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李陵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12-2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汉书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4-19题。(20分)
    
李陵传    班固
    
①李陵字少卿,少为侍中建章监。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
    
②天汉二年,贰师(李广利)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勿令专乡贰师军。”上曰:“吾发军多,毋骑予女。”诏陵以九月发。  
    
③陵将其步卒五千出居延,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召八万余骑攻陵。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矢且尽。单于大喜,四面射,矢如雨下。昏后,陵叹曰:“吾不死,非壮士也。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
    
④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迁盛言:“陵常奋不顾身以国家之急。提步卒不满五千,身戎马之地,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诬,下迁腐刑。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14.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与单于相直       
    
(2)抑数万之师
    15.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
    
A. 为……牺牲   B.谋求       C.追求    D.奉献
    
(2)上以迁诬罔(  )
    
A. 劝阻    B.陷害     C.蒙蔽   D.欺诈 
    
16. 第②段画曲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勿令专乡贰师军
    
17. 把第③段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矢且尽。
    
18. 《李陵传》第④段引用《报任安书》中的话时对原文进行了取舍,请从剪材的角度分析各自的写作意图。(4分)
    
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诚欲效其款款之愚:陵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诋毁)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节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19. 白居易不认同司马迁和班固对李陵投降的态度。阅读《李陵论》节选,对白居易的观点进行评析。(5分)
    
汉李陵策名上将,出讨匈奴,窃谓不死于王事非忠,生降于戎虏非勇,弃前功非智,召后祸非孝,……司马迁虽以陵获罪而无讥,可乎?班固亦从而无讥,又可乎?(节选自白居易《李陵论》)
    
 
    答案:
    
14.(2分)(1)遭逢、遇上    (2)阻挠,阻止
    
15.(2分)(1)A   (2)C
    
16.(3分)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 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勿令专乡贰师军  
    
评分说明:错一处扣1分,扣分3分为止。
    
17.(4分)恰巧李陵军中的军候管敢被校尉凌辱,就逃亡投降了匈奴,详细地说出李陵的军队没有后援,箭将要用完。
    
评分说明:“会”“为……所”“亡”“具”“且”,每个单句一个扣分点。
    
18.(4分)答案示例:本文详叙了李陵以少战多事迹,引用史家的话强调两点:李陵为国死战称得上名将,被逼而降是想伺机报效国家,情有可原;司马迁的信详写李陵作战勇猛,意在强调自己为李陵辩护是出于公正,借此抒发自己的公正和忠君不被肯定反遭刑罚的愤懑。
    
评分要点:选材分析各2分,用意各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