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春江花月夜》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http://www.newdu.com 2022-03-31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10.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上明月共潮生”一句中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
    B.“江天一色无纤尘”八句由人见月、月照人,慨叹明月永恒,生命代代不息。
    C.“玉户帘中卷不去”两句写月色撩人,具体地表现出游子、思妇的绵绵愁绪。
    D.“昨夜闲潭梦落花”八句诗人运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游子的思归之情。
    11.这首诗主题内涵丰富,下列诗句与本诗所涉主题倾向不同的一项是(     )
    A.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B.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D.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12.“不知江月待何人”中的“待”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你对诗意的理解对其进行赏析。
    答案:
    10.C
    11.A
    12.“不知江月待何人”,“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了江月有恨,流水无情,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具体地表现出游子、思妇的绵绵愁绪”错误。这两句中,通过“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
    故选C。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主旨的把握能力。
    本诗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
    A.这俩句是殷忧不寐的诗人岁暮之夜所见所闻,分别从视、听感受上写出岁暮之夜的高旷、萧瑟、寒凛、凄清。明月映照积雪的清旷寒冽之境象,似乎正隐隐透出诗人所处环境之森寒孤寂,而朔风劲厉哀号的景象,则又反映出诗人心绪的悲凉与骚屑不宁。在这样一种凄寒凛冽的境界中,一切生命与生机都受到沉重的压抑与摧残。与本诗所涉主题倾向不同。
    故选A。
    12.
    本题考查学生的炼字能力。
    “不知江月待何人”,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月以人的动作,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