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一试题库 > 月考 >

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2-03-03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考试
语文试卷答案
    1.【答案】C(A项“其中古汉语训练缺乏,学生读不懂中医古籍是其根本原因”,文中无据。B项“以
    师承教育为主”错,文中表明“院校教育是中医药人才的主阵地”。D项“独立发挥了重大作用”错,阻止重症向危重症转化需要中西医结合。)
    2.【答案】B(扩大范围。原文是“不少师徒传承的民间中医……”,而非指所有民间中医。)
    3.【答案】D(材料二的观点是“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关系到中医药的前途和命运”。A项表明中医药的价值和意义。B项只谈中医药的传承,未谈创新。C项只谈中医药的创新,未谈传承。)
    4.【答案】① 首先开头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提出中心论点。   ②然后分别从“传承精华”与“守正创新”进行分说,阐明“传承”和“创新”的必要性与途径。  ③最后总结上文并展望前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必将让中医药获得无限生机,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新动力”。 
    5.【答案】①加大对中医医院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②强化中医院的公益性、普惠性,避免中医院以盈利为主要目的。  ③健全中医教育,培养中医“专才”。  ④改革中医师考试制度,制定合理的民间中医行医资格标准。(每点2分,答出3点得满分)
    6.【答案】C(C项“王婆很担心王豹因此徇私枉法,她知道犯法株连九族,她害怕可能会跟着他遭殃”错误,在秦兴邦又摸出一块银子递给王婆后,王婆说“嗨,这孩子懂事儿”,这说明王婆并不是怕王豹徇私枉法,以致株连九族,她的目的其实是敲诈钱财。)
    7.【答案】C(C项“充分表现了乱世中小人物的生存智慧”主题分析错误,王婆和王豹应该是被批判的市井无赖。他们身上的恶,不能解释成“乱世中小人物的生存智慧”。)
    8.【答案】①不畏艰险,报效国家。秦兴邦和季星官不惧越洋之苦,回来报效祖国。  ②沉稳谦和,机敏聪慧。遇到王豹的盘査,秦兴邦反复周旋;识破王婆、王豹的谋财之心,送银子、手表、银锁,机智脱险。
    9.【答案】①表现了作者对革命党人的赞美。就像秦兴邦说的那样“越重洋返故乡不畏艰难,举义旗杀狗官重任在肩”,他们学成归国,带来了先进的思想和平等的观念,怀抱救国救民的梦想,就如锦衣一样华美。  ②表现了对社会环境的深刻揭示和深层忧虑。题目借“锦衣夜行”加以发挥,意在揭示社会环境的黑暗,具有吞噬光明的力量。秦兴邦受到王豹、王婆的百般习难,可见社会环境的恶劣。而要与这暗夜周旋,则需要他们暗藏身份,暗藏华彩。
    10.【答案】C
    11.【答案】B(“卒”在古代称大夫的死亡,如选文中范仲淹“未至而卒,年六十四”等。)
    12.【答案】B(B项“禁止百姓祭祀”的分析则与原文的意思不相符。“禁民淫祀”意为“禁止百姓不合礼制的祭祀”,“淫”为“过分、过度”之意。)
    13.【答案】(1)仲淹叩首道谢说:“我以前议论的都是国家大事,对夷简并无怨恨”。(谢、乡、憾各1分,句意1分)
    (2)只要接兵不动,观察他们的破绽,允许我逐渐以恩信招附他们。(第、衅、稍各1分,句意1分)
    14.【答案】范仲淹献《百官图》指责宰相用人不公,却遭吕夷简污蔑其离间君臣关系而被贬官。
    【译文】
    (一)
    范仲淹字希文,两岁时失去父亲,母亲改嫁长山朱氏。从小有志向节操,长大后,知道出身家世,就受到感动哭着辞别母亲,离家到应天府,跟着戚同文学习。昼夜不停,没有吃的,以至于接着喝稀粥,别人不能忍受,仲淹却不以为苦。举进士第,任广徳军司理参军。曾经把他的俸禄分着供给四方云游之士。太后去世,召为右司谏。那年蝗旱大灾,江、淮尤其严重。就请求于闲暇时上言说:“皇宫中半天不吃饭,会怎么样呢?”皇帝悲悯,就命仲淹安抚江、淮,所到之处打开粮仓赈济百姓,而且禁止百姓不合礼制的祭祀。召他回朝,权知开封府。当时吕夷简执政,进用的人大多出于他的门下。仲淹献上《百官图》,按先后次序指着说:“这样是公,这样是私。”夷简愤怒上诉说:“仲淹挑拔离间陛下君臣关系。”因此免官知饶州。第二年,夷简也被罢免。元昊反叛,改陕西都转运使。夷简又入朝为相,皇帝告诉仲淹让他消除前恨。仲淹叩首道谢说:“我以前议论的都是国家大事,对夷简并无怨恨。”延州诸寨大多失守,仲淹自己请求出行。于是大举聚集州兵,得到一万八千人,分为六部,各带领三千人,分部教练他们,按贼寇多少,让他们轮流出兵抵御。第二年正月,诏命诸路入境讨伐,仲淹说“鄜、延很靠近灵、夏,是西羌必经之地。只要按兵不动,观察他们的破绽,允许我逐渐以恩信招附他们。”皇帝都采用了他的议案。王举正怯弱昏庸不能胜任,谏官欧阳修等上言仲淹有相材,请求罢免举正任用仲淹,就改参知政事。仲淹说:“执政大臣可以通过谏官得到吗?”坚决推辞不拜受。正值病重,请求去颍州,还没到就去世了,终年六十四岁。赠兵部尚书,谥号文正。仲淹内刚外柔,以后虽然显贵,没有宾客就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的衣食,仅仅能够自足。在里巷中设义庄,以赡养族人。所到之处有恩徳,邠、庆两州百姓与归属的羌人,都画像建立生祠供奉他。
    (二)
    灵乌,生长在慈母所筑的高树上的巢穴,依托于主人家所栽种的嘉树。内心想着应当知恩图报,虽然叫声有时并不好听。但是能警示于无形,防患于未然。即便是因此而死,也要大声啼鸣,只为了防止灾祸的降临。宁可大声啼鸣着死去,也不愿沉默偷生。别人议论我,我是这样,别人没有议论我,我也是这样。
    15.【答案】A(“诗人故地重游,心境悠然自得”不对,结合背景,诗人此时心情实为伤。“悠悠”可解释为“忧愁思虑的样子”,如“悠悠我心”。)
    16.【答案】①时光流逝、老之将至的感叹。  ②山川依旧、人事浮沉的愤懑(或建功被罢的愤懑)。③复起乡关、以身许国的壮志(或建功报国的自我期许)。(每点2分。)
    17.【答案】(1)浴乎沂  风乎舞雩
    (2)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3)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18.【答案】D(上文是“在农业生产上,必须抓紧时间”,注意保持主语一致性。)
    19.【答案】C(A项为夸张,B项为比喻,D项为对比,C项和原文为拟人。)
    20.【答案】农谚有“芒种忙、忙着种”的说法(或民间有“芒种忙、忙着种”的农业生产谚语),
    说明这个时节正是农业耕种最忙的时候。(或“说明到了这个时节就到了农业耕种最忙的时候”)。
    21.【答案】①它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②一般都是席地而坐  ③准备带回家孝敬老母
    22.【答案】①我国的分餐制是有悠久历史的。  ②分餐制在两汉时期是真实存在的。  ③分餐制在隋唐以前是继续推行的。(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符合要求且意思对即可。超过字数酌情扣分。)
    23.【参考立意】
    作文题目由材料、提示语和具体要求三部分组成。材料部分先总后分,从多个角度对“这很中国”做了解读。可以是某些人、某些事、某些具体的景物,还可以是某种文化艺术、某种精神品质。只要能够代表中国,富有中国特色,都可以纳入写作范畴。提示语揭示了学生写作的重心,选择最能代表中国的人物或场景,说出你对“这很中国”的独特理解;同时设定了具体情境——为前来游学的外国学生谈谈你的理解,限定了写作者的身份——中学生李明,明确了文体——发言稿。 具体要求很明确,不再赘述。总体看来,作文审题难度不大,所有的中国元素均可纳人其中,有助于学生打开思路,广泛选材,议论抒情;若想脱颖而出,不妨选择小切口,融入自身特别的体验与感悟。
    立意提示:
    学生可以根据材料提示立意,如,“红墙碧瓦,耀盛世中华”“大美中国,艺术之光”“勇于超越,速度中国”“各具特色,美食中国”“中国式守护——不负国家不负卿"等等;亦可超越材料,选择自己心中最能代表中国的事物来立意,如“礼仪之邦”“大国担当”“琵琶语中诉深情“勤劳——中国的本色“中华戏曲,独领风骚”“笔墨飘香,这很中国"等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