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沈念《少年眼》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2-01-1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少年眼
    沈念
    ①父亲说,岛很大,四面环水,通往岛上的路是乘船。
    ②船,那是一条多大的船,能迎风破浪吗?浪花飞溅到船头,打在甲板上,碎成一颗颗发亮的珠子,滚来滚去。少年如此一想就来劲了。他在山里生,山里长,对父亲描述的这片大水有着天生的好奇。
    ③夜船开的时间不短了,仍然是在一团墨黑中行进,船尾驾驶舱挂着一盏汽油灯,光亮如豆,随时要被风吹灭的样子。距离的遥远让少年心里摇荡着焦躁,像远处听得到的水声,水声摇曳多姿,引人联想,可看不见。
    ④动身前夜,父亲在家里边整理行李边跟少年说话。他说:“到了初冬时节,岛上的芦苇花絮随风飘扬,种子落地来年春发,算是靠天种靠天收。” 父亲很熟悉那里,每年到芦苇收割的秋冬时节,父亲都要跟村里人一道,在湖洲驻扎三个月。这三个月,天作被盖地当床,芦苇割完了才回家过年。
    ⑤“天种天收?”
    ⑥“嗯,都不用人打理的,自生自灭,就像山上的草。”父亲说,“后来有了造纸机器,芦苇的纤维含量高,就成了造纸的原料。于是有人承包苇场,雇了壮年劳力,像农民种田一样,开沟滤水,看土施肥,化学除草治虫,人工护青保苗,湖洲滩地上的芦苇也越来越多。”
    ⑦那些日子,芦苇就跟着少年走走停停。他向家乡的小伙伴绘声绘色地说起芦苇荡,那是比大山有着更多乐趣和奥秘的地方。
    ⑧时间在寒风之夜过得很慢,寒意越来越浓,父亲的喊声,敲醒恍恍惚惚的少年。他抬头张望,这是个什么模样的地方。汽油灯照亮一片模糊的陆地,少年跳下船,踩在一片松软的苇梗上,苇梗下是更松软的淤泥。
    ⑨把家安在这个陌生的岛上,父亲要盖个什么样的房子呢?少年困意全无,兴奋起来。父亲从行李袋中找出刃口发亮的弯刀,走到附近的芦苇丛中,转眼功夫割倒一片。在父亲的指导下,少年帮着用细麻绳把芦苇结实地打成一捆一捆。父亲说,这是新家的大梁,这是新家的柱子。打好地基,他又像变戏法似地从行李袋中翻出折叠整齐的旧尼龙帆布,摊开在地,风贴着地面吹鼓起帆布,父亲顺势一抖,转眼之间帆布就盖成了一间芦苇棚屋。支棚、架床、开窗、开门,这种快捷简易的造房术,让少年对父亲钦佩不已。他听从父亲的吩咐,搬上几捆芦苇压住墙角,这样帆布不会随风刮掀。父亲又在卧室里搭了两张芦苇床,又新盖了一个屋棚当厨房,然后把带来的家当一件件摆好,还用芦苇编了两把方凳,一张餐桌。这一切都是在少年睡着以后完成的。
    ⑩少年醒来的时候,新家被一团明晃晃的天光包裹着,好像这棚屋原本就是一个发光体,向岛上、湖上、天空绽放无尽的光芒。芦苇制作的几样桌椅,散发着植物刚离开大地的清香。掀开帆布门,白得耀眼的光迎面扑来。眼前岛上的景象把少年震惊了。
    11铺天盖地、茎秆高挺的芦苇,顶着沉甸甸的穗头,随风摆动枝叶,向远方致意。从未见过这么多的芦苇聚集在一起,举手投足,像严格训练的战士。风刮过来,芦苇抱团对峙,站成铜墙铁壁。又终于抵挡不住一波波的猛烈吹袭,芦苇向着同一个方向低头、弯腰,瞬间就要折覆在地。与见过的水稻相比,这些芦苇就是超级巨人,高大、粗壮、招摇,少年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小不点,在这荒岛之上无比孤独、渺小。
    12少年看到远处芦苇垛惊飞几只白色水鸟,打开翅膀,线条般的身影,越飞越远。他一个激灵,跟着白色鸟飞去的方向,钻进了芦苇深处。秋冬季节的芦苇荡,湖水退去,南来北往的白鹭喜欢在此嬉戏觅食,麋鹿三五一群藏匿其间。修长而饱满的灰白色苇穗,像一支支画笔,日沐金光,夜吸银露,饱蘸天地间的风霜雨雪,在湖洲上涂鸦出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挺拔的苇秆,如长剑飘舞的苇叶,被少年的身体碰出哗哗啦啦的响动。他也被芦苇的坚韧撞得摇摇晃晃,像海洋般的苇浪一下就吞没了少年瘦小的身影。
    13在山里,少年和小伙伴掏鸟窝是把好手。在这里,要是能寻到一只水鸟,就不会再感到孤独了。少年低头搜寻有没有完整的鸟蛋时,听到隐隐约约传来呼唤自己名字的声音,那是父亲在叫他。他环顾四周,呼喊声像是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这差点让他迷失,找不到回家的路。少年认真辨认了回去的路,像个侦探一样,察看了脚印,还判断了一下东南西北。但走出芦苇荡的路似乎没有尽头,他莫名地紧张起来。他想起父亲从小就告诫过的,凡事遇阻先不要慌乱,冷静下来再想对策。他很快又辨清了几只自己来时的脚印。
    14清晰的脚印。斜斜浅浅的。少年把脚放进一个,大小刚好,心里悬空的石头在小脚印里稳稳落下。父亲呼唤的声音又飞来了,近在耳畔。、15少年如释重负地露出笑容,向家跑去。他的心中开始藏着一个秘密,他并不打算把这次短暂的出行告诉父亲。
    16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秘密。少年无端地笑起来,小脸白里透红,像树上自然成熟、绽裂的石榴。
    8.  第⑨段中加点词语颇有意味,请加以赏析。(3分)
    9.  第12段画线部分连续使用比喻,请对此加以赏析。(4分)
    10. 以第⑥、⑦两段为例,分析父与子看事物的角度有何不同。(3分)
    11. 联系全文,分析第13-16段对塑造少年形象的作用。(5分)
    答案:
    8. 表现出父亲在艰苦、简陋的打工生活中保持着对生活的郑重感,也体现出底层打工者的尊严感,同时,这也是少年视角,体现出少年看待生活的趣味性、幽默感、乐观、兴奋、赞叹。(3分) 
    词语移用(不强求写出) 
    父亲在艰苦生活、简陋环境中保有仪式感、郑重感、仿佛真的造房子、仿佛造出真正的房子1分 
    少年视角趣味、赞叹钦佩1分 
    父子两人的乐观1分  
    9. 从苇穗到苇叶、苇浪都运用比喻,分别出现画笔、长剑和海洋三个喻体,苇穗如画笔,既有苇穗修长、有蓬松穗须的形态描画,也和“涂鸦”一起表现出孩子看待陌生景物时具有想象力、形象性和色彩感的特点。苇叶如长剑,既有苇叶形的描述,也有苇叶质地坚韧的表现,用海洋来比喻大面积芦苇地,既表现出芦苇地在风吹拂下起伏不定,也传达出芦苇地一望无际的宏伟气势;三个比喻形成连续整体,表现出少年的观察、感受从局部到整体,也从视觉到触觉,也描画出少年的行踪,从外部观察到深入苇地内部。(4分) 
    苇穗如画笔涂鸦出画卷,修长蓬松1、柔软1、色彩绚丽1 
    苇叶如长剑,修长或坚韧、笔直1 
    苇浪比作海浪,气势雄伟、动态、起伏、浩瀚、广阔、多且密、连绵不断1 
    喻体特点写出三点即可,只写什么比作什么不给分 
    三个连续局部到整体1,观察的逐步深入1、由点到面1 
    两点写出一点即可
    10.  父亲实用现实,孩子新奇有趣(3分) 
    两个视角(父亲实用、功利、功效、实际、工具理性、理性;孩子情趣、兴趣、乐趣、感性、审美的视角)各1分,分析1分。 
    视角错1个,最多1分。 
    11.(5分) 
    第13段之前,写出少年面对大山以外的新事物的好奇、向往、兴奋,接着写出孩子面对岛上铺天盖地的芦苇丛的复杂感受:面对大自然的 震惊、远离大山来到陌生之地的孤独以及面对宏阔自然感到自身的渺小。 
    1分,少年好奇、兴奋、孤独、渺小的形象,写出一点即可 
    第13-16段,主要叙写少年第一次独自探索芦苇丛的经历,从迷失方向,到用父亲的话再一次走出芦苇丛,从而滋长出自己探索的自信。 
    内容1分(探索芦苇丛、走出芦苇丛),少年形象1分(独立、自信、冷静、勇敢) 
    联系全文,可以发现第13-16段中的少年有了自己的秘密,意味着少年心灵的成长。这与前文连在一起,少年形象逐渐丰富,由好奇到孤独到自信。 
    形象丰富、变化1分,心灵成长、成熟、蜕变1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