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林逋《诗招南阳秀才》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http://www.newdu.com 2022-03-31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林逋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诗招南阳秀才
    林逋①
    莫因公荐偶失意,便擬飘蓬作旅人。
    志壮任存题柱②事,病③多争向④倚门⑤亲。
    危堤柳色休伤别,上苑⑥杏花长自春。
    况有西湖好山水,归来且濯锦衣尘。
    【注】①林逋:北宋著名诗人,中年以后隐居杭州西湖。②题柱:意为得到皇帝赏识。③病:失意之情。④争向:怎奈。⑤倚门:谓父母望子归来之心。⑥上苑:指皇家园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中“招”是邀请之意,从结尾看,诗人要邀请秀才到西湖的好山水游玩。
    B.三、四句诗人希望秀才能在内心长存希望,不要过于伤感,否则无法面对双亲。
    C.五、六句劝解秀才离开京城不要伤感,因为上苑的杏花会一直开放,待他归来。
    D.整首诗既有直抒胸臆,又有哀景乐情,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秀才的安慰和鼓励。
    16.古诗中虚词委婉深刻,蕴含丰富,请简要分析“偶”“便”“且”三个虚词的含义。
    答案:
    15.D
    16.①“偶”,偶然,有意外之意;委婉地肯定了秀才的才华。
    ②“便”,于是,就;因为偶然失意,就要漂泊江湖,“便”字反映出遇到逆境不做抵抗的妥协,含有作者对这种行为的否定之意。
    ③“且”,暂且,诗人告诉秀才在西湖游山玩水只是权宜之计,总有一天秀才会再入京城,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暗含诗人对秀才未来充满信心。
    【解析】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D.“又有哀景乐情”错误,“危堤柳色”并非“哀景”,而是写高高的堤坝上柳色青青,面对美好春景不该产生离别的伤感。如《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便是典型的乐景。
    故选D。
    16.
    本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
    结合诗句理解词语含义。
    前两句“莫因公荐偶失意,便擬飘蓬作旅人”,写不要因为朝廷大臣推荐的一时失败而懊恼悲伤、怅然若失,这只是偶然的情况,静心期待,有才终会的重用,点明事由,诗人相劝朋友不可因未被推荐成功,就如漂泊的游子般意志消沉。“偶”,偶尔、偶然,副词;“便”,连词,于是,就。
    尾联“况有西湖好山水,归来且濯锦衣尘”,照应上文,进一步规劝朋友,大意是说:何况还有如西湖美景这般好山好水等着你,来吧,徜徉于令人陶醉的大好春光间,洗掉一路的灰尘,洗去满身的疲惫,姑且忘记仕途的失意。诗人情真意切,以西湖美景相招,相信山水之美能够为朋友洗涤衣尘、慰藉心灵。照应开头两句,鼓励朋友不要因为一时的失意而气馁,相信自己,终究会有实现理想壮志的那一天。“且”,副词,姑且、暂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