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林则徐家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2-01-1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林则徐
    大儿知悉:
    父自正月十一日动身赴广东,沿途经五十余日,今始安抵羊城。风涛险恶,不可言喻,惟静心平气,或默背五经,或返躬思过,故虽颠簸不堪,而精神尚好,因思世途险巇①,不亚风涛,入世者苟非先胸有成竹,立定脚根,必不免为所席卷以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择友之道应尔也。若于世事,则应息息谨慎,步步为营,若才不逮②而思侥幸,或力不及而谋躐等③,又或胸无主宰,盲人瞎马,则祸患之来,不旋踵④矣。此为父五十年阅历有得之谈,用以切嘱吾儿者也。汝母汝弟,身体闻均安好。汝二弟且极用功好学,父闻之,心为一快。客居在外,饥饱寒暖,须时加调护;友朋应酬,虽不可少,而亦要有限制;批阅公牍,更宜仔细,切不可假手他人。对于长官,尤应恭顺小心,即同僚之间,亦应虚心和气。为父做官三十年,未尝以疾言遽色加人,儿随父久,当亦目睹之也。闲是闲非,不特少管,更应少听,一有差池,不但殃及汝身,即为父亦有不测也。慎之慎之!
    元抚⑤手示
    (选自《林则徐家书》,有删节)
    (注)①险巇(xī):险阻崎岖。②逮:及,达到。③躐(liè)等:逾越等级。④不旋踵:来不及转身,比喻时间极短。⑤元抚:林则徐字元抚。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今安抵羊城(_______________)
    (2)故虽颠簸不(________________)
    (3)用以嘱吾儿者也(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子。
    (1)入世者苟非先胸有成竹,立定脚根,必不免为所席卷以去。
    (2)为父做官三十年,未尝以疾言遽色加人,儿随父久,当亦目睹之也。
    3.请结合本文内容,分条概括林则徐从哪些方面叮嘱了孩子,叮嘱了什么。
    4.这封信读起来很亲切,不仅是林则徐的儿子,就连读者也很愿意接受这样的忠告,分析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
    答案:
    1、
    才
    能忍受
    恳切
    2、(1)入世者如果不能事先胸有成竹,立定脚跟,一定不免被(这些风波)席卷而去。
    (2)我做官三十年来,从来没有疾声厉色对人,你跟随我很久了,应是亲眼看见这些事的。
    3、在与人交往方面,嘱咐儿子要谨慎交友,尊敬长官,虚心和气地对待同僚;在处事方面,嘱咐儿子要步步谨慎,少管乃至不去听别人的是非;在工作上提醒儿子要亲自仔细地批阅公文;在生活上叮咛儿子注意饮食、冷暖,与朋友应酬,要有限制。(任答三方面即可)
    4、选用的词语宽严有度,比如叮嘱饥寒保暖时加调护用“须”,朋友应酬要“限”,批阅公文让别人代劳是“切不可”,分寸感强;用自己的经验与儿子沟通,不是空讲道理;多角度说理,不仅从正面嘱咐,也从反面讲后果,警示性强。(任答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
    大儿知悉:
    我在正月十一日动身到广东,沿途经过五十几天,今天才到达广州。一路上风涛险恶,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只有平心静气,或是背诵圣人的经典,或是反省自己一生的过失。所以途中虽然颠簸不堪,而精神倒还好。因而想到人生的道路十分险峻,不亚于江海上的风波,所以入世者如果不能胸有成竹,立定脚跟,一定不免被这些风波席卷而去。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选择朋友时一定要注意的道理。对于世上的事情,则应当时刻小心谨慎,稳健地步步为营。假若才华不够而想依靠侥幸,或者力量不足偏想超越自己的能力往上升,又或者自己心中毫无主见,如盲人骑瞎马,那么灾祸就会接踵而来。这些都是我五十年来亲身经历的心得,用来嘱咐你的。你的母亲和弟弟,听说身体都很好,你的二弟极其用功好学,我听到之后,心中为之一快。你客居在外,饥饱和冷暖之事要好好注意。朋友之间的应酬,虽然是不可少之事,但也要有个限制。批阅公文,更要十分仔细,干万不要让别人代劳。对于上级长官,则尤其应当恭顺小心;就是同事之间,也要虚心和气。我做官三十年来,从来没有疾声厉色对人,你跟我一起很久了,应是亲眼目睹这些事的。对于别人的闲是闲非,不但要少管,连听也不必听,因为一旦发生什么差错,不但祸事要殃及你的身上,就是我也会受到意想不到的牵连。希望你特别要谨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