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4题。(12分) 截树1 白居易 种树当前轩,树高柯叶繁。惜哉远山色,隐此蒙笼间。 一朝持斧斤,手自截其端。万叶落头上,千峰来面前。 忽似决云雾,豁达睹青天。又如所念人,久别一款颜。 始有清风至,稍见飞鸟还。开怀东南望,目远心辽然。 人各有偏好,物莫能两全。岂不爱柔条,不如见青山。 注释:①此诗作于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时。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屋前的树木枝繁叶茂,远处的青山秀色被遮盖,若隐若现。 B.砍断了大树,树叶纷纷落下,原先看不到的景色映入眼帘。 C.作者见到了老友,久别重逢之后他们相互问候,亲切交谈。 D.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不可能两全其美,即有得就必然有失。 1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被贬官后,心中苦闷不堪,“持斧斤”将自家屋前障目大树拦腰砍断。 B.“忽似决云雾”写出了云雾忽开,天气渐好,蓝天下景色变得更加秀丽。 C.作者认为“人各有偏好”,自己还是更向往归隐,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 D.“岂不爱柔条”两句,写出作者虽爱窗前的绿树,更爱遥望远处的青山。 13.一切景语皆情语,结合诗句分析本诗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6分) 答案: ㈠(共12分) 11.C(3分) 12.D(3分) 13.(6分) 作者因屋门前的树枝繁叶茂,不能看到远处的青山而惋惜怅然。繁叶遮挡视线暗喻作者因被贬而愤愤不平使得自己心胸变得狭窄;作者砍去树梢后,看到了座座山峰出现在眼前,好似拨开云雾般豁然开朗,压抑的内心得到了解放,心中欢愉;清风习习吹来,鸟儿在空中盘旋,作者向东南遥望,心旷神怡,目光辽远,心胸更加开阔,内心释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