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二试题库 > 月考 >

新高考2021-2022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1-12-21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参考答案
    1.C 【解析】原文“从魏晋到南北朝之间拟古一直是诗坛的时尚”,标明了时间范围。
    2.D 【解析】D项,“不薄今人爱古人,清丽词句必为邻”强调不论今人、古人,还是清词、丽句,有长处就要学习借鉴,与材料二观点一致。ABC强调的是不用继承前代古人。关键词:A“切忌随人”;B“相传岂是真”;C“学尽……终无”。
    3.①开头提出观点:文学创作始于摹仿,“互文性是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的文本特征,也是古典诗歌作品最普遍的现象”②然后围绕中心论点,以历代文论家的有关论述和事例为论据,揭示“普遍的摹仿和因袭关系”。③最后论述互文性的增殖作用。(每答对1点得1分,全对给3分。)
    4.①进行互文性文本解读,通过横向延伸与纵向拓展,发掘更加丰富、更有价值的文本意蕴。②利用互文性文本解读,使我们的文本解读有了新的解读视角和更多的支撑与依傍,也为我们多元解读文本指明了新的方向与思路。③采用互文性文本解读,审视文本间意义的实现与增殖。(每答对1点得2分,共4分)
    5.C 【解析】文中划线内容具有暗示性,如通过描写月亮升起,暗示波塔波夫内心重燃希望;通过“花园仿佛抖动了一下”表现波塔波夫内心的情感波澜。
    6.C 【解析】采用的是有限视角,不是全知视角。
    7. ①体贴别人、善解人意。当她从信中得知男主人公的期待之后,帮他实现了愿望。②热爱生活、积极主动。离婚后移居小城的她,积极拥抱生活的新变化。见到不敢进屋的男主人公,主动拉他进屋,并为他弹奏钢琴。③多情、浪漫。比如修好门铃后,她对即将回来的男主人公充满了期待,兴奋得面色绯红。(一个要点2分,三个要点答及其中两个即可,若学生所答合情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8. ①心理创伤的修复。受伤的心灵就像小说中那架走了调的钢琴,钢琴修复寓有人们的心理创伤得到修复并重新奏响心灵的美好乐章之意。②爱情的修复。战争背景下被冲淡的爱情乐章重新奏响。③战后家园与生活的重建。战后家园重建与美好生活的乐章重新奏响。(请注意:第三个要点,学生若只答及家园重建或只答及生活修复亦可得2分。)
    9.B 【解析】ACD为被动句,B一般句式
    10.A 【解析】朝廷将这个意见交给有关的官员讨论,过了很久才同意实行,每年收获粟谷数百万斛。凡是河东地区赋税征派过重百姓负担不了的,他奏请朝廷作了减免,这样的事情有十几件。
    11.D 【解析】D项,“同义词还有‘解褐’……”错误。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仕为官。
    12.B 【解析】B项,“欧阳修著文指陈时弊”错误,原文说“范仲淹以言事贬”,译为“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选项把“范仲淹”说成“欧阳修”,张冠李戴。
    13.①所以作为一国之君只应当辞退虚伪朋党的小人,任用真正朋党的君子,那样天下就安定了。(“但”,只;“治”:安定、太平;定语后置各1分,共3分)
    ②在被贬夷陵县时,没有什么排遣,就取出旧日已办的案卷反复阅览,结果发现案中是非颠倒、违法曲断的错误比比皆是(“因”,于是,就;“覆”,通“复”;“乖错”,谬误,错乱;各1分,共3分)
    ③您终究不能回到汉朝,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您对汉朝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空”,白白的;“见”通“现”;宾语前置,各1分,共3分)
    14. ①敢于直言,不惧高官;②一心为民,为百姓所想;③宽简有度,张弛适宜;④对百姓不做苛刻急迫之事,对政事不松驰、不做繁琐细碎的事。(答到1点1分,3点3分)
    【参考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年幼的时候敏捷聪悟过人,等到成年的时候,更是超群出众,卓有声誉。参加科举考中进士,参加礼部会试名列第一,被选拔列入甲科(进士)。与梅尧臣交往,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奏章解救他,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黜除。为此欧阳修写信给高若讷,对他进行谴责,说他不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一事。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上交皇帝,因为这事欧阳修被贬为夷陵县令。
    当初,范仲淹被贬去饶州时,欧阳修与尹洙、余靖都因为范仲淹伸冤而被斥退,他们被世人看作“党人”。从此,朋党的议论便产生了,欧阳修于是作《朋党论》一文以进呈宋仁宗。在文中他议论道“:君子以志同道合结为朋党,小人因有共同的利益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所以作为一国之君只应当辞退虚伪朋党的小人,任用真正朋党的君子,那样天下就安定了。”欧阳修议论政事直截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唯独宋仁宗勉励他敢于说话,当面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
    他奉命出使河东。从对西部用兵以来,主谋划的人打算放弃麟州来减少运送军粮。欧阳修说:“麟州是个天然险要之地,不可以放弃,如果放弃它,那就使黄河以东的郡县受到震动,百姓都不能安居了。不如从那里分出一部分兵力,驻扎黄河附近的各堡寨中,这样,遇到情势急迫就能接受援助,而在平时可以节省物资的运输,这在策略上是有利的。”因此麟州得以保存下来。欧阳修又进言道“:忻县、代县、岢岚县禁地很多,田野荒芜,希望让农民去耕种这些田地,不然,将被敌人侵占。”朝廷将这个意见交给有关的官员讨论,过了很久才同意实行,每年收获粟谷数百万斛。凡是河东地区赋税征派过重百姓负担不了的,他奏请朝廷作了减免,这样的事情有十几件。
    在被贬职夷陵县时,没有什么排遣,就取出旧日已办的案卷反复阅览,结果发现案中是非颠倒、违法曲断的错误比比皆是,于是他仰天长叹说:“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县,尚且如此,全国就可想而知了。”从此以后,他遇事不敢疏忽不慎。当文人求见欧阳修时,他跟他们谈话,从不涉及文章的事,只谈论官吏治事的问题。他认为好的文章只在滋益自身的思想,而政事的好坏则关系到群众的利益。凡他任职的几个郡,不显露治理事迹,不追求名声荣誉,为政宽松简易而不烦扰,因此所到的地方百姓都感到安逸。有人问他:“为政宽简,而事情并不松弛失误,这是什么原因呢?”他说:“把放纵无度作为宽,把省略必要的东西作为简,那就使政事败坏,而且百姓也会受害。我所谓宽者,是不做苛刻急迫的事,简者,是不做繁琐细碎的事罢了。”
    欧阳修以高风亮节严格要求自己,因多次遭到污蔑,六十岁时,就接连上书请求告老退休,皇上则下诏书对他尊宠有加,不让他辞官。及任职青州时,又因为请求停止发青苗钱,而遭到王安石的诋毁,所以乞求辞官更加迫切。熙宁五年,去世,追封为太子太师,谥号文忠。
    15.(1)乘着高大的战船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洲渡口,骑着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
    (2)①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悲叹。
    ②诗人渴求建功立业,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
    ③表达人生得意,需纵情欢乐的心情。
    ④表达了诗人对权贵的蔑视,更是怀才不遇的愤慨。(答出一点1分,2点2分,三点给4分)
    (3)①颔联采用对比手法,表达自己愿珍惜生命,但要死得其所,表达为国而死的信念和决心。
    ②用典,颈联运用典故,表达必死的意向,即使自知被俘后会被敌人杀害,但从来没有听说过烈士会投降。
    ③炼字,颈联中“须信”“未闻”两个词语不仅起到关联的作用,且对仗工稳,音节铿锵,强化作者凛然殉国的豪情。
    ④直抒胸臆。首联,诗人表达自己虽是一介书生,但守卫城池的志气誓死不改变。
    ⑤结构上,颈联上下句形成了转折关系,有力地表明了诗人为国捐躯的决心。
    (一点2分,答到两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译文】 兴化军孤小危弱,势不可支,但书生守城之志,坚定不移。没有价值自杀于水沟之中,决不是我的本志;为保国土战死疆场,正应在此时。应该相信囚徒能以一腔热血涂鼙鼓,从未听说烈士会竖起降旗。纵然一家十口相继死去,只有赤忱丹心将为天地所共知。
    16.(1)敏于事而慎于言
    (2)明道德之广崇 治乱之条贯
    (3)斗酒十千恣欢谑
    (4)捣衣砧上拂还来
    (5)抑本其成败之迹
    (6)履至尊而制六合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17.B 【解析】①泥牛入海:泥塑的牛掉到海里,比喻一去不再回来。结合“华而不实的简历投到用人单位”分析,使用正确。②铤而走险:贬义词,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情感色彩不当,使用错误。③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使用正确。④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语境意思是“假期长,不返回”,望文生义,使用错误。⑤厝火积薪: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用在此处属于望文生义,使用错误。⑥犬牙交错:形容交界处地形参差错杂。也形容形势错综复杂。使用正确。
    18.D 【解析】A.搭配不当,“第十四届全运会吉祥物……设计了”搭配不当,应是“第十四届全运会吉祥物主创团队……设计了”。B.结构混乱。第一句的主语为“许多家庭”,第二句的主语为“很多中小学校”,属于中途易辙,可将第一句改为“由于许多家长下班时间……”,用来做状语。C.表意不明。“对此”究竟是针对前面哪一种说法,原句没有明确。
    19. ①一是新奇信息的吸引;
    ②短视频传播基于大数据的推荐算法
    (评分标准:第一空2分,第二空2分,共4分。第一空,有关键词“新奇信息”,得1分,与下文的两点结构一致,得1分;第二空,有出现关键词“推荐”“算法”,得1分。)
    20. 特点:顶针/句式整齐/粘连
    (评分标准:特点2分,句子3分。答出其中1个特点得2分,答多个特点不得分;句子具有提炼的特点,主题正确,字数够,得3分。)
    21.答案示例:学会放下是一种超脱的智慧。“乌台诗案”没有击垮苏轼,他放下追名逐利之心,拥有了豁达清明之境。反观贾谊,他放不下困窘的境遇,一味自责抑郁,最终可惜了一身的才华。
    (评分标准:能运用比较思维,主题正确,字数够,得5分)
    22. 作文评分细则
    【审题立意】
    材料一中,大众畸形“追星”导致饭圈文化的横行,材料二中,大众(大学生)“追星会”体现了令人欣慰的场景。读材料到这里,要扪心自问,同样是“追”,为何前后的褒贬截然不同。材料三《论语》是说,无论众人好恶如何,你自己都要“察”,即“观察、审察、体察”,不要盲目被“大众”带着走。所以,“追”和“察”是材料的核心词,作文务必围绕这些词展开。
    参考立意:1.追星应明辨,明察需为上;2.莫以众人好恶决定方向;3.明辨是非,切莫盲从
    不切题的立意:1.树立正确价值观2.弘扬正能量3.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