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秋夜与友人宿》《秋夜同友人话旧》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12-28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杜牧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
    秋夜与友人宿  
    (唐)杜牧
    楚国同游过十霜,万重心事几堪伤。
    蒹葭露白莲塘浅,砧杵夜清河汉凉。
    云外山川归梦远,天涯歧路客愁长。
    寒城欲晓闻吹笛,犹卧东轩月满床。
    秋夜同友人话旧  
    (唐)谭用之
    露下银河雁度频,囊中垆火几时真。
    数茎白发生浮世,一盏寒灯共故人。
    云外簟凉吟峤月,岛边花暖钓江春。
    何当归去重携手,依旧红霞作近邻。
    12.依据题材,对以上两首诗归类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山水类          B.送别类          
    C.隐逸类          D.羁旅类
    13.下列对两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杜诗“归梦远”暗扣“宿”字,谭诗“共故人”暗扣“话”字。
    B.杜诗颔联用“蒹葭”“砧杵”,意象凄清,营造了凄寒孤冷之境。
    C.谭诗颔联用“数茎”“一盏”,人灯相对,透露出人世沧桑之感。
    D.这两首诗语言风格均清新质朴,而杜诗比谭诗情思更丰富宛转。
    14.请赏析这两首诗歌的尾联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5分)
    答案:
    (三)(8分)
    12.(1分)D  
    13.(2分)D
    14.(5分)杜诗尾联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视听结合,(1分)通过笛声、月色等意象视听结合描绘出秋夜佛晓时分凄清、寒冷的氛围,用清冷的笛声、寒凉的月色,(1分)表达了长愁无眠,宦游他乡(思乡)的漂泊之苦。(1分)
    谭诗尾联运用想象(或虚写),(1分,虚实结合不得分)憧憬归去后携手伴红霞的温馨美好画面,(1分)表达了对往日美好生活怀念;对再一次相聚“重携手”的期盼;对友情的珍重。(1分,答到一种情感即可得1分)
    评分(每首诗3个点,写出其中任意1点得一分,满5分为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