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冬 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注)五马:五马并驰,太守(刺史)的别称。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诗大致写于任职其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一个“好”字,是诗人对“十月江南”的整体评价,好像不带感情,又好像饱含深情。朴实的字眼,往往最能传达出那种无法言说的美。 B.中间两联集中写景,是对“冬景似春华”的具体刻画,写景与众不同,构思别出心裁,比如“萋萋”“漠漠”叠词的运用,增加了诗的节奏感。 C.尾联言冬景怡人,让诗人心情舒畅,不知不觉牵马进入酒家,自在如闲人。结句表达出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之情。 D.这首诗写早冬景物及生活,语言平易浅近,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于通俗中见巧妙,展示出白居易诗歌“不务文字奇”特色。 16.这首诗歌名为“早冬”,请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分析中间两联是如何体现“早冬”特点的,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5 、 C 16、白描手法,颔联“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这句话的意思是:小草上落着轻轻的一层薄霜,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像被风干了的沙粒一般。这一句细致的描写了景物,在早冬还能感受到温暖的阳光,可见江南的初冬是温暖的,此联运用了两个叠词,“萋萋”“漠漠”,叠词的运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以乐景衬乐情,简笔勾勒景物,自在、温暖、宜人,体现了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 绘形绘色,颈联“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意思是:老柘树叶子是黄色的,犹如一棵娇嫩的小树,寒樱不依时序,开出枝枝白花。抓取的柘树与樱树,分别用“老”“寒”两字修饰,体现出冬日冷的意味,作者又从视觉(或色彩)角度,写出了老柘叶子的“黄”和寒樱狂花的“白”,为画面增加了暖的色调。表现了江南早冬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早冬的喜爱之情。 对比、比喻修辞,颔联用“暖”,颈联用“寒”,进行对比;颈联用树的“老”对应叶的“嫩”,也运用了对比,突出了早冬还依然有春天的特征;把白色的树枝想象比喻成花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寒樱白花炫目狂放的特点,可见江南的早冬已经初露寒意,但让人感觉惬意怀爽温暖宜人。 思想感情:结合诗歌描写的意象,江南的十月天气依旧很好。绿草并未被轻霜打黄,江边的沙子也被暧阳逐渐烘干,树叶依旧维持绿色,在樱花枝头依旧悬挂着疯狂绽放的樱花。表达出对早冬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以及作者渴望过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的感情。 (责任编辑:admin) |