含了对雁的赞美、依恋和不舍等多种情感,更深挚地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和态度,增强了主题的表现力度。
    答案二:赞同,以《听雁》为题更好。理由:
    ①《听雁》简洁新颖。文章写雁主要突出雁声,以《听雁》为题,紧扣了文章的叙事内容,也展现了文章的情感线索。比“看”更能暗示出文章要表达的一系列情感和生命感悟。
    ②《听雁》意蕴浓郁。表层看,《听雁》从听觉的角度凸显雁的形象特点;深层看,“听雁”更蕴含着“读雁”“品雁”的意味,以《听雁》为题更能直接真挚地体现作者心中涌动的对雁的喜爱之情。
    ③《听雁》结构严谨。题文呼应,首尾照应,圆合完整。而且“听雁”与文章多处内容呼应,不断强化作者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深化了主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