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声声慢·秋声》《秋夜》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12-28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蒋捷陈与义
    (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
    
【甲】        ·秋声
    
(宋)蒋捷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乙】秋夜
    
(宋)陈与义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
    
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著秋声。
    [注]①笳:胡笳,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形似笛子。
    12.下列词牌名适用于甲词的是(    )。(1分)
    A.永遇乐          B.念奴娇          
    C.声声慢          D.沁园春
    13.对于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甲词开篇点明时节,奠定了凄凉的基调。
    B.甲词上片虚实相生,表达对故友的思念。
    C.乙诗“洗”字形象地描绘秋夜天空的爽朗。
    D.乙诗作者欲借西风、落叶寄托心中的愁绪。
    14.两首诗歌都提到了秋声,但在情感表达上有明显区别,请围绕“秋声”加以分析。(4分)
    答案:
    12.C(1分)
    13.B(3分)
    14.甲词将“秋声”作为全词的主要写作对象,选取了“豆雨声”“风声”“更声”“笳声”“砧声”“蛩声”“雁声”等多种秋声,渲染凄凉况味,传达词人由秋夜怀人、感伤战乱、悯惜农家辛苦等情感引发的愁绪之重。乙诗中“秋声”则指西风吹叶之声,作为秋景之一,是诗人刻意寻找,用以寄托内心愁绪的一种载体,凸显其愁绪之深。(4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