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聂鑫森《树医》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2-03-31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树 医  聂鑫森
    卫根生快六十岁了。
    满脸皱纹,一头白发,背也有些驼了,左看右看,都像一棵步入老年的树。
    曲曲巷的男女老少,当面叫他“卫爷”,背地里却称他为“树医”。
    潭州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可名正言顺称为古城的,其一是有史籍可作查考;其二是地面上有许多历朝历代遗留的古迹可为印证;其三是古树多。何谓古树,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三百年树龄以上的为一级古树,其余的为二级古树。潭州城中,一级古树有五百余棵,二级古树则两千有余,多是松、柏、槐、银杏、樟树。
    古迹和古树,都由潭州博物馆管辖、护卫和修缮。故博物馆专设了一个科室:古树科。卫根生是该科的头,和几个同事一起,要干的活无非是巡查古树的生存状况,严禁任何损伤古树的行为,对衰老多病的古树进行医治和护理。“古树科”其实就是“树医科”,卫根生喜欢这个名字。他常说:“长年累月和古树打交道,不知不觉自己也衰老了。”
    年代久远的树,主干往往会中空,像被开膛破肚,主枝容易死亡,使得树体倾斜;又因树体衰老,枝条也会无力下垂,于是整棵树需要外力支撑,或以钢管编扎出撑持的棚架,或以扁钢箍紧干裂的树干。有些树干的伤口,因衰老、虫害、冰冻、雷击造成,需要人工治疗,在伤口旁钻眼注入激素,用生物胶重植树皮,还要改良土壤、施用不同的肥料,配备恢复健康的“营养餐”。卫根生是真正的行家里手,当树医当得有滋有味,但在博物馆,没人肯正眼看一看他,评先进科室和先进个人,总是榜上无名。卫根生无所谓,他说,古树是古城的老者,面对它们如同面对自己的长辈,难道侍奉长辈还要评功授奖吗?
    屹立在公共环境的古树,他悉心照料;私家庭院里的古树,只要主人邀请,他也常去探看,而且一见钟情,相谈甚欢。
    曲曲巷的魏家,卫根生就去过好几回。
    魏家院子正中央,有一棵两人方可合抱的虬龙柏,三百多年了。树身有些歪斜,叶子稀稀拉拉的,根如龙爪,树身的下半截中空,在一个弯曲处破出一个大洞,坦然而见天光,树皮也破裂了,如披一件烂衣褂。
    当家的叫魏遵规,比卫根生小两三岁,是个老中医。他告诉卫根生,院子和柏树都是祖上传下来的,院子不知翻修了多少次,但柏树依旧岿然不动。
    五年前他们第一次会面,是因虬龙柏在雷雨夜,被劈去上部分左边的一个粗壮的侧枝,断面上还留着乌黑的烙痕。
    “卫爷,这棵树会死吗?。”
    “死不了。我用药剂把伤口处理一下,你放心。”
    “古人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魏先生触景生情,好像有心事?。”
    “我那儿子说这棵树长得难看,要死不活的样子,不如连根刨了。”
    “你不同意?”
    “当然。看见树,就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我爹在树下教我背汤头歌诀,教我识别药草,心里满满的是怀念。
    “儿子是做什么的?。”
    “电脑程序员。新潮角色!心不定,总想往外跑。”
    “你要让他喜欢这棵古柏,它是这个庭院的魂。杜甫《古柏行》称:‘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古典的美丽,哪里去寻?”
    “是啊,是啊。”
    后来,卫根生又去过几次魏家院子,喝喝茶,聊聊天,很快活。
    一眨眼,又是一年春风来。
    魏遵规忽然打电话来,请卫根生去一趟。因为魏家要大规模翻修庭院,准备为儿子小魏办喜事。小魏坚决要求把虬龙柏刨掉,再放置一些健身器材,魏遵规坚决不退让,以死相拼,父子闹得如同仇人。
    卫根生也知道,那棵虬龙柏寿限也快到了,上半截虽还有些半黄半绿的树叶,不过是苟延残喘。但若砍去了,魏遵规就会悲情难过,会弄出大病来。哎!
    卫根生很快来到魏家。
    久雨初晴,满院是金箔似的阳光。
    魏遵规父子和卫根生,坐在柏树旁的石凳边。
    小魏说:“卫伯伯,这柏树活不长了,留它做什么?难看。”
    “小崽子,你咒它死,不如说是在咒我死!”魏遵规气鼓鼓地说。
    卫根生微微一笑,说:“是啊,树是老朽了,还能活多久?谁也不知道。但这院子最贵重的不是你们要新建的房屋,却是这棵有着三百多年树龄的虬龙柏。
    小魏睁大了一双眼睛,想再说什么,忍着没开口。
    “现在老城改造闹得风风火火,有些老巷子已经拆了。”
    魏遵规说:“曲曲巷不可能拆!”
    “我也希望它不拆,假如要拆呢?我是说‘假如’!”
    魏遵规叹了口气,低下头来。
    小魏眼睛一亮,问:“卫伯伯,这棵虬龙柏,假如拆院子的话,该给树一个什么价码?”
    卫根生说:“以我过去评估的经验而论,虬龙柏应该在三十万上下。小魏,你舍得吗?”
    “……树,可以不挖。不过,得让它活得久一些啊,别没等到拆迁它就死了。”
    “我是树医,这点手段我还是有的。搭个棚架支撑树身,人工植树皮,还要在柏树根的空隙处再栽一棵小柏树苗,让绳子牵引它的枝叶在中空的树里顺着往上长,就像儿子长在父亲的怀抱里,直到它从那个洞开的地方出头露面,张开一片浓荫。”
    魏遵规一拍大腿,说:“儿子,这叫孝——顺!”
    小魏顿时满脸发热,说:“爹,你高兴……就好。”
    ……
    小魏结婚了,生孩子了。
    小柏树扎牢了根,枝叶顺着树的空心往上长,生机勃勃,从从容容。
    魏遵规隔三岔五打电话给卫根生,说:“卫爷给树看病,把我的心病也治好了。”
    只有小魏常在网上探看古城改造的信息,自言自语:“这曲曲巷什么时候拆迁?”
    谁知道呢?
    (选自《湖南文学》2021年第1期,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卫根生在单位被人瞧不起,总是榜上无名也无所谓,这表现出他因始终得不到别人正式认可而孤芳自赏的心态。
    B.小说用天气变化呈现人物对话背景,“久雨初晴”暗示着情节的切换及事件的转机,预示着父子关系的缓和。
    C.小说中小魏“眼睛一亮”是因为父亲的“叹气”“低头”让他深受触动,从而对“古树”的去留产生了新的想法。
    D.小说将医树和医心巧妙结合,独具匠心地用医心统摄全篇,展现文物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引人深思。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门见山,在小说开头直接对主人公卫根生进行肖像描写,巧妙地将主人公的形象和古树联系起来,颇有深意。
    B.小说中卫根生视古树如自己长辈,此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古树当做古城的老者来写,赋予古树以“人”的特点。
    C.小说运用了人物对话的方式行文,大量的语言描写有利于展现人物个性和思想感情的变化,有助于推进情节的发展。
    D.小说以开放的问句结尾,既暗含对小魏“自言自语”的回应,又饱含对古树未来的担忧,引发读者思考,耐人寻味。
    8.老魏痴情于古树,文末他说卫爷治好了他的心病。请分析老魏的“心病”是什么,及其痴情的原因。(4分)
    9.小说前半部分用较大篇幅叙写了潭州古城及救治古树的内容,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
    6.B(A.孤芳自赏理解不当;C.不是因为父亲深受触动而是想到拆巷子后的赔偿;D.“用医心统摄全篇”及“展现文物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理解不当。)
    7.B(没有运用拟人手法)
    8.①心病:担心古树无法救治;担心小魏刨掉古树。(2分)②原因:在老魏看来古树蕴含着古典的美,古树是庭院的魂;古树有他的怀念,是他的精神依托。(2分)
    9.观点一:合适。
    ①环境方面:它是小说的背景介绍,增添了小说的文化底蕴。
    ②情节方面:引出线索“古树”,舒缓叙事节奏,为后续故事情节做铺垫。
    ③人物方面:为人物形象的出场,提供了贴切的社会生活环境。
    ④主旨方面:将传统与现代联系起来,深化了小说的思想主题。
    ⑤读者方面:另辟蹊径,用文化名城及古树救治的专业知识吸引读者。
    观点二:不合适。
    ①环境方面:潭州范围过大,主体情节发生在曲曲巷老魏家。
    ②情节方面:喧宾夺主,小说主要讲述的是魏家古树的故事。
    ③人物方面:介绍可有可无,与人物形象的塑造勾连不紧密。
    ④主旨方面:介绍部分相对独立,与小说主旨关联较弱,和小说主体不融合。
    ⑤读者方面:对读者吸引力小,叙述说明性语言节奏缓慢,读者阅读兴趣小。
    (每点2分,答对3点给满分;只写观点不给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